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存知己永远是朋友

天行健

<h3>  河北农民报邯郸武当山表彰大会闭幕后,应邯郸市永年县报友俱乐部会长郑新民、政委张志军、秘书长郝卫国的诚挚邀请,保定市易县报友俱乐部会长田安生、政委杨宗瑞;廊坊市固安县报友俱乐部会长周士刚,文安县报友俱乐部政委邓亚楠女士一行四人前往永年县广府古城参加四县报友联谊会。</h3> <h3> 杨宗瑞、周士刚、田安生、邓亚楠女士在雄伟壮丽的广府古城东门外护城河边留影。</h3> <h3>  河北农民报邯郸市永年县报友俱乐部会长郑新民、政委张志军及小孙女、秘书长郝卫国、邯郸市诗社广府分社社长广府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胡凤鸣先生、著名作家潘修德先生在广府诗社热烈欢迎接待了保定市易县报友俱乐部会长田安生、政委杨宗瑞,廊坊市固安县报友俱乐部会长周士刚、文安县报友俱乐部政委邓亚楠女士一行并合影留念。</h3><h3><br></h3> <h3>胡凤鸣先生、潘修德先生和田安生、杨宗瑞、邓亚楠女士在广府诗社大门前合影留念。</h3> <h3>  有朋友自远方來,不亦乐乎!在广府古城最有特色的饭店,永年报友俱乐部的朋友设宴盛情款待远道而来的三县朋友。席间宾主频频举杯,共祝开国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寄予厚望的《河北农民报》越办越好!愿报友之间的友谊与日俱增!</h3><h3> 易县俱乐部会长田安生代表三县来宾讲话,对东道主永年朋友们的盛情款待表示衷心感谢!并诚挚邀请邯郸永年的朋友们在方便时到保定易县、廊坊固安和文安做客,大家欢聚一堂再续友情!</h3> <h3>东道主永年的朋友们租来了观光车,还请来了导游讲解员做讲解。会长郑新民、政委张志军携夫人及小孙女、秘书长郝卫国,诗社社长武式太极拳传人胡凤鸣先生,著名作家潘修德先生全程陪同三县来宾游览。先后参观了广府古城内外全景;邯郸诗社广府分社;广府武式太极拳宗师武禹襄故居;广府杨式太极拳宗师杨露禅故居;广府甘露寺;民风民俗文物展览馆等景点。东道主热情洋溢,极为好客!来宾倍感亲切,留恋忘返!</h3> <h3>广府古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太极拳之乡,中国北方的古城、水城、太极城。地处华北平原南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南20公里处,西南距离邯郸市区15公里,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明清时期曾为冀南三府之一的广平府治所,故称为“广府”。广府古城坐落于达4.6万亩的永年洼湿地中央,为旱地水城,被誉为“北国小江南”。</h3> <h3>遥望烟波浩渺中的广府古城,儼然就是一座水晶宫!</h3> <h3> 这古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不过唐时为土城墙并初具规模,到明朝嘉靖年间,修砌了砖城,又增修了四座瓮城,也就是现在的规模。城墙为正方形,这在中国古城历史上是少有的。古城的护城河,宽度达到140米,这也是十分罕见的。</h3> <h3><br></h3><h3>现存城墙为明代时重修,高12 米、宽8 米,城内面积 1.5 平方公里。城墙保存基本完整,总周长有九里十三步之说。</h3><h3><br></h3> <h3>  明代时有四瓮城和四城门,每道城门上都建有城门楼,四个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二十六座铺舍,一千五百七十二处垛口。城外的护城河,两岸遍植垂杨柳,由四座吊桥沟通内外,形成一座坚实的城堡。古城周长4.5公里,墙高10米,厚8米,城内面积1.5平方公里,分布30多条街道。</h3> <h3>  广府古城,历史悠久,为杨、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广府古城历史上曾为曲梁县、广平郡、武安郡、广年县、永年县、洺州、广平路、广平府治所。城河广阔,地势低洼,周围环水,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代将原来的土城修砌为砖城,保存基本完好。</h3><h3> 杨、武式太极拳的传人弟子们经常在美丽宽阔的古城墙顶上演练太极拳。一招一式,苍劲有力,非常优美!</h3> <h3> 广府城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隋末夏王窦建德和汉中王刘黑闼曾在此建都,以后为历代王朝的郡、州、府、县治所。