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行·彩虹眷村 日月潭

青衣

<h3>  第一站是彩虹眷村。眷村是台湾历史文化背景里的独特印记。它是1949年至1960年期间解放战争失败的国民政府,安顿自大陆各省迁徙至台的国民党军和家眷的村子。</h3><h3> 六十年过去了,村子大多凋敝拆迁了,但眷村走出了大量的名人,成为台湾文化的重要组成。听导游介绍,邓丽君、林青霞都成长在眷村。</h3> <h3>  彩虹眷村,在台中岭东科技大学附近。87岁的荣民老爷爷,曾是位空军,拿起画笔在眷村老旧的房屋、街道、电线杆上画满了色彩艳丽、模样儿俏皮的兔子、猴子、小鸟、卡通形象、花儿、太阳、彩虹……满眼的亮丽油彩,为你勾勒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h3><h3> 彩虹村由此网红,吸引了大批游客,可能也就逃脱了拆迁的命运。为老兵及后代留下一个情感驿站。</h3> <h3>  旁边那块“貌美如花”留给我妈妈</h3> <h3>  我的新朋友皓哥</h3> <h3>  老兵在。眷村在。一个时代的印记在。</h3> <h3>  下一站,日月潭。沿途都是这高高的纤细的槟榔树。</h3> <h3>  冻红薯,先蒸后冻,凝有白霜。炎炎夏日,甜中带粉,冰凉可口,不逊冰激凌。回家可以一试。</h3> <h3> 日月潭,怕是台湾的符号了。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宝岛台湾上,有日月潭。当时在本子上画过,猜想过日潭和月潭的画面。</h3><h3> 日月潭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比杭州西湖还大三分之一左右,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唯一的天然湖泊。潭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海拔近800米。以此岛为界,北半湖状如圆日,南半湖形如新月,日月潭因此得名。</h3> <h3>  风雨欲来,游船、码头、湖泊、远山更像一幅油画。</h3> <h3>  坐着游船,周游湖上。船长边开船,边一一讲述景点。听得认真的,就随着讲述忽啦忽啦地满船跑,去寻那景点。我们团都是好学的。</h3> <h3>  拉鲁岛,地震后,只剩原先的八分之一,上有一白鹿的雕塑,跟邵族的逐鹿定居的传说有关。岛屿几易其名,日本人统治时叫玉岛,老蒋来了改名“光华岛”。后来邵族更名为现在的名字。一个小岛浓缩了台湾岛的风云变幻。</h3> <h3>  蒋宋常常来小住,潭边有他们的行馆,地震后重建成了五星酒店。凉亭下的枪口,就宣告了当年他们的景区专属。走在湖边,老蒋怕是会常常忆起南京的玄武吧。</h3> <h3>  有关台湾大陆关系的茶叶蛋段子来缘于此。阿嬷厉害啦,一天多时能卖6000只蛋,我们也是排着队伍买的。两只蛋25元台币,人民币5.5元的样子,价格还公道,毕竟蛋也是用乌龙茶、灵芝煮的嘛。段子真是以讹传讹,对彼此的抹黑。</h3><h3> 来台湾发现,不管是夜市,还是景区,价格都比较公道,不离谱。</h3> <h3>  蛋很入味,很香,真很好吃。一卖60年,不光是蹭了老蒋的流量,央视的热度,也是有原因的啦。(原谅,来了几天,芳导的娓娓娓而谈里,染了台腔)</h3> <h3>  就着湖景喝下午茶,是行程里很期待的,还幻想了很浪漫的很贴近洱海的画面:远山如黛,花枝摇曳,茶树飘香,亭台凌空……结果,低头吃糕,糕清甜有韧劲。</h3> <h3>咖啡也不错。</h3> <h3>  今天一天的行程很少,最妙的是导游大胆在行车途中给我们播放的大大成长记。台湾的视角,看大大,全程我不眨眼。晚间出去晃,收获就是与台湾同胞聊天。他们说,台湾的电视台有一部分倾中的,我打听这档还是台湾化的台,讲述还是很中正的,台胞对大大是认可接受也带着敬佩的,就是用语及背后花絮的全面让你常常忍俊不禁又大感好奇心的满足。</h3><h3> 个人认为这段是今天行程的精华。这里不得不再提提导游阿芳,老兵二代,在上海待过十年,在美国待了几年(两娃都出生在美国),经历过家庭变故,会唱会参加马拉松、攀岩、游泳各种运动,开朗热情爱说话,是个有故事有阅历的人,此行中,谈政治谈社会现象比本行介绍景点好太多,也好,来台湾,我们也不全是赏景的。</h3><h3> 遇见,是奇妙的。我感觉自己运气一直不差。</h3><h3> </h3><h3> </h3> <h3>  晚间住的三好酒店,不负其名,有格调。</h3> <h3>  酒店好,好在能摆拍。😊</h3> <h3>  两张对比一下,一是随拍,二是摆拍,哪张更好。</h3> <h3>  今天周末,台湾理发店早早就关门。五家店,四家拒绝了我,一边失落一边又佩服他们的原则性。在一台湾退休老师的热情陪同下,终于寻到第五家店。台胞的亲和,让我一个人在空旷冷清的云林大街上也不害怕。边走边拍,奇遇不断。</h3> <h3>  路遇槟榔加工。</h3> <h3>  台湾政治娱乐化,这是他们的杂志。政治新闻款的,是不是让你有看娱乐杂志的感觉。还右翻页的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