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北线西藏之旅

jxhong

<h3>今天是8月2日,星期五,芜湖温度28℃~36℃,高温天气、酷暑难耐,明天就要出发去西藏了,想想高原冰川,感觉一份清凉</h3> <h3>今天芜湖气温25℃~36℃,预报台风要来,风还是比较凉爽,早上坐8:30的大巴来到了南京禄口机场</h3> <h3>下午2:30左右到成都,今天成都气温22℃~33℃,感觉比芜湖好一些</h3> <h3>青羊宫,有“川西第一道观”之称</h3> <h3>晚上陶总、张总的大学同学杨先生,热情招待了我们,推荐的蜀九香火锅,让有美食家之称的晨虹赞不绝口,晚上8、9点了还顾客盈门、热闹非凡!</h3> <h3>饭后逛了一下宽窄巷,去年从318来成都,已经来过宽窄巷子,此次走马观花转了一圈,回旅店早早休息了</h3> <h3>今天8月4日,早上成都气温22℃~32℃,大雨中我们开启了西行之旅的第一天:成都—映秀—卧龙—四姑娘山、住四姑娘山。</h3> <h3>10:30左右,沿着成都平原(也叫川西平原)往西,雨也停了,前面已经能够隐隐约约看见大山了,进山了不下雨,感觉非常好</h3> <h3>参观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h3> <h3>难得一见的七彩祥云</h3> <h3>有点天路的感觉了</h3> <h3>海拔3900米,</h3> <h3>远眺神秘的四姑娘山</h3> <h3>第二天(8月5日小雨):四姑娘山—小金县—丹巴县—甲居藏寨。住丹巴甲居藏寨。雨不大,从四姑娘山下来就停了</h3> <h3>青稞饼,松茸汤,饼清香松软非常好吃,松茸汤也很鲜美,价格也还好10元一碗</h3> <h3>在四姑娘山镇中餐后,下午赶到了甲居小格玛精品民俗酒店,</h3> <h3>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炊烟袅袅、烟云缭绕,与充满灵气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将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示在人们眼前,以一种艺术品的形态存在,</h3> <h3>丰盛的晚餐,哪能没有美酒?但进入藏区“不喝酒”成了清规戒律,热情好客的小格玛赠送了家酿的青稞酒,好在海拔不高(2000米左右),晚餐印象深刻</h3> <h3>传说丹巴出美女,果然名不虚传,小格玛大方的和我们同行好友一一合影留念</h3> <h3>宛如仙境的甲居藏寨。2005年甲居藏寨代表“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h3> <h3>保存完好的嗦坡碉楼</h3> <h3>第三天(8月6日):丹巴县—嗦坡碉楼—亚拉雪山—八美—道孚—炉霍县(住)</h3> <h3>高山草甸,一朵朵各种各样的野花、蓝天白云,仿佛把人们带到了童话世界</h3> <h3>八美镇地处“康巴腹心”,是连接康东、康南、康北的枢纽和通往甘孜北路八县的门户</h3> <h3>八美墨石公园。 辽阔的草原中,突现岩石的断裂带,石黑如墨,因处在美丽的318国道风景线上,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第八美 ”,新晋网红之地。是一处集观光、体验、科考与科普价值于一体的世界地质奇观。 </h3> <h3>今天是8月7日,川藏之行的第四天,计划行程:道孚—翁达—五明佛学院—下午1点左右看天葬(西藏人推崇天葬,是认为拿“皮囊”来喂食胡兀鹫,是最尊贵的布施,体现了大乘佛教波罗蜜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观看需强大的心理,临时取消)—色达县城,回炉霍县住。</h3> <h3>色达佛学院:全称是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简称五明佛学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境县城东南方约20公里处,海拔3600米上。</h3> <h3>在重重的群山环绕之中,僧舍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密密麻麻搭满了四面的山坡,为数众多的绛红色小木屋,延绵起伏,蔚为壮观。这些红色小木屋,是五千名僧俗的住所(出家男子称扎巴,出家女子称觉姆即女尊者)</h3> <h3>晚上回到了炉霍,晚餐张总安排了丰盛的藏餐</h3> <h3>今天8月8号,我们好友一行进藏的第五天,今天计划行程:炉霍县—甘孜—雀儿山—德格印经院(住),我们8:30出发、小雨☔️,气温11℃~19℃,穿了一件体恤、外套,单牛仔裤。