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啦坡工作室(十九):老家

杨亮

<h3>  很早,就想写一写我的老家,几次提笔又放下,感慨万千。一个藏在深山老林里的偏僻彝家小山村,名叫<b>厂上</b>(彝语:草可,炼铁的场上。清朝建村,1952年引用彝意称“厂上”,属峨山县塔甸镇七溪村委会),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一个马帮过路聚成的小山村,一个男人说汉话、女人说彝话的小山村。爷爷赶马的千辛万苦,奶奶纳鞋的望穿秋水,妈妈栽秧的躬腰驼背;错落交织的土掌房,泼洒汗水的打铁铺,辛苦劳累的梯田。如今,这些已遗留在土掌房的老村(2家未搬迁),钢筋楼房的新村(已搬迁22家)找不回旧时痕迹;今天,老人们的离去,有些风俗已烟消云散。夜深人静,走在老家的石阶上,先辈们的打铁声、吆喝声、马铃声、马蹄声如同一股山洪在耳边轰鸣……。</h3><h3> <b> 老家</b>就在两箐交汇的半山坡上,坐北朝南,四面环山,山高箐深,松林茂密,松涛阵阵,月光依稀,夜风微凉,虫鸣鸟语,犬吠相闻。全村原有20户,有90多人,有杨、鲁、吴、谢、龙五个姓氏,一部分是打铁、钉马掌、赶马的手艺人,一部分是栽田、种地的农民。村子前面、后面分别各有一座山神庙、观音庙。村里的路用长短不等的石条铺成,除吴姓地主雕龙琢凤的青砖大瓦房外,其他的就是错落交织的<b>土掌房</b>(彝族传统民居),地主被打倒后,房子分给姓鲁、姓吴三户贫民。从村子对面的风水林上山,在高高的山梁上、树木茂密的山岭间有一条四通八达、蜿蜒起伏、铺满厚厚枯叶的山路,据说是赶路人走出来的,也是走亲访戚较近的路;从村子沿河的路是赶马人走的路,路面较宽,天天有人走,落叶很少,河上有石拱桥。五十年代,对面的风水林(古训:不许砍伐、放火、割草、放牧的山)的<b>山神庙</b>毁于大跃进时的“破四旧、除四害”,只留零散的石条(如今已被沙埋河底)铺在河里给翻了身的人踩踏过河,村后山风水林里的<b>观音庙</b>也毁于深夜的一场大火,只留下几段破墙残壁,观音倒下成一堆黄泥灰,化为乌有,避迷信之嫌,没人去救,只有老人低头念经熬了一夜。全村人晚上到识字班学习,背毛主席语录,跳“忠字舞”,没有人点燃火堆围成一圈,弹四弦、唱调子、跳大彝乐。革命歌曲就数鲁国开叔叔唱得好,鲁叔叔还会尖起嗓子唱样板戏,小时候的还对鲁叔叔尖尖的喉结很好奇,说他的喉咙装了一个吹得响的哨子,吸起大烟筒喉结还会上下移动。六十年代,学习“红旗渠”精神,从阿罗旦村碾房下面水塘边凿石壁、放炸药挖了一条水渠,水顺着山坳流到<b>七溪村</b>(彝语:期斗,积农家肥的塘子,清代建村,1949年前属玉屏乡,1952年因七条小溪汇聚故称“七溪”)水田里,灌溉老家的<b>团田</b>(著名的七溪神田,小山包上一坵田),在<b>滑石板</b>建了一座水电站,夏季晚上8点多可供半个小时的照明,由吴学叔负责放水发电。村子旁只有菜地,抬头只见山岭,看不见田地,田地虽多,多在有水的山箐里,树林茂密,山箐水阴凉,光照时间少,谷物收成少。从“农业学大寨”起,全村人鼓足干劲,遍插红旗,大人小孩,你挖我挑,在<b>半山</b>(地名 水田在半山腰)开了一层又一层的“大寨梯田”,种出的包谷没有小孩高,没开花就夭折了,只能割来喂牛。还在菜园上、水井边风水林开垦了一片阶梯形果林,种上苹果树,大号“苹果山”,忙于学大寨,疏于管理,苹果又小又涩,馋嘴的小孩爱偷吃,还没成熟,早就被摘个精光。</h3><h3> 村子下边有条小河,河边有三棵不知名的百年老树,先祖种下的风水树,三个大人排开手也围不回来,树上缠满藤条,火红的藤子果可煮开皮后炒吃,还有一棵万年青树,开花结果时飞满了小鸟。河里全是鹅卵石,五颜六色,春天,河水清澈,阳光直射河底,水流缓慢的水塘飘满水葫芦,浮萍有小鱼游戏,石块下藏有红尾巴鱼(也称红泥鳅),淤泥里藏泥鳅,蝌蚪在浅水处游,青蛙在草丛叫,一有动静就纷纷跳进河里往深处游;夏天,洪水汹涌,响声震耳,似一条狂龙河中翻滚,就连大人也不敢轻易过河;冬天,枯草萋萋,水流缓慢的水塘有一层薄冰,赤足下水冰冷刺骨。河水从50多米长的大石块上流过,涌入下边一个大水塘,石块上有许多流动的青苔,这一段河也叫<b>青苔坡</b>。全村人洗菜、洗衣裳、洗农具;过年杀猪、杀鸡宰鸭、剥兔削鱼、七月半杀牛(农历七月十五,彝族人有杀牛分食的习俗),八月猎野猪(包谷冒浆时,野猪偷吃包谷,全村男人齐围捕野猪分食),娃娃戏水,妇女谈家长里短就在大石块上;大石块的水流湍急,有漩涡,青苔很滑,光屁股从石块上端顺水冲进大水塘,顺漩涡打几个转,伸出头来,睁开双眼,喘口粗气,开心大笑。石壁上刻有<b>“斗私批修”</b>的标语,石壁旁有木槽引水到小坳子的水田。塘岸有垂柳,春天花开,柳絮飞扬,大水塘有100多米长,最深处可淹没一个成年人,底部有淤泥,有鳝鱼、泥鳅、鱼。热天,脱个精光,一头砸进水塘,跳水凫水游泳,钻塘底摸鱼,沿岸游几圈,看谁游的时间长,也可骑水牛在塘里游来游去;水塘下游是一块大石头,瀑布下面是一个水深不见底的大水塘,据说淹死过水牛,大人也不敢轻易下水,塘边有一棵四个大人抱不回来的大树,开春就在大树下举办祭路仪式。