这里有气势宏伟、古朴沧桑的古城墙;有端庄秀丽、结构独特的弘济桥,号称赵州桥的“姊妹桥”;有历经风雨、引人探究的毛遂墓;有布局合理、建造考究的西八闸――现仍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明代水利设施;有建于隋唐时期、用于战略防御的藏兵洞等。</h3> <h3>  这就是端庄秀丽、结构独特的弘济桥,号称赵州桥的“姊妹桥”。</h3> <h3><br></h3><h3>广府古城还是一座水城,周围是万亩洼地和一望无际的芦苇,四面环水,具有北方罕见的秀美水乡风光。围绕古城的是一条顺畅贯通的护城河,护城河外是面积达4.6万亩的永年洼,地势北高南低,水能自流,洼淀常年积水,历史上是著名的天然水产养殖场。永年洼老潭淀区和护城河等深水水域实施鲫鱼、河虾、河蟹人工增殖放流,在洼淀浅水区栽培芦苇、莲藕、芡实等水生植物,广府古城再现“水中城”的美景。</h3> <h3>一片片荷莲,一片片芦苇荡,游船渔舟穿梭逐流,好一派水乡美景!</h3> <h3>  廊坊市固安县报友俱乐部政委邓亚楠女士在美丽的护城河边留影。</h3> <h3>古朴沧桑的古城角楼掩映在绿水翠柳之中,美不胜收!</h3> <h3>一湾清水绕城流</h3> <h3>站在美丽端庄的弘济桥上观看碧波荡漾的护城河,蓝绿连天!</h3> <h3>  美丽的古城,历史上曾吸引了无数的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流连忘返。唐代诗人李白、清代画家郑板桥等都曾留许多诗画。</h3> <h3>  特别是清中叶直隶总督方观承治蝗放粮路过此地,食宿莲亭眺望古城,即兴赋诗一首:“稻引千畦苇岸通,行来襟袖满荷风。曲梁城下香如海,初日楼边水近东。拟放扁舟尘影外,便安一榻露光中。帷堂患气全消处,清兴鸥鱼得暂同”。这首诗便是当年古城景色的真实写照</h3> <h3>这就是广府城外一望无际的水域植被风光!</h3> <h3>  广府历史悠久,长期以来是冀南一带的政治中心,历代名人辈出,出将入相,并且在书法、医学、诗词、谋略、卜算等方面涌现出众多历史名人,且著述丰富。以计谋胆略闻名的毛遂、以胸怀天下大局堪比诸葛亮的沮授,唐大历中十大才子之一的司马曙,畿南三大才子的张盖、申涵光等。</h3> <h3> 以计谋胆略闻名的毛遂、以胸怀天下大局堪比诸葛亮的沮授,唐大历中十大才子之一的司马曙,畿南三大才子的张盖、申涵光等都出在广府。</h3> <h3>千年古城水环绕,风吹岸柳碧波涛。</h3> <h3>  历史上广府古城墙作为中国传统古城的军事防御设施,其瓮城、角楼、马道、城门洞、千斤闸、城门楼都有保存或遗迹存在,是中国古城墙营造技术和布局的完美体现,具有重要的建筑史学价值和美学欣赏价值,在中国古代城墙遗存中占用重要的历史地位。</h3> <h3>  易县、固安、文安三县来宾有幸赶上参加了名州诗社在广府古城举办的第二届荷花诗会。宾主在广府诗社合影留念。</h3> <h3>  邯郸名州诗社在广府古城举办第二届荷花诗会。</h3><h3>&nbsp; &nbsp; 上午八点,全县诗友准时赶到广府古城武禹襄故居,名州诗社城关社长胡凤鸣先生{武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在武禹襄故居书房内,热情的迎接了大家,对众诗友的到来表示欢迎。名州诗社赵毓志社长、名誉社长赵海京及副社长王春元、苗岭郡、理事赵矿生纷纷发表简短的讲话,期盼众诗友欣赏荷花后,能写出让人永远记住的好作品。仪式结束后,胡社长的众弟子给大家带来了武氏太极拳的精彩表演,让众诗友感受到太极文化给大家带来的美好熏陶。</h3> <h3>  在胡凤鸣先生的书房里,宾主相互交流探讨写作技巧和经验。永年、易县、固安、文安四县报友俱乐部都是多年的先进集体,永年俱乐部更是先进中的标兵!相聚的都是河北农民报的优秀通讯员,大家都表示要努力学习,砥砺前行,争取写出更多的好文章好稿件,更好的为广大农民服务。</h3> <h3><br></h3><h3>这里还是武式、杨式太极拳的发祥地。是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于一体的名城,这些特点更是其他古城无法比拟的。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故居保存完好,这是武禹襄故居正门。</h3> <h3>  杨式太极舒展大方,武式太极小巧紧凑,两种拳式均以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见长,被称为“活的雕塑,流动的音乐,体育运动的阳春白雪”。杨式、武式太极拳影响广泛,其弟子遍及海内外,这是武禹襄故居二门。</h3> <h3>这是胡凤鸣先生,他是武式太极拳的第五代传人,兼任广府诗社社长,集文韬武略于一身,真乃奇才也!