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偶尔失眠,我会用想象来催眠自己: 在一个人烟稀少、雪山环抱的村庄,天蓝得刺眼,云白得似雪,坡绿林墨,蝶彩花艳,鸟儿呢喃。村旁一泓清池,湖光山色掩映其中。灵魂游荡,乐而忘归,慢慢融化,融化……。醒了不禁感叹,此景只应天上有吧! </p><p class="ql-block"> 这次夏游新疆,我和老公(老谢)选择了自由行。路线: 武汉—乌鲁木齐—喀纳斯机场—喀纳斯湖景区—白哈巴村—禾木村—喀纳斯机场—乌鲁木齐—武汉。2019, 7, 29,几经飞机✈️、汽车🚙周折,翻山越岭来到新疆喀纳斯。</p><p class="ql-block"> 让我惊叹的是: 其湖、其景还有朴实的小木屋简直还原了我所有想象!!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盛产秃鹜和乌鸦。信步田野村落,时不时乌鸦飞过,沙哑着嗓门大叫,常令我哑然失笑。</p><p class="ql-block"> 新疆地貌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即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我们这次去的喀纳斯是新疆最北部地区,位于阿尔泰山与准噶尔盆地之间。</p> <p class="ql-block">“喀纳斯”在蒙古语中指峡谷中神秘而美丽的湖。一路上,碰见许多小朋友,口中念念不忘喀纳斯“湖怪”,摆的POS都是手拿棍杖,打妖怪的姿势。其实它是体态硕大,长4米左右,重90公斤以上的哲罗畦,俗称大红鱼。沿湖而行,内心充满了期待,一池清泓也突然变得神秘莫测。</p> <p class="ql-block"> 辗转流连于大巴扎、喀纳斯新村、喀纳斯湖景区、白哈巴、禾木村.....一路风景,一路惊叹 ! </p><p class="ql-block"> 打卡地之一,乌鲁木齐的大巴扎。即大市场,类似武汉的汉街。不同的是进入市场前,经过类似机场的安检。市场琳琅满目: 制作囊的店铺、姑娘喜欢的饰品、宝石城、清真寺……特别引人驻足的是:市场中心,一群人围成一圈,新疆乐声一起,舞者步入圈圈中载歌载舞。维族、哈萨克族,也有汉族游客加入其中。神韵十足的新疆男人扭腰、跺脚、颤肩,再突然甩头、挑眉、展臂,一气呵成,很让人着迷。</p> <p class="ql-block"> 打卡地之二—喀纳斯新村。喀纳斯湖风景区住宿地分为老村和新村,老谢网上定的是新村。这里的原住民大部分是图瓦人,属蒙古族。我最感兴趣的是这里的小木屋!除了区间车行走的简易公路,河谷中的小木屋一排排、一片片,一直蔓延到河边、山脚,蔚为壮观! 细观小木屋,墙和顶皆用整根原木垒拼而成,原木缝隙间夹上一层苔鲜草,保温防风。阁楼是木板拼成的“人”字尖顶,储藏饲料或风干肉品。木屋四周是栅栏,栅栏围住的不仅有木屋、秋千,还有牛羊圈和菜地。小木屋标间是两张床、电热水壶、一卫生间(含电热水器)。最让人尖叫的是这里居然有wifi ! 房东说wifi密码是“我爱中国”全拼,在边陲小镇,让人浮想联翩。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奔出门,投入草原怀抱。路遇图瓦族小姑娘,虽听不懂我说什么,但应明白我的善意。</p><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不经意间就到了喀纳斯河旁。湖水似晶莹剔透的宝石。洁白的水花你追我赶,欢腾向前。轻抚我的肌肤,凛冽刺痛,如孩童般莞尔一笑,又匆匆离开! 仰望天空,8点了,还没有黑的意思,但肚子咕咕叫起来,脚不由自主折返。不知不觉来回走了2个多小时,10点,天才真正黑下来。老谢请客,找了一个挂牌“快餐店”的小木屋,点了两荤一素,美美吃了一顿。11点眼皮打架,酣然入睡,一晚连老谢的鼾声都没听见💤。</p> <p class="ql-block"> 打卡地之三—喀纳斯湖风景区。它包括观鱼台、喀纳斯河三湾、喀纳斯湖等,还有近在咫尺的老村! </p><p class="ql-block"> 观鱼台——1086级台阶让我望而生畏!可拾级而上,至喀纳斯湖最高点,能观全貌,这又激起了我的斗志。登高远望,喀纳斯湖全景美得让人窒息..…湖水是雪山融化、小溪汇集而成,短暂停留后,与其余支流一起汇聚成额尔齐斯河,然后一路奔腾,涌向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最后注入北冰洋。</p><p class="ql-block"> 三湾——湖的出口下端是喀纳斯河,其西岸有最美三湾: 神仙湾、月亮湾、卧龙湾。我们偶然选择从月亮湾沿着湖边步行至卧龙湾,收获满满,惊喜连连。湖的东岸景色一般,有许多亲水台和快艇,适合年轻人探险。</p><p class="ql-block"> 老村——位于喀纳斯湖畔不远处,未住,仍忍不住进村窥探,整个村子文艺范十足。若新村是一位田野村姑,那老村就是一位盛装的少女! 下次我一定选择这里!老谢为了弥补缺憾,特地请我品尝这里刚刚出炉的囊和当地人爱喝的老酸奶(没有包装,店主直接用瓷杯舀出来),现在回想起来还满嘴直冒哈喇子,太酸了!!而老谢却甘之如怡,佩服! 商店卖的有包装盒的老酸奶与内地无异,只不过每一杯居然配有一小袋花生碎,拌着吃,绝味!</p> <p class="ql-block"> 打卡地之四—白哈巴村。这是我们住宿的第二个小木屋村。因其是中国最西北的自然村落,老谢极力推荐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这里仍以图瓦人为主。