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和高加索三国游(一)

邹范鸣

<h3><b>  从地图上看,哈萨克斯坦在中亚,外高加索也称南高加索,共有三个国家,即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三个国家人们习惯上称其为高加索三国,在地理上属于西亚。我不明白,旅行社为什么要把哈萨克斯坦和高加索三国放在一个行程里,它们之间并不挨着,离得挺远的,哈萨克斯坦和高加索三国隔着宽阔的里海,中亚有五个国家,搞一个中亚几国游不是更经济更方便吗?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反正这四个国家我以前都没去过,对我来说都是一样,都新鲜。我已经几个月没有出游了,中亚和西亚是我早就想好的旅行规划的一部分。</b></h3><h3><b> 哈萨克斯坦是我们的邻国,挨着新疆,在新疆的西边。它的面积很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但人口不多,有点像新疆,地广人稀。高加索三国,面积都很小,在地图上挤成一小疙瘩,加一块还不到哈萨克斯坦的十分之一。高加索地区山地面积占一半以上,境内山峦起伏,景色优美,但耕地较少,人口也不多。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四国以前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地位相当于我们的省市自治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独立。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哈萨克斯坦由于政局稳定,注意外交平衡,与俄中和西方大国关系都较好,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还可以,老百姓的日子也不错,而高加索三国则一个比一个穷,国内外的矛盾和问题较多,社会不十分稳定,给人总的印象是国家又小又穷,比许多非洲国家强不了多少。然而有一点,虽然这四个国家的主体民族不是俄罗斯族,但居民多数都通晓俄语,我想若懂俄语的人去这四个国家旅行,在语言方面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障碍。古代的丝绸之路,经过中亚和西亚,现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它们都是参与国。</b></h3><h3><b> 中亚和西亚独特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文物古迹,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值得一看。历史上,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经历过基督教浪潮,也经历过伊斯兰教浪潮,现在哈萨克斯坦的主要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格鲁吉亚是东正教,阿塞拜疆是伊斯兰教,亚美尼亚是东正教,观察各种宗教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b></h3><h3><b> 现在正是北京天气最热的时候,中亚和西亚此时的气温要比北京低几度,这也是我选择此时来中亚和西亚的一个原因,可以躲避几天的高温天气。</b></h3> <h3><b>  我们的飞机在阿拉木图短暂停留后抵达了阿斯塔纳。</b></h3><h3><b>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前首都,全国第一大城市。阿斯塔纳是新首都,发展较快,现在是全国第二大城市。为什么要迁都?据说是因为阿拉木图位于该国的东南角上,发展空间有限。我觉得这只是一部分理由,应该还有不说出来的理由,国家的首都离边境太近了难免不安全,哪个国家都不会这样,独立之前并不觉得,它只是省会,独立之后就完全不同了,而且首都位置太偏不利于控制全国,尤其是不利于控制俄罗斯族聚集的北方地区,该国的人口分布状况是俄罗斯族人主要居住在北方,而且北方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为了防止分裂倾向的发生,迁都中部偏北的阿斯塔纳就显得很有必要,被认为是一项战略之举。迁都是该国第一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坚持要做的一件事情,前不久纳扎尔巴耶夫刚离任,议会很快就决定将首都以他的名字重新命名,现在叫努尔苏丹,不过许多人还是习惯称呼它以前的名字阿斯塔纳。</b></h3> <h3><b>  阿斯塔纳从1997年起成为新首都,基本上是一座新兴城市。在22年的时间里,发展迅速,人口从20万已经增加到了150多万。阿斯塔纳市政建设规划在国际上招标,各具特色的建筑将城市装点的非常漂亮,阿斯塔纳现在已经有了些国际化都市的模样。</b></h3> <h3><b>  阿斯塔纳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首都,它的一切几乎都是从零开始。