姜秀年的美篇

史忠喜

<h1><font color="#167efb">  金川集团热电有限公司女工委“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秀家风――我的家风故事”美篇展播!</font></h1> <h1><font color="#010101"> 热电有限公司 姜秀年</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 老父亲家风家训二、三事</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  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放在我家再合适不过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我的老父亲今年八十有四,已属耄耋之年。但老人家一直耳明眼亮,身体康健,心胸豁达,精神矍铄,其言行则常常让人无视或忽略其年龄的高度。</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 <h3>  一、他是一棵伟岸的树</h3><h3><font color="#010101"> 平日里的他,既能与同龄人拉家常叙旧回忆艰苦岁月的峥嵘,更能与孙辈们无障碍诙谐幽默地愉快交流;用起流行的电脑、微信等现代媒体来也是有板有眼、中规中矩,丝毫没有代沟的存在或时下流行的所谓违和感。如今老人家已重孙环膝,乐享天伦。儿孙满堂,个个事业有成,家庭和睦,虽分布大江南北、天各一方,但通过小小的手机屏幕,老父亲牵着风筝丝线的那双手,永远没有放松过,时刻把爱意、教导和喜悦传递给每一个小家庭的成员,传递着满满的社会正能量和核心价值观,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印痕和汩汩暖流,让每一个家族成员在得意时不骄不躁,在失意时静心重来,用不懈的奋斗维护起大家族的熠熠荣光,让亲情凝聚起战胜任何困难的力量,真正做到了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坚守并传承了中国优秀家风文化的“礼义仁智信”,所想所做如涓涓细流,默默教化并影响着子女孙辈和远亲近邻。</font></h3> <h3>  二、他是一壶暖心的茶</h3><h3><font color="#010101">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这本经在我家不难念,因为有老父亲这个领诵人,既是引领者更是疏导解惑者。我们姊妹七人,从同一个原生家庭中长大、读书、考学并走向社会,尽管生活习俗上依旧沿袭着家乡的习惯,但却由于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居住在不同的城市,学历上有高有低,能力也有强有弱,但唯独不变的是对待生活的态度,认真学习、不怕吃苦、笑对困难、努力工作、积极拼搏,用自身不懈的奋斗来丰衣足食,尤其在学业工作上努力建功,在节俭持家孝老爱亲上有所建树。大家庭的微信群上诸如获奖升学受表彰的消息,子孙一丁点的进步只要晒出来,都会获得全体家人的点赞,而老爷子的点赞永远是第一个。多年来,父亲灌输给儿孙辈的理念就是——个人奋斗换来的果实永远是甘甜的,靠别人、靠关系、靠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蝇头小利或职务升迁都是有瑕疵的不值得鼓励的。三弟自幼身残志坚,靠个人的努力在家乡农资行业换得了一方好口碑,但因市场变幻、三角债问题缠绕等一度消极,老父以其过来人的经历循循开导,用优秀的产品质量和灵活的经营手段熬过严冬,换来春天,没有因个人身体原因耽搁娶妻生子,发家致富;内侄学业优秀是大型央企的业务骨干,多次面临外企高薪职位的诱惑和出国抉择,跳槽还是坚守?为国奋斗还是漂流海外?是老父亲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为人民服务的定力和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为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的烦恼释疑解惑、纠错纠偏,既尊重自我意识,又能给予中肯的阅历指导,犹如一壶清茶,滋润着儿孙的心脾。</font></h3> <h3>  三、他是一把遮雨的伞</h3><h3><font color="#01010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大潮下,人情淡了,逐利多了,互信感差了,已成大家见怪不怪的事实。但是从老父亲的点滴事例中,这些对于他都是例外:老家乡亲的孩子生病了需要手术,无奈手头拮据久拖不能医治,父亲得知后,先是联系医院和大夫,而后驱车百余里,硬生生将老乡的孩子接到城里治疗,并垫付了手术费用。因为及时手术,将一个花季少年从病魔手中解救了出来;邻居范爷家的三个儿子因家庭久积矛盾不赡养老人,相互推诿扯皮,范爷常常在街坊前以泪洗面,老父得知后,愣是不信“清官难断家务事”的邪,不顾我们的反对,将范爷三子召集来开家庭会议,从远到近,从孝道到做人,通过举例子,摆道理,讲法律,使范家三兄弟抛弃旧怨,和好如初,共同担起了赡养范爷的职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老人养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和一致行动,范爷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少小离开家乡到内蒙谋生的同姓族老,听闻老家续了家谱,召开了家族宗亲会,想到叶落归根,认祖归宗,不知通过何种渠道找到了父亲的联系方式,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父亲不仅设宴招待了这位同姓族老,还为他们一支族亲归宗入谱的事多方奔走,了却心愿……诸如此类的事数不胜数,父亲的热心肠和急公好义赢得了陌生人、乡邻亲朋的好口碑。