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子宫颈癌等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免疫预防专家共识》,该共识是我国首部HPV相关疾病免疫预防方面的专家共识。 <p>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专家们的共识吧!</p><h1> <b> 一、为何要达到共识?</b></h1><p> 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在2018年5月发出的消除宫颈癌的全球呼吁,我们亟需一份客观、系统、前瞻且适用于本土的专家共识,从技术层面引导接种医生、疾控专业人员、临床医生,规范的、科学地参与子宫颈癌及HPV相关疾病的防控,尤其是开展HPV疫苗接种活动。</p> <p></p><h1> <b> 二、《HPV专家共识》中有哪些内容是我们需要知道并了解的?</b></h1><p> <font color="#ed2308"> 17-24岁及40-44岁为两个HPV感染高峰</font></p> 《HPV专家共识》中指出,与全球其他国家不同,中国的HPV感染有自己的流行病学特点。在国际上,感染HPV16和18型的人最多。除此之外,我国HPV52和58型宫颈癌患者的占比显著高于全球水平。<p></p><p> 一项中国多中心研究显示,中国女性HPV感染率按年龄呈双峰分布,<font color="#ff8a00">第一个高峰在17-24岁,第二个高峰在40-44岁</font>。这一方面与大年龄段女性免疫功能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对新发和既往感染的清除能力下降,从而更容易发生持续感染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其本人或配偶与新的性伴侣接触而发生感染有关。<br> </p><p> <font color="#ed2308">2018年全球30多万名女性死于宫颈癌</font><br></p><p><font color="#ed2308"> </font>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公布的结果显示,2018年,全球有近57万名女性新患宫颈癌,30多万人死于宫颈癌。其中,<font color="#ff8a00">中国新发宫颈癌病例数约11万例,每年约5万名女性因宫颈癌死亡</font>。</p><p> 全球约70%的宫颈癌与HPV16/18有关,而我国与HPV16/18相关的宫颈鳞癌比例约为84.5%。有研究发现,中国的HPV感染流行病学特点与全球不同,除<font color="#ff8a00">广泛流行的HPV16和18型外,HPV52和58型在我国宫颈癌患者中的占比显著高于全球水平</font>。 </p><p> 专家表示,促使HPV感染持续存在并进展为癌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font color="#ff8a00">生物学因素</font>,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衣原体等各种微生物的感染,如沙眼衣原体等,二是<font color="#ff8a00">行为危险因素</font>,主要包括性生活过早、多性伴、多孕多产、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营养不良以及保健意识缺乏,不愿主动接受宫颈癌筛查等。</p><p><br></p><p> <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ed2308">疫苗+筛查可100%预防宫颈癌</font><br> 共识中明确表示,宫颈癌可预防。HPV疫苗加筛查是行之有效的预防宫颈癌的方法。</p><p> 宫颈癌疫苗分为2价、4价、9价。<font color="#ff8a00">能防几种病毒就是几价苗,价数越高,预防的HPV病毒越多</font>。研究显示,接种9价疫苗在中国可预防91%-94%的宫颈癌,但也不是百分之百的预防。也就是说,如果仅靠打疫苗预防宫颈癌,避免不了一些高危行为引起的宫颈癌。</p><p> 对HPV感染目前没有直接消灭的方法,打疫苗使筛查的阳性率大大降低,为了防治漏网之鱼,筛查必不可缺少。目前在我国,宫颈癌筛查率和覆盖面不足。如果想达到预防效果,<font color="#ff8a00">筛查率应该到70%到80%以上</font>。中国约有3亿人品需要筛查,但现在筛查率远远不够。<br> <br> <font color="#ed2308">宫颈癌疫苗可放心接种</font><br> 目前,我国市场上有2价、4价、9价三种宫颈癌疫苗,9价疫苗严重缺货。一些人宁可到国外打9价苗或等待,也不接种2价或4价苗,在这种情况下,不必一定要打9价苗,目前市场上的宫颈癌疫苗都可以接种,<font color="#ff8a00">在9价苗供应比较少的情况下,2价、4价也是比较好的选择</font>。如果觉得不踏实,<font color="#ff8a00">接种2价或4价苗后,一年后可以再接种9价苗</fon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