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皇城根下

黄敬一

<h3>7月下旬,我俩老参团慧驴户外旅游俱乐部,游玩内蒙克什克腾大草原,在北京集合报到,我们有了在北京逗留的一天时间。想留着体力行走大草原,只在城皇根下转悠、转悠…</h3> <h3>清晨下了火车在北京西站旁边的庆丰包子铺用了早餐后,到旅游团给我们预订的宾馆安顿好,便开始我们的北京一日游。第一站先到天安门广场,这是我第二次进京,53年前我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了毛主席对红卫兵的检阅。当时激情洋溢的青年现在已是……</h3> <h3>此小视频是这次旅游的团友崇京娟老师之作。</h3> <h5>离开天安门,直奔北海公园,昔日的皇家园林,今日是大众的休闲之地。绿树红墙,碧波荡漾,清风拂柳,只是灰蒙蒙的天有点遗憾。</h5> <h3>童年的歌,儿时的故事,令人难以忘怀。我老伴情不自禁的唱起了……</h3> <h3>我们从北海公园东门进,慢慢的悠到北门出,过对街,来到了什刹海景区。穿过两个不知名的小胡同,眼前出现了宽阔的水面 ,此时节正值荷花季,“古柳垂堤风淡淡,新荷漫沼叶田田”,沿着湖边走走,允吸着带着淡淡荷花清香的空气……</h3> <h3>我们坐上了景区旅游三轮车,车把式兼导游周师傅带领我们开始了前海后海转一圈的老北京胡同游。一口京腔,一把折扇,边骑着三轮边给我们讲叙一些胡同的趣闻轶事,昨日今天…</h3> <h3>坐着三轮游什刹海是北京的一道靓丽风景线</h3> <h3>当三轮转到什刹海前海东沿路,周师傅介绍了两家百年老字号,国家级非遗特色餐馆:《考肉季》建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前海东沿路14号);另一家《东兴顺爆肚张》建于1883年,离《考肉季》隔几个门面,喜欢美食的朋友不妨去品尝、品尝。</h3><h3><br></h3> <h3>我们比较感兴趣的是周师傅讲叙的”门当”、”户对”的常识:老四合院的门口一般有两个石墩这叫“门当”,或叫门墩,有园形的,有长方形的,他说:古代打仗都会用战鼓,所以武官家门口的门墩是鼓形的,过去的文官都要经过十年寒窗苦读书,为了记住官位来之不易,他们就把门当做成长方体形,像一个书箱一样。“户对”则是大门顶部装饰门框的园柱也叫门簪。老百姓家门口可以有门当(石墩)但一般只有官员家门顶部可以有”户对”(门簪)。后来"门当户对"同呼并用,成为男女婚嫁的考虑条件。古时候在给人提亲时要专门看这家人门框上的”户对”个数,若男女双方”户对”个数相同,”门当”的大小相似,就会被认为是“门当户对”了。回来后查了查资料,基本是那么回事,涨知识了!</h3> <h3>:</h3> <h3>转了好几个胡同,干净,安静,门外墙整修一新的四合院都是大门紧锁,有的还挂有“私人住宅,不得入内”的牌子。周师傅说这都是富人区。我们也经过了一些门面破旧的四合院,周师傅指着一个开着门的四合院说:”从他门口墙上电表的个数看,可看出住了12户人家,四合院成了大杂院了,这就是贫富的区别。</h3> <h3>周师傅骑着三轮带着我们从前海转到后海,经过宋庆龄北京故居,再转到梅兰芳博物馆,醇亲王府(现为委国家宗教事务办公场所)。</h3><h3>转了一圈,约用了一个多小时回到了上车的地方 ,周师傅的导游结束了。他告诉我们离恭王府不远,于是我们开始步行,想去看看国家5A景区《恭王府》,走了近一刻钟,到了恭王府,哇塞!已是下午4点多钟了,那儿来参观游玩的人群仍是熙熙攘攘,买门票的队伍还是长龙,我们决定不进去了,在售票院子里,拍两张,打个卡。</h3> <h3>来北京之前,做了北京一日游的攻略,在网上查到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保存了元代胡同院落的布局形式。是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我们从恭王府出来,乘坐地铁到了南锣鼓巷。</h3> <h3>从一座高大的牌坊进入南锣鼓巷,经过两边的壁画及装饰墙,便顺着磨肩擦踵的人群往里面走去,街道两边的老北京小吃,文雅茶馆、酒吧,鳞次栉比,传统的,时尚潮流的,时空交错,五花八门,不管怎样还是脱不了京味。</h3> <h3>南锣鼓巷的主街已改造成了繁华的购物街了。我俩老对吃喝,购物不感兴趣,已是傍晚时分,我们抓紧时间去遛一遛两侧的胡同。</h3> <h3>明清以来南锣鼓巷周围的胡同居住过许多达官显贵,解放后也有许多名人在此居住。时间不够了,我们只想去雨儿胡同参观齐白石纪念馆,想在国画大师的作品前凝视,品赏片刻。可惜已是下午5点多了,纪念馆关门了。站在纪念馆门口,眼前浮现出他画的栩栩如生的虾,倍感遗憾。</h3> <h3>一天里,我们从天安门—北海公园—什刹海—南锣鼓巷转了一圈。这一趟,行履匆匆,还来不及细品北京的参辰与厚重,便要离开了,再见了北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