犹如一把伞,晴天遮阳,雨天挡雨,用有限的精力撑起了大爱的天空。</font></h3> <h3>  四、他是一面引路的旗</h3><h3><font color="#01010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尽管老父亲已80高龄,但他的行事风格和言谈思路却能紧跟时代主旋律,在传统精髓与现代时尚的掌握把控上游刃有余。记得十几年前家人出游,70多岁的老人家居然能一口气爬上九棵树沙漠的主峰,令山下踌躇不前的孙辈们汗颜并瞠目;80岁的时候又乘飞机倒火车坐轮渡,历时14天游览了新马泰诸国,今年又在筹划赴宝岛台湾和欧洲旅游的行程等,可以说,挑战自己,挑战不可能是老人家始终坚持的行事作风,所有这些也影响着儿女和孙辈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勇拼搏,争创佳绩。大姐是村子上第一个考出去的大学生,快退休的她完全继承了老父亲不服输、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当了奶奶的她于去年考取了驾照,为将来接送孙子做准备,大侄子工科大学毕业后不甘现状苦读一年,又跨专业考取了名牌大学的财经类研究生,并在五年内取得博士学位,如今已在博士后工作站研修一年;闲暇之余,父亲和母亲下跳棋、会朋友,点评时事,打理家务,为残疾的三弟照应生意,忙的不亦乐乎,他们的相携相伴也成为子女们遵照学习的典范,所有的孩子都能以学习为汲取营养的手段,以拼搏为实践人生的台阶,以和谐为处理事务的法则,无论是工作还是治家,得之坦然而不骄,失之不惜而再搏,在老父亲满满正能量的旗帜引领下,让家风恒久相传。</font></h3> <h3>  五、他是一座伟岸的山</h3><h3><font color="#010101"> 俗话说“父爱如山”,这种赞誉一点也不夸张。我的父亲虽然没有伟岸的身材,没有光鲜的从政履历,更没有丰厚的物质家产,但却用弱小的肩膀扛起了一家十余口的生存生计,统统得益于他始终坚守的勤俭持家、廉洁奉公品格。16岁参加工作,面对沙乡的穷脊和自然灾害的侵袭,高小文化的他从人民政府的乡文书干起,干过乡长、书记,直到从县上的农技中心退休。他一辈子没有利用手头的权力为家人和亲戚办过一件违规的事,没有因从农村到城市而忘记了自己是农民儿子的本份,并用实实在在的身体力行为儿女做表率。80年代的补丁衣服缝缝补补还在穿,70年代的竹壳暖水壶还在用……他对生活品质的态度是够用就行。但对于困难的乡邻则是倾其所有,能帮尽帮。即便是到了物质已极其丰富的今天,每次清明节回乡祭祖,父亲还是带着我们大包小包、肩扛手提各类日常用度,送给子女外出打工,人口日渐凋零留守家乡的孤老。这种长情,这种关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回乡时,那些村道上三三两两,依门而立频频向我们挥手、摩挲泪眼的乡亲们令早已习惯于人情漠然的我们心灵震撼,回味反思,既是对我们的教育,更是情谊的传承。</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归纳了许多父亲在家风家教方面的点滴事例,但梳理的不够系统。如何做好传承,才是我们和下一代需要思考的问题。</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一是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态度和习惯。只有坚持学习,才能寻找到打开幸福生活大门的钥匙,才能在遇到问题时找到解决的方法,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至于被落伍淘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二是要把奋斗当做人生奔跑的信条。生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在命运面前不低头,才能爬坡过坎,取得新的收获,看到更美的风景。</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三是要把团结作为攻坚克难的法宝。人多力量大,心齐泰山移,办法总比困难多。无论是兄弟姊妹,还是同乡同事只有互助互帮,才能形成合力,战胜任何困难,在不经意间的一点善意,可能就会化作大爱被铭记和延续。</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四是要把规矩作为处理事务的准绳。凡事讲规矩,守法令,才能进退有度,不乱方寸。才能在诱惑面前守住道德底线,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持家庭的和睦相处、领航后辈的人生方向。</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家风是稳定的道德规范、传承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加法做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做题的人,我的老父亲,就是做题高手,其结果让我们受用不尽,甘之如饴,并继续予以传承。</font></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font color="#010101">&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