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甘南印象

七彩云南

<h1>  七月盛夏时节,我们一行三十人畅游甘南,之前认为甘南只是甘肃省南部地区的统称,其实全称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辖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渡地段。境内海拔1100—4900米,西、北、南面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特殊的地质构造蕴育了非凡的山川大河,黄河及长江水系的主要支流白龙江从境内流过,滋养了藏、回等民族的人民。</h1><h3></h3> <h1> 九天时间,我们穿行迂回在甘、青、川的山山水水里,一路上的山水美景、草原花海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与人文风光,美得让人心醉,让人迷恋,置身于佛光照耀、山峦叠翠、水草相依、牛羊满山坡的氛围中,我们的身心也在经历着一次圣洁质朴的洗礼,我们的目光也在一次次的变焦中定格,红色的建筑与僧服、金黄色的寺庙屋顶、蓝色的天空、洁白的云朵和白色的藏包、绿色的草地、草地上摇曳的五彩经幡和热情绽放的野花、黑色的牦牛,构成了多彩甘南的最美画幅。面对这番景色,我们无不是在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给予这片土地的赐福。驻足回眸,这一路先后经过并游览了兰州(黄河第一桥)、宕昌(遮阳山、官鹅沟)、迭部(扎尕那、朗木寺)、若尔盖(花湖)、唐克(九曲黄河)、班玛、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玛曲(黄河第一湾)、夏河(桑科草原),在那里,感到心所向往的诗和远方就在眼前,无论是山水还是人文都构成了我们的咏叹篇章。</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山川●草原篇</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  甘南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形成了境内山峦重迭,沟谷纵横,地形错综复杂的地貌特点,旅行中,车子行驶在海拔三四千米之上的高原、山川之间,没有高速公路,路途蜿蜒崎岖,跌宕起伏,一会儿穿行在山涧,一会儿跃上山颠,我的一些团友出现了高原反应和晕车的不适,当面对青山叠翠、草茂花红、奇山秀峰、河流湖泊、人文胜景等一个个的美景美色及那纯净的清风与花草的芬芳轻拂面庞时,身体的不适也不算什么了,留在心中的只有深深的陶醉与满足。</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39b54a"> 遮阳山</font></h1><p style="text-align: left;"></h3><h1 style="text-align: right;"> 遮阳山是我们旅行中的第一站,位于宕昌县,属国家级森林公园,因“日出为山所蔽而得名”,这里山势险峻、林草丰茂,峡谷幽深。</h1><p style="text-align: right;"></h3> <h1><font color="#39b54a"> 官鹅沟</font></h1><h3></h3><h1> 国家森林公园集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湖泊如珠、峡谷如线、瀑布如织,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h1><h3></h3> <h1> 扎尕那</h1><h3></h3><h1> 扎尕那位于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素有甘肃香巴拉之称,是由一圈天然岩壁包裹中的一个藏族小村寨,这座完整的“石城”美丽而壮阔,被西方探险家称为“伊甸园”,村中古老的木制藏居沿山而建,藏民们安静淳朴的劳作在山坡河水之间,构成美妙的田园风光。身在其中,不仅让你感受到了这一方土地的纯净与奇美,壮阔与瑰丽,也感受到了这里才是人间的香巴拉。面对此景,我们徜徉流连在风光旖旎的大自然之中,一边尽情地在草地上跳着舞着,一边不时地环顾着四面八方,生怕错过每一处美景,于是拿起相机,想着把这方世外桃源美景收储到自己的空间里。</h1><h3></h3> <h1> 年保玉则</h1><h3></h3><h1> 年保玉则,是青海果洛草原的一座神山,属于巴颜喀拉山,位于青海果洛州久治县境内,主峰海拔5396米。因生态保护政策,这里已关停,我们在垭口处下车,远远地眺望这座神山,山顶上积存的皑皑白雪和巍峨屹立的雄姿。</h1><h3></h3> <h1> 若尔盖花湖湿地</h1><h3></h3><h1> 若尔盖湿地位于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以其独特的草原湿地、候鸟天堂而闻名。可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红色革命之路,当年这里是荒凉偏僻的不毛之地,红军就是在这里爬雪山,过草地,抢夺天险,成为红军长征路上几乎不可逾越的险境,历经劫难,使无数先烈的鲜血洒在了这里,无数的生命长眠于此。