村落位于阿尔泰山脉的山谷中,举目可及的哈萨克斯坦大山与村庄遥遥相望,是个原始自然生态与古老文化尚存的村落。村子不大,有一支边防部队驻扎。</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小木屋处于村子中心,在村委会对面。安顿好后,我俩顺着边境线溜达到了村子的原住民区。熟悉的小木屋、栅栏、牛羊马、草地一个不落;陌生的是时而偶遇的男女,其长相、头发颜色迥然异于我们,像极了俄罗斯人,恍若异国一般。瞥见一对母女正在敞开的院中打奶酪,用一根粗壮木棍上下反复捣鼓木桶里的牛奶,很有趣。想去试试,比手划脚地沟通,无用。我说,她们听不懂。老谢说,是不愿意! 很尴尬。</p><p class="ql-block"> 这里晚上很安静,也很安全。房东说可以不关门,但是,我俩还是习惯性地插上门栓睡觉😪。老谢有个心愿,就是半夜起来拍星星★。我说太困,起不来。他穿好羽绒衣,带上帽子手套,凌晨4点就去外面,对着天空折腾去了。</p><p class="ql-block"> 早上回来,他给我看他的成果:深蓝色的天空,缀满了钻石般的星星,确实很美! 但转脸看见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和疲惫的神情,不知道是该劝阻他,还是支持他?纠结😣</p> <p class="ql-block"> 打卡地之五—禾木村。我俩落脚的第三个小木屋村,是中国最美小镇第一名,被誉为神的自留地之后花园。村落沿禾木河而建,狭长而高低错落。四周群山环绕,近处白桦成林。村子北边高高的土源上,是摄影者拍日出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老谢早上6点(相当于内地4点)就精神抖擞地拉着睡眼朦胧的我出发了。穿过平坦寂静的村庄,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土源,已过7点。稍作喘息,8点,太阳☀️才光顾这个河谷村庄。</p><p class="ql-block"> 源上茵茵草原鲜花遍地,几匹骏马悠闲地吃着嫩草,苍茫大地,万物沐浴晨曦,安详而美丽;源下溪流绕村,腾起的云雾如轻纱般飘在禾木河上,恰似洁白哈达,轻轻环绕着梦中禾木,小木屋远近不同,屋顶霞光变换,层次错落,分外动人!</p><p class="ql-block"> 下山途中,吃了一顿拌面,很是解馋。稍作休息,直奔禾木村南边的白桦林。</p><p class="ql-block"> 走进林中,太阳刚刚升起,光线从树冠中隐隐约约,似有似无地投射下来,柔和而新鲜。心情莫名地安静而愉悦。鸟儿🐤被我们惊起,一群乌鸦也嘎嘎大喊几声飞走。抚摸着笔直、雪白的桦树干,树纹像极了眼睛👀,仿佛在洞察我的心思,不由自主地与它对视良久,如好友久别重逢。禾木另一个景点是傍晚9点左右,在村子的东头高坡上看日落。</p><p class="ql-block"> 与住过的新村和白哈巴相比,我更喜欢禾木。因其小木屋规模更大,设施更完善,特别是服务更周到。我们住的小木屋主人是一对30出头的小夫妻,带着个2岁小男孩。女人姓刘,说是新疆建设兵团的后代。对我们迎来送往,嘘寒问暖,很是客气,让我们顿觉家的氛围。而相比于老村,这里更安宁,简约中透着奢华,朴实中隐含高大。</p> <p class="ql-block"> 来去匆匆,八天辛苦劳顿,喀纳斯的一切已深深浅浅印刻在脑海: 雪山草原、小木屋、蓝天白云、白桦林、清清湖水……让我用笔勾勒一幅喀纳斯素描送给你: </p><p class="ql-block">地大、景散。从一个景点转场另一个景点,到换乘中心站换各方向的区间车是标配,徒步是奢望。</p><p class="ql-block">滞后2小时。相对于武汉,起床、上班、吃饭等都向后推迟2小时。8点天刚亮,9点才吃早餐。对于早出晚归的驴友简直抓狂。为填饱肚子,方便面与囊是绝配。</p><p class="ql-block">温差大。早穿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白天,阴处凉爽,日下干热,必须防晒,与爱美无关!</p><p class="ql-block">喀纳斯美食:</p><p class="ql-block">囊——从乌鲁木齐到边境小镇,随处可见,是游牧民特有的干粮。现烤现吃,满嘴麦香。饥不择食,冷囊也行。</p><p class="ql-block">拌面——手擀面配牛肉或羊肉,再加上西红柿🍅、洋葱、青菜等炒制,35元左右一大盘干货,很经饿,驴友最爱。</p><p class="ql-block">手抓羊肉——180元1公斤生羊肉(连骨带肉),白水煮熟,盐、洋葱、胡萝卜、土豆作陪,不擅,美味!</p><p class="ql-block">酸奶——当地人喝的老酸奶太酸,一般人消受不起,建议不要尝试。</p> <p class="ql-block"> 喀纳斯美景: 湖水+森林+蓝天+白云+星星☆+草原+鲜花+牛羊马+小木屋+……。喀纳斯牧民(原住民)一般5~10月劳作,如放牧耕作、储备粮草、挤奶加工……,另外半年大雪封山,除了赶往冬牧场,人畜猫冬,基本无法生产。就用滑雪🎿、赛马🐎、赶集、摔跤等来消磨时光。现在经营小木屋的大都不是原住民,而是从布尔津县城过去的承包人,有的是新疆建设兵团的后代。</p><p class="ql-block">再见,喀纳斯,再见,新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