过河就是一条坑坑凹凹联通塔甸、亚尼的公路,夏天发洪水常被冲毁,除运公粮到塔甸粮管所,很少有车辆经过,坐马车也是一件很稀罕的事,只有七溪村有一辆马车,交通不便,很少有人走出村子到外面。赶街天,跟父母走上10多公里去塔甸(一六街)、海味(二七街)赶街,吃上一碗面酱米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h3><h3> 沿河往上游走,岸边是菜地,韭菜、青菜、薄荷、芫荽、辣子,瓜棚上挂满南瓜,还有五、六坵甘蔗地是村里的,大约走1公里就到<b>滑石板</b>,大约200多米长的大石板,水流急勇,长满青苔,很滑,光屁股从上面的小水塘滑过大石板冲进下面的大水塘,慢慢地从大水塘冒出头来,万分惊险,十分刺激,大水塘里水声隆隆,浪花翻腾,塘水冰冷,没有鱼虾,周围长满芦苇。靠山脚就是那座<b>发电站</b>(夏天水急能发电,冬天水少不发电),对面峭壁的树根滴下嘀嘀哒哒的水珠,再穿过小水塘边的芦苇丛,踩着细软的淤泥,大概还走一百多米,就来到骤雨咂落的<b>滑石板瀑布</b>下。河水从两山间石崖跌下,石崖上的瀑布有三个层,瀑布底层有个被树荫遮挡的深水塘,水稍冷,有鱼虾,四周长满芦苇,不敢攀崖的娃娃在此嬉水;中层有个大石塘,石塘底被激流冲刷干净,清潵见底,没有流沙,没有鱼虾;瀑布上层有个大水塘和一个天然石缸,缸底有沙,大水塘鱼很多,有青蛙,有水蛇,青草萋萋,牛群爱在塘边吃草。放牛人一头扑进水塘,鱼虾、青蛙、水蛇四处逃窜,钻到塘底可摸黄灿灿的鲫壳鱼(鲫鱼)。再往上走就分两个山箐,一个山箐通向<b>科拉池村</b>(彝语:棵啦池,蒿枝箐的上方,清代建村,普姓居多,煤矿资源丰富,1952年引用彝意改称现名),五十年代,七溪大队调集男女青年,齐心协力,开挖山箐,用手推车,放炸药,女挖男挑,共建科拉池水库。栽秧开闸放水,水放完时,每个村派一些壮年男子捉鱼,鱼不分大小堆在坝埂上,按村计斤分鱼,每村又按户再分,每家的房顶上晒满了暴腌的鱼,来客人时下锅煎炸,嚼得津津有味。坝埂旁踏上层层沙石阶就是一片绿茵茵的竹林,竹林深处藏着一坯土掌房,墙上大书“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为纲”的标语,这是谢爷爷守水库住的地方,谢爷爷双手全是老茧,善编谷箩、背篓、鱼篓、簸箕,全村的竹编品大都出自他的双手。谢奶奶是山苏人,来自神秘的大西山,也是村里专门放牛的,爱唱《阿色调》,也会唱整套祭祀先人《哭丧调》,她离世后,村里再也没有人会唱彝族传统的《哭丧调》。房子周围养着几窝蜜蜂和葫芦蜂,门前常趴着一只凶猛的大狼狗,屋里只有火塘的光亮,铜壶吊在一根铁链上,铁链上挂满了腌制的松鼠和鲤鱼、草鱼,路过的老人常来打牙祭,喝醉后摇摇晃晃摸着月色回家。月圆的夜晚,谢爷爷常独自一人听收音机,或是弹一弹四弦、唱一些山歌调子。另一个山箐里有<b>阿罗旦村</b>(彝语:啊锣代,支起锣锅煮饭的地方,意思是有饭吃,姓普、杜、方居多,清代建村,1952年引用彝意改称现名),村在山窝凹里,形似锣锅,据说杜姓祖先从南京避难而来,山清水秀,箐中有泉,偏僻幽静,人烟稀少,学说尼苏彝话(亚尼有三个彝族支系:尼苏(亚尼河谷)、纳苏、山苏(大西山)),穿尼苏服饰,男耕女织,安居乐业。</h3> <p>  老家虽村小、人少,不足100人,清朝时迁徙聚居的小山村,也有彝族流传百年的风俗。</p><p><b> 祭龙</b> 金龙狂舞的<b>开新街</b>过后,就是老家最重要的祭龙节,村子虽小,礼节可不能马虎,看黄历,择吉日,第一个属龙的日子是好日子。早上,主事老人就安排好青年人把村子、水井周围打扫得干净;年长的抬锄头整平挑水的路,该铲草的地方铲草,该填土的地方挖土填,该镶石块的地方就镶石块,修好路面后,掏一掏水井下方洗车菜池和洗衣池的水沟;杀猪匠们在洗菜池边把杀倒肥猪开膛破肚(祭龙杀的猪由每户轮流提供,称斤论价,按户分摊价钱),这一天不准在洗衣池里洗脏衣服;妇女们背上背篓上山折松枝;奶奶(彝语:啊奶)在家淘米煮上一甑新饭,不要隔夜的剩饭(神仙不吃隔夜饭),还蒸一块蒸糕;爷爷(彝语:啊啵)从水井挑回两挑水放进水缸,意示开春<b>“风调雨顺,五谷丰登”</b>。午饭后,各家亲友陆续赶来。水井里有两条大鱼和四五条小鱼,井水清时看得见,水浑不知躲那儿,人来挑水鱼也不惊,悠然自游。水井边焕然一新,铺好松毛,松毛的清香,沁人心脾。女人按习俗不参与祭龙仪式,只管煮饭、洗碗、折松枝、撒松毛。</p><p> 下午吉时,鞭炮震耳,吹响唢呐,主事老人手抬摆上猪头的方牌(木制抬菜用具)走在前面,从水井走上<b>风水林</b>(一般风水林的树不允许砍,拾枯柴烧火也会被雷劈)的山神树下,男人们按姓氏、辈份、年龄依次跟在后面。山神树下已铺好松毛,供台也一干二净,主事老人毕恭毕敬地把猪头端在供台上,点燃三柱香,用彝语念经文,随后向山神树祭拜,祈求山神保佑“<b>岀入平安、无灾无病”。</b>众人也跟着上香祭拜。