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爱之旅综合篇(上)——抹不去的蜜色记忆

荟文

<h3>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岛上的北爱尔兰组成,简称UK。</h3><h3>6月的英爱之旅,游历了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爱尔兰,途径威尔士,感受了泰晤士河上吹来的英伦风,随处可见蜂蜜色原石房屋,留下了那一抹难忘的蜜色记忆。<br></h3> <h3>行程图。</h3> <h3>4日,随团乘坐国航的飞机,飞行11个小时,到达伦敦希斯罗机场,温度由32℃骤降到13℃,当晚入住机场附近ibis酒店。</h3> <h3>第二天,大巴行驶在伦敦街上,昔日的雾都今天天朗气清,阳光明媚。</h3> <h3>车窗外漂亮的民居。</h3> <h3>骑自行车出行的人。</h3> <h3>伦敦经久不变的标志“三红一黑”之红色的双层大巴车。</h3> <h3>威斯敏斯特街景。</h3> <h3>坐落在威斯敏斯特的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是英国君主位于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是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h3> <h3>胜利女神金像在蓝天背景下熠熠生辉。</h3> <h3>大英博物馆陈列有800万件展品,参观的人络绎不绝。</h3> <h3>这张图说明以前的壁画都是彩色的。</h3> <h3>乘船游览美丽的泰晤士河。</h3> <h3>横跨泰晤士河上的伦敦塔桥,因在伦敦塔附近而得名。该桥始建于1886年,是伦敦的象征。</h3> <h3>伦敦地标“伦敦眼”(The London Eye),坐落在泰晤士河畔,是世界上首座、同时截至2005年最大的观景摩天轮,总高度135米(443英尺)。</h3> <h3>碎片大厦是伦佐·皮亚诺设计的,位于泰晤士河南岸,高达1017英尺(309.6米),是全欧洲第二高的大厦。</h3> <h3>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国教的礼拜堂。历代国王加冕及王室成员(如威廉王子)举行婚礼的场所,也是王室成员和英国名人(如牛顿、达尔文)的安葬之地。</h3> <h3>丘吉尔塑像。</h3> <h3>6日,出发去剑桥,一路丽景。先康桥撑篙,感受《再别康桥》的唯美意境,后陆路参观剑桥大学。剑桥大学共有31个学院,几乎和剑桥市区融为一体。</h3> <h3>寻梦康桥。(另有专辑)</h3> <h3>有故事的苹果树的后代。</h3> <h3>圣三一学院由贝特曼主教创立于1350年,是剑桥大学中第五古老的学院。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毕业于此。</h3> <h3>这个被称为“最怪钟”称号的时钟,它不靠指针或数字计时,却令一只形态丑陋的机械昆虫“吞噬”分秒,又称时间吞噬者。</h3> <h3></h3><h3>英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约克,位于英格兰东北部,在将近2000年的时间里,约克一直是北英格兰的首府,地位相当于今天的伦敦。</h3> <h3>约克大教堂是英国最大,同时也是整个欧洲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公元1220年开始兴建,1470年竣工。</h3> <h3></h3><h3>肉铺街是英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中世纪街道,以前这条街有26间肉铺,故名之。街道非常狭窄阴暗,两侧排列着15世纪的都铎式建筑,上层的建筑向外突出几乎碰到对面的建筑物。</h3><h3>也是《哈利波特》里小魔法师们购买学习文具的对角巷取景地。</h3> <h3>一点阳光。</h3> <h3>难得一见的中医馆,亲切的汉字。</h3> <h3>由罗马人于14世纪建造的长约5公里的原始罗马建筑约克城墙,是英国历史的缩影和见证。</h3> <h3>7日,乘车前往温德米尔湖区。先在一个精致小巧的火车站乘坐蒸汽小火车,到了码头,又换乘游轮游览温婉静谧的温德米尔湖,船停泊在鲍内斯码头,下船徜徉在有着浓郁英伦风情的鲍内斯小镇,吃到了当地有名的炸鱼薯条。</h3> <h3></h3><h3>8日继续往北,前往苏格兰首府爱丁堡。</h3> <h3>爱丁堡城堡被誉为爱丁堡之冠, 苏格兰人的精神象征,它耸立在死火山上,庄严雄伟。</h3> <h3>苏格兰标配。</h3> <h3>圣玛格丽特礼拜堂据说是爱丁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礼拜堂中美丽的彩色玻璃窗描绘出马克姆三世的圣洁王后,传说礼拜堂就是由其子大卫一世于12世纪初兴建献给她的。</h3> <h3>爱丁堡城堡曾经是堡垒,皇宫,军事要塞和国家监狱,因此防御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在古堡的城墙上,还能看到整整齐齐地安放着一个个乌黑的古炮。</h3> <h3>王子街。</h3> <h3>远眺城堡,一面斜坡,三面悬崖。</h3> <h3>城堡下的王子大道花园。</h3> <h3>巧遇宣传环保的裸体自行车游行队伍。</h3> <h3>当晚车行至格拉斯哥附近住宿。</h3><h3>9日早晨,离开苏格兰的格拉斯哥,驱车去往凯恩莱斯码头,乘渡轮到达北爱尔兰。导游小古告诉我们,渡轮的时间是11点半,时间很充裕,于是把我们带到公路旁一个漂亮的海边拍照休息。</h3> <h3>公路对面也很美。