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5月20日,在餐厅吃完千篇一律的英式早餐后回到房间,收拾行李准备出发。窗外来了不速之客,不断的向我张望着,我找出了坚果。</h3> <h3>聪明的海鸥,不吃杏仁。</h3> <h3> 今天的行程回到伦敦,去威斯利花园和邱园。</h3><h3> 英国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通常最高气温不超过32℃,最低气温不低于-10℃。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北部和西部山区的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中部和东部则少于800毫米,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适合植物生长。</h3><h3> 因为独特的气候,英国是一个园艺大国,岁月的沉淀成就了很多有名的花园。</h3> <h3> 作为全球最值得去的十大花园之一,威斯利花园以卓越的景观带给游客们美好的心情。</h3><h3> 威斯利花园位于伦敦西郊萨里郡,建于1904年,面积53公顷,收集了超过3万种植物。</h3><h3> 威斯利花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英国皇家园艺协会(RHS)的大本营,是RHS旗下花园中最精致、也是最美丽的花园,充分强调不论游客的兴趣与参观季节,都可以从园中充分体验到地道的英式园艺之美与趣味。威斯利花园中有各种各样的小花园和混合花境,比如岩石园、玫瑰园、围墙花园、蔬菜园、温室、野花花园、沙漠景观、七亩园(Seven Acres)等等。</h3> <h3> 我们乘坐的大巴刚到达花园的停车场,训练有素的志愿者Helen已到车门口热情的迎接我们,带我们入园,给我们介绍威斯利花园的情况。<br></h3> <h3>花园大门上的标志</h3> <h3>紫斑牡丹,超级喜欢。</h3> <h3>原生长在中国云南的原种黄牡丹</h3> <h3>用原种黄牡丹培育出的大牡丹花。</h3> <h3> 看一眼就爱上的德国鸢尾花。</h3> <h3>Walled Garden“围墙花园”运用攀援植物装扮着四周的砖墙。Walled Garden是欧洲花园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利用四周的墙壁围 出一个独立世界的花园,大多会在四周的墙面上装饰以垂吊或攀援性的植物。这座围墙花园四周攀援的是紫藤和藤本月季。</h3> <h3>美洲紫藤</h3> <h3>大花紫藤。</h3> <h3>拜拓斯顿山里的杜鹃在每年四月到五月达到高潮,华丽的色彩让人留连忘返。</h3> <h3> 这里的高山杜鹃,许多原产中国。</h3> <h3> 英式自然式园林——七亩园。这里形成了开敞的草坪、静谧的池塘、茂密的树林等多样的景观空间,采用园林式的种植形式配置植物群落,展示观赏植物在风景园中的应用。</h3> <h3> 香草种植区域内种植各种芳香草本植物,低矮亲人,便于游人观赏闻香。</h3> <h3>香草园里规则整型的迷迭香。</h3> <h3> 岩石园向游人展示了在“原汁原味”的生长环境下,特定植物的生长状态。设计师将岩石、花草、溪流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面惊艳的花草天地,既模拟自然又高于自然——大概这就是风景式造园的最高境界。</h3> <h3> 阿尔卑斯高山温室有许多在室外气候里无法生存的植物。</h3> <h3> 雕塑、水景、花廊、草坪、花境组成的场景,既可以欣赏植物也可以休闲游览。整个设计,宽敞舒适,视觉冲击强烈,走在园中,让人心旷神怡。</h3> <h3> 图片右侧那棵粉红色的树,网红火烈鸟香椿树。</h3> <h3>锦叶美洲茶</h3> <h3>花葱大道</h3> <h3>建筑与植物完美组合。</h3> <h3>昆虫屋。</h3> <h3>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绿绒嵩,花卉超市有售。</h3> <h3>花园的售卖场。</h3> <h3> 在威斯利花园里,园艺爱好者能够学到和借鉴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个已经存在超过百年的花园,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效果可以看得出来管理者的技艺水平的高超。在跟随志愿者海伦游园过程中,戴着墨镜的海伦弯腰拔除杂草的敏捷动作让我感动,看的出来她是一个真正爱园艺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受人尊敬的老人家。在花园里,我们还见到许许多多和海伦穿着同样服装的志愿者,可见在英国园艺是深入到许多人内心的一种爱好。</h3> <h3> 为了多看一会威斯利花园,我们把中午饭的时间都给省略了,午餐在车上吃干粮解决,下午我们将去邱园。</h3> <h3> TheRoyal Botanic Gardens,Kew 英国皇家植物园林—邱园,坐落在伦敦三区的西南角。是世界上著名的植物园之一,及植物分类学研究中心。 </h3><h3> 邱园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原是英国皇家园林,现在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收集约5万种植物,约占已知植物的1/8。是每个园林人心目中的宝藏。</h3> <h3> 早在1772年,植物园的管理者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收集植物,并开始了植物在经济、科学和欣赏领域的研究。甚至已经有使者到达中国香港、台湾、福建、广西、云南、四川等京津地区采集,在中国采集的植物有数千种那么多。目前,植物园内种植着英国本土和从世界各地引进的植物4万余种,有些植物已在这里生长了上百年。园内的几十座设备考究的玻璃暖房,为那些热带、亚热带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h3><h3> 给我们做了三天导游的余天一大师现在邱园读研究生,现在我们就跟随着他游邱园。