</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黄河●水域篇</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兰州中山桥夜景</font></h1> <h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滔滔黄河水哺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奔腾不息的河水负载着这个古老民族对未来的无限希冀与憧憬,&nbsp;黄河自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出,一路向东流过,内蒙古也是黄河流经的省份之一,对于我们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内蒙人来说,见到黄河并不是新鲜事,可是此黄河与彼黄河还是有区别,在甘南,我们看了天下黄河第一桥、九曲黄河第一湾、玛曲黄河景观以及汇入黄河的大小支流。</h1><h3></h3> <h1><font color="#39b54a"> 九曲黄河第一湾</font></h1><h3></h3><h1> 九曲黄河第一湾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此处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以黄河为界,河西甘肃,河东四川。黄河自甘肃一侧蜿蜒而来,黄河之水犹如仙女的飘带自天边缓缓飘来,在四川边上轻轻抚了一下又转身从甘肃飘回青海,故此地称九曲黄河,在中原地区奔腾汹涌,当进入甘南境内却是一条温婉平静的河流,像古装舞女飘动的水袖,将舒缓曼妙的曲线一道道抛向天空。</h1><h3></h3> <h1> 我们去观看九曲黄河的当天,天空下着雨,凉风不时地袭来,可是我们观看这道久负盛名的黄河之湾热情并没有减退,沿着栈道,一路走向山顶最高位置,在雨雾濛濛中,黄河上游的风光也能尽收眼底,看着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散落在草原上的宽宽窄窄、长长短短的小河、小溪、小水、小曲,相互交织缠绕在一起,弯弯曲曲,潺潺地、静静地流淌在草原上,最后汇集在黄河中。看着黄河逶迤曲折而行,虽然感受不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但能领略到黄河母亲的温婉坚韧,和所具有的宁可弯曲而依然不可阻挡、一往向前的坚强品格。她聚拢小溪而成河的风范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展现。</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玛曲黄河第一湾</font></h1> <h1>&nbsp; 在这里,黄河深情地环抱着一万多平方公里水草丰美山峦叠翠的美丽土地,形成了秀美的黄河第一弯。坐落在黄河母亲臂弯里的这片神奇土地,因此以黄河为名叫“玛曲”(玛曲藏语的意思就是是黄河)。玛曲草原曲水弯弯,犹如丝带飘过。在云朵与草原相接的地方,黄河像梦幻中飘带缓缓舞动,黄河在玛曲草原上没有涛声,也没有激浪。它与草地,山脉融为一体,融成了一片安详的世界。这时的黄河是一条柔美的,充满韵律的河。</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庙宇●人文篇</font></h1> <h1>  甘南地区的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一路上不时地可以看到规模不一的寺庙,以及虔诚的朝拜者。在寺院中,见识到了宗教的魅力和藏传佛学的浩繁与精深;见识到了藏族人民和佛教信徒们对信仰的虔诚与执着,更见识到了信仰的力量。色达那层层叠叠、成千上万的红房子,和拉卜楞寺的转经长廊,据说都创造了世界之最。</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朗木寺</h1><h1> 朗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处,其所在的郎木寺镇位于一条东西向的平缓山沟,因寺而得名,寺院群范围也就是镇核心区,登上镇子上坡地即可俯瞰郎木寺镇区全景,近处繁花似锦,中景楼台鳞次栉比,远处峰峦重叠,神秘和清幽是郎木寺的主流,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是郎木寺的核心,有“东方小瑞士”之称。</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前两年,曾看到一组有关色达佛学院的摄影作品,感觉那些层层叠叠排布的红房子充满了震撼和神秘感,当时就萌生了想去看的念头。而这次的出行,也实现了我的夙愿。色达佛学院全称为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县城东南方约20公里处,海拔4000米以上。在重重的群山环绕之中,沟里的僧舍,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密密麻麻搭满了四面的山坡,不计其数的绛红色小木屋,延绵无数,一眼望不到头。