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每次在央视动物世界栏目,观看东非大草原马赛马拉动物大迁徙的各种壮观场景,我都热血沸腾!期待有生之年能走进非洲这块神奇的土地,走进马赛马拉大草原,动物世界的天堂开开眼界!见识一下那个存在于我们出现之前地球的模样。 </h3><h3>经过多年打拼奋斗,终于有条件圆非洲行之梦啦!</h3><h3>2019年7月12日十点多,我们从广州机场A151航班口登机,拉开了走进神秘的非洲序幕!</h3> <h3>我们从广州机场乘🇰🇪肯尼亚航空公司飞机直飞✈️肯尼亚首都内罗毕。</h3> <h3>✈️飞行约十多个小时,清晨六点左右🛬到达东非首都内罗毕机场。当地时间与中国时差晩五小时。🕰</h3> <h3>☀️太阳正缓缓升起。🌄</h3> <h3>眼前的热带植物让我们意识到己踏进了非洲这片神秘的土地。</h3> <h3>眼前这对黝黑色皮肤、举牌接人的少年少女,让我意识到走近非洲、将面对的都会是黝黑面孔。😱</h3> <h3>在非洲全程交通工具,六人座的吉普车。</h3><h3>第一景观,前往东非大裂谷及博戈里亚火烈鸟国家公园观赏!</h3><h3>地陪介绍: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乞力马扎罗雪山屹立于南部边界。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肯尼亚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肯尼亚境内多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肯尼亚的森林面积8.7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15%,国土面积的18%为可耕地,其余主要适于畜牧业。肯尼亚沿海地区湿热,高原气候温和,全年最高气温为摄氏22-26℃,最低为10-14℃。肯尼亚虽然地处赤道,但却是避暑的好地方。</h3><h3>肯尼亚官方语言为斯瓦希里语和英语。肯尼亚国民之间说斯瓦希里语。</h3> <h3>东非大裂谷,也称为“东非大地勾”。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世界游人前来观探!</h3> <h3>东非大裂谷是探秘地球疤痕热点景区,观赏的人特多。各种肤色的游人己各自占领着景点优势,不断的用自拍杆拍下裂谷景观中柔美一笑👯</h3> <h3>瞧,这对笑容可掬的姑娘,笑的好美呀!</h3> <h3>这对姐妹🌸,那纯纯的微笑顿时颠覆了我对非洲人的认知。</h3> <h3>游客、不时也邀请我们帮她们在景点拍照。瞧这一家人多阳光呀!那充满幸福的微笑,深深感染着我们。😀👪</h3> <h3>东非大裂谷是地球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在这里将“地球的皮肤”完全撕裂开来。从卫星图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称:地球最美丽的“伤疤人”。然而,就是因为这道伤疤,蓄养了非洲的人民。东非大裂谷是一条狭长的断裂带,两旁火山星罗棋布。由于天然地势优势,裂谷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从而成为了人类生命的发源地之一。</h3> <h3>我指的牌标,是裂谷全方位图。</h3><h3><br></h3> <h3>东非大裂谷总长6400公里,平均宽度为48.65公里,最宽处达200公里以上,在裂谷断层的深处形成众多的湖泊。裂谷两侧悬崖绝壁宛如鬼斧神刀劈成一般。