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全国数学魔术种子教师第三期成都培训心得</h3> <h3> 错过2019年1月成都的全国数学魔术培训,当时满心期待,可以见识不一样的教学。但事与愿违,期末考试、阅卷、期末工作,只能和小伙伴放弃这次学习。黄天不负有心人,今年7月 “全国数学魔术种子教师第三期培训” 又在成都举行。很幸运在上海悦远教育分享的平台上,我通过链接微信留言、分享、点赞、抽奖,最后我被抽中免费参加成都和深圳的学习。</h3> <h3> 感谢上海悦远教育提供的抽奖平台,也感谢北京新世纪九章教育和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课程工作室及指导单位、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更感谢为这次上课的吴如皓老师、凤珠老师、陈编等老师们,有了您们的辛苦付出,才有我们成都的遇见。</h3> <h3> 一、遇见成都</h3><h3><br></h3> <h3> 三天半的魔术学习,由于参加在贵阳举行的“张齐华老师的数学研修坊”不得不晚一天到成都,错过了第一天的学习。7月20日上午在贵阳学习完,13:59就乘高铁赶到成都,17:51准时到达成都东站。对于陌生的城市,虽然5月才来了成都,但对于它我还是陌生,随着人流出站,问了拼房学习(还未谋面)的几个伙伴,可以坐地铁。</h3> <h3> 于是在出站口自主购票机处排队买票(长长的队伍),轮到我买票付了钱,售票机又出故障,就是不出票,找到购票处的工作人员,他帮我退票,再买,连续两次还是不行,我又得在自主购票机处重新排队购买。终于买好票,从东站乘坐2号线到春熙路,再换乘3号线到前锋站下,从3号B出口,步行几百米就到了云泽酒店。刚出站就看见小伙伴们要出去吃饭信息,我快速地回答:“等等我!”</h3> <h3> 二、遇见同伴</h3> <h3> 刚到酒店,就看见门厅的沙发上坐着两个人,还有一个孩子。互相瞧瞧,请问:“您是河南的王老师吗?”王老师用一口普通话说“是呀!你是胡老师。”我们互相我握手,还认识了杭州的陈懿男(年轻的)小姑娘,还有她的小弟——陈懿宁(只有10岁)。楼上还有江苏的何平老师。我快速办理好入住后,我们一起去吃饭。</h3> <h3> 王亚婷,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老师,她是河南省洛阳的,一个以牡丹出名的城市,所以我王老师也显得很有内涵。</h3> <h3> 陈懿男,杭州小姑娘,学霸!每天的学习她都认真笔记,晚上把课上老师讲解的魔术一字不漏地还原写出来,供大家复习,一个特值得我学习的年轻人。 </h3> <h3> 陈懿宁——她的小弟,在几天的相处中特别可爱,虽然是小弟,总是照顾姐姐,小小的男子汉!而且在几天的学习中收获很大,从他学完后的作文可以看出,又一个学霸小弟!</h3> <h3> 江苏徐州的何平老师,接近50,从徐州到成都坐了约30小时的火车,而且之前还受了伤。一位很可亲的大姐姐。在今年悦远的抽奖活动中,她抽中了9次,特别幸运,不辞辛苦来到成都。还有我的一个同伴。</h3> <h3> 6个来自4个不同省份城市的同路人,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创意课程,数学魔术,相遇成都,相遇知音。</h3> <h3> 三、遇见名校</h3> <h3>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一进校门口,就看见了学校的校门。走进校园印入眼帘的就是——毛主席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几个大字,明显感觉到是一所学习氛围浓厚的示范学校。楼道下的桌式象棋、五子棋、国际象棋,无时无处不在充分培训孩子的学习兴趣。早上整个操场都是孩子有序地训练各种体育活动的身影,哪怕是放暑假,真正体现了他们的 “动起来,让孩子们的生命更精彩”,这所学校也是世界网球冠军——晏紫的母校。