下午四点左右到达德格县(气温10℃~21℃)</h3> <h3>纯真的“高原红”</h3> <h3>玉隆拉措风景区</h3> <h3>今天8月9日,进藏的第六天,今天行程:德格县—江达—昌都,住昌都。早上游览了印经院</h3> <h3>德格印经院是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雪山下的宝库”盛名的德格印经院,全名“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于1729年,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h3> <h3>今日印经院的库房里,存放着20多万块印版,这些印版中,有经文,有史籍,有画版,储存了藏族文化中70%的古籍。它们是藏族文化的长城,文化的史诗,文化的奇迹,仅看看印版的制作就会震撼人心。</h3> <h3>今天是8月10日,进入川藏线的第七天,今天行程:昌都—邦达机场—72拐—怒江大峡谷—八宿(住)</h3> <h3>昌都邦达机场</h3> <h3>今天的天气不错,邦达中餐后,进入川藏线最精彩的一段,72拐!</h3> <h3>下午4:00左右到达八宿县,早上从昌都出发时担心温度会低一些(换了一件厚点的牛仔裤),但从邦达进入318线后,一路气温感觉还高一点。八宿县今天气温13℃~19℃。</h3> <h3>今天8月11日,317川藏之行的第八天,今天行程:八宿—然乌湖—米堆冰川—波密(住)</h3> <h3>米堆冰川</h3> <h3>进入川藏线的波密县,原本以为冰川之乡温度会低不少,但与前几天没有大的变化,感觉气温还略高一些,今天波密县气温13℃~24℃</h3> <h3>从八宿至波密,原本想象以为,接近拉萨藏区植被少、草色凋无,但这一路感觉走在初夏的皖南山区,草木茂盛,但远处的雪山时时提醒你到了雪域高原。</h3> <h3>今天是8月12日,西藏之行的第九天,今天计划行程:波密—通麦—鲁朗林海—色季拉山—林芝(住)</h3> <h3>途遇露营的游客</h3> <h3>鲁朗位于西藏林芝八一镇以东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有“东方瑞士”的美誉。主要以冰川地貌、高山峡谷和动植物资源景观为主,是冰川、高山、峡谷、草甸、森林、河流、湖泊等各种景观并存且全世界不可多得的顶级旅游资源地</h3> <h3>色季拉山口,海拔4720米,同行的好友状态都不错,但到了高海拔地区,动作还是要放缓一点,不要剧烈运动</h3> <h3>临行前,在超市还买了一些食品,以备不时之需,但沿途的吃、住都非常好,路况也很好,遇到一些塌方、维修路段,从边上的临时便道通过,也就100来米,对车辆的要求不是那么苛刻,非四驱、普拉多不可,车况好一些的车子都可以</h3> <h3>今天是8月13日,沿317转318西藏之旅的第十天,今天行程:林芝—尼洋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回林芝(住)</h3> <h3><h3>南迦巴瓦峰,是珠峰东端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在海拔上,她仅仅屈居世界第十四位,可是,她却以另一种方式占尽“风骚”,被誉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峰常年云雾缭绕,非幸运女神眷顾是很难谋得一面之缘的。</h3></h3><h3> 今天在进入景区的途中,有幸拍下了她云雾中稍纵即逝的尊容,</h3> <h3>雅鲁藏布江</h3> <h3>今天,12℃~25℃,单件牛仔裤、体恤衫、稍厚点的外套,即使在最接近南迦巴瓦峰的观景区也嫌温度高,需防晒</h3> <h3>今天8月14日,西藏之旅的第十一天,今天行程:林芝—巴松措—米拉山—拉萨(住)。</h3><h3> 今天早上我们没有走林拉高速,林拉高速米拉山口段隧道已建成,我们沿着国道318,翻越5018米的米拉山口,感受5018米的高原环境,同行好友状态都不错</h3> <h3>今天是8月15日,我们好友一行进藏的第十三天,今天由于是在拉萨市区游览,9:00我们从居住的酒店步行来到了位于拉萨市北京西路的罗布林卡。