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发展最好、最富裕的国家,所以该国也拥有一定的实力把新首都建设的漂漂亮亮。现在阿斯塔纳已经建起了许多新建筑,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剧院、俱乐部、电影院、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场、文化公园等遍布全市,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座建筑是“和平和谐宫”,当地人称它“和平金字塔”或“金字塔”,为该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b></h3><h3><b> 它位于哈萨克斯坦总统府南面,是欧洲人帮助设计的。猛一看,很像卢浮宫院里的玻璃金字塔,也没准儿它的设计思路就是模仿了卢浮宫金字塔。只见60多米高的外墙,银灰色的石材镶嵌在钢制的菱形框架中,顶端的嵌入物则是浅蓝色的透明玻璃。顶端里面的空间是一个可容纳200人的会议厅,会场的格局像联合国安理会会场,是举行国际会议用的,每三年一次的“世界与传统宗教领袖大会”定期在这里举行。金字塔内的设施还有大礼堂、博物馆、图书馆、宗教研究中心、族裔研究中心以及小花园等。</b></h3> <h3><b>  走了很多地方,发现每个国家,它的首都都有一座必不可少的建筑,就是国家博物馆,少了什么也不能少了它。许多游客到了一个新的国家,喜欢参观它的博物馆。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展示自己历史和文化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荣耀和骄傲,当我参观了卢浮宫、大英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之后,就有这种感觉。如果评论说一个国家的博物馆不怎么样,就像是说该国人没有文化一样,会让人觉得难堪</b><b>。所以每个国家都尽力把国家博物馆建设好,做出水平来。</b><b>阿拉木图本来有一个国家博物馆,迁都之后,遵照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指示,阿斯塔纳又新建了一个国家博物馆。</b></h3><h3><b> 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建国才20多年,但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的哈萨克民族却有着千百年的历史。阿斯塔纳国家博物馆主要展示哈萨克民族的历史。</b></h3> <h3><b>  阿斯塔纳国家博物馆于2014年建成,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共7个展区和11个展厅,包括远古世纪、中世纪、民族传统习俗、历史文化、哈萨克斯坦建国史、阿斯塔纳建设史和现代艺术7个展区。</b></h3> <h3><b>  参观博物馆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世上的博物馆,种类非常多,什么样的都有,千奇百怪。我有一位常一起旅游的朋友特别喜欢看博物馆,不管到哪都尽量找博物馆看,许多人不理解,觉得枯燥乏味,而我却很理解,我也愿意看博物馆,但常常恨自己不懂外文,大部分内容看不懂。阿斯塔纳国家博物馆有中文解说员,但今天不在,只能自己瞎看,了解大概意思。</b></h3> <h3><b>  哈萨克斯坦有世界上最大的草原,哈萨克族过去很长时间一直是草原游牧民族,过着草原游牧的生活。博物馆里最珍贵的文物差不多都是那个年代的。展品中,有马车、毡房、刀、剑、弓箭、铠甲、服饰、金银器具等。</b></h3> <h3><b>  我没看过阿拉木图的国家博物馆,感觉阿斯塔纳这个博物馆里出土文物太少而油画照片太多,展品不十分丰富,里面空空荡荡。来参观的人很少,肯定是因为不吸引人的缘故。</b></h3> <h3><b>  在阿斯塔纳市中轴线的最西端,有一座非常吸引游客眼球的建筑一一可汗之帐。</b></h3><h3><b> 从远处,当我第一眼看到它的外观的时候,想这不就是哈萨克先民的毡房嘛,当年哈萨克人过着游牧生活的时候,他们的家就是这个样子。觉得把古代人的生活状态做成巨大而精致的实物,展示给现在人看,确实很有趣。</b></h3><h3><b> 可等走近了看时,发现完全没有了毡房的感觉,根本就不是什么毡房,它不过是借用了毡房的外壳而已,这座建筑实际上是一个现代化的商城,一个连吃带玩带购物的场所。</b></h3><h3><b> 这座造型别致的建筑,有150米之高,占地10万平方米,耗资5亿美元,是外国人帮助设计建造的。采用索式结构,由一根倾斜的桅杆支撑,透明的帐篷随光线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最值得称道的是,外墙采用了节能吸热材料,室内温度是可调控的,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季,这里依然可以享受宜人的气候。