这些红色小木屋,是一万多名僧侣的住所(出家男子称扎巴,出家女子称觉姆即女尊者),站在佛学院的至高点,可看到对面沟壑起伏的山坡上,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排布着的红房子,简直就是红色的海洋。走在过道上,随处都可看到身着绛红色僧服的扎巴、觉姆,很难想象,在不到十平米的生活空间里,又怎么能一待就是十余年,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是什么能让他们坚持在这里修行,就是靠根植于内心的信仰,置身于这样的环境里,除了会有种震撼,也会有一种被感染的感觉,顿感心境清空,灵魂仿若超然于一切的荣辱得失,任由纷扰如浮云轻飘,洗净双眸,让今后的路走得更踏实、淡定、从容,宁静而致远。</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团队●感悟篇</font></b></h1> <h1>  我们此次出行是以达旗一中81届22个同学为主体组成的一个大团队,刘铁牛政委是团长,虽是无冕之王,可刘团长始终都认真负责,从前期的旅行路线规划、合同签订到旅行过程中食宿安排及在具体事宜上与旅行社的接洽沟通,都事必躬亲,整体安排的有条不紊,让我们每个团员在愉悦中满意而归。</h1><h3></h3> <h1>  在我们这个团队里,成员虽多是知天命之龄,可是我们的旅行氛围不沉闷、不单调,反倒多姿多彩,充满激情与快乐,一路上,我们的团友纷纷引吭高歌,献歌献艺,让歌声、笑声驱走了长途跋涉的疲劳与困顿;欢乐之余,理性之音让我们也多了几分沉思,路上,刘团长、郭永刚、刘军给我们讲述了许多法治案例,特别是刘团长、郭永刚二位结合各自的公安刑侦工作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他们曾参与的达旗几起重特大刑事案件侦破经过,面对扑朔迷离的案情,我们个个都神情专注,讲到扣人心弦之处,我们又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结果的真相大白及水落石出,从而能尽快严惩犯罪分子。听完一个案子,每个人的心情也比较沉重,有可惜、有怜悯、有痛恨.....唯有认识上趋同,大家都认为世间的爱与恨、善与恶、贪欲与犯罪的因果转化仅是一念之隔,唯有个人遵纪守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才能让自己坚守住向善、向好的初心,同时也增进了我们对公安干警工作环境的了解,他们为守护一方平安付出了艰辛和汗水。</h1><h3></h3> <h1>  我们这次的多彩甘南之行,除了大美甘南的多彩景色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还有我们团队里的这些女团友也是一道多彩多姿、妖娆亮丽的风景线,这次我们女团友居多,虽说大多是60后,可她们热爱生活的激情并不逊色于年轻人,悠扬动听的歌声、幽默风趣的话语、优雅入时的服饰、形式多样的拍照pose......展现出她们的思想境界、生活态度、人生追求。一路走来,与她们形影相伴、和谐相处,发现她们都是爱生活、爱自己、爱家庭的现代女性,同时也感触到她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闪光的亮点:如小萍姐、鸿霞姐、玉芳姐、艾叶姐、云霞姐等都是摄影达人,拍照既有创意,又能拍出美片,每次在景点,大家总会向她们聚拢;范姐、史姐、小萍姐都是生活达人,操持家务的能手,一路上她们传授分享的美食烹饪经验够我认真实践半年;其他姐妹们也都热情友善,充满亲和力........所以我很快就和她们融合在一起了。</h1><h3></h3> <h1>  其实我们的男团友也是亮点纷呈,如热衷于为团友服务的刘军,默默为大家拍照的王先君、刘文艺、张贵厚等等,我们从心底为他们点赞。</h1><h3></h3> <h1>  一路走来,我们欣赏着甘南的美景,同时我们的团友也将自己的美好形象留在了甘南。游览遮阳山时,天空下着小雨,为避免浸湿鞋,我们都穿着鞋套,一位抱着小孩的年青男子穿着一双拖鞋,不巧的是男子的一只拖鞋掉在了水沟里,见此情景,玉芳姐豪不犹豫地将鞋套脱下送给了年青男子,当时,男子特别感动。事虽小,却体现了一种仁爱之心和舍已为人的精神境界。还有在扎尕那景区时,当看到贫困的藏族小孩时,鸿霞姐、小萍姐、春梅姐、范姐等纷纷给了孩子们一些钱物,虽说这些钱物对于贫困的家庭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可是仁爱善良的举动足以让人如沐春风般温暖。</h1><h3></h3> <h1>  旅行既是一个视觉、心智体验感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思考和认识的过程,旅行中秀美的风光、丰富而又多彩的人文历史和传奇故事,都能让人受益匪浅,既怡情养性,又开阔了胸襟和眼界,增长了知识,也重新认识了自己,让内心充实丰满而升华。把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分享给朋友们,愉悦了自己,也愉悦了他人,感觉到内心充实丰富,这也算是人生的一种体验吧,人生永远在旅途,生命不息,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正如藏族著名诗人仓央嘉措所言:“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所以期待下一次的远行!</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