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共同关注~改变糖尿病</b></font></h3> <h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h3> <h1><font color="#ed2308"> 多发群体:糖尿病病人;常见病因: 与遗传、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等有关。</font></h1> 临床表现 <h3> 1、水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一般没有水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若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浮肿加重,多为疾病进展至晚期表现。2、蛋白尿:早期糖尿病肾病无临床蛋白尿,只有用放射免疫方法才能检测出微量蛋白尿。临床糖尿病肾病早期唯一的表现为蛋白尿,蛋白尿从间歇性逐渐发展为持续性。3、贫血:有明显氮质血症的患者,可有轻度的贫血。4、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进展快慢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病人轻度蛋白尿可持续多年,但肾功能正常,有的病人尿蛋白很少;5、高血压:在1型无肾病的糖尿病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较正常人并不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较多,但若出现蛋白尿时高血压比例也升高,在有肾病综合征时患者伴有高血压,此高血压大多为中度,少数为重度。6、其他脏器并发症表现:如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h3> <h3> Ⅰ期:肾小球高滤过期。这种糠尿病肾脏受累的初期改变与高血糖水平致,是可逆的,经过胰岛素治疗可以恢复,但不定能完全恢复正常。这期没有病理组织学的损害。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这期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糖尿病肾损害Ⅰ、Ⅱ期病人的血压多正常。Ⅰ、Ⅱ期病人GFR增高,UAE正常,故此期不能称为糖尿病肾病。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此期的发病率为16 %,多发生在病程>5年的糖尿病人随病程而上升。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或显性糖尿病肾病期。这期的特点是大量白蛋白尿,血压增高。Ⅴ期:肾功能衰竭期。糖尿病病人一旦出现持续性尿蛋白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广泛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腔进行性狭窄和更多的肾小球荒废,肾脏滤过功能进行性下降,导致肾功能衰竭,病人普遍有氮质血症引起的胃肠反应,并可继发贫血和严重的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钙搐搦,还可继发尿毒症性神经病变和心肌病变。这些严重的合并症常是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病人致死的原因。</h3> 防大于治 <h3>一、改变生活方式 :糖友自觉采取健康生活方式能明显地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戒烟及低盐饮食、戒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二、严格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延缓其发展。肾功能不全的糖友可优选从肾脏排泄较少的降糖药,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糖友宜采用胰岛素治疗。三、严格控制血压 :糖尿病肾病常常合并高血压,高血压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严格控制血压对于保护肾功能极为重要。有效地降压治疗可以显著减慢肾病的发展,减少尿白蛋白排泄量,延缓肾功能恶化。四、严格控制血脂 :高血脂也会导致肾小球微血管硬化,严格的控制血脂可减轻或者延缓肾脏的损伤。五、积极改善微循环 :血黏度增高和微循环障碍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进展有密切的关系。糖友往往血粘度增高,存在微循环障碍,导致肾缺血缺氧,肾功能下降,尿蛋白增加。六、避免肾损害:感染(尤其泌尿系感染)会加速糖尿病肾病的恶化,因此,一旦有感染证据,即应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另外,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七、定期监测蛋白尿:糖友一旦出现蛋白尿,就意味着发生了糖尿病肾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阶段,积极的治疗一般是可逆的。所以糖友应该定期尿检,密切监测尿蛋白情况。</h3> <h3> 海湖糖尿病医院提醒您: 要想预防或者早期治疗糖尿病肾脏病变,一定要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h3> <h3>西宁海湖糖尿病医院地址: </h3><h3>西宁市城西区西川南路49号(千家福斜对面)西宁海湖糖尿病医院 </h3><h3>咨询电话:17716047218 </h3><h3>糖尿病病足科:13734623380;</h3><h3>景主任:17725265755;</h3><h3>可乘公交车:22路、41路、102路、85路、9001路、59路、6路、801路、8路到千家福下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