来到水井上方的龙王牌位前又献上供品,点燃三柱香,敬告龙王,主事老人念经,祈求龙王保佑“<b>风调雨顺、五谷丰登”</b>。众人依辈份跪拜,鸣放鞭炮,祭龙仪式礼毕。下午,在水井边洒开松毛席,放好甑子,摆上自家炒好的菜,排队领猪肉(水井边支起大锅煮、炒,按户分食),奶奶先用碗盛上饭菜,带儿子、孙辈敬拜龙王,又舀一碗饭给看家的大黑狗,全家人才和亲友一起享用美餐,水井旁祭龙吃饭不允许喝酒,不准大声说话,以免醉酒失态对神不敬,惹得神仙发怒,发洪水或干旱。</p><p> <b>祭路</b> 听老人们常说,以前开春出门前还要<b>祭路</b>,祈求赶路人及外出讨生活一路平安、无病无灾。解放后,只有供销社的赶马人过路了,村里没人象从前一样跟着赶马人讨生活;全民大炼钢的年代,打铁铺的炉子也拆到七溪大队的大炉子里炼钢了,炼出一堆又一堆的废铁,全村人“学大寨”后,没有人外出讨生活,“破四旧、除四害”,不准搞迷信活动,就连庙里的神都砸碎了,没有人凑钱祭路。以前<b>祭路</b>一般就在村子下面深水塘旁的大树举行,全村青壮年必须参与,老人妇女不参加,不能让男人想家,想家就无法外岀讨生活了。砍倒一棵松树,锯成两半木板,折掉桥上旧木板,换上新木板,让赶马人、赶路人放心地走,原意是<b>“修路积德,搭桥渡人”。</b></p><p><b> 搭桥</b>还有给子女取名字、认干爹的风俗。搭桥本意就是经千人踩、万人踏后把小孩的疾病带走或为子女搭通往外界一座桥,得贵人帮扶。杀只鸡,煮几个鸡蛋,找到常有人路过的河边,砍一棵松树,搭一座新桥,两头插上松枝,让第一个走过新桥的壮年男子,让男子给刚出生的小孩取个名字,图个吉利,一生平安;或给子女认一个干爹,求子女学业有成、平安幸福,双方子女以兄弟(姐妹)相称,如同一家人,相互来往<b>。</b></p><p><b> 捉黄鳝 </b> 端午节老家有做包子、馒头和吃黄鳝的风俗。端午节前,秧田绿油油,田水沉淀变清。夏季夜晚,天气炎热,蟋蟀鸣叫,泥鳅、黄鳝(鳝鱼)钻出洞捕食,正是捉黄鳝的好时机。吃过晚饭后,几个人相约一起,一个拿装黄鳝的鱼篓,一个拿竹子做的夹黄鳝的夹子,带上一些明子(有松油的松枝),拿着竹夹子走在前面,中间的举着火把照明,后面一个背羞鱼篓,悄悄地走在田埂上,一旦发现黄鳝从洞中伸出头就快速夹住,见泥鳅就夹泥鳅,见鲫壳鱼就夹鲫壳鱼,见虾巴虫(蜻蜓幼虫)就夹虾巴虫。拿鱼不放虾,拿大不放小,装得满满一鱼篓后就回家。黄鳝放进石缸清水里,积攒起来够端午节分享,当晚,鲫壳鱼、泥鳅、虾巴虫油炸后,煮上一碗白莱,摆上咸菜,连甘蔗渣酒一起放进肚子里宵夜,快乐其实很简单。</p><p> 端午节,女人把麦面发酵,做成韭菜包、莲花白包、馒头蒸满满一甑子;男人把石缸里的黄鳝捉出来剃骨分肉;小孩拿着自家的包子、馒头在房顶上与别家小孩一起换着吃,别有一番滋味。傍晚,黄鳝放油爆炒后,陈年腊肉和肉皮炒焦,加一些韭菜和粉丝煮,再添一点陈年面酱做成黄焖黄鳝,或是直接油炸成太极黄鳝,洒上一点盐巴和花椒,或是烧煳辣椒和青花椒一起放进石臼春碎入味,那味道不是一般的诱人!</p><p> 更多时候,还是喜欢约上几个小伴,夜晚打着火把,到河里捉青蛙、小鱼、红尾巴鱼,放入香葱煮成一盆满满的清汤,众人趁热吃个畅快淋漓的宵夜。</p><p><b> 杀牛 </b>彝族在游牧时代就有猎野兽分食的传统。村里有20多条水牛由两个奶奶放养,一个牛圈关小牛、老牛,另外一牛圈关犁田地的牛,犁田的有加餐,老牛小牛只喂一些干草。夏天可以背个背篓跟两个奶奶赶牛上山游玩,或拾菌子,爬棠梨树摘棠梨果,找葫芦蜂、大黑蜂,天黑后约上年纪稍大的爬树拿葫芦蜂窝、挖洞刨出大黑蜂窝,找一个僻静地方树枝伺养。</p><p> 农历七月半杀牛和农历六月二十三火把节是彝族传统节日,全村人开会选一条年老、犁不动田的牛宰杀,二个人负责在河边挖灶,用大铁锅烧开水。随后,由放牛人把牛叫出牛圈,其他人把牛拴住赶到河边石板上,10多个壮年往一边拉紧绑住牛脚的绳子,一起使力让牛拉倒一边,说时迟,那时快,村里的杀牛匠冲上把杀牛刀迅速插进牛脖子捅了三下又拨岀,鲜血四溅,牛叫几声就绝气。几个有经验的人划开牛头剥开牛皮,开膛破肚,洗净内藏后,按每户人口分成20堆,小孩拿着大铜盆等分好肉端回家。</p><p> 全家老小一起忙碌。男人剔牛肉,剔开的牛骨、牛排、肚杂、经苞、肠子放在一起煮<b>烂烀</b>(俗称牛汤锅),大块的瘦肉劈成条,抹上舂好的新鲜辣椒、花椒,用铁钩穿好挂火塘上烘干;妇女到菜地里,拿薄荷、芫荽、芹菜等佐料,韭菜、白菜、京豆、南瓜等蔬菜;孩子在洗桌子、抹凳子、摆碗筷,老人在火塘边烧开水,烤山茶叶,与客人说家常。</p><p> 晚饭,先敬三柱香给堂屋上的先祖们,再舀一些嚼得动的牛烂烀给老人。倒满客人的酒杯,夹牛肉到客人碗中,你敬我迎,仰头干杯,宾主尽欢,唱起彝歌,跳起大彝乐,醉倒在堂屋,睡在火塘边。第二天,拿二条最好的牛肉干巴给亲友带回家,客人来得越多,越是热闹,主人越是高兴。</p><p> <b> 猎野猪</b> 盛夏的季节,稻谷开花、包谷吐丝冒浆,成群的野猪、豪猪拖家带口窜岀森林,流窜山野,地里的包谷被野猪啃食、糟蹋,一片狼籍,损失惨重。