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有感

五陵游侠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对于我这年龄的人来说去电影院看动画片实属不易,但是最近热播的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朋友圈里反响强烈,昨天晚上9:00突发决定全家三人火速赶往咸阳奥斯卡影城购9:25场次观影。</font></h3> <p></p><p><br>&nbsp; &nbsp; &nbsp; &nbsp;看完后的确感受颇深,思考了一晚上今天上午和儿子就观影心得进行了交流,最终决定用文字记录下来……<br></p><p><br></p><p>&nbsp; &nbsp; &nbsp; &nbsp; 一、要不断学习,这部电影是以中国神话故事人物“哪吒”为原型改编创作的,整个电影里出现的故事人物和历史背景都是要从书籍里再次学习和了解的。如:“元始天尊”“太乙真人”“申公豹”这些神话人物都是谁,他们都出处哪里。还有龙王的儿子为什么都叫“敖丙”,其实我们大家最初了解和知道这些神话人物的大多小朋友、大朋友都是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得知的,如果有机会了小朋友大朋友们再读读《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通过读书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宗教知识、道教文化更好的扩大知识面。<br></p><p><br></p><p></p> <p>&nbsp; &nbsp; &nbsp; &nbsp; 二、电影里描述: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3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太乙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哪吒身上。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应是灵珠英雄的哪吒却成了混世大魔王。调皮捣蛋顽劣不堪的哪吒却徒有一颗做英雄的心。然而面对众人对魔丸的误解和即将来临的天雷的降临,哪吒是否命中注定会立地成魔?他将何去何从?<br>&nbsp; &nbsp; &nbsp; &nbsp;其实“混元珠”正是中国文化的典型范例“魔丸”和“灵珠”正是八卦图中的“阴”和“阳”。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事物的发展也是在辩证中推进。没有完全的对也没有完全的错,人也是一样的,人性也是存在两面性的,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好人也会做错事,反而坏人也有他善良的一面这一切都是在变化之中。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好事也有坏事,当你觉得最开心最盛世的时候你要想着随时都会有不幸的事情会发生,所以要“居安思危”。反而,当你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时候一定不要沮丧更不要自暴弃。要积极面对,只要坚持不懈,一切不好的事情终究会过去,曙光总在前面等你。<br></p><p><br></p>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三、不得不说“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新时代文明的融会贯通孕育和塑造出大批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正在鼓舞和激励着人们,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和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不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作团队和文艺工作者,在他们的身后是政治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后盾,同时也将文化产业推向新的里程碑。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更不需要崇洋媚外。我们应该很自豪的告诉世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即将到来。</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另外,很自豪的说中国的文化根在陕西,老陕更应该自豪。电影人物里的太乙真人,西安长安区有太乙宫街道还有市区里的太乙路街道;李靖就是陕西人,李靖故居就在三原县城。中国道教文化的发祥地就在周至楼观台,当你走在三秦大地上到处都是 “周、秦、汉、唐”的遗迹;当你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映入你眼帘的将是中华民族文化、文明、历史的全面诠释。<br>&nbsp; &nbsp; &nbsp; &nbsp;朋友们,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反映出综合国力的提升,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鼓舞着一代人的斗志,一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将创作出感人的作品。希望祖国更加强大,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电影人物、地点简介:<br>&nbsp; &nbsp; &nbsp; 1.哪吒,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道教护法神。 哪吒信仰兴盛于道教与民间信仰;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尊称太子爷、三太子、善胜童子。<br>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2.元始天尊,全称“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3.太乙真人,为中国明代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以及评书《群仙破天门》中的虚拟人物,是阐教元始天尊的弟子之一,昆仑十二金仙排名第五位。清微教的教主,道行高深,仙法高强,修行于乾元山金光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4.申公豹,年轻的时候信奉道教,后与姜子牙同拜于元始天尊门下,为姜子牙的师弟。之后违反了玉虚宫门规被玉虚宫除名,又拜在了碧游宫通天教主门下。成为商纣王朝中重臣,一生与姜子牙为宿敌,法力高强,交友广泛,口才极佳,尤其善于说反同门或道友下山助商。一句“道友请留步”将无数同门修士送上封神榜。申公豹无视纣王的暴虐,经常游说三山五岳的同门和能人异士(三十六路人马)助商伐周。在商王朝担任国师一职,全力维护商王朝统治。</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 5.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凉州刺史韩擒虎外甥。<br>&nbsp; &nbsp; &nbsp; &nbsp;李靖仪表魁伟,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晋阳起兵后,效力唐朝,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昭陵。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十哲。<br>&nbsp; &nbsp; &nbsp; &nbsp;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今多已失传。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为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br><br>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6.敖丙,明代神怪小说《封神演义》中的虚拟人物,东海龙宫三太子。因哪吒闹海一事去问罪,被哪吒打死并抽筋,魂归封神台。后姜子牙归国封神,敖丙被封为“华盖星”。</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7.陈塘关,出自于中国明代古典文学《封神演义》神话小说名著中的一处关口地名,和古代著名神话人物哪吒有关,传说是哪吒三太子的出生地,同时也是哪吒一家居住过的地方,镇关将军是哪吒之父李靖(托塔天王),此地有镇关之宝:轩辕黄帝斩杀蚩尤所用“轩辕乾坤弓”和“三枝震天箭”。<br>&nbsp; &nbsp; &nbsp; &nbsp;位于天津市。传说中是哪吒出生的地方,毗邻东海,原型是天津河西区陈塘庄街和陈塘交界处,原来在历史上此地有古代哪吒庙,后来由于城市规划等原因没有恢复。相传元末明初农民起义首领陈塘,曾在此筑关修寨、驻扎兵马,因此得名。<br>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8.太乙路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位于位于西安东南郊建东街6号,辖17个社区。辖区范围北靠明城墙和咸宁西路,南至南二环,西临安西街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到公园南路,辖区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人,汉族占99%。&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1964年设太乙路街道,初属雁塔区,1965年归碑林区,曾改火炬公社,1972年改为太乙路公社,1978年复改太乙路街道。1996年,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9万人,2002年,辖乐居厂第一、乐居厂第二、兴庆南路、南二环、经九路、环南路、太乙路、建东街、安东街、火炬、铁安街、铁新村、信号厂、中铁一局、七七一所、西安交大16个社区,祭台、北沙坡、南沙坡3个行政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9.太乙宫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位于长安区中南部,秦岭北坡,距城区15千米。辖1个居委会、23个行政村。G65高速、西(安)太(乙宫)公路和环山公路经此,支线通太乙峪风景区。名胜古迹有汉四皓庙、翠华山风景区。太乙宫街道面积60.6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10.太乙真人的传说,在翠华山(原名太乙山)天池西边的翠华峰由多个山崩留下的残峰所组成,其中有一峰孤立于其它残峰之外,昂然矗立,面对群山,相传此谓“太乙真人”。翠华峰旁原建有接圣台道观,据说太乙真人常在翠华山峰旁昂首群山,久久不愿离的情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11.李靖故居,位于咸阳市三原县城北4公里处的鲁桥镇东里堡,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唐代卫国公李靖的故居。这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花园,当时称李氏园,也称唐园,俗称东里花园。唐代著名诗人张籍游此园后,曾走笔写下《三原李氏园宴集》赞美:“莫春天早孰,邑居苦嚣烦。言从君子乐,乐彼李氏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font></h3> <h3>  感谢大家!</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2019年8月4日&nbsp; </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