我们称天一为大师,是因为他能够记认好多好多植物的名称与类别,虽然他年纪不大,但让我们很崇拜。 记住植物的名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中文,英文,还有拉丁文。三天里他教了我们认了许多植物,但是我现在写游记的过程当中几乎都已经不记得了。</h3> <h3>邱园鸟瞰图。</h3> <h3>邱园最早的温室--棕榈温室,其外形像一艘倒置的航船,是全球最著名的温室之一。这座建成于1848年的大型温室,全长109米,中部宽30米,高20米,收集了各种热带雨林植物,如棕榈类的油棕、西谷米和可可。还有攀援植物、附生植物,以及人们熟知的橡胶、棉花、香蕉、咖啡等经济植物。</h3> <h3> 好可爱的花,玉蕊科的围裙花。</h3> <h3> 一架巨大的白色紫藤。</h3> <h3> 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我国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为我国特有的单属植物,属孑遗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h3><h3> 1869年,大熊猫的发现者、法国神父戴维在雅安宝兴穆坪森林里发现了珙桐树(这种植物的种名中,同样包含有戴维的姓氏: Davidia involu - crata) ,很快引起欧美植物学界的重视,纷纷来华寻找珙桐。紧接着,1897年法国人法戈斯将他采集到的37枚珙桐树种子送回法国栽种,但只有1枚发了芽,幸运的是于1906年开出了奇异之花。1900年英伦园艺公司派遣植物学家亨利·威尔逊到湖北宜昌、四川峨眉—瓦屋山搜集珙桐种子,他于1903年至1904年几次将所采集的种子寄回英国繁殖,珙桐自此在异域安居。在邱园(kew gardens)中,数棵百年前的珙桐树至今还挺立在园中。也许出于地缘原因,对珙桐最为倾心的是瑞士人,珙桐树甚至一度达到了“大街小巷飞白鸽”的繁多程度。</h3><h3> </h3> <h3> 水生花园中的荷花池。</h3> <h3> 树木园里有大片的草地,供人休息的长椅。加拿大雁在悠闲的散步,它们已习惯与人和平相处。</h3> <h3> 淫羊藿</h3> <h3>雕塑是花园不可缺少的静物。</h3> <h3> 威尔士公主温室是座崭新的大型温室,占地4490平方米,于1987年建成对游人开放。室内每一区域都具有不同的环境条件,均由计算机控制,通过调节供热、湿度、通风、采光系统,来保证最有效地利用燃料和水。节能是该温室的一大特色。室中植物极为丰富。热带干旱区与潮湿区的植物在这里各逞奇姿,共聚一堂。干旱区的仙人掌、龙舌兰、芦荟、生石花等格外惹眼。潮湿区中,天南星科、苦苣苔科、秋海棠、龟背竹等植物争奇斗艳。巨大的亚马逊王莲,叶片硕大如盘,花朵娇艳美丽,更是其中光彩夺目的明星。这里还有奇妙的食虫植物如美洲瓶子草、捕蝇叶,广为人知的经济植物香蕉、菠萝、胡椒、生姜,以及丰富多彩的蕨类和兰科植物。</h3><h3> 我们在这个温室里流连了太长的时间,后面有许多温室没有时间看了。</h3> <h3> 展示多石少土地区植物生长状况的Rock Garden及Grass Garden(草园)格外有特色。草园建于1982年,现在种植的草的种类有数百种之多,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h3> <h3>团员们正聚精会神的观察植物。</h3> <h3>半圆型的建筑是邱园最小温室--高山温室。</h3> <h3> 英国邱园里有一处模拟蜂巢艺术装置,让人感到震感的同时,又极具美感(Laura Collinson)。</h3><h3> 该艺术装置由英国本土设计师沃尔夫冈·巴特雷斯(Wolfgang Buttress)设计,最初原型来自于2015年意大利米兰博览会上参展的英国亭建筑的核心部件(下图为设计师Wolfgang Buttress),撤展后重新于邱园搭建而来。</h3><h3> 这个错综复杂的装置,高度为17米,外形设计旨在模拟蜂群聚集(to mimic a swarm of bees),以“传粉昆虫的视觉特征(a visual symbol of the pollinators)”来展现传粉昆虫给人类提供蜜源的同时,面临的威胁。野花草地(Wild flower meadows),是蜜蜂采蜜的最为重要的栖息地之一,自从1930年以来,英国已经丧失了97%的这类生态环境。</h3><h3> 整个建筑使用了17万块铝材搭建而成,在其内部,装有1000只LED光源,营造出一种类似于管弦乐对似的夜间氛围,整个重新搭建耗时4个月完工。蜜蜂发出嗡嗡声类似于低音C调,十分优美,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将人声和大提琴谱写成的交响乐,在蜜蜂发出嗡嗡的低沉音调伴奏下,完美地表达了平静、沉思的音景。</h3> <h3> 树木与建筑组成的艺术。</h3> <h3> 金琏花,又叫腊肠花,泰国国花。通常看到的是树木的形状,上面挂满一串串花。邱园里的金琏花长廊,却让一串串花全部伏贴的挂在了铁架上,非常震撼。</h3> <h3>英国最小的皇室宫殿--邱宫和后花园。</h3><h3>邱宫一度是乔治三世和夏洛特皇后度夏的地方,后花园建有亭台、雕塑和水景,栽培着各种食用、药用和香花植物。</h3> <h3> 如今的邱园占地121公顷,设有26个专业花园和6个温室园,还有标本馆、经济植物博物馆和进行生理、生化、形态研究的实验室。园内古树如盖、绿草如茵,有40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半天时间匆匆而过,根本没有办法游览全部,如果还有机会去英国,我想我会在邱园呆上一整天。</h3> <h3> 地陪导游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我们,我们几乎跑着出邱园,眼前这一座与中国有关的宝塔从眼前遗憾掠过。</h3><h3> </h3><h3> </h3> <h3> 从500多张照片中选100张来写这一篇,有些崩溃。但对于园艺爱好者来讲,一天两个大园子,信息量大到难以一下子消化,好在有这些照片,可以让我慢慢的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