全村有两支火药枪,两个猎人,其余的拿镰刀、斧子,砍一根棍子,削竹竿,带上猎狗,来到野猪出没的山箐,猎人根据野猪的脚印、粪便判断野猪是否躲在山箐里?</p><p> 猎人找到野猪的踪迹后,凭脚印断有多少头野猪,就布置捕猎行动,猎人抬火药枪潜伏在山脚灌木丛中;壮年人稳得住,拿木棍分两组守两边的山梁;年轻人跑得快,从山的另一侧爬上山顶。年轻人摇树大叫,猎狗狂叫着冲进树林,四处寻找,从山顶搜索冲下来,两侧山梁的人用棍子敲打树枝,高声叫喊。听这阵势,吓得野猪往山脚逃窜,树摇林震,火药枪“呯”的一响,只听野猪一声惨叫,就知道打中了,猎狗冲上去围住野猪狂叫,野猪一时难于突围,左冲右突中,附近的人冲上去用斧子猛敲野猪的头。不一会儿,野猪毙命。据说受伤的野猪最凶残,见人就拼个鱼死网破,还伤过人,轻伤的野猪躲过围捕一劫,带上全家落慌而逃,不敢回来再糟蹋包谷。</p><p> 太阳下西山,砍几根藤条,修两枝树杆,捆绑野猪的四肢,四个年轻人轮换挑野猪。雄赳赳,气昂昂,凯旋归来。在水河边石块上,添柴点火,涮锅烧水,刮毛剥蹄,开膛破肚,砍骨剁肉,分放成堆,拿盆排队,按户分肉。当天晚上,野猪的头脚、尾巴由打猎者一起分享。第二天下午,火塘烧火,铝锅煮肉,邀请长辈(外公、外婆),野猪烂烀,青椒垛碎,薄荷蘸水,香味四溢,举杯共饮,醉美彝家。</p><p><b> 烧野蜂</b> 每年中秋节的佳肴除了鸭子、谷花鱼、月饼之外,就是野蜂儿(蜂蛹)。夏天的河边,蜻蜓翩翩起舞,用网捕几只蜻蜓,尾部栓一点白纸,穿在细竹尖上,来到南瓜棚下,见葫芦蜂、大黑蜂采花粉,就让蜂抓住蜻蜓诱饵,仔细看着蜂飞过山粱,沿路找到树枝上的葫芦蜂窝,或是藏在土里的大黑蜂窝。夜黑风静,几个人就把蜂窝拿回到自家的果林里,或者房子后的树上养。</p><p> 养了2~4个月,蜂巢里的蜂儿饱满,中秋节前一夜就拿着背篓、柴火等悄悄地烧蜂窝,把成年工蜂烧死,到家后分给大爹、叔叔家一点。第二天中午开始为晚餐准备,剥出蜂儿,成熟的蜂儿作一盘,幼小的蜂儿作一盘,成熟的蜂儿放香油爆炒,幼小的蜂儿放些韭菜煮汤,工蜂爆炒后放花椒、辣椒舂碎,很地道美味的山中佳肴。等晧月当空,月光洒满房顶,把月饼放在院中间的簸箕里,燃一柱香谢过月亮,一家人便一起剥花生、剥板栗,把月饼划开,一人一份,吃着月饼,细细品味团圆节。</p><p> <b>熬红糖</b> 寒冬腊月,北风萧萧,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榨糖季节。妇女拿小弯刀来河边的甘蔗地砍甘蔗,男人负责挑甘蔗到晒场,负责榨糖的师傅从仓库里取出榨汁辊安装好,三个木制榨汁辊并排在一起,蒙住老牛的眼睛围着榨汁辊旋转,下面有口铁锅盛原榨汁,一人把甘蔗喂进左榨汁辊第一遍榨汁,另一人把初渣喂进右榨汁辊第二遍榨汁,榨出新鲜的原糖汁,榨剩的甘蔗渣放进蒸酒的蒸笼里,加热后滴岀水珠酿成甘蔗渣酒,烤剩的酒渣拌上玉米给犁田的水牛增加营养。随后,原榨汁过滤后放入大铁锅熬煮,涨沸时要捞掉泡沫,直致糖水清爽,加入适量的土灰。降温后取上层清液舀出到另一口铁锅熬制浓缩糖水经高温变成糖浆;迅速把高温的糖浆倒入木桶,一个光着上身的壮年人不顾汗水淋漓,全力用木棒搅动糖浆,降温后,又放入木制模型中冷却成黑糖,用晒干的甘蔗叶一对一合包装。过年,按户称斤分配,甜甜蜜蜜过春节。</p><p> <b>杀年猪 </b>寒冬腊月,小孩拿扁担、斧子跟随大人上山砍柴,把自己砍来的柴码成一堆堆,谁的柴堆码得越高越齐,越会得老人们树起大拇指啧啧称赞。春节前五天正是杀年猪的节令,选好良辰日子,邀请亲友一起<b>杀年猪</b>(先交一头肥猪到塔甸公社食品小组,小心收好票据(村里查),才邀亲友杀年猪)。</p><p> 天蒙蒙亮,男人扛上一口大锅,女人背上一背烧柴,点燃明子火把,来到村子下河边旁支好铁锅加满水,小孩添柴烧涨水。亲友们捉住的肥猪拼命挣扎、吼叫,挑到河边铺好的稻草上按倒肥猪,杀猪匠掏出磨得锋利的杀猪刀快速插入猪脖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股鲜血喷出,男人连忙把撒一些盐巴的瓦盆接猪血,肥猪在拼命挣扎、嘶叫中没有了气息。然后,就把肥猪拖进沸腾的锅,翻过两次身后,又把肥猪拖出来,两个人分别从猪头、猪尾“唰唰”地刮起猪毛。不一会儿,白净净的肥猪全身的毛被刮光,拿瓢舀水冲洗几次后,刮净细毛,搓净死皮,开堂破肚,划开猪肚刨出内脏,用小碗舀出胸腔的血,分头整理肺、肝、大肠和小肠,割下猪头,砍下猪脚,顺着脊背劈成两半,放进谷箩挑回家。</p><p><b> 大块肥肉、鲜姜炒瘦肉、青蒜炒肉片、猪血、草血(</b>胸腔的血拌入茴香煮)、<b>糯米大肠、腌菜炒肥肠、麻辣豆腐煮猪肺、萝卜煮猪骨、青菜</b>是彝族年猪饭必不可少的佳肴。原生态放养的猪肉特别香,特别是肥肉煮熟后,切成大块,放入花椒、盐拌匀,又在蘸水来个乌龙滚,一嘴咬下去,油往两边冒,油而不腻,这种味道无法抗拒!菜地里刨出新姜切碎,炒新鲜瘦肉,味道不一般香甜;拨些青蒜炒肉片既有青蒜的清香,又有猪肉的鲜味;猪血放入辣椒煮,散些葱花、芫荽,很嫩很鲜;草血是血的鲜混入茴香的清香是唇齿之间最佳味觉;大肠装入糯米煮熟,切成片,再下锅油炸,糯米炒成金黄,满屋飘着糯米的芳香。