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读后感

<h3>  暑期到了,跟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多了,炎炎夏日,哪里最适合呆着呢,书城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带孩子去书城看看书,静静心,也不觉得那么热了。在孩子看书的同时,我也翻看着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一书吸引了我。<br></h3><h3><br></h3><h3></h3> <h3>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最近的情绪有点烦躁。暑期里和朋友一起给孩子们报了两个兴趣班的试上课,结果朋友的孩子开开心心的参加活动,女儿则是哭闹着不愿意上课,这样几次下来我都忍不住向孩子发火,责怪她不如朋友孩子爱学习,看到我生气了,女儿却哭得更大声了,可是看着女儿泪水涟涟的样子,我心中又充满不忍和矛盾。</h3> <h3>  正如书中第一章所讲,不生气:别让担心和爱化为“气”,我们自己首先要有平稳的情绪。大人的世界充满了烦恼的事,遇到不开心、不顺心或者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难免会情绪失控,这时妈妈们会皱起眉头抱怨:“这么不听话的孩子,气都快被他气死了……”其实妈妈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会让孩子感觉莫名其妙,心中充满委屈,也会让孩子感到畏惧,时间久了,就会行成压抑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可能会和妈妈一样,易怒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孩子会把妈妈的欲望、个性特点不自觉地吸纳为己有,并表现出来,这极其不利于孩子后天健康性格的行成。</h3><h3> 读到这里,不禁想起女儿平时的表现,快上中班的她去幼儿园时还是会哭,在外人面前十分腼腆,在家里却是十足的“家里横”,生气的时候会说“都怪你”“坏妈妈、坏爸爸、坏奶奶”,当她不愿意做某件被要求的事时会说“烦死了”,有时甚至突然冒出一句“神经病”,我们都诧异于孩子的这些变化,原本可爱的小天使为何会有这般表现。仔细想想,这些负面的、不文明的言语终究是我们家人传递给孩子的,忙碌于工作的父母,操持琐碎家务的奶奶,在面对好奇探索世界的孩子制造“麻烦”时,便会口无遮拦的顺口溜似的表达出自己不满的情绪,而这,都被快速吸收外界信息的孩子学习了去。看了书中的案例,我突然想到“佛系妈妈”这个词,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你都不悲不喜。我想,在孩子“不听话”时,我不妨试试这一招,压制住自己的坏情绪,至少不让它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等过几分钟再以平静、温和的声音来响应孩子,或者自己先做个示范,这样做的效果会不会好很多呢,因为在愤怒的情绪氛围下,不仅会使孩子感到害怕,还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模式,他们不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以为吼叫、发怒就是最佳最自然的方式。</h3> <h3>  针对我一开始的疑问,在书中也找到了答案,“急性子妈妈更容易让孩子失去耐心”,这一章节的内容就提到了很多妈妈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可是最后孩子能学到的东西却很少。事实上,报补习班、兴趣班是可以让孩子学到一些东西,但妈妈过于强调、过于严厉,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记得我让女儿去上兴趣班时,她不情愿地说:“不是放假了嘛,为什么还要上学?我不想去。”孩子认为放假了就可以去玩了,却被妈妈安排去上兴趣班,她当然不乐意了,尽管我和她说去兴趣班也是玩呀,而女儿是更想去淘气堡里面无拘无束地玩。试问我决定让孩子去上试上课前有没有问过孩子的意见,有没有尊重过孩子的选择呢?!看着身边朋友们的孩子都学这学那,自己的孩子却不愿意学,我的内心是真的着急。但看到书中写道:“如果妈妈真的没有办法做到让自己心平气和地看待孩子的问题,那么妈妈可以试着这样问自己:‘我着急,孩子就会做得好点吗?’”我坦然了。每个孩子的发展都不一样,我为什么要要求女儿跟朋友女儿一样喜欢舞蹈,喜欢画画,喜欢乐高呢!也许她现在不喜欢,但随着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就会喜欢呢!我应该再多点耐心,静待花开。</h3> <h3>  遇见这本书,就像燥热三伏天的一场及时雨,浇灭了我心中的焦虑,看着熟睡中的小天使,我想起作者前言里的一句话:妈妈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母亲,就会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所以,孩子才5岁,路才刚开始,我们一起成长!</h3>

孩子

妈妈

兴趣班

情绪

女儿

不听话

朋友

喜欢

自己

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