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红军长征的队伍中,数千名女红军以特有的坚韧,爬雪山、过草地,牺牲了爱情、亲生骨肉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与生命极限进行顽强抗争,不畏艰险,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歌,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妇女运动史上的奇迹。在中央红军队伍里,唯一一位有着“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杨厚珍。</h3> <h3> 杨厚珍,1908年出生在江西瑞金,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建国后,曾在文化部体育用品工厂当过厂长。1927年春,与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九师营长罗炳辉在赣州结为夫妻。1929年11月,跟随丈夫参加吉安起义,从此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护士、护士长、管理员、指导员和福建军区机关合作社主任等职务。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中,因敌机轰炸负伤,为三等残废。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罗炳辉随红九军团留在红四方面军,南下转战川康边;杨厚珍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h3> <h3> 中央红军北上前,在女红军去留的问题上,中央内部提出了几个条件:1.必须是共产党员,思想政治上绝对可靠;2.必须有独立工作的能力,会做群众工作;3.要有好身体,能适应艰苦的环境。因为行军打仗,孩子一律不得带在身边。如果按照这些条件来要求,杨厚珍无论如何不具备随队资格。但是当时杨厚珍是红军第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的妻子,所以,不善行军的小脚并没有成为她随队的障碍。</h3><h3> 1929年11月,罗炳辉发动吉安起义,所部改编为红军独立第五团,成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主力部队。从此,杨厚珍跟随罗炳辉走上了革命道路,投入到如火如荼的中央苏区生活中。她放开包裹多年的小脚,从医院护理员做起,并于193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h3><h3> 1934年,杨厚珍和中央红军休养连的战友们一起,迈着她那双“解放脚”,毫无畏惧地走上了漫漫长征路。可是杨厚珍怎么也没想到,这一走,就是二万五千里布满荆棘的长路,小脚即便放开,也不可能恢复如初。没走几天,她的“三寸金莲”就被挤压得脚趾变形。每当夜行军,借着月光的清辉,人们可以看见一双小脚支撑着一个又矮又胖的身子,摇摇晃晃地走在这条蜿蜒的长龙般的队列中。无论多么艰难,杨厚珍都是咬紧牙关,坚定地走在革命的道路上。有一天行军途中,突然一架敌机俯冲下来,杨厚珍来不及躲避,一颗炸弹就在她身边爆炸了,她顿时失去了知觉,倒在血泊中。当时杨厚珍的头部和腰部等身体多处被弹片炸伤,那件出发前从瑞金穿来的棉大衣被炸得稀烂,杨厚珍全身淌着血,没有了呼吸。大家都以为她牺牲了。傍晚,休养连留在当地休整,康克清带着姐妹们来向杨厚珍的“遗体”告别。当康克清走近血肉模糊的杨厚珍时,突然发现她的眼睛动了一下。康克清惊喜地大叫起来:“大姐还活着,我看到她眼皮在动!快,快找医生抢救!”经过傅连璋医生的抢救,杨厚珍又捡回了这条命,但由于伤势较重,她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在担架上度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跟随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北上的30位女红军,在漫漫征途中共同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战胜了病痛、伤痛和心痛,最终相扶相持走进了陕北根据地。</h3> <h3> 万里长征,女红军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业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回顾这段历史,她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坚定的信念与坚韧的意志,宛如鲜艳美丽的格桑花,织就长征精神夺目、光艳的风景;又如熠熠生辉的钻石,构成我们宝贵生动的民族精神财富。</h3><h3> 董必武在陕北即兴作诗赞许长征中的女英雄:“四渡赤水若等闲,大渡天险亦心坦。夹金山上积雪奇,茫茫草原何足难。红军女英爽夙志,风卷神州红烂漫。古来旧观须推翻,巾帼敢顶半片天。</h3><h3><br></h3><h3> 资料整理:陈林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