晚饭后,主人还送客人一块肥肉带回家,带给没来吃杀猪饭的老人。</p><p> 如今,<b>杀猪饭</b>成了全村人坐下来在一起谈闲聊天的盛宴,平日各忙各的,难得相聚。除偶尔<b>烧野蜂、捉黄鳝</b>之外,<b>祭龙</b>、<b>祭路</b>、<b>杀牛、猎野猪、熬红糖</b>等风俗已不再有,老人提起当年的事会津津乐道,年轻人只是听老一辈时常说起,很多风俗只是口口相传,已随岁月的老去,烟消云散,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不留一丝痕迹。</p> <h3>  <b>老家</b>是马帮从<b>塔甸</b>(彝语:嗒迭,松林茂密的地方,详见《花鼓飞花(塔甸篇)》)到<b>亚尼</b>(彝语:亚尼,有水的地方,明朝万历年间曾设兵驻哨,叫“大亚尼哨”)的必经之路,从河边走上寨子的层层石条留有马蹄印迹。故乡是清代为马帮打铁、钉马掌聚居形成的村寨,有逃荒的,有逃兵役的,流落到此,山高箐深,河水潺潺,搭棚建房,聚山成寨。老家说的汉话与亚尼、塔甸本地的汉话不一样,谁也说不清楚是哪个汉语支系?只知道是从外地迁徙过来,先有鲁姓兄弟打铁、钉马掌,后有姓杨、姓谢、姓龙流落到此,一些打铁、钉马掌,一些开垦荒地,讨个彝族婆娘,成家立业,子承父业,代代相传。赶马人从塔甸(亚尼)走了半天的路,汗流浃背,口干舌躁,赶马人到此要歇息一下。赶马人喝口水,吸一下水烟筒,吃碗午饭;骡马御下货,吃点草,饮口水,喘口气;故乡的前辈们,端茶倒水,钉马掌,补马鞍,修货架。赶马人休养完毕,继续赶路。</h3><h3> 我的爷爷(彝语:啊啵)12岁开始学打铁,个子还没有炉子高,拉风箱、添木炭、抱烧柴,一脸乌黑,只见淌着两条鼻涕,黑眼珠转动。经年累月,双手全是老茧。据说爷爷的爷爷还是嘎洒耀南村(属新平县嘎洒镇)种甘蔗的富裕人家,常被哀牢山土匪袭扰,官兵欺压,无可奈何,除大哥留在耀南村外照顾老人外,两个兄弟四处逃难。爷爷的爷爷跟着赶马人从嘎洒逃难到山高箐深的故乡,靠打铁、钉马掌谋生。爷爷的爸爸起早贪黑,拉了一辈子风箱,打了一辈子铁,钉了一辈子马掌,累倒在打铁铺里。</h3><h3> 16岁的爷爷想改变命运,跟着赶马人学赶马,背上自己的行李,做起了赶马人的学徒。走茶马古道,爬山涉水,忍饥挨饿,餐风露宿;俗话说:“要过元江坝,先把婆娘嫁”,元江坝子瘴气重,爷爷在元江坝子得热带痢疾(俗称:打摆子),上吐下泻,奇冷无比,浑身发抖。实在走不动,被马驮着,浑身虚汗,米饭难咽,赶马人无奈,留在通关驿站(今普洱市墨江县境内)休养,店主上山挖药,躺了十多天,瘦得皮包骨,死里逃生;在嘎洒坡(属新平县嘎洒镇境内)上见过土匪,遇上过两伙土匪为抢劫财物火拼,九死一生。</h3><h3> 成家后的爷爷继承父业,在家打铁、钉马掌谋生,知道赶马人的苦处,常给过路的赶马人提供方便,请他们到家里歇脚,喝土罐<b>烤茶</b>(彝族传统饮茶:火塘边用土罐把茶叶烤香,冲入铜壶烧涨的开水,满屋茶叶糊香味)、煮饭吃。七十年代,年迈的爷爷拄着拐杖常坐在家门口的草墩上,招呼过路的赶马人、过路人进屋喝水、吸烟。爷爷常说,给出门在外的赶路人有个方便。爷爷爱吃油炒饭是赶马时养成的习惯,因为要赶路、赶节令,赶马人在路上一般只是铜锅焖饭,外加一点咸菜就揍合着吃,油炒饭也是奢侈品。八十年代,我家还留有这样的传统,即使家里没人,过路人找到门背后的钥匙,自己开门,在我家歇脚,喝水、吸烟,吃饭的留下3两粮票和1角钱,舀几瓢石缸里的水灌满背壶,如石缸里没水,还到村旁出水箐的水井挑一挑水。锁好门,又赶路。茶马古道是赶马人、过路人一生走不完的路。</h3><h3> 奶奶(彝语:啊奶)一辈子就穿传统的尼苏服饰,黑粗布包头,大银耳环,蓝底黑纹布扣衣裳,腰系绣花围腰,宽脚黑裤,脚上一双自己打的草鞋。一辈子伺候爷爷,伺候爷爷穿衣裳,给爷爷洗衣裳,给爷爷打洗脸、洗脚水,给爷爷缝花腰带,给爷爷缝布鞋、打草鞋、绣鞋垫,烤茶给爷爷喝,炒油炒饭给爷爷吃,爷爷还常常嫌烫嫌咸;爷爷还常跟奶奶发脾气,奶奶总是说爷爷年轻吃苦多,年老了脾气大一点;奶奶很少说话,爷爷怎么说就怎么做;奶奶对人很客气,说话很小声,从未跟别人红过脸;对孙辈很慈祥,就算我们犯错,奶奶的手抬得很高,说着说着就轻轻打在我们身上,可爷爷就不一样,随手抓起一根棍子,给我们吃“跳脚米线”,见爷爷咳嗽、瞪眼就害怕得跑出家门,奶奶出门来喊我们才敢回家。</h3><h3> 奶奶闲不住,弯着腰,煮饭、喂猪、喂鸡、喂狗,灶台、菜地、猪圈、牛圈,忙来忙去,大黑狗跟着奶奶走出走进。奶奶做饭时伸出舌头趴在地上望着奶奶。吃饭时,奶奶总是把第一碗饭就舀给大黑狗吃后,才舀给早围在甑子边、瞪大眼、淌口水的我们。