大裂谷绵延不绝,深不见底,沿途湖光山色交汇成趣,其景致为世上绝无仅有。遗憾的是行程时间无法安排我们深度游!</h3><h3><br></h3><h3><br></h3><h3><br></h3> <h3>在大裂谷景区卖玉米的小伙,问我们有清凉油吗?可换玉米。肯尼亚人最喜欢清凉油,见到中国人就会用中国话问你要“清凉油"。在景区可用“一小合清凉油”换一根烤玉米喔😆</h3><h3>非洲人对中国清凉油崇拜了近十年,如果下次谁去可以多带些,拿去和他们换东西。💰😄也是送给非洲的孩子们的最好的礼物呢🎁。</h3> <h3>继续前行!</h3><h3>非洲的路很陡,原始路多,在摇摇晃晃中前行着。全靠我身体底子好,老腰还受得了。😇</h3> <h3>突然,走在后面的吉普车驶入我们前方招手叫停。原来是我们乘的吉普车爆胎了,赶紧卸载行囊抢修!</h3> <h3>我也下车抢拍了这张路边围观修車的放羊娃🎬,</h3> <h3>终于按装好新轮胎继续前行!</h3> <h3>感谢同行的二辆吉普车司机!感谢团友小赵司机!感谢黑人小伙!有您们帮忙真好!</h3> <h3>我们到达肯尼亚第一天,入住的酒店是距离内罗毕5小时车程位于博戈里亚的Lake.Bogoria.Spa.Resort酒店,时间下午2点多。</h3> <h3>这个酒店在当地是最好的类似于庄园。占地面积很大,酒店离观赏火烈鸟的博戈里亚湖很近,乘车几分钟的距离。酒店是肯尼亚第二任总统丹尼尔.阿拉普.莫伊(还健在)的家族生意,莫伊是整个非洲连任时间最长的总统,总共连任18年。</h3> <h3>酒店房间有点陈旧、但外围环境不错,随时能看到长尾猴🐵 来到客人的餐桌前觅食。这里规定:客人不可以喂食猴子,不然它们会记住你,会跑到你的房间开门进去在床上尿尿捣乱哦😱😳</h3> <h3>长尾猴🐵在捣腾拉圾袋寻找食物呢!</h3> <h3>在酒店还能看到停留在树顶上的鹈鹕,环境非常生态幽静。(现场拍的照丿</h3> <h3>这张照片右边,高高耸立着的桔色烟烱是非洲蚂蚁垒的窝哟!</h3> <h3>🌄日落黄昏与非洲蚁窝🐜</h3> <h3>猜猜这个非洲蚁窝最高点是只什么动物造型?我看象是寻找猎物的非洲🦁</h3> <h3>入住后,当日下午四点多我们到达肯尼亚的博格利亚湖。</h3><h3>博格利亚湖位于肯尼亚东非大裂谷带的边缘,属于碳酸钙湖。湖中有相当多的蓝绿藻和矽藻,使得阳光在不同时间照射时,湖面会呈现出黄、粉和紫红色等不同颜色。</h3><h3><br></h3> <h3>原以为火烈鸟是南美洲动物,这次来东非才知道,世界最大的火烈鸟群,实际在肯尼亚的博格利亚湖和奈瓦莎湖,最多时曾达三百多万只!博戈里亚湖是肯尼亚的一个咸水湖,这里的浅滩、藻类构成火烈鸟的生态环境。每年6月到八月,几十万只甚至上百万只火烈鸟从坦桑尼亚(距离肯尼亚只有飞机一个小时左右)成群结队地飞到博戈里亚湖,8月份以后又成群结队地飞回坦桑尼亚在那里繁殖。</h3> <h3>火烈鸟的学名又叫红鹳,喜欢吮食湖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而其中富含的虾青素在它们体内不断沉积,使原本洁白的羽毛透射出鲜艳的粉红色。</h3> <h3>当地人喜欢火烈鸟的这一抹红色,把火烈鸟又称之为“弗拉明戈”,象征着优雅、浪漫的西班牙舞蹈。</h3> <h3>火烈鸟喜欢成群结队生活,湖面上经常会看到一队队的火烈鸟毫无目标地走过来走过去,飞过来飞过去。你可以想象它们成群结队地在遛弯,比试飞得高,也可以想象它们成群结队去串亲。总之,排队出游是火烈鸟们的一大特性。它们聚集在一起,场面非常壮观,博戈里亚湖被誉为火烈鸟🐤 的天堂!</h3> <h3>火烈鸟很怕人,你靠近它们一步,它们就会退后两步。由其是个别游客为了拍摄鸟群展翅,故意轰赶它们起飞,迫使火烈鸟不得不飞到湖水深处(火烈鸟只能站在浅水中觅食),影响了火烈鸟进食,造成营养不良死亡。