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原载【《中国钱币界》(总第36期)】</p><p> 在第四套人民币角券中,有许多独特的收藏品种,如壹角券“点银”,贰角券“玉钩国”,由于其形体辨别一眼清,又 出现在人民银行行名上,版别特征明确,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欣赏价值和较高的收藏价值,已成为收藏的新宠,受到广大藏家的青睐。除了壹角、贰角外,在伍角券中也有这样有品位、有文化内涵的好品种,这就是行名三驾马车之“翘头民”。<br> “翘头民”是指伍角券正面“中国人民银行”行名中“民”字字体右上角有一向上翘起的尖角(见下图1、2),根据其形态,取名“翘头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一下“翘头民”的相关信息,以飨读者。</p> 一、翘头民的发现及研究<br> 翘头民是继8002玉钩国、8001点银之后发现的第三枚角币“行名”品种,由南京王继荣藏友首先公布并命名(见首先公布的翘头民券图3)。 (首先公布的翘头民券 王继荣藏 图3) 翘头民品种发现后,为了对其收藏特征进行研究,我们组成了三人专题小组,对其特征、规律、分布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王继荣负责数据统计分析工作,南京张军负责网络资料的大数据排查,暗记标识的分析工作,绵阳唐平负责协调、评价及暗记标识的分析等工作,三人同时分头寻找实物资料。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目前已基本掌握了翘头民的基本规律。<br> 二、翘头民券的生产厂家及冠字分布情况<br>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翘头民只出现在保定厂生产的两冠部分冠字中。在冠字表中,主要分布在第一大组、第二大组、第三大组、第七大组50多个冠字中,时间跨度自1993年至2001年。现公布已发现的部分冠字供藏友查阅:第一大组BZ、DU、DX、DZ、FP、FS、HW、HY、HZ、JS、JT,第二大组PA、PC、PD、TB、TC、TD、TG、TH、UC、UF、UI、WA、WB、WE、WF、WI、XD、XE、YI、YJ,第三大组PO、WK,第七大组AA、AC、AI、CC、EH、EI、EJ,补号券发现三个冠字JW、ZJ、JJ(见补号券图4、5、6)。 (补号券JW02715305 唐平藏 图4) (补号券ZJ00824431 张军藏 图5) (补号券JJ01450718 张军藏 图6) 三、翘头民的识别暗记<br> 从以往的经验得知,任何一个有意为之的品种,除了有很强的规律性、有相应的补号券外,还应有设定的识别暗记,点银、玉钩国都是这样。经过对比研究,除翘头民本身翘头的特征外,还有多个验证该品种的识别暗记(我们编号为:“暗1”、“ 暗2”……),可以作为验证品种和防伪的识别系统,现公布其中一个识别暗记供藏友验证(见“暗1”图7、8)。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使用这个验证暗记的前提条件是该券属于保定厂生产的冠字,如果不是保定厂冠字而是翘头民品种有此“暗1”特征,需要配合其它几套暗记验证是否其它厂有翘头民发现,否则判断翘头是否做假,因为其它厂也有少数冠号使用“暗1”,而无翘头民。<br>根据翘头民流水前四位数,其位置码的规律亦可通过公式计算获得。 (“暗1”背网花缺口暗记 图7) (背面网花完整 图8) 四、民字的文化内涵<br> 民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甲骨文字形像以刀刃刺入眼珠之形,右上尖角是眼角的象形(下图) 殷商时代将战争时所虏获的战犯归入奴隶阶级,强迫其劳动,为防奴隶中途逃跑,因而刺瞎其一眼,古人因事造字(见民字演变图9)。 (民字演变.金文民 图9) 金文、战国文字皆承甲骨文字形而来,最著名的青铜器大孟鼎、史墙盘、秦公簋上的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对比,字体总的形态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民字向上翘起的尖角也成了标志性符号(见图10、11、12)。 (大孟鼎 民字 图10) (史墙盘 民字 图11) (秦公簋 民字 图12) 尽管后来汉字经历了从大篆到小篆,由小篆隶变到今天的规范汉字书写形体,但民字在书法艺术中,仍然保留着原始的书写痕迹,如吴昌硕的民字(《石鼓文》贴)、李世民的民字特意加点,欧阳询、苏东坡的民字翘头等,无不反应出先贤对古文字含义的深刻理解。历代有作为的帝王将相、圣贤先哲都十分重视人民在国家进程中的作用,民为邦本、民以食为天是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先哲孟子最著名的名言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但是,也只有1949年伟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第一次高呼:“人民万岁”!成续数千年的华夏草民才真正扬眉吐气、翘起高昂之头,成为国家的主人。 (吴昌硕) (李世民 ) (欧阳询) (苏东坡) 五、收藏圈伍角“灰姑娘”的故事<br> 《格林童话》讲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勤劳、美丽、善良的灰姑娘,一直过着不受人待见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她穿上了水晶鞋,坐上了南瓜马车,和王子结了婚,变成了公主。 (《站在马车旁的灰姑娘》 图片自网络) 无独有偶,在第四套人民币中,有一种系着灰腰条的纸币,这就是二冠伍角券,在收藏圈内,由于其价格低廉,也一直不受人待见。因为券面主图是少女形象,也被大家戏称为伍角“灰姑娘”。 殊不知,在伍角灰姑娘部分冠号中发现了翘头民。“灰姑娘”在她出生20多年后的2019年,人们才惊奇地发现:她头上戴着翘头的花冠,正坐在尊贵的“行名”马车上,驶向王宫……<br> 六、翘头民的收藏价值评估<br> 翘头民的发现,填补了第四套人民币角券“行名”收藏品种没有伍角券的空白,形成了行名壹角点银、贰角玉钩国、伍角翘头民“三驾马车”的独特品种。而翘头民在伍角券的收藏中,其“兼容性”非常好,许多伍角券原有的品种里面都有翘头民的身影,如著名的荧光红色大双边、红太阳等品种(见图13、14),通过品种+的集合,大大地提升了其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翘头民红色大双边 唐平收藏 图13) (翘头民红太阳 侯永青收藏 图14) 总之,翘头民的发现,为第四套人民币角券“行名”收藏品种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作为“三驾马车” (见三驾马车创意图15)。之一的“翘头民”也一定会得到藏友们的青睐,同角币其它品种一起成为收藏品中的耀眼明珠。 (三驾马车之翘头民 创意唐平 图15) 延伸阅读:三驾马车——中国古代以拉车的马匹的多少来区分地位, 三驾马车有原意是指三匹马拉一辆车。另所谓“三驾马车”,不是说三匹马拉的车,而是说三匹马一组一辕,分前、中、后三组来拉的车,现已产生许多引申义。(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