奶奶常说远古时候,人只会打猎,不种谷物,打到猎物饱一顿,打不到饿一顿,狗看见人间饥荒就抬头向天哀求,狗的哭声惊动天上神仙,才知人间没有饭吃,洒下谷物给人间栽种,人们才吃得饱肚子,为了感谢狗,所以饭煮熟后第一碗要舀给狗吃,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h3><h3> 奶奶常年<b>编草席</b>(备注:蒲草可以晒干变黄后打制成草席)、<b>织蓑衣</b>、<b>搓棕绳</b>(备注:捆绑骡马驮运的货物)的双手全是老茧,细眯眯的双眼很慈祥,还常给我们讲故事。说起今年干旱的原因,大西山上有个老神仙变成杜鹃来人间游玩,在迭嘎村被猎人用火药枪打伤右脚,老天惩罚人间,不下雨,整个亚尼坝子都干旱,龟开地裂,出水箐的水井也要干了,老人们在祭龙树下烧多少高香,老天爷就是不下雨。晚上,神仙下凡来剪鸡翅膀下的嫩羽毛包扎伤口,所以半夜鸡叫时,不能到鸡窝边,我们肉眼看不见老神仙,老神仙看我们是一清二楚……。(详见《大西山上“赶花街”》)</h3><h3> 还有一位姓鲁的80多岁老爷爷会唱《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院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五音不全、只有上下两颗门牙的鲁爷爷唱得津津有味。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双眼深遂、精瘦的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地常在村子附近的山箐、河边放两条牛,牛身上被鲁爷爷冲刷干净,没有一点泥巴,一大一小,两条牛很听鲁爷爷的话。鲁爷爷年轻时当过国民党兵,成份不好,“文革”常被批斗,坐“喷气式飞机”,躬着的腰一直伤病缠身,有时疼得下不了床。十九岁的那一天,用谷箩挑着包谷到塔甸街去卖,遇上官府抓人当兵,熟人把谷箩挑回来,告诉家人,家人仰天大哭也无可耐奈。多年来杳无音讯,以为客死他乡,订好亲的姑娘也改嫁了。解放后一年,鲁爷爷带着一个长沙老婆回来了,据说当兵后一直打到了湖南长沙,当了班长带着兵,得了一块青天白日勋章。老奶奶是湖南长沙人,只会讲长沙方言,我们听不懂,常惹得我们哈哈大笑。一句彝话也不会讲,也不影响她每天穿着黑色彝装在厨房、菜地、猪圈里忙碌,也因坐“喷气式飞机”受伤驼背,“玻璃眼”(白内障),看不清人,耳朵有些背,需要大声叫她,她才回过头来微笑。大人还分得清是哪家人,小孩就分不清是哪家。</h3><h3> 鲁爷爷放牛的河边,我们缠着鲁爷爷讲战斗故事,提起长沙被日军轰炸,大雨倾盆,躲在战壕里100多天不敢抬头,全身衣服潮湿、发霉,皮肤溃烂,许多士兵没有死在日军的轰炸,却死在传染病,许许多多认不得名字的老乡永远留在了长沙,一座座孤坟坚守在长沙的战场。鲁爷爷的右脚被炮弹掀起的木头咂伤,裂了一大个口子,皮开肉绽,露岀骨头,骨头未断,鲜血喷涌,纱布绑紧,坚守阵地。后来,伤口感染,身体虚弱,上吐下泻,三天后送到战时医院,认识了医院里洗衣服的老奶奶,鲁爷爷出院后就柱着拐杖离开了部队,跟着老奶奶躲到乡下亲戚家养了三年多。解放战争爆发后,一路南行,颠簸流离,风餐露宿,花了一年多才回到老家,总算落叶归了根。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日子,在异乡四处逃难的岁月留在鲁爷爷深遂的双眼……。</h3><h3> 鲁爷爷说抗战打日本鬼子,他不后悔;被抓去当国民党兵,最后悔不过了。鲁爷爷又说,现在政策好,没有批斗,自家种,吃得饱,不挨饿,穿得暖,该好好过日子了。</h3> <h3>  六十年代的爸爸(彝语:啊爹)青春焕发,读完<b>七溪</b>小学初中班的爸爸成了文化人,用毛笔,写标语,会算术,打算盘,计工分,样样行。腰胯水壶,背上行李,头戴军帽,英姿飒爽。“开梯田,修大坝,挖公路”成了主要革命工作,扛着红旗,背着行李,手拿语录,跳“忠”字舞。今天开荒,明天修水库,后天挖公路……,只有栽种、收割季节时在家“抢种、抢收”。七溪小学的老师们更是四处泼洒革命激情,左手提木桶,右手拿刷子,走进村子,爬木梯,量墙面,“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抓革命,促生产”、“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红色的革命标语写满了各村的泥巴墙,彝家土掌房也有了革命的色彩。早请示,晚汇报;说进步,表决心;抢工分,戴红花;斗私批修,忆苦思甜……,红卫兵,红小兵,戴红袖套,拿红樱枪;站田边,守地间;防地主,抓特务;防阴谋,搞破坏;胸前戴徽章,路过村口背语录,口袋要装红书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h3><h3> 白天拼命干,晚上加班干,为革命干活一点也不累,深夜还点燃火把,红旗招展,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今天,七溪村麦子大丰收“放卫星”;明天,<b>本租村</b>(彝语:白租,山梁上的村子,清代建村,1952年引用彝意改今称)积农家肥“放卫星”;后天,<b>大田村</b>(彝语:觅棚莫,水田多的地方,明代建村,1952年引用彝意改今称)修了一个水坝“放卫星”;大后天,七溪村交公粮又“放卫星”……,村村寨寨放了一个接一个卫星,一个个捷报频传,每个人心潮澎湃,敲锣打鼓,红旗飘飘,更加坚定革命信心,要“大鸣大放大干,超英赶美,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大家激情高昂,全心扑在田地间、修水坝、挖公路,连饭都忙不得回家吃,老人小孩成了送饭人,挑桶送水,背篓送饭,小孩举火把走在前,一路不回头,老人拿着木棍在后,打豺狼豹子。