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p><p class="ql-block">大家好!</p><p class="ql-block">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二十年前的那个初秋,十六、七岁的我们怀揣梦想,走进了雷州市第一中学,同窗苦读、朝夕相处,一起度过了人生的一段青春年华。结下了不是兄弟姐妹,胜似兄弟姐妹的血肉亲情。相隔二十年的今天是个令人难忘、高兴、幸福的日子。首聚崇信,心情无比激动。</p><p class="ql-block">在此,感谢筹备同学们辛勤付出。二十年风雨历程,仍初心不改,嘘寒问暖,急人所急。珍惜友情,彼此共处。</p><p class="ql-block">光阴如梭飞跑,童心依旧年少。再度重逢。在那青春少年的年代,同学们留下了特别难忘的记忆,遗憾的是,那个年代我们男女之间就像隔着一道长城,那种传统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同学的正常交流。</p><p class="ql-block">分别二十年的今天,重叙往日的友情和思念,倾诉生活的苦乐,尽享重逢的喜悦。别亦难,不知何时再相见。惜离别,不知如何说再见。愿我们的聚会成为搭起传播友谊的桥梁,彼此之间永远保持联系。</p><p class="ql-block">致2017年能相聚在一起,珍惜缘分!!!— 欧庆团</p> <h3></h3><h3></h3><h3></h3><h3></h3><h3><br></h3><h3></h3><h3></h3><h3></h3><h3></h3> <p class="ql-block">右起一排:陈柯漫、陈小玲、苏丽荣、王海英、林远、何秋璟; 二排:黄春园、王何胜、欧庆团、王海鹏 三排:谢坚、陈闰发、胡润、林伟青、黄宁、陈如泉、苏福荣、王发、江良 、陈丽杰、张小靁、后排:吴学谦</p> <p class="ql-block">左起:苏福荣、林伟青、陈如泉、胡润</p> <p class="ql-block">陈华春、陈柯漫、陈小玲</p> <p class="ql-block">左:陈王发、吴学谦(吴聪)</p> <p class="ql-block">左起:王海英、 陈丽杰</p> <p class="ql-block">江良 、陈如泉</p> <h3>朋友之交
闲时,心时闷得慌,就写起朋友这个题目了,用以忆起朋友一起走过的日子。人生活在这个高级动物聚集的种群里,会产生朋友。有的朋友,会渐渐疏远;有的朋友,会走完一生。即“朋”即“友”,“义”字当头。朋友坦诚的。朋友不怕多,只怕不义。
曾忆起,儿时的伙伴,一起捣蛋,一起逃课,又一起“学雷锋”,多好。可是,多年后,伙伴已成家,小孩子都会去放牛了,生活的重担磨平了他头上的棱角,世俗掩盖了童言,一起曾经许过的诺,都成为岁月的记忆,心灵间形成了鲁迅笔下的无情隔膜。
中学时的阿强,二人无话不谈,别人都形容成“二兄弟”,后来由于无心向学,流窜社会,都无脸见我多年,渐渐成为空白的记忆。阿牛,头顶上二只角,与人争执,激动时,跳上床顶,二目圆睁,由于血气堵塞不通,满脸通红,额头上的二只角更加突出吓人。在大家的轮翻舌战下,会哑口无言,然后“嗅嗅”地学牛叫,严然牛魔王,很是逗人。我们的关系很好,一起去吃饭,连衣服都换着穿。后来,他落根南宁,很少回家,友谊渐见生疏。(阿Q),单纯得可爱,初三时曾经问过“是不是男人与女人睡靠近在一起就能生孩子了”满脸的天真。可能是这家伙生物课常打瞌睡了的吧。令我想起时就大笑不止。与他成为好朋友,是在初一经历了捐款那回事后,当时,我们班主任为了响应学校光荣的号召,组织我们为贫穷地区的学生捐款,阿Q是我的邻桌,轮到他到讲台上捐时,平时并不大方而又喜欢把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上并戏弄别人的他,捐了好几块之后,就又掏出一毛钱,对班主任说:是帮我捐的。登记入册,当时我并不知情,因为教室很喧闹。他在回到座位时,嬉笑地对我说“我帮你捐了一毛钱,你不用捐子”我当时少年气盛,很生气,让他去退掉。他倒过来嘻皮笑脸地说“哈,你那么穷,我帮你捐了是好事、、、、、”我正气满面对他说“我的尊严不容忍别人去侮辱,拳头就落下去了。那件事后,不知乍的?后来二个就成为了朋友。直到现在,那小子常欺骗我的感情,滥用我的同情心。夜深人静时,有好几次打来电话,说是又打老婆了,打得好惨,后悔得要死。我当时还谴责他不是男子汉,为他着急,还让他赶快送老婆到医院吧,再跪床头下向老婆道歉了(他做得到的)。直到有一次,还是他老婆给捅破了谎言。原来是老婆说他喝了酒,臭。不愿与他XX,还不让上床睡,只好睡地板了,更惨的的,还不给被单与枕头。真相大白,大快人心啊。
环境的改变,又会出现不同的好友。
大龙,二位无心去谈无聊的恋爱,只管疯玩,一起跑步。闷时,泡泡“功夫茶”也不错(总比泡MM省心得多)。精力旺盛时,抱一个大篮球到篮框下乱抛。虽然框很大,但总是投不进去的。说也奇怪,没去恋爱的人,倒又成为众多女生眼中的爱情专家。可能是所谓的“超情物外而清醒的吧”,“不识芦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闲来无事,好几女生就会找到我们,泡泡功夫茶,谈谈爱情经,日“取经”分析她们的爱情会不会有好的结果,或是她们这样的爱情值不值得继续下去等。我俩的口头禅就是“顺其自然”,可惜那时的“露露”没有那么的主动,只是眼睛放下电,送下秋波,擦肩而过。而我更没有心思去追的无聊事。偶尔拉上家位,带上几瓶啤酒,到铁军公园的立交桥草地那边,铺好报纸,洒瓶相碰,天南地北地吹着。还可以到树林那边逛逛,开开玩笑。回想起来,很是回味。陈风是成绩很好的技术型人才,喜欢写诗,二人一起时,常常谈起了某某又是有了新作品,谈得口沫四飞,得意忘形,每到中午,二人就扛着垃圾桶到走廊去收拾垃圾,碎纸等。
朋友,并不要强求什么,当对方困难时,默默地为他伸出温暖的手。最好的朋友是你能和他在一起走在走廊里,不说一句话,离开后,感觉这好像是一次从来没有过的一次美妙交谈。—邓乃森<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