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天山、七月赏雪第十六天:有志者、事竟成,越天山,凯歌高奏;追梦人,天不负,闯独库,夙愿成真

军号嘹亮

<h1><b>  今天是7月15日,我们骑行的最后一天,路线是库如力至库车,全程110公里。早8点40分左右离开库如力,前20公里左右景色一般,过了阿格村后,路边的山体逐渐变红。继续前行几公里, 风景突然壮美,彩色峡谷、皱褶地貌、雅丹地貌….让人目不暇接,这就是著名的“天山神秘大峡谷”。由于赶时间我们没有进入这个景区,只是在外面照了几张照片就直奔库车而去。过了雅丹地貌,就真正的出天山了。在距离库车30公里左右时,一阵疾风骤雨突然袭来,好在不远处就是“盐水沟检查站”,我们在此避了一个多小时的雨。雨后我们一鼓作气骑到了库车,在独库公路终点,巧遇两伙天津的骑友,我们高兴的在一起合了影。进入库车市区,我们直接赶到韵达快递处,把自行车打包发回家。至此,翻越天山、七月赏雪圆满结束!</b></h1> <h1><b>  因为库如力是个煤矿,所以路上拉煤的大车比较多,致使我们的骑行速度有些缓慢。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前行了不到20公里,在这个叫“阿格”的村庄前的一个凉亭我们休息了一会,又继续前进。</b></h1> <h1><b>  走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又是一个“第一村”,还是军民共建村。早知道它这么“有名”我就进村逛一逛了,时间关系,带着遗憾我离开了这个军民共建的阿格村。</b></h1> <h1>999公里处,又是一个打卡地。</h1> <h1><b>骑友们在书有“天山情”的巨石下打卡留念。</b></h1> <h1><b>  天山神秘大峡谷地处天山山脉南麓、库车县城以北64公里的山区,位于217国道1025.8公里处。大峡谷由红褐色的巨型山体群组成,当地人们称之为克孜利亚(维吾尔语意“红色的山崖”)。庞大的红色山体群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的中生代的白垩纪,经亿万年的风剥雨蚀,洪流冲刷,形成纵横交错,层叠有序的垅脊与沟槽,远看如诗如画,状若“布达拉宫”,仙天琼阁;近瞧若人似物,如梦似幻,惟妙惟肖,神韵万端。令人有鬼斧神工,奇景天成之慨叹。大有不是火焰山,胜似火焰山之奇感。</b></h1> <h1><b>  今天是骑行的最后一天,我最担心的仍然是安全问题。今天路上的车辆(尤其是大车)还特别多,同时还刮着很大的侧风,影响着方向的稳定性。所以我像老婆婆一样叮嘱队友们在骑行时不要接听电话,后面来车时一定把稳方向等。龙军依然尽职尽责的收尾。</b></h1> <h1><b> 在距离库车还有四五十公里出现了奇特、壮观的雅丹地貌。资料上说,过了这个雅丹地貌,就真正出天山了。当然,我们的骑行梦想也即将实现了。</b></h1> <h1><b>  刚过雅丹地貌不久,天空便乌云密布,阴森森的有些吓人。看样子暴雨马上就要来了,而我们也快到“盐水沟”检查站了。来到检查站我们本想在那里躲一会儿雨,可警察却说,人可以在此避雨,车子不行。我们只好来到附近的一个小商店,买了点东西边吃边避雨。这雨一避就是一个多小时,不然的话我们会在五点之前就到达库车。</b></h1><h3><b><br></b></h3> <h1><b>  雨停后,我们又等了几分钟,待路上的水干一些就出发了。骑行没有多大一会儿,就到达了独库公路的终点。大家的梦想终于成真了,都非常高兴,不停的拍照留念。</b></h1> <h1><b>全体队员合影。古有七剑下天山,今有七侠闯独库😃😄</b></h1> <h1><b>东宁一行五人。</b></h1> <h1><b>和天津骑友的合影</b></h1> <h1><b>  从独库公路终点打卡处继续骑行十多公里,我们就来到千年古城---库车。库车县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阿克苏地区东部,天山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县历史悠久,史称龟兹,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时西域都护府设于此。</b></h1> <h1><b>  进入库车后,施延文打开手机导航带领我们,直接去往早已联系好了的“韵达快运”,我们要把自行车发回家,然后一身轻松的游玩或工作。库车虽然是一个县城,但是却很大,我们从入城至韵达所在地竟骑行了十多公里。</b></h1> <h1><b>  把自行车打包装好已经快晚上9点了,大家虽然有些疲惫,但是都非常兴奋和高兴!