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村志》序一

见微知著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欣闻家乡要编纂《瀛洲村志》,甚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盛世修史,明时修志;国有国史,村有村志。《瀛洲村志》的编纂是延续村史、惠泽子孙的一件大好事、大幸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乡亲们要我为《瀛洲村志》作序,确乃盛情难却,不可为而为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据史料记载,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瀛洲村章氏始祖章运公从昌化览村迁居绩溪瀛洲,距今已近900年的历史。900年来,历经数个朝代,几遭劫难,瀛洲章氏后裔秉承章氏祖训,自强不息,不断生息繁衍,薪火相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瀛洲村虽然绝大部分都是章氏子孙,但历年来也迁入了不少外姓村民。章姓能够和外姓和睦相处,极少内斗;从不以多欺少,处处平等相待。我小时候曾认一对来自江西的瓷器商潘姓夫妻为义父母,至今记忆犹新。瀛洲村人通情达理、海纳包容,因此瀛洲村也成了章姓和外姓共同的生活家园。瀛洲村因地处山区,故瀛洲村人多有外出图谋发展,或经商,或从政,或从事学术研究。每到一处都有瀛洲村人互相帮扶,提携后学的佳话传诵。我在杭高读书时曾得到渭煊公的热心关照与帮助,心存感激,永不能忘。瀛洲村人历来待人宽容,民风淳朴。听我父亲说,即使在十年动乱那不堪回首的年代,我父亲也没有受到太不公正的对待。瀛洲村人思想开通,不囿于一地,四海为家,艰苦奋斗,皆有所成,实属不易。可贵的是许多人尽管离开家乡多年,但对家乡瀛洲仍心怀深厚的感情。今后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村上的人口可能会减少,但瀛洲章氏对延续近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财富相信会更为珍惜。以上这些瀛洲章氏子孙永续生存、断不可丢弃的优良传统一定会不断发扬光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少年时离开家乡,1950年前往浙江省立杭高读书,至今已近70年。记得在杭高读书时,每当寒假来临,我匆匆从杭州乘车到歙县的三阳坑下车,徒步翻山越岭,途经南乡苏村、霞坑、方村头(和溪村),再经绩溪的孔雀坑后回家过年。当走到半茶福岭亭时,心胸忽然开阔:远处是绵延的群山,雄伟的瀛山岩主峰近在咫尺;瀛山岩下的袅袅炊烟预示着族人们正在喜迎又一个新年!再过几袋烟的功夫,当我慢慢走过登源河上蜿蜒的木桥时,即来到了麻榨墩桥头;再过瀛洲石桥,向村头财神庙上硕大的‘瀛洲’两字举头望眼微微点头的那一刻,那就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至今还依稀印在我的脑海里。后来,大约是70年代中,为了国家一个军工科研项目,我曾到过当时的‘小三线’国营燎原机器厂,也借此机会回村里小憩。今屈指算来,已近半个世纪。光阴似箭,转眼将是百年!如今的我已步入耄耋之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乡村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唯独不变的是浓浓的乡情、乡风和乡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纵览瀛洲村悠久的历史,归根结底是一部教育史,一部章氏祖先崇尚教育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族先贤们历来崇尚教育,千百年来世代书香、名人辈出,纵有一门三进士,伯侄二尚书之美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更值后人大书特书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处于激烈变革之前夜,独具远见卓识的章氏先贤们,念念不忘章氏子孙的启蒙教育,在原瀛洲初级小学的基础上建立了私立瀛洲小学(高级小学),使章氏子孙诗书香火不断生生不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私立瀛洲小学接受了完整的小学教育,当年的宝敕堂教舍虽然简陋,但先生们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专心施教,让我记忆深刻,至今印象非常美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回顾我一生的奋斗历程,能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从事国家的科学研究事业,还是年轻时打下的扎实理论基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一个道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瀛洲村志》一书是瀛洲村历史发展的一部百科全书。“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深深扎根于乡土,历久弥坚。”是《瀛洲村志》的基本内容;“爱国先爱村,爱村必读志。”是《瀛洲村志》的文化引领;“教育今人,启迪后代。”是《瀛洲村志》的现实和历史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非常乐见《瀛洲村志》的面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感谢《瀛洲村志》编纂筹备委员会。感谢所有为《瀛洲村志》的策划、资料收集、编纂而付出辛勤劳动的诸位乡贤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章熙康2019年8月于沪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