</h3> <h3>继续驱车,在规定的时间登上横穿英国北海海峡的渡轮。我们的大巴停在轮船的底舱,我们从车上下来后上到七层大厅休息。也可以上到更高的楼层到夹板上拍照。</h3> <h3>上岸后,乘车直达“巨人之路”(又名“巨人堤”)。</h3> <h3>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不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壁伸至海面, 被称为“巨人之路”,1986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h3> <h3>去往贝尔法斯特市途中,一会儿阳光,一会儿暴雨,才换来彩虹凌空。</h3> <h3>“和平墙”和政治壁画是贝尔法斯特的一道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也是了解北爱尔兰历史以及政治、宗教、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h3><h3>早年贝尔法斯特是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冲突最激烈的地方。为防止宗派暴力事件发生,隔离墙也称和平墙,在贝尔法斯特应运而生。99处和平墙及城市建筑物上的2000多幅政治壁画,成为双方宣泄仇恨、赢取同情的另一战场。</h3><h3>可惜大雨如注,只有在车里拍几张印象画效果的壁画。</h3> <h3>贝尔法斯特市政厅。</h3> <h3>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齐名的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拍摄时间是晚上九点半。</h3> <h3>10日晨起,参观泰坦尼克博物馆。</h3><h3>贝尔法斯特是北爱尔兰地区的最大海港,泰坦尼克号诞生地。新建的泰坦尼克号博物馆已成为贝尔法斯特的新地标。</h3> <h3>外形很像乘风破浪的船头。</h3> <h3>泰坦尼克号船坞模型。</h3> <h3>博物馆附近的一张壁画,不明就里。</h3> <h3>翻开历史,爱尔兰人和英格兰人是有着世仇的。尤其是发生于1845年至1850年间的土豆饥荒,英格兰人见死不救,致使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饿死,病死,因饥荒而移居海外)。</h3><h3>这种民族仇恨再加上宗教、文化上的冲突,最终导致爱尔兰人在1922年宣布脱离英国,成立爱尔兰共和国。</h3><h3>由于宗教的原因,北部的6个郡仍属于英国,称北爱尔兰。</h3><h3>英爱战争早已结束,今天(6月10日)我们将自由通行于两国,从北爱尔兰到爱尔兰,从贝尔法斯特前往爱尔兰首都都柏林。</h3> <h3>爱尔兰崇尚绿色,三叶草是国草。</h3><h3>一踏上爱尔兰,就会发现自己置身于绿的海洋之中。</h3> <h3>休息站遇见一群小学生校服也是绿色的。</h3> <h3>坐落在梅瑞恩公园角落的王尔德的雕像。</h3><h3>王尔德身穿一件带有粉色衣领的绿色夹克,穿着一条长裤和一双锃亮的黑色皮鞋,斜坐的姿势,脸上带有不同寻常的双面表情,显得很特别。</h3><h3>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位作家、剧作家、诗人,于1854年出生在都柏林梅瑞恩广场一号公寓,他的一生短暂、戏剧性又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学造诣。那句名言“We are all in the gutter,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仍很励志。</h3> <h3>都柏林之门,一道靓丽的风景。</h3><h3>这只是寻常百姓家普普通通的门,色彩缤纷。据说以前这里的门都是白色的,为了防止酒醉的人入错家门,于是把相邻的门漆成了不同的颜色。</h3> <h3>中午在“巴蜀人家”用餐,是不是很亲切。</h3> <h3>基督大教堂是都柏林最古老的教堂之一,集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为一体,为都柏林联合主教教区的礼拜中心,始建于1030年。</h3> <h3>教堂的跨街拱廊成为城市的一个独特的景观。</h3> <h3>都柏林圣三一大学是159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下令为“教化”爱尔兰而参照牛津、剑桥大学模式兴建的一所世界级一流研究型大学。</h3><h3>它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一样实行学院制,然而其下只有一所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故其通常被称为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h3> <h3>第一任校长塑像。</h3> <h3>等待进图书馆参观的人群。</h3> <h3>新图书馆门前广场有一座破碎的地球雕塑,这是意大利雕刻家阿纳尔多•波莫多罗(Arnaldo Pomodoro)1990年的作品。这一雕塑警示人们,如果不及时控制环境污染,控制人口增长,地球就会千疮百孔。</h3> <h3>下午前往威克洛郡,走进唯美恬静的宝尔势格庄园。(另有专辑)</h3> <h3>当晚入住庄园酒店,品尝到世界第一大黑啤酒品牌Guinness黑啤。(另有专辑)</h3> <h3>行程过半,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