</b></h3> <h3><b>  地上部分共有6层,我们逐层参观。一层是超市,二层的中央大厅,常举行小型音乐会。三层至五层是各种专卖店和饮食店及儿童娱乐设施。六层是顶层,建有游泳池、沙滩、水滑梯、热带花园等人造娱乐设施。我忽然想到,阿斯塔纳是世界第二寒冷的城市,冬季气温常在零下四十度左右,天寒地冻时如果有这么一个温暖的去处,而且里面内容这么丰富,该是多么受人欢迎啊,难怪这个设计方案一出来就得到了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大力支持。这才是这座建筑最可宝贵的地方,和什么“可汗”、什么“帐篷”完全不沾边。</b></h3> <h3><b>  从里面参观完出来,再回头望去,看着它的外观,我想,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叫可汗,可汗是他们的尊号,后来蒙古族和讲突厥语的民族(包括哈萨克族)建立的国家,其君主也称可汗,这个现代化商城叫“可汗之帐”,不过是采用了帐篷的形式和可汗的名字,其实没别的意思,只是为了吸引人而已。</b></h3> <h3><b>  与可汗之帐隔着大道,是国家歌剧院,大门是典型的希腊式建筑风格,但顶上的雕像又是哈萨克民族文化元素。</b></h3> <h3><b>  阿斯塔纳中央大道上,有一座十分醒目的高塔,其顶端是一个巨大的黄颜色球体,下面一根粗大圆柱的上半部分有一圈分支,看上去像是在托着这个黄球,它叫巴伊杰列克观景塔,又称生命之树。据说是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亲自设计的。</b></h3><h3><b> 它是一座纪念塔兼观景塔。纪念的含义是指纪念1997年哈萨克斯坦将首都迁至阿斯塔纳,而观景的含义不用多说,游客站在塔上可俯瞰全城的景色。</b></h3><h3><b> 这座漂亮的建筑,是阿斯塔纳城市的象征,也是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b></h3> <h3><b>  观景台上有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镀金手模,如果把自己的手放在手模上,观景台上会响起哈萨克斯坦国歌。</b></h3> <h3><b>  有人说,阿斯塔纳是中亚腹地最漂亮的一座城市,一座未来之城。由于阿斯塔纳处在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之中,因此还有人说它是“草原上的迪拜”。我觉得,虽不至于这么夸张,但它确实是一座很有发展潜力的城市。</b></h3><h3><b> 这是阿斯塔纳中央大道的景色,远处对称的两座金塔在夕阳下光彩夺目。</b></h3><h3><b><br></b></h3> <h3><b>  距阿斯塔纳230多公里处,有一个很大的国家公园,叫“布拉拜国家自然公园”。坐落在高山与湖泊之间,总面积达8.5万公顷,其中4.7万公顷为森林,有许多稀有树种,还有各种的野生动物。</b></h3><h3><b> 湖水清澈,森林茂密,一座座似金字塔般的山峰令人惊叹。因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被称为“哈萨克斯坦的瑞士”,是哈萨克斯坦著名的度假胜地之一。</b></h3><h3><b> </b></h3> <h3><b> 布拉拜湖</b></h3> <h3><b>  在这美丽的公园里,人们可以尽情的放松,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游玩,或在山林间散步。</b></h3> <h3><b>  2017年阿斯塔纳曾经举办过一次世博会,现在世博园成为了阿斯塔纳的一个旅游景点。</b></h3><h3><b> 阿斯塔纳世博园,占地面积为174公顷,各场馆合起来是一个水滴的形状(世界最后的一滴水),体现“清洁可循环”的世博会主题。场馆中心位置是一个巨大的玻璃球形建筑,为哈萨克斯坦馆,四周则是供100多个参展国布展的国际馆及主题馆、企业馆等等。</b></h3> <h3><b>  哈萨克斯坦馆是一个大球,高100米,宽80米,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球形建筑。我们进里面参观,看见整个馆分为8层,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植物能源等。</b></h3><h3><b> 馆里面还有一些可以互动的游戏项目,比如你可以测试自己的定力,在大风中站立,体验三级风、五级风直至七级风是一种什么感觉。</b></h3> <h3><b>  哈萨克斯坦馆里,现代科技的东西占多数,很多我都整不明白,而对反映哈萨克人过去生活的璧画挺感兴趣,多拍了几张。</b></h3> <h3><b>  机器人可以用俄、英、法语与人交流。</b></h3> <h3><b>  模拟龙卷风</b></h3> <h3><b>  体验一下七级风的感觉</b></h3> <h3><b> 你蹦跳,动物就会随你动。</b></h3> <h3><b>  世博园里很安静,像阿斯塔纳其它景区一样,游客不多。</b></h3> <h3><b>  除了场馆外,还修建了购物广场、会议中心、音乐厅、住宅小区等配套设施,为的是世博会结束后,可以继续为市民服务。