因此观赏火烈鸟时千万注意,不要打扰和破坏火烈鸟的自然生存环境。👌</h3> <h3>肯尼亚法律规定:禁止轰赶火烈鸟起飞拍摄!违章者属违法行为。快快告诉赴约来肯尼亚的驴友们吧!</h3> <h3>行程第二天:前往肯尼亚赤道。六个小时车程,终于到达赤道口,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h3> <h3>肯尼亚境内划分南北半球的赤道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地球外经最大的地方,离太阳最近,所以也是最热的地方,而且日照时间长。</h3><h3>黑人小伙告诉我们:肯尼亚赤道界碑、不考虑天气变化情况下,一年内每天同一时刻都能拍到赤道界 碑与其影长比值相同的机会。</h3> <h3>黑人小伙子还为我们做实验,水从盆里流到桶里如果放在北半球,火柴是顺时针方向在盆里旋转,如果放在南半球将逆时针旋转,包括盆内有个小孔流到桶里的水的旋转方向一样。放在赤道中间,火柴是静止的。盆内小孔流的水也是垂直流下的。非常神奇😯!</h3> <h3>海天站在北半球,我在南半球,与站在亦道中间黑人小伙合拍了这张人证、物证的东非赤道口记念照。</h3> <h3>并在购买的赤道地图上盖章</h3> <h3>签上我和海天的名字,证明我们到了东非赤道口。非常有纪念意义的!</h3> <h3>随后,前往费尔蒙酒店入住。</h3> <h3>费尔蒙狩猎俱乐部坐落于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亚山脚,位于零度赤道线上。</h3> <h3>属生态遗产之地,是第一大民族基库尤族的神山。</h3> <h3>赤道及赤道上的酒店和山,海拔二千多米,气温12到24度,适合避暑的酒店。</h3> <h3>酒店:有全球唯一能够在北半球开球、南半球入洞的高尔夫球场。</h3> <h3>酒店,依山傍水的游泳池风光极美。</h3> <h3>酒店:热带植物——霸王花开满院香。</h3> <h3>晚餐,在酒店前开阔的草坪上烧烤自助餐很温馨哦!</h3> <h3>晚间可参加草坪上歌舞互动表演,</h3> <h3>酒店住宿:独幢的小木楼</h3> <h3>小木楼内设有壁炉,夜晚房间升起壁炉,被子里窝着热水袋,驱走七月肯尼亚山的寒冷,让人温暖惬意!</h3> <h3>次日,早餐后前往阿布戴尔树顶洒店入住。</h3> <h3>这张照片,是在途中的树顶酒店服务区,花园餐厅观赏院拍的——座享兰天白云、眼观缤纷世界!</h3> <h3>仙人掌与仙人掌柱的对比</h3> <h3>热带植物——花苞累累的霸王🌸</h3> <h3>满院的热带植物诱惑着我们不停的拍!拍!拍!留下这美好时光的记忆!</h3> <h3>在服务区用完午餐,前往世界著名的🌲顶酒店入住。树顶酒店,因伊丽莎白二世入住过而享有肯尼亚游程入住最棒酒店名气。</h3><h3><br></h3> <h3>树顶酒店,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一百多公里郊外的阿布代尔野生动物保护区深深的丛林中,坐落于肯尼亚第三高山峰——阿伯代尔山和肯尼亚山国家公园之间的古代大象迁徏之路上。踏入树顶酒店,身感进入原始森林。鸟语🌸香,湖泊静美,让心回归大自然的天堂!</h3> <h3>今晚我们就入住在这座🌲顶酒店里💕😜</h3> <h3>为保证游客安全,动物出未区全拉上了电网。</h3> <h3>🌲顶酒店楼层转弯处的观察台(动物吃盐区)</h3> <h3>🌲顶酒店架空底部离地面有10多米高,既安全又能保证野生动物随意通行。</h3> <h3>据介绍:在二十世纪初,🌲顶酒店就在那里了。最初是由一位定居在肯尼亚的英国退伍军官埃里克.金布鲁克.