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中央工作部署,自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启动前,7月27日至8月2日,宜良县组织部分领导干部远赴位于革命圣地、红色摇篮井冈山的江西干部学院,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给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一次理想信念上的“洗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先学先改,为即将在县级单位开展的主题教育奠定扎实基础,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培训班在齐声高唱国歌中拉开序幕。 开班式上,江西干部学院院长郭评生致欢迎辞,并对江西省省情、江西干部学院院情及办学优势做了详细介绍。 县委书记李绍俊致开班辞,对举办此次专题培训班的重要意义、培训预期目标,以及相关培训工作要求作了说明。他强调,培训要做到“三个坚持、三个达到”:即坚持学思贯通,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坚持对标对表,达到先学先改的目的;坚持学以致用,达到助推工作的目的。 县委副书记吴智峰主持开班式。 授班旗,培训班有了属于自己的“行动引导”。 培训期间的多数场合要求统一着装,培训正式开始后,授课老师带领大家整理着装、练习敬军礼,培养令行禁止、讲统一、严要求的好习惯。 激情红歌会,红色歌曲激荡人心,帮助大家迅速融入井冈山峥嵘岁月,快速适应“红军”身份。 4位“党代表”上台接团旗,从此,我们都是有“番号”、有旗帜、有组织的队伍。 15分钟,这是留给每个团确定人员分工、设计团徽、确定团歌和团训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要的就是这种“作战”的紧张感。 "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28团"登台 "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29团"亮相 "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31团"报到 "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32团"最后登台。 井冈山气候多变,刚刚的晴空万里,瞬间转变成大雨倾盆,但阻挡不了求知的脚步。 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黄书华老师语言质朴生动,为学员们深入浅出讲解《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吴晓敏教授治学严谨,不同视角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辅导》。 老师们讲得精彩,学员们听得专心、记得认真。 不想错过任何的精彩,“小助手”们上阵来帮忙。 红色“营养剂” 深化知识理解,课后继续来交流。 红色故事会守初心担使命,红军后代授课团成员、革命烈士毛泽民同志的外孙曹宏老师,讲述外公执著信念追理想的革命一生。 红军后代授课团成员、开国上将赵尔陆上将之女赵珈珈老师,讲述父亲鞠躬尽瘁的戎马一生。 访谈教学:井冈山精神代代传。老红军、原中顾委委员、中组部原副部长曾志同志之孙石草龙,对奶奶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为国家建设奋斗终身进行了全面回顾。 农民将军甘祖昌的孙女甘红梅,讲述爷爷怎样从一位农民做到将军、又主动申请当回农民的经历。 60年代的上海知青杨洁如,从繁华上海投身革命老区建设,奉献教育事业40载。 85后年轻建设者、最年轻敬老院长张志敏,守护老人们“最后的幸福”。 “猛进猛进,学成归来杀贼”。革命历史是共产党人最好的营养剂,学院教职工自编自导,倾情演绎革命伉俪王经燕、张朝燮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情深。 大型革命情景剧《井岗山》,6个篇章重现峥嵘岁月。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现场教学,学员们对2年多的井冈山厚重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系统的了解。 勿忘历史,是革命先辈们的碧血丹心,铺就了革命胜利的道路。 一幅图片就是一段历史,一段文字就是一个故事。 坚定执着追理想,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陈老师深情讲述王尔琢、刘仁堪、方志敏、黄克成等烈士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何执著于理想信念、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倾尽全力。 如今,四万余忠魂长眠在茨坪中心的挹翠湖畔,继续守望井冈山这方热土。 2年零4个月的革命斗争,48000多名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其中只有15744名烈士留下了姓名,一个个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名字背后,都是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生。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黄洋界哨口,在班主任曹俊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学员重温毛泽东同志的《西江月·井冈山》,体会当年取得黄洋界保卫战后的喜悦与豪迈。 拍下的是一片秀美与险峻,更是记录下一段烽火岁月。 山峦上硝烟已经散尽,但历经岁月洗礼的战壕,依然是最好的见证和纪念。 红色基因代代传,黄洋界上红色旗帜始终在飘扬。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人宵遁”。 挑粮小道陡,“红军”送粮急。 黄洋界哨口营房,相隔91年,向先烈们致敬。 小井红四军医院,曾经革命队伍中伤病员在后方的“家”,建院2个多月即被反动派烧毁。 战争年代,医院条件极差,药品奇缺,医务人员自己上山采集草药、用竹片、木板制作简单医疗器具。 "可恨奸佞引贼入,烈士命陨红土埋;井冈处处遗忠骨,松树风格励吾侪。"1929年1月29日,反动派窜入小井村,因为始终不肯向敌人透露红军转移方向,130多位红军伤病员全部被反动派枪杀。 "死难烈士万岁!",几十年后,曾担任医院党总支书记曾志同志也魂归井岗,与昔日的战友们朝夕相伴。 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同时也是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所率部队驻扎和训练之处。 1929年底,旧居“白屋”和“黄屋”均被敌人烧毁,仅剩设在“白屋”厅堂的红军医务所一面残墙。斑驳的墙体、密布的弹坑,见证着那个年代的枪林弹雨。 学做结合开展红色拓展,今天,我们都是红军。 暖场游戏,考验是的速度与智慧的结合,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雄赳赳气昂昂,抬起弹药奔前方。 沙场点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动作一气呵成。 一轮投弹过后,迅速打扫战场,补充武器弹药。 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优秀个人,获得教官颁发的五角星勋章。 有战争就会有伤亡,齐心协力快速救治尤为重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炊事班的同志们也忙活开了。 红米饭、南瓜汤,欢迎前方部队凯旋归来。 炎炎夏日,汗水流淌在脸上、身上,但乐在心里,甜在心头。 每个环节我们都一丝不苟,最后一道工序也不例外。 江西于都,学员们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10月16 日,中央红军主力及中央、军委机关共8.6 万余人从于都渡河,踏上战略转移征途,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是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但从一开始就始终血与火相伴,每一步都伴随艰辛。 9天,10个渡口,于都人民在没有一座桥的于都河上,搭浮桥,摆渡船,把8.6万红军将士送上漫漫征程。 长征胜利是无数红军将士流血牺牲换来的,他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亿万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在江西兴国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大家学习了解先辈们如何开展群众工作。 联系群众,一心为民,模范带头,争创一流,小小讲解员身上也蕴藏着大能量。 如何开展乡苏工作,1933年11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政府检查团一行来到长岗乡开展调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写下《长岗乡调查》,并总结出“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三条宝贵经验。学员们看得仔细、学的认真。 时光匆匆,一周培训时间转瞬即逝,结业典礼上,各组学员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这是学习的一周,更是心灵被震撼、精神受洗礼的一周。 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马明良主持结业仪式,班主任曹俊老师代表江西干部学院讲话。县委副书记吴智峰从“收获颇丰,感触良多”“持续学习,真抓实干”“珍惜缘分,多联系、多沟通”三个方面作结业小结。 红彤彤的结业证书捧在手上,心中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肩上的责任更加实在。 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天起,大家又将继续在工作岗位的实践中学,在新的干事创业征程中学。 火炬高擎,引领前进方向。 <p> 风雨多经人未老,关山初度路尤长。学习井冈山精神,就是要从中寻得初心,汲取蕴含其中的历史经验和胜利之道,把井冈山精神当作砥砺奋进、开拓进取的标杆,不断提升党性修养,筑牢精神堡垒,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奋力“赶考”,在工作中攻坚克难、奋勇突破,为宜良经济社会发展、各族人民群众的幸福努力拼搏,奉献自己的光和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