我觉得,想法挺好,效果未必,其实举办世博会得到的主要是名声和影响,经济上得不到什么实惠,是赔本的买卖。前些日子我在南非开普敦,看到几年前举办过世界杯的足球场至今还闲在那,阿斯塔纳和开普敦人口都很少。</b></h3> <h3><b>  哈兹拉特苏丹清真寺,几乎是每个来阿斯塔纳的游客都要去参观游览的一个地方。 </b></h3><h3><b> 哈萨克斯坦是伊斯兰国家,清真寺自然是少不了,参观这里的清真寺可以加深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以前我去欧洲的机会比较多,看了不少的教堂,而去伊斯兰国家较少,看的清真寺也少。</b><b>我喜欢进寺庙、教堂、清真寺等宗教场所参观,欣赏精美的建筑,看信徒们祷告,感觉是一件有趣的事情。</b></h3><h3><b> 在我的意识里,宗教所要解决的是人类的终极问题,而各种的宗教所给出的答案却是完全不同的。我觉得,宗教信仰问题,包括它所宣传的教义、故事、传说等等,是不可以去理性分析、理性探讨的,是不可以去科学论证的,宗教信仰与科学无关,你愿意信就信,不愿意信就不信。基督教徒相信人生而有罪,人生就是赎罪过程,犹太教徒相信上帝只与他们立了契约,他们是上帝的特殊子民,佛教徒相信六道轮回,你信教,对你来说就是真实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信仰宗教?是因为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理、情感、期盼和精神寄托方面的需求需要,宗教就正好满足和适应了这种需求需要。为什么有教派之分和有神论与无神论之分?为什么人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是因为每个人相信哪种宗教理论是可以选择的,也可以选择相信自己而不相信宗教。有时想想宗教问题似乎可以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寺庙、教堂、清真寺里的氛围对纯净人的心灵似乎也有一定的作用,毕竟所有的宗教都是劝人向善的。</b></h3><h3><br></h3> <h3><b>  哈兹拉特苏丹清真寺,规模宏大,庄严肃穆,耗资不菲,据说是卡塔尔政府赞助兴建的。它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清真寺,也是最新的清真寺之一。</b></h3><h3><b> 哈兹拉特苏丹,意思是“神圣的苏丹”,而“苏丹”这个名词,意思是君主、统治者,被伊斯兰国家广泛使用。</b></h3> <h3><b>  4座宣礼塔对称地立于清真寺的四角,每一座高度为77米。</b></h3> <h3><b>  门楣上有两行阿拉伯文,我猜可能是一段《古兰经》经文。</b></h3> <h3><b>  哈兹拉特苏丹清真寺拥有哈萨克斯坦最大的穹顶,高51米,宽28米。</b></h3> <h3><b>  哈兹拉特苏丹清真寺大量使用了哈萨克族装饰图案,整体色调以白色为主,穹顶和柱子上装饰有华丽的金色图案。</b></h3> <h3><b>  整个建筑分为3层,分别有礼拜大厅、图书馆、教室和餐厅等设施。一层的礼拜大厅可同时容纳5000人做礼拜,加上外面的广场,可容纳一万人。</b></h3> <h3><b>  也许是看多了天主教堂的缘故,总觉得清真寺里面因为没有任何的雕像和画像,显得简单了一点,空旷了一点。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一神教,在它们的教堂里都没有神的雕像或画像,这是有别于印度教、佛教、道教等多神教的地方。一神教的神长什么模样没人知道,而多神教中的众神都有模样,但各个神的职责和法力不同,它们之间还有等级之分。我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b></h3> <h3><b>  进里面参观,要遵守严格的规矩,男人须脱鞋,女人不但脱鞋还须穿袍子,而且有的部分只允许男人进入,女人不让进。</b></h3> <h3><b>  里面的穆斯林不多,大约十几个人。穆斯林一般每天要做5次祷告,时间一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只要面对方向正确,不一定非进清真寺里做。而每周五,穆斯林大都要去清真寺,只要是去,去那座清真寺都无所谓,所以平时清真寺里人并不多,但是一到周五就里外全是人,场面壮观。</b></h3> <h3><b>  阿斯塔纳依傍着一条大河,叫伊希姆河。伊希姆河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北部山区,全长2400多公里,向西流时经过阿斯塔纳,穿城而过,新城区在河的左岸,老城区在河的右边。伊希姆河不仅为阿斯塔纳提供了水源,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魅力。</b></h3> <h3><b>  据说,晚上河边很热闹,许多人会来这里休闲娱乐。</b></h3> <h3><b>  这两天都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及周边参观,等我们从高加索三国回来,还要去哈萨克斯坦的前首都阿拉木图参观。</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