该建筑群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h3> <h3>经过二百多年的扩建,全园占地36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100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h3> <h3>下午2:00,我们来到了哲蚌寺,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系黄教六大寺庙之一,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整个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h3> <h3>哲蚌寺是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创建。解放前该寺僧众超过一万人,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h3> <h3>哲蚌寺三面环山,南面是一片慢坡地,树木和灌木覆盖着,前临拉萨河及开阔的谷地平川,整个寺院依山势逐级修建佛殿经堂、扎仓僧舍,群楼耸立,层次错落有致,规模宏大。行走其中,恍若徜徉于山城之中,既有曲径通幽之感,又有柳暗花明之乐,无论是潜修于寺庙,还是身处万丈红尘,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修行!<br></h3> <h3>漫步在哲蚌寺,有点冷清、幽静,但恰恰是它的冷清,让同行的好友感觉非常好,感觉它就是一块远离喧嚣的净土,让人们还原最朴质的内心,同时也让人们感觉到浓浓的佛教庄严气氛,</h3> <h3>公元1642年,在蒙古和硕特部骑兵的帮助下,格鲁派推翻了辛厦巴藏巴汗的统治,建立了蒙藏联合的甘丹政权后,作为格鲁派地位最大的哲蚌寺,自然成为了甘丹政权的驻地,也是最早的驻地,就位于今天寺院甘丹颇章(大殿),时间长达六年之久。</h3><h3> 五世达赖喇嘛驻锡此地时,许多重要决策就是在这个大经堂内做出的。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布达拉宫遭遇雷击和战火之后(吐蕃王朝崩溃之后,引起内战所遭遇劫难),还未得到重建和修复,它在红山上孤寂荒凉了数百年。直到公元1645年,藏历新年刚过,一个重要的消息在甘丹颇章引起震动。流失多年的鲁格肖热(布达拉宫最为重要的一尊圣观音像)被找到了。在固始汗的王妃的加持下,正被送往拉萨。为了让鲁格肖热回归布达拉宫,五世达赖喇嘛决定重修布达拉宫,历时九年,浴火重生。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带领三千人的庞大队伍,从拉萨出发,经今天的当雄、那曲进入青海,随后穿越宁夏、内蒙古南部草原,再经河北张家口,历时9个月,于当年的12月中抵达北京。</h3><h3> 顺治皇帝为表示隆重,12月16日,以狩猎的名义亲自前往京郊的南苑猎场迎接他们。也就是在这段时期,甘丹颇章政权得到中央政府的正式确认,达赖喇嘛这个称号也首次得到中央政府确认,并设有一块龙镏方形金印,也称五世达赖喇嘛金印。上刻有汉、满、藏三种字体的26个字: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钦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拉喇达赖喇嘛立印。此后,历代达赖喇嘛转世,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h3><h3> 五世达赖喇嘛离京返藏后,布达拉宫也都全部竣工,他便从甘丹颇章正式迁入布达拉宫。由于达赖是在甘丹颇章建立政权的,所以史称“甘丹颇章王朝”。因此,对于布达拉宫而言,五世达赖喇嘛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这也意味着今天的哲蚌寺看似平常但蕴含着浓厚的藏传佛教底蕴,从这座寺院所传出的诵经声变得更为深远流长!</h3> <h3>8月16日,我们好友一行藏地旅行的第十二天,今天行程是沿青藏线去纳木措游览</h3> <h3>唐古拉山,山脉高度在海拔6000米左右,最高峰各拉丹冬海拔6621米,唐古拉山(峰名)6099米。唐古拉山口的海拔虽高达5220米,却因坡缓、高差小而并不显得险要和难以逾越。山峰上发育有小型冰川,为长江、澜沧江、怒江等河流的发源地。</h3> <h3>唐古拉山口,公路海拔5231米,铁路海拔5072米。是青海、西藏两省的天然分界线,视野开阔望得远。这一带是一片冻土,泥土层的水分长年结冰。山口天气极不稳定,即使夏天,公路也经常被大雪所封,冰雹、霜雪更是常见现象。