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影感

女王

<h3>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影感</h3><h3> 王咏梅</h3><h3> 好久好久好久没有写影评了,对不起,虽然你没有想要看,但是我为我的懒惰抱歉。</h3><h3> 那天看了相声演员于谦演的《老师,好》有点点手痒痒,我抠都没抠就忍住了。今天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我的左手逮着右手挠了挠,但是也忍住了。可当我看了某公众号两篇影评后就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了,一篇叫《看完&lt;哪吒&gt;,也许你能这样和孩子聊聊》,另一篇是《好父母都是骗子》。</h3><h3> 第一篇《看完&lt;哪吒&gt;,也许你能这样和孩子聊聊》先发问:</h3><h3> 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才能不断拉着他们向上、向前,让他们最终实现了蜕变和超越呢?</h3><h3>答案有三:</h3><h3>首先,如何理解成长——面对偏见。</h3><h3>其次,如何面对挫折——旷达与乐观。</h3><h3>第三,什么样的本领才能让自己成为英雄?不是乾坤圈,不是混天绫,而是奋力抵抗时自己冒出的三头六臂。意思是努力可以调动自己的潜力。</h3><h3> 不难看出这篇文章的谈话对象是孩子,侧重点在个人成长。这篇文章符合了电影的主题,也就是爆红的哪吒语录: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h3><h3> 第二篇《好父母都是骗子》,不用说主题,标题已经很明显了,强调了父母的重要性。</h3><h3> 而在我这个用了20年时间看别人孩子在某一固定时间段成长的老师来说,对于我这个与自己的“魔丸”斗争了9年的中年老母亲来说:个人努力重要,父母引导重要,但一个人的成长远不止这些因素,还有更多,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想要说……</h3><h3>(一)先回顾一下电影故事</h3><h3> 一场天宫大战中,妖怪混元珠被原始天尊擒拿,被放到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成了两粒可以转世成人的珠子:灵珠和魔丸。</h3><h3> 在原始天尊的安排中,灵珠是要被太乙真人带去人间,给陈塘关的李靖做儿子的。而魔丸,则要被暂时放在宝器之内,等三年后天雷劫落地,劈它个魂飞魄散。可这完美计划,却因原始天尊的小徒弟申公豹心生嫉妒,被打破了。申公豹暗中作梗,掉包了魔丸和灵珠,结果,魔丸转世成了哪吒。</h3><h3> 于是哪吒开始了与自己命运抗争的征途……结局是成功了,而这个成功背后是苏心说的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h3><h3>(二)一个管束自己的乾坤圈</h3><h3> 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荀子认为人生而有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人之生也固小人”,而这个内心住着的小人就叫作“性恶”。</h3><h3> 是的,人的天性里是贪玩的,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游戏也好麻将也罢,都是你内心里那个“魔丸”的帮凶。“铁杵磨成针”里的老婆婆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让想弃学的李白迷途知返;“择邻处、断机杼”都是与“魔”抗争的非常之法;“头悬梁,锥刺股”里的古人又在干嘛?是在和“瞌睡虫”这个小困小“恶”做斗争。</h3><h3> 每一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一颗“魔丸”,在你自己还未能主动说出:我必须戴上乾坤圈,因为我怕控制不住时,必须有一个人能把它套在你的脖子上。</h3><h3> 自律是没有那么容易形成的,孙悟空需要“紧箍咒”,哪吒也不能没有“乾坤圈”。在没有自律之前,你是否主动接受他律直接决定了你是向恶还是向善。</h3><h3>(三)一对不离不弃的父母</h3><h3> 李靖夫妇不是普通的父母,他们的家庭完全是现当代中国家庭的缩影,同时他们这一对极具代表性的父母也具备了优秀父母的所有素质。</h3><h3>第一,事业上小有成就,且道德上心怀黎民百姓。(托塔天王夫妇。)</h3><h3>第二,夫妻间恩爱和睦,夫唱妇随,共同进退。(事业上是伙伴,教育孩子默契有加)</h3><h3>第三,即使工作忙碌,对疏于陪伴想尽办法弥补。(母亲陪孩子踢毽子。)</h3><h3>第四,面对偏见,有化质疑为鼓励的教育能力。(母亲告诉哪吒他是灵珠转世)</h3><h3>第五,面对误会,有抽丝剥茧的判断智慧。(父亲从哪吒衣袖上水怪的味道判断出是村民错怪了哪吒。)</h3><h3>第六,面对困难,有帮孩子分担的勇气。(父亲用符咒想替哪吒代受天劫)</h3><h3> 所以,我想对为人父母的人说的是,当你的哪吒还没有从“魔丸”变成“灵珠”时,你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和李靖夫妇的差距在哪里。</h3><h3>(四)一个严而有爱的老师</h3><h3> 老师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电影里的太乙真人无疑是颠覆原著形象最大的一个,但也是神仙里最接地气的一个。我觉得这才是现实生活中老师真正的模样,不要神话老师,老师早已是一个走下神坛的凡夫俗子:他颜值不高,还曾经贪酒误事,满嘴插科打诨……</h3><h3> 但是这些都不影响他是一个好老师,因为关键是他一定要在哪吒和百姓冲突最厉害的一刻用拂尘兜住他的底线;一定要在魔丸无法控制自己时出现,教他用本事控制自己的魔性;甚至在必要时,还要把自己的“坐骑”送给徒儿,在他前行的道路上助他一臂之力。</h3><h3> 师者不易,抓住教育的契机才不枉你为孩子负重前行。</h3><h3>(五)一个携手共进的朋友</h3><h3> 人生而孤独,对抗孤独和寂寞的法宝之一是友情。</h3><h3> 这个友情,可以是哪吒对三太子的救命之恩,也可以是伯牙和钟子期的默契知音。甚至可以是港片里的“损友”和现代友情里流行的互黑似的“相爱相杀”。</h3><h3> 当然,这个友情更是广义的,我觉得很多人和兄弟姐妹除了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外,应该还有朝夕相伴的互帮互助,这个互帮互助就是友情。再比如你和爱人之间,除了弗洛伊德奉为万物之宗的性以外,还有相濡以沫的彼此理解和成就,这个彼此理解和成就也是友情。</h3><h3> 所以友情也是助你向善除魔的利器。</h3><div>结语:</div><h3> 成长没有那么简单,你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致谢,致谢一个自律的自己,致谢那对不离不弃的父母,致谢有些严而有爱的老师,致谢一群携手共进的小伙伴。</h3><h3> 感谢这个世界上为“魔童”变“灵珠”而奋斗的每一个角色,你拯救了孩子就拯救了世界。</h3><h3> 2019年8月2日星期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