沃克为观赏野生动物和狩猎搭建的,据说当时的酒店还真的搭建在几棵高高的大树叉上,建得比较简单,只有三间卧室,一间餐厅和一间狩猎室,有点象通常所说的“吊脚楼”,但名气很大,是向游客提供夜晚观赏野生动物的极好场所。当时在内罗毕报纸上的宣传广告就有这样的用词:“住在这里如果晚上看不到犀牛的话,只收住宿费一半”。<br></h3> <h3>树顶酒店与英国王室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1952年2月5日,还是公主的伊丽莎白和丈夫菲利浦到当时英国殖民统治下的肯尼亚旅游下榻在阿伯代尔国家公园的树顶旅馆观赏野生动物。</h3> <h3>2月5日晚上,她突然接到父王乔治六世驾崩的消息,英国王室当即宣布伊丽莎白公主继位。这断“上树是公主,下树是女王”的传奇故事被刻成碑文立在旅馆的顶层平台上供游人拍照。树顶酒店也因此声名鹊起。若干年后,随着伊丽沙白由公主变成英国女王的美丽故事的流传,沃克军官的这个“树顶旅馆”,开始人满为患,一房难求了。</h3> <h3>据介绍:我们现在住的🌲顶酒店是在原来沃克搭建那个“树顶旅馆”旧址的对面,重新修建了类似原来“树顶旅馆”的酒店。后又经过多次扩建,为现在的规模。今天的“树顶酒店”,已经成了一个能容纳90多人居住的地地道道的“旅馆”。</h3><h3>据说:现在的树顶酒店房费约三千多人民币一晚,而且还需提前很长时间预订才能住上。</h3> <h3>世界上,唯一的一所🌲顶酒店👍太受欢迎啦!</h3> <h3>整个酒店都是用粗壮的树杆,树皮支撑和围建的。非常环保别致!</h3> <h3>酒店还特别搭建了这个螺旋式梯子供游客攀缘进出,因为随时有动物光顾。入住酒店之后,游客是绝对不许外出的。</h3> <h3>这是1983年英国女王到访树顶酒店时住过的18号房间。</h3><h3>截止目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共莅临了树顶酒店三次,分别是1952年、1959年和1983年。图为1983年伊丽莎白二世在肯尼亚进行国事访问时,再次莅临并入住了当年的“树顶旅馆”(就是观在树顶酒店18号房间)。</h3><h3><br></h3> <h3>1983年英国女王到访下榻树顶酒店时住过的房间里,摆放着英国女王伊丽沙白和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年轻时的照片,在房间的照片中已经很难找到当年无花果“树顶洒店上”伊丽沙白公主观看觅食的非洲动物照。但“树顶酒店”的18号依旧摆放着一个牌子,上面的内容就是记载关于伊丽莎白二世那段“上树是公主,下树则成国王”的佳话。</h3> <h3>其实,抱着期盼和想象能在伊丽莎白皇后居住过的18号房过一夜也是难求到的😀。外甥女夫妇俩为实现愿望,提前好多天、又追加了200多美金才拥有了进住伊丽莎白房间权。我也进到18号房沾沾伊丽莎白王后的光和喜噢!🤗</h3> <h3>我们这些热爱生活的驴友们也是寻着伊丽沙白女王“上树公主,下树女王”的美好故事,从中国来到肯尼亚阿布戴尔国家公园的树顶酒店参观和体验的。(我的签字照✍)!</h3> <h3>傍晚:足不出户就可近距离观赏野生动物。</h3><h3>据酒店介绍:阿伯代尔国家公园的森林以生物多样性闻名于世,是紫羚和大林猪唯一的栖息地,还有2000头大象、成群的黑犀牛、野猪、豹、薮羚、水羚、狒狒、斑点鬣狗、非洲麝猫和稀有的金薮猫;阿伯代尔山则生活着哥伦布猴以及290多种鸟类和爬行动物。而且酒店正前方有个大水潭,供动物饮水、洗澡之用;后方是片盐碱地,经常有动物到这吃盐。</h3><h3>我怀着期盼的心静静的守候在观景台,耐心的等待来“树顶酒店”木屋下的湖泊里觅食的非洲动物。</h3> <h3>突然,🐐饮水声、🐘🐾踏步声、及各类🕊🦅🦆鸟呜声让我耳目一新,眼球忙个不停!