此处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六成,所以一般乘客路过唐古拉山口,会有明显的高山反应。</h3> <h3>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周长约318千米,面积约1920平方公里。</h3> <h3>今天是8月17日,是我们好友藏地旅行的第13天,今天行程安排游览布达拉宫和大昭寺</h3> <h3>布达拉宫,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h3> <h3>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h3><h3>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经历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规模。值得一提的是,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h3> <h3>今天是8月18日,是我们好友藏地旅行的第14天,今天行程安排主要就是游览羊卓雍措,因为明天就要回家了,所以今天一早我们就从居住的酒店往羊卓雍措进发。</h3><h3>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并非藏北的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她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面积675km2,湖面海拔4,441米,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h3> <h3>沿途不少骑行者,这里海拔4400米</h3> <h3>雅鲁藏布江</h3> <h3>8月19日早上,从贡嘎机场返回,结束愉快旅行!</h3><h3> </h3> <h3>藏地之行感悟:去西藏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些感悟,但什么样的心情、目的、态度及行程安排,感受也有所不同。每一场旅行,每一次的旅程,都是一种学习和成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h3><h3> 来西藏之前,我们考虑了许多,也准备了许多,比如高原反应、携带衣服、食品及车辆、行程等。高原反应可以说同行好友都没问题,除第一天从成都到四姑娘山镇太阳穴有点感觉,好在第二天就好了,但高原地区行动要缓一点,需预防感冒,要备一些常用的感冒药;衣服带了冲锋衣、羽绒衫、棉毛衫(三套)及登山鞋,结果一路过来都没用上,每天穿的是:薄牛仔裤(夏天穿的)、体恤衫、春秋衫(带帽的,非常实用,可挡太阳),在车上再放一件冲锋衣内胆,到垭口、高海拔临时穿一下;来之前我们在超市买了压缩饼干等食品,以备不时之需,但从成都出发经317至昌都,再转318至林芝、拉萨,一路过来饭店非常多,包括加油站也非常方便;行程方面,从成都驾车经317国道至昌都,再从昌都经318至波密、林芝到拉萨,来一场深入人心的自由旅行,关注的不再是点对点的旅行,而是由点到线的较为全面的自然、人文景观的了解,这样的行程更会加深人们一路而行的所有感受,更好的理解所谓“风景在路上”的含义。</h3><h3> 人们都说西藏是我国最神圣的地方,西藏广阔,有美丽的山川湖泊、蓝天白云,成群的牛羊,洁净的天空、圣洁的冰川,广阔的草原。这些美丽的景色在洗涤你心灵的同时,更能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宗教氛围,走进西藏,就置身于浓郁的宗教氛围,几乎时时处处都能感觉到藏传佛教的神奇魅力。从色达、德格、昌都、林芝至拉萨等城市街头,手摇转经筒的藏民比比皆是,且藏民每天手摇转经筒是世代相传的,历经千年而成习俗。五彩的经幡也无处不在,有的扯上高耸的雪山,有的连缀成一片彩色的海洋。寄寓佛教灵气的玛尼石是藏区的独特景观,有的堆积得伟岸如山,有的绵亘路边长达数公里,在西藏你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佛教的熏陶,让你满怀感恩之心,使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改变,让你得到升华。</h3><h3> 旅行是修行,看的是风景,修的是性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