</h3> <h3>胡凤鸣先生和田安生先生、周士刚先生、邓亚楠女士、杨宗瑞先生、潘修德先生、郑新民先生、郝卫国先生在武禹襄故居前合影留念。</h3> <h3>  这是中堂供奉的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铜像,他是一代宗师文人武圣。铜像配有对联,上联写“一等人忠臣孝子”,下联写“两件事读书耕田”,横批写“文人武圣”。此联诠释了武禹襄宗师朴实而高尚的育人思想,令人肃然起敬!由此不难理解,他的传人弟子为什么会精英荟萃遍布全世界!</h3> <h3>宾主全体在武禹襄铜像前留影,以示敬仰!</h3> <h3>胡凤鸣、潘修德、田安生、邓亚楠在武禹襄铜像前留影,以示敬仰!</h3> <h3>宾主共同瞻仰武禹襄铜像</h3> <h3>胡凤鸣、潘修德,杨宗瑞,周士刚、郑新民在武禹襄铜像前留影,以示敬仰!</h3> <h3>宾主共同游览武禹襄故居</h3> <h3><br></h3><h3> 武禹襄故居位于广府古城迎春街,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属清代道光年间建筑。</h3> <h3>  故居原有房屋75间,现存42间,分东、中、西三条南北轴线排列,其房屋错落有致、左右对称、崇脊飞檐。平面布局严谨、庄重、和谐,工程完美。</h3> <h3> 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传统风格和建筑艺术,是现存比较完整的古民居建筑和珍贵的历史文物。</h3> <h3>武式太极拳传人介绍</h3> <h3>  武禹襄曾在此阅览书籍,潜心研究拳理拳论,结合自己多年体会,撰写了许多太极拳理论著作,创立了武式太极拳的理论体系。著有《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四字密决》《打手撒放》《十三势说略》等书。</h3> <h3>武式太极拳各代传人介绍</h3> <h3>武式太极拳詳解</h3> <h3>武式太极拳詳解</h3> <h3>武式太极拳詳解</h3> <h3>武式太极拳詳解</h3> <h3>宾主共同游览武禹襄故居</h3> <h3>武式太极拳前几代传人雕像</h3> <h3>  杨露禅故居始建于晚清时期,总占地面积980平方米,分南北两部分。北部南北长14米,东西宽25米,占地350平方米,有瓦房9间(北6间东3间);南部是店房,东西宽45米,南北长14米,占地630平方米,有房10间,厂棚4间。这是杨露禅故居正门。</h3> <h3>  1992年,杨露禅故居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复建,整个建筑比原貌规模更大、更高。另外还增设了杨式太极宗师雕像、纪念馆以及供人歇息的凉亭、茶座等。</h3> <h3>这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宗师铜像。</h3> <h3>  永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太极拳之乡”。曾连续举办了八届国际太极拳交流活动。每届都有千余名太极拳爱好者和许多太极拳门派前来进行比赛交流,是旅游观光的热点。</h3> <h3>田安生、周士刚、邓亚楠、杨宗瑞、潘修德、郝卫国在杨露禅故居合影留念。</h3> <h3>  宗师杨露禅(1799-1872),是太极拳运动中兴代表人物,他先后用了二十年时间,三下陈家沟学得太极拳精髓,粘黏走化,引进落空,千变万化,神出鬼没,达随心所欲的境界。从此,太极拳由不为人所知到为人颂扬,由秘不示人到广为传播。</h3> <h3>  王公贵族、文人学士也纷纷投师门下。为适应这些人群的需要,杨露禅删改陈式老架中发劲、跳跃等难度大的动作,创编了一套架势舒展大方、动作圆润、柔中有刚的“绵式”套路。后由其子杨健侯、杨班侯和其孙杨澄甫修润定型,形成了当今流传最广的杨式太极拳。</h3> <h3>  广府被国家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太极拳研究中心”、“中国太极拳之乡”的称号。1991年以来,以广府为核心举办的中国太极拳交流大会,已有十多次,吸引了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爱好者参加。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来自香港、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太极拳爱好者前来比赛观摩,切磋技艺。</h3><h3> 这是世界各地的太极拳传人和爱好者敬献的石碑、石雕、石刻。