山路弯弯,风雨无阻。</h3><h3>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爸爸就在塔甸公社当了24年的农村电影放映员,爬山涉水,风雨兼程,上山下箐,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很少回家。八十年代后期,香港电视剧《霍元甲》、《陈真》的热播,黑白电视的普及,露天电影成了几代人的缅怀,抬小凳子在晒场上抢位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电影在哪个村子放映,我们就跟到哪个村子,看一部电影要跑四五个村子,如今成了回忆的一种幸福。</h3><b></b><h3> 妈妈(彝语:啊嫫) 的服饰不是全身素黑,不戴大银耳环,包头是两块粉红色毛巾连接绕在头部(也称绕子),衣裳是绣花边的蓝底,裤子一般是蓝色或白色,也有黑色的,不再是黑色宽裤裆,绣花围腰是蓝底或黑底的;未婚的姑娘戴鸡冠帽,穿白衬衣,配戴绣喜雀、鸳鸯的花围腰,还绣鞋垫送情郎。1977年秋天,我7岁那年,妈妈不分早晚下地干活抢工分,有时还要杠木头枪参加民兵训练,防苏修分子、台湾特务破坏,山上捡的台湾宣传单要交给村长,我来照顾2岁的弟弟和5岁的妹妹,没有幼儿园、学前班,家家一个样,娃娃带娃娃。9月开学的第一天,我见村里同伴背着书包从七溪小学放学回来,背着新书包,还有新课本,十分羡慕!晚上妈妈抢分工回来,我抱住妈妈的脚大哭大闹,说我一定要上学,不答应就不吃晚饭,我就饿死在门口。闹了一个晚上,妈妈无奈,带上我到龙大妈(龙大爹在易门铜矿上班)家借了2块钱,背上爸爸留下的帆布包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每天往返走6公里的山路,到七溪小学读书,3年后每周背一袋米、一口缸咸菜(学校食堂只做米饭、馒头,吃菜要自己解决,每天还要到学校下面龙潭挑水,每月上山砍柴交食堂,不挑水、砍柴打不到饭),又走12公里远到塔甸中心小学(附设初中)读书,直到1985年初中毕业,8年内不知走了多少里路。</h3><h3> 天真浪漫的年纪,5岁的妹妹承担照看2岁弟弟的重任,无怨无悔,风雨无阻,村里跟我妹妹一样照顾弟妹的小孩很多,没有幼儿园,没有学前班,上山采花,上树摘果,下河拿鱼,河里游泳,土堆游戏,每个人的童年无拘无束、任性放纵。每当我放学回家,我帮奶奶浇菜水、喂猪食、捡菜、做晚饭。年底,为了给我买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妈妈卖了本来留作过年的大肥猪,给我买了一套新衣服,一边安慰嚎啕大哭的妹妹,一边在火塘边一针一线又把我的旧衣服改小给弟妹穿。家里只有我妈一个劳动力、抢工分,年迈的奶奶和我妹弟四人不会劳动,早起贪黑的妈妈从没有因什么事耽误干活抢分工,很早出门,很晚归来,疲倦的妈妈身上总有一道光芒。</h3><h3> 一样弯腰驼背的奶奶还是一样在厨房、猪圈、菜园里忙来忙去,笑眯眯的,毫无怨言。白天,不让猪圈的猪饿着,在菜地捡黄的菜叶,从河里挑水浇菜;天黑,煮好晚饭,喂饱我姐弟三人和大黑狗,妈妈回到家甑子有热气腾腾的饭。每年奶奶养一对小猪,土猪养上一年只能长到100多斤,到年底,交一头给塔甸公社食品小组,还留一头过年猪。菜园里有蔬菜,圈里有一对猪,门前有一群鸡,看门有大黑狗,生活简单朴素。奶奶说:“古时有一家有一双儿女的阿嫫天不亮就点燃火把,背着装满红薯的背篓岀门去街上卖,半路上遇穷凶极恶的豺狼就把她吃了,豺狼认得家里还有一对儿女,就穿上阿嫫的衣裳背起背篓,点燃火把折返家来,到家门前就叫唤儿子叫来开门,儿子听见有阿嫫叫门大喜,就跑去开门,姐姐听见阿嫫的声音不对很担心,不相信阿嫫才岀门就赶街回来,就矮楼的窗户趴出去,爬上门口水塘边的柿花树上躲起来,过了一会儿就见豺狼拿一些肠子来柿花树下水塘洗,知道弟弟被豺狼吃了,豺狼从水塘的月影中发现了柿花树上的姐姐,便哄姐姐下来吃东西,姐姐不信就说柿花更好吃,叫豺狼回家拿烧得通红的火钳,叫豺狼闭眼张大嘴等着,姐姐才把通红的大钳塞进豺狼嘴里,烫死了豺狼,遇上陌生人叫门时不要轻易开门,小娃娃分不清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半晚,只要听见狗叫,我们便不敢出门。