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余人采访,深入挖掘艰苦卓绝斗争历程中的感人事迹。</h3><h3>红色鄂豫边 今天</h3><h3> “重温伟大长征,讲好长征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日前,河南广播电视台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大型主体采访团进入泌阳,包括《红色鄂豫边》杂志在内的10余家媒体参与了报道活动。</h3><h3> 8月5日上午九点,抵达地处泌阳和桐柏交界的高店镇肖湾村,镇党委、政府人员和群众早早的在途径地纪念碑前迎接采访车队的到来。</h3><h3>解说员详细介绍中国工农红二十五军的成长历程及行走路线。</h3><h3>高店镇党委书记和大别山干部学院蒋教授谈红二十五军途经陈茨园的时间和队伍的规模。</h3><h3>泌阳新四军研究会会长、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名誉馆长马永光,向采访团介绍中国工农红二十五军进入一村分两县的陈茨园村。</h3><h3>泌阳县社科联主席冯淮在采访中详细介绍中国工农红二十五军途径泌阳的历史记载。</h3><h3>高店镇党委书记付斌向采访团介绍当地人民群众对革命历史的认知,以及全镇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国工农红二十五军长征精神的重要作用,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砥砺前行服务于民,使高店镇的各项工作中在上级验收评比中取得了满意答卷。</h3><h3>高店镇肖湾村党支部书记褚廷战介绍老一辈口传的中国工农二十五军进入泌阳的晚上如何绕开张湾寨,不惊民,不扰民的优良作风。</h3><h3>中国工农红二十五军长征入泌阳界旧址</h3><h3>时光回溯到85年前,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之后,决定退出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1934年11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近三千人,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带领下,从大别山深处的罗山县何家冲出发,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了战略转移。</h3><h3>碑文记载</h3><h3>部队在进入桐柏后在歇马岭一带收到敌军阻击,另据得到的情报,国民党当局已陈兵百万在紫荆关一带,企图一举歼灭西进的红25军。在泌阳县地下党张星江等人的建议,先头部队佯攻枣阳,造成部队继续西进的假象,将国民党军队吸引到枣阳一带之后,随即扭头向东北方向挺进继续北上。于1934年11月23日下午,红25军在张星江的带领下由这里进入泌阳县高店镇肖湾村陈茨园。</h3><h3>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进入泌阳县境后,走村绕寨,打开旗帜向群众宣传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是北上抗日的队伍。</h3><h3>车队经过高店镇褚湾水库北</h3><h3>随即派韩本清(桐柏平氏地下党员)到泌阳南席岗村与泌阳城南党支部书记席之堂取得联系,并即通知已待命的马长兴、马长富、靳九聚等四人到指定地点——高店镇响水坡等候红军主力。红二十五军主力在鄂豫边工委书记张星江的引领下到达响水坡与地方党组织见面后,决定召开临时战地会议,重点研究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加强宣传统战工作,经过村庄、围寨时要亮明态度,说明红军北上抗日意图,刷写抗日标语;二、重申群众纪律,不扰民,不打围寨;三、安排伤病员下队养伤;四、汇报并安排泌阳境内军粮筹集问题;五、宣传发动优秀青年参加红军,补充兵员。</h3><h3>泌阳党史研究室主任郭晓勇向采访团介绍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响水坡会议”的内容及影响力。</h3><h3>响水坡会议旧址在盘古山的西北侧,两边是山岭,隐避性强。</h3><h3>高店镇二门村党支部书记陶广厚,介绍中国工农红二十五军响水坡会议旧址及如何巧妙绕开出山王寨,和陶立仁、陶焕林二人踊跃参军情况。</h3><h3>泌阳新四军研究会会长、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名誉馆长马永光答采访团提问。</h3><h3>响水坡会议之后,加快了行军速度、从枣子营、卧牛山一带向北疾进。部队和地方党组织分别落实战地会议精神,一是部队所到之处宣传红军,而且纪律严明,深得民心,在泌阳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二是泌阳地下党组织扎实做好统战工作,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拥军,其中8名伤病员得到安置,粮食和物资得到补充,高店镇二门村陶立仁、陶焕林等28名优秀青年踊跃参军,同时部队得到短暂休整。</h3><h3>当年红二十五军长征途径在盘古乡李店村的宋家宿营,宋老师接受采访并说起银元掉进老鼠洞的故事。</h3><h3>11月23日晚,红25军在盘古乡卧牛山、二郎、李店一带宿营,住宿在群众家里的战士,把群众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为群众水缸里填满了水,多年以后,在当地群众还一直在流传着当年过红军的事情。</h3><h3> </h3><h3>红二十五军长征途径泌阳之后不久,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相继在泌阳成立,其中红二十五军留下的伤员老汪参与了游击队的初建,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开创了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党史上独特的鄂豫边游击根据地。</h3><h3>“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采访车队,从高店镇肖湾村出发,沿途走过响水坡、卧牛山、二郎、李店村,通过重温历史,弘扬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感受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用镜头和笔触描绘新中国成立70年泌阳发展的壮美画卷,激励泌阳人民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在新长征路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凝聚强大精神动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