看,这些背影是多么的劲头十足和兴高采烈呀!就是这背影,都骑了半个多月自行车了,怎么还是那么虎背熊腰的呢?!哎!没怎么瘦呀!</b></h1> <h1><b>  这就是我们吃“最后一顿晚餐”的饭店,是韵达快运老板给定的。本来我们是想吃一次烤全羊,所以委托韵达老板提前定的这个饭店。可到这里一问,才知道该饭店也没有烤全羊,只是羊身上的各部位的肉这里都有,想吃啥随便点。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我们也只好就在这里了。虽然没有吃上烤全羊,但一点也影响我们的兴致和酒兴,大家都喝得很高兴。只是有的羊肉挺好吃,再要的时候就没有了,这多少有些扫兴。</b></h1> <h1><b>  两位大姐终于露出开心的笑容了!她俩也真是不容易呀,一路上在女骑友里她们是最大的,没有顽强的精神和过硬的体力是骑不不来的。我总在想,当我像她们那个年龄,还能骑行强度这么大的路程吗?这还真是一个未知数哇!</b></h1> <h1><b>酒桌上施延文仍然是一把好手,能喝能劝能助兴!</b></h1> <h1><b>  看看吧!在施延文的挑动下,我们的队员已经“心中有风景、放眼318了”,她们在酒桌上把明年的目标定好了:挑战川藏线、相聚在拉萨!但愿这不是酒话😃!</b></h1> <h1><b>  这顿饭是我们团队集体在一起吃的最后一次饭,明天有的人要开始返程,有的人要继续旅游。我休假到18号结束,我也要赶到喀什或乌鲁木齐等待我的同事,我们还有一些学习、考察工作,这是组织交给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好!</b></h1> <h1><b>  我们这次骑行共计16天,纯骑行时间是14天,总骑行里程约1400公里。我们途经九种风光:草原、河流、森林、戈壁、湖泊、冰川、高山、村庄、城市;我们遇到了七种色彩:草原青、戈壁黄、夕阳红、胡杨金、湖泊蓝、林海绿、冰川白。当然,最震撼我们和让我们终生难忘的是独库公路。从北天山的险峻荒凉,到乔尔玛的“路是躺着的碑、碑是立起的路”,到“百里画廊”的一步一景、景景成画,到那拉提的立体草原,雪岭云杉,到巴音布鲁克的广袤草原,壮观的九曲十八弯,再到南天山的雅丹地貌,犹如火星表面……还有巍巍雪山,悠闲的马群,遍地的野花,清澈的溪流,以及毡包冒出的袅袅炊烟……这些悲壮的故事和美妙的景色,一定会牢牢地雕刻在我们的脑海和心中的!</b></h1> <h1><b>代表原边防一团的复转军人看望“感动中国先进人物”陈俊贵老兵。</b></h1> <h1><b>蓝天和雪山、白云</b></h1> <h1><b>雪山和鲜花</b></h1> <h1><b>喀纳斯湖</b></h1> <h1><b>空中草原</b></h1> <h1><b>217国道</b></h1> <h1><b>骏马</b></h1> <h1><b>九曲十八弯</b></h1> <h1><b>天山神秘大峡谷的红色山体</b></h1> <h1><b>夕阳下的克拉玛依市</b></h1> <h1><b>路上年龄最大的骑行者,74岁。</b></h1> <h1><b>最小的骑行者,只有13岁,黑龙江鸡东的。</b></h1> <h1><b>一路上最血腥的“仁慈”。</b></h1> <h1><b><font color="#010101">  有些路,只有用心用尽全力走过,才知道它的美和起伏。这一路上,收获到的,可能不止有满眼的美景和美好的记忆。骑行14天,特别是独库公路这6天,有爬坡的绝望,有放坡的快感,有站在山顶的自豪和骄傲,也有被大雨青睐的狼狈和窘迫,多么独特的、难忘的人生体验呀!我们这次骑行,从开始的日夜兼程,到后来的砥砺前行,克服了年龄、体力、恐惧、心理压力等诸多困难,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终于如愿以偿的实现了骑行独库公路的梦想,真是值得可喜可贺可庆啊! 感谢老杨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后勤保障;感谢施延文既当领路者又当导航员的无私付出和后期的各种保障;感谢龙军尽职尽责、无怨无悔的认真做好收尾工作及兼任的修理工作;感谢两位大姐的顽强拼搏,她们为我们这个团队争了光,也为东宁的妇女添了彩;感谢哈尔滨的小井用“黑鸟”软件给大家拍的无数个照片,即便总是落后也是乐此不疲😃;感谢同江小苗尽快融入团队、以顽强的毅力变走坡为骑坡,不仅没拖后腿还鼓舞带动了他人。总之,我们能够顺利平安的实现越天山、闯独库的梦想,绝不是偶然的,是我们每个成员共同努力、团结协作的结果。再次感谢大家!还要感谢我的战友、朋友、骑友对我们的关心、关注、和祝福!谢谢!!!</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