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南夏村洪氏始祖子孙分布情况

洪宏波

<h3>  南夏村始祖洪讳濬,字深之号渊如,行四十六。原籍福建省,世居闽之泉州府同安县业儒乡坎头村,以才授雷州通判。任满值宋末兵寇猖獗不能返乡,生一子洪世禄,二世祖洪世禄生五子依次为:宗甯、宗宝、宗室、宗会、宗宁。洪讳濬与子洪世禄及长孙孙洪宗甯定居南夏村。始祖子孙从第三世起分五大房开始分迁粤西、海南、广西等地70余村,三万多人。下面详述人口分布情况: 1、始祖与子、长孙洪宗甯继住南夏村,为洪姓第一房。现该村人口约3430人,详细《洪氏族谱卷一之二》(以下省略“洪氏族谱”四字)。 2、始祖次孙洪宗宝迁居太平镇庐山村为洪姓第二房,现有人口2120人,详细《卷五之一》。 3、始祖第三孙洪宗室移居遂溪县城月镇太回村为洪姓第三房,人口约有450人,详细《卷十之二》。 4、始祖第四孙洪宗会迁居雷州市白沙镇洪富村为洪姓第四房,人口约2200人,详细《卷十三之一》。 5、始祖第五孙洪宗宁移居雷州市倜傥村为洪姓第五房,人口约180人,详细《卷十五之四》。 6、始祖五世孙洪旺公由洪富村迁南兴镇下坑村,人口760人,详细《卷十一之二》。</h3> <h3>  7、始祖五世孙洪师记由倜傥村迁居雷州市附城镇殿山村,人口140人,详细《卷十八》。 8、始祖六世孙洪思远由倜傥迁居附城镇迈奏村,人口1833人,详细《卷十五》。 9、始祖七世孙洪诠由南夏迁居太平镇南山下村,人口208人,详细《卷四之四》。 10、始祖七世孙洪天柱由太回迁居城月洋坡村,约有178人,详细《卷十之二》。 11、始祖第九世孙洪国相由庐山村迁角塘南村,约有246人,详细《卷七》。<br>  12、始祖第九世孙洪国栋由洋坡迁居雷州市白沙镇白沙村,约有1120人,详细《卷五之二》。</h3> <h3>  13、始祖第九世孙洪景烈由庐山迁移客路粪箕村,约有135人,详细《卷五之一》。 14、始祖第十世孙洪有成由庐山迁居太平白泉水村,约有1112人,详细《卷五之二》。 15、始祖第十世孙洪大豪迁移麻章车路溪村,详细《卷六之一》。 16、始祖第十世孙洪大化公由白水迁居海康罗家村,约82人,详细《卷六之二》。 17、始祖第十世孙洪有志由庐山迁居城月田头村,约有176人,详细《卷四之一》。 18、始祖第十世孙洪敦渊由南夏迁居遂溪溪北村,约有133人,详细《卷四之二》。 19、始祖十一世孙洪元奇迁居霞山洪屋街,约有213人,详细《卷六之一》。</h3> <h3>  20、始祖十一世孙洪汉生由庐山迁居龙门竹桥村,详细《卷六之八》。 21、洪汉生公子孙由竹桥分迁阳坡村,约有1683人,详细《卷六之八》。 22、始祖十二世孙洪奇方迁居乌石潭朗村,约有1458人,详细《卷四之三》。 23、始祖十二世孙洪仕庸由洪富迁居南兴东仓村,约有532人,详细《卷十三之二》。 24、始祖十二世孙洪白玉迁雷州调逻村,约有77人,详细《卷四之五》。 25、始祖十二世孙洪勋迁居海康沙节村,约有154人,详细《卷五之三》。</h3> <h3>  26、始祖十二世孙洪云锜迁居溪北村,约有93人,详细《卷十之六》。 27、始祖十二世孙洪荣怀由迈奏迁附城芙蓉村,约有892人,详细《卷十七》 28、始祖十三世孙洪佩玑迁居湖光潭畔村,约有426人,详细《卷六之二》。 29、始祖十三世孙洪熙由序庐山迁居东里三吉村,约有43人,详细《卷九之三》。 30、始祖十三世孙洪佩珍由白水迁居岭北镇牛头岭村,约有78人,详细《卷六之二》。 31、始祖十三世孙洪开泰由洪富迁居附城沙村,约有802人,详细《卷十四》。</h3> <h3>  32、始祖十四世孙洪明哲、明远两公由潭畔迁居后塘仔村,约有250人,详细《卷六之四》。 33、始祖十四世孙洪绍禹由庐山迁居唐家武郎洪宅村,约有518人,详细《卷六之六》。 