</h3> <h3> 四、遇见名师</h3> <h3> 遇见吴如皓老师——幽默风趣的数学魔术王子。参加过很多数学学习的专业理论培训,但这两天半的培训是“烧脑”和“上瘾”的。第一天的培训我茫然不知所措,只知道观察吴老师怎样玩魔术,怎样解密,完全被他的语言和魔术吸引,坠入魔术的神秘之中,当晚上和小伙伴一起录魔术时,才发现好多创设的故事情景,衔接的关键束语,解密的惊心动魄,我是不知所云,原来我们都被吴如皓老师充满魔幻色彩的数学魔术勾了魂儿、深深得陷入数学魔术的奇幻世界而无法自拔!我们忘记了关键——做笔记。</h3> <h3> 后面的学习,一个个魔术,我们不仅要观看魔术的过程、解密技巧、教学提问,还要记住创设的故事情境,使魔术玩起来更加有神秘感。</h3> <h3> 遇见何凤珠老师——亲切细腻的凤珠老师。早在“数学大观园”和“爱数人的教室”里就见过何老师了,但这次成都是近距离的听何老师讲课。每一天的学习之后,即使整理笔记,也总有担心自己看不清、听不够、记不准的,因为每一天的内容太多、太烧脑。于是第二天开始,凤珠老师都会借助精准的PPT从魔术的步骤、破解关键、教学提问等带领大家对前一天的学习进行小结、梳理和回顾,让大家的思路更清晰一些。但这些都是何老师每天加班到凌晨为我们制作现场PPT,佩服何老师!</h3> <h3> 遇见陈洪杰老师——学识丰富并风趣的陈编(第二次遇见,5月成都第一次)。每次活动,陈编总是用幽默风趣的卡片配上精美的语句拉开序幕,这次就从对当下教育问题诙谐幽默的陈述:“教育若不魔力、生命必有死角”。到对未来教育的期望:把有意义得事情做得有意思,把有意思得事情做得有意义。更喜欢陈编总结结束里的“所有云淡风轻的潇洒,都是千锤百炼的定格。所有别具匠心的创意,都是苦心孤诣的取舍。所有面向学生的转向,都是放下我执的顿悟”。</h3> <h3> 遇见侯慧颖老师——亲切可亲的慧颖老师。喜欢侯老师的:因为有你,有我,有共同的志趣——数学魔术,我们的人生,从来都不是荒漠。今天,我目送你转身的背影,明天,在某一个时间地点,我们再重新相遇。</h3> <h3> 遇见王极峰老师——视频制作超棒的老师。这次魔术学习我直接联系的老师,标准的普通话,高大帅,这是我的第一印象,第二印象就是结束时的视频回顾,王老师亲自制作的,我们就像看影视大片那样回顾了三天半的学习。</h3> <h3> 遇见超尽责的谢丽珊老师和冯如妍老师。两位美女老师,身在一线,跟着吴老师进行着创意的数学课堂教学,把魔术和数学课堂结合,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的探索。在这次整个活动中他们总是为大家分发学习资料,忙前忙后。</h3> <h3> 为期三天半(我只有两天半)的学习中,从成人到儿童,从课中到课后,从夜晚到黎明,人人都在参与、时时都在研讨、处处都有交流。每一位学员都着魔般地投入到一次次的操作体验中竟不愿意中途休息……原本素昧平生的学员组成一个小组很快成为学习共同体;学习过程中,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争着想要上台给“魔术师”做助手;上课时总是精力高度集中从而怕错过一个魔术;课间,常常会为了弄清一个细节而四处请教、热烈讨论、随时演练忘记课间休息;放学后,常常会为了整理上课笔记不经意就熬到深夜凌晨。</h3> <h3> 两天半的学习内容,需要我们用时间去消化,怎样利用好创意课程的数学魔术?让曾经是“人类精神虐待的数学”变成“人类迷人艺术的数学”。 这需要我们用时间去实践,让孩子们欣赏到数学的“妖娆”。</h3> <h3> 数学魔术学习结束了,但自己的学习之路还漫长。希望这次成都之行自己有一点点的进步。如陈编说的:优秀是自己的行动累积出来的。愿自己:心,有动;学,有成;思,有获;行,有果。争做一个不吼孩子的家长,学生着迷的老师,自得其乐的自己!</h3> <h3> 遇见成都,遇见魔术,更爱数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