</h3> <h3> 这里还建立了杨露禅太极学院,供所有爱好太极拳的人士到这里学习研究太极拳技艺。三县来宾杨宗瑞、田安生、邓亚楠、周士刚在杨露禅太极学院门前合影留念。</h3> <h3>邓亚楠、周士刚在杨露禅太极学院门前合影。</h3> <h3>杨宗瑞在杨露禅太极学院门前留影。</h3> <h3>  甘露寺始建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相传,甘露寺初建时名称为百草寺,当年隋炀帝三女儿南阳公主因不 满父君暴政,曾在此削发为尼,法名妙善,隋炀帝知道后大怒,火烧百草寺。</h3><h3> 宾主全体在甘露寺山门前合影留念。</h3> <h3>  南阳公主妙善被当时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救出,护送到河北西部的苍岩山隐居修行。到唐代佛教鼎盛,百草寺重新修建,改名为:甘露寺</h3> <h3>  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三尊大佛均为铜质,每尊高7米,重5吨半,表面做贴金技术。倒立观音、文殊、普贤菩萨像均为香樟木质。殿内整体壁画在国内亦属罕见。 </h3><h3> 这是甘露寺的大雄宝殿。</h3> <h3>甘露寺的鼓楼</h3> <h3>甘露寺内的小河</h3> <h3>甘露寺风景</h3> <h3>甘露寺长廊</h3> <h3>甘露寺禅堂</h3> <h3>藏经楼</h3><h3>藏经楼也叫五方佛殿,殿内楼下供奉五方佛,楼上则为收藏经书处。五方五佛高5米,香樟木质。</h3> <h3>藏经楼后面</h3> <h3>甘露寺佛像</h3> <h3>甘露寺美景</h3> <h3>红楼碧水</h3> <h3>走廊</h3> <h3>神奇的地方</h3> <h3>神话故事</h3> <h3>神话故事</h3> <h3>佛教圣地</h3> <h3>菩萨神像</h3> <h3>游览</h3> <h3>三洲感应</h3> <h3>神话故事彩画</h3> <h3>大肚弥勒佛</h3> <h3>远眺神坛</h3> <h3>甘露寺的天王殿</h3> <h3>远眺天王殿</h3> <h3>绿树红阁</h3> <h3>河北农民报邯郸市永年县报友俱乐部会长郑新民、政委张志军携夫人及小孙女、秘书长郝卫国、邯郸诗社广府分社社长广府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胡凤鸣先生、著名作家潘修德先生和保定市易县报友俱乐部会长田安生、政委杨宗瑞,廊坊市固安县报友俱乐部会长周士刚、文安县报友俱乐部政委邓亚楠女士在广府甘露寺山门前合影留念。</h3> <h3>甘露寺山门外宽广的停车场</h3> <h3> 到广府旅游,广府民风民俗文物展览馆是非去不可的地方!集古城、水城、太极城于一身的广府,文化是一道抹不去的符号。为了保护广府民俗文化的完整性,同时为广府旅游增添一个既可写又可看的好去处,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永年县广府镇东街村党支部书记宋福如牵头,民俗专家赵海京等倾情献宝,共同筹建了冀南区域藏品最为丰富的广府民风民俗文物展览馆。</h3><h3> 周士刚、郑新民、张志军、田安生、潘修德、郝卫国、杨宗瑞在广府民风民俗文物展览馆前合影留念。邓亚楠当摄影师没能上镜。</h3> <h3><br></h3><h3> 展馆分为上下两层,占地3000多平方米,展品多达5万余件。展厅分为居家生活类、生产工具类、交通出行类以及经商类、纺织类、建筑类、文化艺术类等几大板块,由各个时期的历史文物组成。</h3> <h3>  民俗展馆坐落在广府古城东街新村,这里的明清民居风格建筑群格外养眼,展馆外墙的精美雕刻和简介,让人对里面的世界充满期待。展馆开馆以来,游人络绎不绝,已接待十几万人次。</h3> <h3>  宾主欢聚一堂,各抒己见,暢谈心得,倾诉衷肠!三县来宾再次感谢永年朋友们的盛情款待!期待不久再次相聚!握手拥抱,依依惜别。</h3> <h3>  这座古城原在东、西、南、北四座门外都建有瓮城,也就是外城。因为瓮城的城门上也有城门楼,所以这座城就有了四门八楼之称了。现仅东门和西门存有瓮城,城门楼和角楼均不复存在。在中国来说,保存如此完好的古城也是不多见的。</h3><h3> 邯郸永年“广府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民风纯朴,热情好客!是个旅游观光的好地方!</h3> <h3>愿广府古城万年挺固,永放异彩!</h3><h3>愿广府文化如护城河水源远流长!</h3><h3>愿四县报友间友谊常存,永远是朋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