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紫竹院公园里的新建‘古迹’:紫竹院行宫和紫竹禅院。</h3><h3>紫竹禅院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李太后(慈圣皇太后)遣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号双林)建万寿寺的同时,建了万寿寺下院,即紫竹禅院的前身,供奉观音菩萨。(冯保趁机还扩建了他的私人寺庙_双林寺,双林寺塔的遗址现仍在公园南门内)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下院建紫竹院行宫,更名为“紫竹禅院”。禅院后破败,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了紫竹禅院,与行宫合称为“福荫紫竹院‘’。后被八国联军毁坏,破败不堪。民国时期论为个人私产。2002年列为海淀区文保单位,后在原址重建,行宫称福荫紫竹院,寺称紫竹禅院。2014年对外开放。</h3><h3> 紫竹院行宫 主要建筑是主殿紫霄殿,报恩楼,左右四斋堂。报恩楼一层内设展厅,展出大运河文化和紫竹院的历史。其余四斋现正在展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能工巧匠,大师们的艺术作品。</h3> <h3>紫竹行宫平面图</h3> <h3>致养斋</h3> <h3>静逸斋</h3> <h3>天香斋</h3> <h3>栖筠斋</h3> <h3>紫霄殿前的两棵明朝古银杏树</h3> <h3>紫霄殿</h3> <h3>报恩楼</h3> <h3>行宫报恩楼展览品</h3> <h3>双林寺碑文拓片</h3> <h3>明朝太监冯保画像</h3> <h3>重建紫竹院碑碑文拓片</h3> <h3>院内四斋厅里的展品选</h3> <h3></h3><h3>紫竹院公园里的新建‘古’迹:</h3><h3>紫竹禅院,是佛教寺院,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为二进院落。山门殿(天王殿)前有2个石狮和2块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石碑(《重建紫竹院碑记》和《福荫紫竹院碑》),山门殿供奉弥勒佛,两侧有四大天王,后面是护法神韦陀。</h3><h3>第一院落有主殿大雄宝殿和东西配殿。大雄宝殿供奉三世佛(佛祖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和二胁侍,两侧有十八罗汉,背后面是普陀观音。大雄宝殿前有廊钟、廊鼓,一尊香炉和2棵小七叶树。伽蓝殿(东配殿)供奉关羽、周仓、关平,两侧有文昌、龙王。祖师殿(西配殿(东配殿)供奉关羽、周仓、关平(关羽之子),两侧有文昌、龙王。祖师殿(西配殿)供奉三位祖师:达摩、迦叶、慧能。<br>第二院落有主殿观音殿和东西配殿。观音殿供奉紫竹观音(身边是小龙女、善财童子)、送子观音、杨枝观音。地藏殿(东配殿)供奉地藏菩萨和二胁侍(闵公和他的儿子道明),弥陀殿(西配殿)供奉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h3> <h3>山门殿</h3> <h3>前院</h3> <h3>大雄宝殿</h3> <h3>二进院观音殿</h3> <h3>塑像别具风彩,作品出之专家之手。</h3> <h3>紫竹观音塑像(七图选自网络)</h3> <h3>明朝双林寺介绍</h3> <h3>明太监冯保画像</h3> <h3>双林寺塔旧照片</h3> <h3>明朝双林寺塔遗址(下面有塔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