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里的科学家(二)中国现代篇

春风化雨

&nbsp; &nbsp; &nbsp; &nbsp;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湖北黄冈人,地质学家、教育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br>&nbsp; &nbsp; &nbsp; &nbsp; 李四光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他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开创了地质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nbsp; &nbsp; &nbsp; &nbsp; 竺可桢(1890.3.7-1974.2.7),浙江绍兴上虞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br>&nbsp; &nbsp; &nbsp; &nbs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竺可桢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nbsp; &nbsp; &nbsp; &nbsp; 吴有训(1897.4.26.-1977.11.30),江西高安人。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1950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X射线、特别是对散线和吸收方面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在X射线散射研究中以系统、精湛的实验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公认作出了贡献。回中国后开创X射线散射光谱等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创造性地发展了多原子气体散射X射线的普遍理论。 &nbsp; &nbsp; &nbsp; &nbsp;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江苏丹阳人。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创始人,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nbsp; &nbsp; &nbsp; &nbsp; 林巧稚(1901.12.23.-1983.4.22),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林巧稚主编了《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大全》等书。 率先对妇产科学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许多研究都是中国以往妇产科医学史所未涉及到的领域。 &nbsp; &nbsp; &nbsp; &nbsp; 张钰哲(1902.2.16-1986.7.21),福建闽侯人,中国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1926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天文学系, 1928年发现第1125号小行星,命名为"中华", 1929年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1941年,中国境内第一张日全食照片是他组织拍摄的。他第一次提出通过研究哈雷彗星的回归,来解决"武王伐纣" 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的历史悬案,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Chang)。<br>&nbsp; &nbsp; &nbsp; &nbsp; 他长期致力于小行星和彗星的观测和轨道计算工作,他拍摄和领导拍摄到7000多次小行星和彗星的精确位置。 他和他的助手们一起共获得8000多次小行星的成功观测,并先后发现1000多颗新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三颗新彗星,发表过近60篇观测和研究的学术论文。 &nbsp; &nbsp; &nbsp; &nbsp; 侯德榜(1890.8.9日-1974.8.26),福建闽侯人。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20世纪20年代,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30年代,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40-50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并使之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 &nbsp; &nbsp; &nbsp; &nbsp; 丁颖(1888-1964),广东高州人。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农业高等教育先驱。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和华南农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曾任前民主德国农业科学院和前苏联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前捷克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荣誉院士。他从事稻作科学研究、农业教育事业40 余年,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nbsp; &nbsp; &nbsp; &nbsp; 张孝骞(1897-1987),内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对人体血容量、胃分泌功能、消化系溃疡、腹腔结核、阿米巴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等有较深入的研究。他特别善于正确诊断疑难病人,纠正误诊,使很多病人"起死回生",他一贯主张的"勤于实践,反复验证"。他的座右铭是"戒、慎、恐、惧",从病人的实际出发,全面、历史地了解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发现过去遗漏的某些重要的症状和体征,得出正确的诊断。 &nbsp; &nbsp; &nbsp; &nbsp; 梁思成(1901.4.20.—1972.1.9),广东新会人。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梁思成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1948年,在平津战役前,梁思成绘制了《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使北平古迹避免受到炮击,很好的保护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墙。1950年,梁思成向政府提出了新北京城的规划方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建议在西郊建新北京,保护旧北京城,不在旧城建高层建筑,但建议没有被采纳。之后他多次上书,挽救了北海的团城。 &nbsp; &nbsp; &nbsp; &nbsp; 汤飞凡,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在病毒学发展的早期,他用物理方法研究阐明病毒的本质。195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和胜利后两次重建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机构--中央防疫处,并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生产研究机构和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主持组建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制品质量管理机构--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 &nbsp; &nbsp; &nbsp; &nbsp; 熊庆来(1893.9.11-1969.2.3),云南弥勒人。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以"熊氏无穷数"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熊庆来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熊庆来在"函数理论"领域造诣很深。1932年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1934年,他的论文《关于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发表,并以此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这篇论文中,熊庆来所定义的"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被载入了世界数学史册,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nbsp; &nbsp; &nbsp; &nbsp; 梁希(1883.12.28-1958.12.10),浙江湖州人,著名林学家。他提出了全面发展林业,发挥森林多种效益,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亲自深入调研,领导制订了建国初期的林业工作方针和建设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林业行政、科研、教育及生产体系,促进了新中国林业的蓬勃发展。长期从事松树采脂、樟脑制造、桐油抽提、木材干馏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创立了中国林产制造化学的学科。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nbsp; &nbsp; &nbsp; &nbsp; 茅以升(1896.1.9 -1989.11.12),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他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nbsp; &nbsp; &nbsp; &nbsp; 严济慈(1901.1.23-1996.11.2), 浙江东阳人。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开创人之 一。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系(现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应用物理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及名誉主席。 &nbsp; &nbsp; &nbsp; &nbsp; 周培源(1902.8.28-1993.11.24),江苏宜兴人。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 。