家境如此困难,我妹弟三人衣裳破旧,补了又补,也没饿着、冻着,奶奶和妈妈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h3><h3> 八十年代初期,田地分到户后,老人们又拿起尘封已久的四弦,跳起了大彝乐;年轻人也可以约邻村的姑娘“赶花山”。村里通了高压电,手里有了手电筒,天黑不用点明子(淌松油的松枝),不必当心风大了还会烫着手或熄灭,岀门可以用手电筒,在家可以开电灯,15W的灯泡不是很亮,昏黄的灯光下可以吃饱饭,村里的广播也响起了流行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小伙子不会哼上几句,晚上约姑娘跳乐都没人理。在万年青树下,点燃心中的火堆,围着跳起来,对唱<b>旗子白话,</b>篝火映红了头戴尖尖的鸡冠帽、穿白衬衣、戴花围腰的姑娘。看上了爱上了就买上两盒红糖叫媒婆提亲,在万年青树下互送定情信物,我的一个姐姐就这样被一个能唱会跳的小伙子娶走了,最近盖起了钢筋水泥房,日子过得甜蜜又幸福;夜晚,歇下来的老人在晒场点一堆火,弹四弦、跳大彝乐,对唱彝语山调。老人们在火塘边吸着水烟筒,喝着<b>烤茶</b>(据说小孩喝了会变成憨包,大了还说不着媳妇),谈起了一个个彝族神话,讲了<b>普丕故事</b>(彝族机智人物,岔河乡文山村委会中镇村),笑得我们前翻后仰。日岀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恬静,见面就问“吃了没有?”,笑开了颜,邀请家里吃饭、吸水烟筒,朴实真诚。</h3><h3> 河水日夜不休往亚尼坝流去,老人的笑容多了几分忧虑。村里的水井已干枯,河里不再有小鱼,也听不到青蛙叫声,沙石填埋了原来的河道。公路已加宽、加固成碎石路面,科拉池井采煤声隆隆,初中毕业到煤矿上班,县城读高中的很少,大小运煤车辆日夜不停,逢双日有一趟客车往返亚尼、峨山,到县城已不是一件稀罕事了。虽不是家家买得起黑白电视,录音机响遍了整个村,《一无所有》、《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信天游》等震耳欲聋,知道了迪斯科、霹雳舞,也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各家也有了一辆金鸡牌单车,稍好的买了凤凰、永久单车,个子小的敢把脚伸进三角架玩飘移,带上弟妺往坡下猛冲,张扬年少轻狂,还在车把上安了便捷电筒,不怕夜黑风高走村串寨。除偶尔看一场露天电影外,每月可以看一场录像。只要听说晚上亚尼村放录像,约好同伴,推出单车,两人一车,轮换骑车,来不及吃晚饭,不管刮风下雨,山路泞烂,也要冲到12公里外的亚尼村,花二角钱看14吋彩电放的两场噪音吵杂、图像蒙糊的香港武打录像。深夜返回,跌了几跤,衣服湿透,电筒摔坏,狼狈回家。火塘里还烧着火,铜壶还冒热汽。冲一碗开水泡饭,加点卤腐、腌菜,一边坐在火塘旁烘烤瑟瑟发抖的身子,一边狼吞虎咽地填饥肠辘辘的肚子。灯下,妈妈还低着头一针一线地补衣裳。有母亲,就有家……。<br></h3><h3> 日历翻到了今天,土掌房遗留在了老村,尘封了历史,钢筋水泥房是新村的标志,旧貌换新颜;锈迹斑斑的采煤机械风吹雨淋,净化过的河水没有鱼虾,“大寨梯田”早已退耕还林,微耕机取代了犁田的牛,没有人养牛了,团田(封面)变成了<b>“七溪神田”</b>名扬四方。年轻人城里打工,小孩进城读书,老人在家劳作……。老家的变迁只是彝家村寨的一个小小缩影,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现实与传统的交织中总有冲突,爷爷、父辈、我们、子女的经历不一样。今天,我女儿对我当年塔甸读初中的条件很疑惑一样,我们也未必真正能理解当年爷爷、父辈的千辛万难。时间会慢慢地流逝,岁月会带走很多,离家的脚步会走得更远,值得纪念的要留下来,记住自己的老家。</h3> <h3>  (父亲85年花300多元买的日立录音机)</h3> <h3><b>(</b><b>备注</b>:本文图片来自峨山网<b>)</b></h3><h3><b> </b></h3><h3><br></h3><h3><b> </b><b>传承是一种责任 坚持是一种力量</b><br> 坡啦坡工作室旨在传承峨山彝族传统文化,把口口相传的彝族传统音乐重新编辑、编曲、演唱,保留,让祖先古老的彝文化不至于失传。<br><b> 声明:<br></b><b> 本工作室制作《坡啦坡唻果咧》(一)、(二)专辑的MV、MP3由云南音像出版社岀版发行,再无其他版本发行。<br></b> <br>坡啦坡工作室成员:<br>赵开义(大老表):13508893388<br>王志雄(二老表):13302582024<br>鲁发云(三老表):13987759198</h3><h3>杨 亮(四老表):13887772400</h3>

赶马

野猪

水塘

黄鳝

爷爷

彝语

榨汁

水井

马掌

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