34、始祖十四世孙洪懋水由南夏迁居领北西塘村,十五世洪尔杰由溪北移居西塘村后子孙又分迁东塘村,人口约112人,详细《卷四之二》。 35、洪绍禹公子孙迁居企水港,约有178人,详细《卷六之五》。 36、始祖十四世孙洪传德由太回迁居乐民桂坡仔村,约有360人,详细《卷十之一》。 37、始祖十五世孙洪尔渊由南夏迁居南夏仔村,约有1562人,详细《卷三之一》。</h3> <h3>  38、始祖十五世孙洪尔爵由南夏迁居角塘北村,约有300人,详细《卷四之一》。 39、始祖十五世孙洪那元由庐山迁居青桐新村,约有88人,详细《卷九之三》。 40、始祖十五世孙洪德调、德诚两公由洋坡迁居通明村,约有73人,详细《卷十之五》。 41、始祖七世孙洪纶公从庐山迁居湖光东贺村,后暂无详细。 42、始祖七世孙洪彪公从庐山迁居城月杨家仔村,后暂无详细。 43、始祖十二世洪白玉公子孙从南山下村迁居雷城组,约有168人,详细《洪氏族谱卷四之四》(以下省略“洪氏族谱”四个字)。</h3> <h3>  44、始祖十三世孙特敏公子孙由溪北迁居徐闻华林新农村,约有208人详见《卷五之三》。 45、始祖十五世孙洪特高由庐山迁居田头尾村,约33人,详细《卷五之五》。 46、始祖十五世孙洪特旺由牛头岭迁铺后村,约160人详细,《卷六之二》。 47、始祖十五世孙孙特杰公由牛头岭迁居黄坡洪宅村,详细《卷六之五》。 48、始祖十五世孙尔泽公由南夏迁居徐闻龙谭村,约33人详细《卷四之二》。 49、始祖十六世孙文泰公子孙迁居春亮村,约290人,详见《卷五之三》。</h3> <h3>  50、文泰公部分子孙迁居天轩村,约有110人,详见《卷五之三》。 51、文泰公部分子孙迁居硇洲洪宅村,约140人,详见《卷五之三》。 52、始祖十六世孙正活公由太回迁居徐闻丰足村,约120人详见《卷十之六》。 53、始祖十六世孙正典公由庐山迁居下桥坡田村,约121人详见《卷六之八》。 54、始祖十六世孙际顺公由殿山迁居徐闻塘家村,约351人详见《卷十之八》。 55、始祖十六世孙秉勤公由芙蓉迁居桃园村,约52人,详见《卷十之七》。</h3> <h3>  56、始祖十六世孙有彩公由白沙迁居南田村,约55人,详见《卷十之四》。 57、始祖十七世孙毓生公由南田迁雷城调会村,约98人,详见《卷十之四》。 58、始祖十七世孙余苗公由洪富迁居下坑仔村,约420人详见《卷十一之一》。 59、始祖十七世孙遒纲公由南夏迁遂溪江洪,详见《卷四之四》。 60、始祖十七世孙德昇公由南夏迁雷州市沈塘镇乾遮村,约136人详见《卷四之二》。 61、始祖十七世孙维生公由牛头岭迁调丰村,约46人,详见《卷九之三》。</h3> <h3>  62、始祖十八世孙日进公由南夏迁太平镇下店村,约360人详见《卷一之三》。 63、始祖十七世孙恺悌公由桃园迁英利深田村,约50人详见《卷十七》。 64、始祖十八世孙其混、其富两公由洋坡迁城月保安村,约33人详见《卷十之五》。 65、始祖十九世孙大务公由阳坡迁居那亭村。 66、庐山房迁东平村,约78人详见《卷九之三》。 67、始祖二十世孙锡辉公由车路迁后湖东村,约172人。</h3> <h3>  68、庐山房迁居麻章符竹村,见《卷六之一》。 69、始祖二十世孙克和、克加两公迁琼州龙园。 70、始祖二十世孙耀贤公移海口,愿作陈姓不再入谱。 71、始祖二十一世孙朝公由塘家迁芒海村,详见《卷十八》。 72、始祖部分子孙迁居城月后溪村,暂不详。 【初步探讨洪姓人,对某些村所属的镇本人还不太了解,如有错漏请在评论区留言。多谢!联系人:洪宏波,手机13437852678(微信同号),今日头条号:湛江随波探史,QQ70770013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