</h3> <h3>看,大象来啦!</h3> <h3>距离非常近,正在我们住的树顶酒店房间窗户下的湖里吸水呢!并摆了个中国桂林象鼻山造型哦!🐘👍<br></h3> <h3>傍晚,天空渐渐暗了,各类动物也都出来洗澡喝水啦。特别的是,酒店所有房间都安装有蜂鸣器,一有动物靠近就会响铃报告:响一声是肉食动物,两声是犀牛,三声是大象……只要住在树顶酒店,无论如何,您都不会错过动物世界任何精彩的瞬间。</h3><h3>第二天早餐时、驴友的孩子告诉我们,那晚有大中小象一家人出来游玩呢!</h3> <h3>到非洲一定要去肯尼亚长颈鹿公园亲吻一次罗斯柴尔德长颈🦌它会给你带来好运!</h3><h3>肯尼亚长颈鹿公园</h3><h3>该公园建于1983年,占地140英亩,距卡伦故居不远。创建者乔克(JOCK LESLIE-MELVILLE)亦为“非洲濒临灭绝野生动物基金会”创始人。</h3><h3>中文名</h3><h3>肯尼亚长颈鹿公园</h3> <h3>肯尼亚长颈鹿公园</h3><h3>该公园建于1983年,占地140英亩,距卡伦故居不远。创建者乔克(JOCK LESLIE-MELVILLE)亦为“非洲濒临灭绝野生动物基金会”创始人。</h3> <h3>公园七十年代,一种叫ROTHSCHILD的长颈鹿濒临灭绝 ,至1973年,在肯尼亚西部仅存130头。为拯救这一稀有物种,乔克夫妇采取收养及放归自然等方法。经过努力,目前ROTHSCHILD数量已达近500头。</h3> <h3>1979年,乔克决定成立自然教育中心,通过游客亲自喂养长颈鹿的方式,使游者理解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及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h3> <h3>长颈🦌公园对学生实行免费参观。</h3><h3>我们到公园正碰上手拉手扯着衣服进入公园参观的小学生们。<br></h3> <h3>孩子们都很有礼貌,伸起小手跟我们互动。👋</h3> <h3>当我们看到小姑娘冲我们露出她那天真可爱的笑容时,我们也情不自禁的回应她同样的微笑😄😜</h3> <h3>👀这表情多自信呀!</h3> <h3>这孩子那得意的神态真让人忘怀噢!</h3> <h3>这孩子调皮捣蛋的劲头,似呼是说:谁敢过来与我一起去亲吻长颈鹿?</h3> <h3>其实与长颈🦌亲吻,对大人与孩子也是一种心里挑战哦!当你把一断食物一半含在嘴里、另一断露出嘴外,🦒就会把头升起用舌头将你含的另一断食物卷进它的口里。(长颈鹿是无牙动物🦒)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与大自然中的长颈鹿🦒这么亲近接触!非常非常刺激的感受!😱</h3> <h3>长颈🦌公园还设有搏物馆及捐助箱。</h3> <h3>[纳瓦沙湖]是东非大裂谷中海拔最高、最美的湖泊。也是我们在🇰🇪肯尼亚探秘东非大裂谷中最值得看的湖泊!</h3> <h3>她独特安卧在裂谷中心💕 ,海拔1890米。</h3> <h3>湖泊中心小歇的鸟</h3> <h3>我们乘船绕着走了一圈,周边草肥水美,羚羊、水牛、狒狒、鹿和各种水鸟和谐地生活在这片美好的湿地上。</h3> <h3>被湖水淹没过半的枯树残根,就像是向天空伸展着毫无生命迹象的手臂。</h3> <h3>与周围喧闹的水鸟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湖泊岸边群居的鸟群)</h3> <h3>非洲人——独特的湖泊树叉小钓</h3> <h3>[纳瓦沙湖]的阴晴与枯荣,壮丽和柔美吸引着我们不舍离去!但马赛村的神秘更吸引我们去揭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