1927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是加州理工学院毕业的第一名中国博士生 ,1929年回国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应用光学与光学仪器研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nbsp; &nbsp; &nbsp; &nbsp; 贝时璋(1903.10.10-2009.10.29),浙江镇海人,生物学家,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3年国际永久编号36015的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贝时璋主要研究包括动物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中间生、性转变、染色体结构、细胞重建、昆虫内分泌腺、甲壳类动物眼柄激素等方面,其中尤以关于细胞重建的研究最为突出。他以"学科交叉"理念创建了浙江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他组织开展了"核试验放射性本底自然监测"、"核爆试验对动物本身及其远后期辐射效应监测"、"生物探空火箭"等研究工作,为中国生命科学和"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nbsp; &nbsp; &nbsp; &nbsp;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浙江杭州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nbsp;1950年钱学森回国受阻,并受美国方面监禁,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他还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1995年,经中宣部批准及钱学森本人同意,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将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 &nbsp; &nbsp; &nbsp; &nbsp; 侯祥麟,1912.4.4, 广东汕头人。中国化学工程学家,燃料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他一生在中国的石油石化事业的发展中得到推进,为发展中国炼油工艺新技术,研制航空煤油和合成油脂等新产品作出了贡献,中国石油化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石油研究所研究员,石油工业部技术司副司长,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在此期间,他参加历次国家和部门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部署和协调,组织领导重大炼油新技术的科研攻关会战,使中国炼油技术接近当时世界水平,实现了石油产品立足于国内,领导解决了中国喷气燃料的特殊技术问题,研制并及时提供导弹、原子弹等尖端武器所需的各种润滑材料。 &nbsp; &nbsp; &nbsp; &nbsp; 钱三强(1913.10.16-1992.6.28),浙江绍兴人,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nbsp; &nbsp; &nbsp; &nbsp; 王淦昌(1907.5.28 -1998.12.10),江苏常熟人。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br>&nbsp; &nbsp; &nbsp; &nbsp;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王淦昌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奖项。 &nbsp; &nbsp; &nbsp; &nbsp;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浙江湖州人。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作出杰出的贡献。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首任系主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气象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应用地球物理所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等。 &nbsp; &nbsp; &nbsp; &nbsp; 郭永怀(1909.4.4-1968.12.5),山东荣成人。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br>&nbsp; &nbsp; &nbsp; &nbsp; 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已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 &nbsp; &nbsp; &nbsp; &nbsp;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nbsp; &nbsp; &nbsp; &nbsp; 朱光亚(1924.12.25~2011.2.26), 湖北武汉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任中国科协主席,1994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长,1996年5月,被推举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1999年1月,任总装备部科技委主任。<br>&nbsp; &nbsp; &nbsp; &nbsp; 朱光亚早期主要从事核物理、原子能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50年代末,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nbsp; &nbsp; &nbsp; &nbsp; 王选(1937.2.5-2006.2.13),江苏无锡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2月1日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 。<br>王选主要学术工作是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体系结构和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华光和方正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的研制,用于书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的编排。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型的高倍率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方法,并在华光Ⅳ型和方正91型、93型上设计了专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复原算法,显著改善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nbsp; &nbsp; &nbsp; &nbsp; 丁文江(1887.4.13.-1936.1.5),江苏泰兴人。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质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丁文江的身上集合了专门科学家、科学事业的组织者和科学思想的传播者等多重角色。他精于科学、长于办事,不仅表现在我国早年科学事业的组织、管理方面,还表现在他后来的多姿多彩的传奇经历中,他做过北票煤矿公司的总经理约5年,孙传芳治下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总办约8个月,中央研究院的总干事,在以上经历中丁文江都做出过影响深远的实绩。 &nbsp; &nbsp; &nbsp; &nbsp; 金善宝(1895.7.2-1997.6.26),浙江诸暨人,小麦育种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善宝为中国培养了几代农业教育、科研和生产管理人才。早期育成的"南大2419"、"矮立多"等小麦优良品种,最大年种植面积达7000多万亩,为中国小麦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后又发现并定名了中国独有的普通小麦亚种-云南小麦。他主编的《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等专著,集中反映了建国以来作物科学,特别是小麦科学的发展与成就。 &nbsp; &nbsp; &nbsp; &nbsp; 叶企孙(1898.7.16-1977.1.13), 上海人。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叶企孙毕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对开拓、促进中国物理学及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培育科学技术人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所提倡的教育思想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国内第一个研究磁学,早年和W.杜安、H·H.帕尔默合作测定普朗克常数h的值,开创高压磁化的正确方法,把压强从200多个大气压提高到12000大气压。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 &nbsp; &nbsp; &nbsp; 叶笃正(1916.2.21-2013.10.16),安徽安庆人。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历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并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至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79年至1987年,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叶笃正早期从事大气环流和长波动力学研究,提出长波能量频散理论。20世纪50年代,提出青藏高原在夏季是热源的见解,由此开拓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研究和青藏高原气象学;提出北半球大气环流季节性突变并引发一系列研究。60年代对大气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理论作出重要贡献,70年代后期,从事地-气关系和倡导全球变化研究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nbsp; &nbsp; &nbsp; &nbsp; 詹天佑(1861.4.26-1919.4.24), 广州南海人.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br>&nbsp; &nbsp; &nbsp; &nbsp;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创设"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震惊中外。在筹划修建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醴、新易、潮汕、粤汉等铁路中,成绩斐然。著有《铁路名词表》《京张铁路工程纪略》等。 &nbsp; &nbsp; &nbsp; &nbsp;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