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是信仰——许开红老师参加全国德育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聆听吴又存老师报告有感

安东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引路! 七月似火,骄阳当头,省“卞珍凤名师工作室”成员怀着如火的热情,从东部沿海,千里奔赴祖国的西南——山城重庆,走进《中政参》第四届全国德育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重庆南开中学。 经历了简约却庄重的开幕式,我们便迎来了第一位重量级的名师——吴又存老师。 开篇,吴又存老师深情地回忆了自己3月18号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经历与感受,解读了此次座谈会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br>吴老师说:“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明理的,还是动情的;不仅要仰望星空,还应脚踏实地,力争做一名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思政教师首先自己要真信真懂并上升为自己的信仰,才能真正的把信仰向学生传递,当好学生引路人”。<br>吴老师的话掷地有声,“试想如果一个思政老师自己都不相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样的‘引路人’会把学生引向何处?”鞭辟入里,一针见血。此时的吴老师,脸色严肃,目光坚毅,那一刻,台下的我读懂了一个共产党员对思政课的爱,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爱到深处是信仰!<br> 因此,吴老师坚决强调,思政老师:“不能做‘贝多芬(背多分)’,也不能做‘赵先生(照本宣科)’,更不能做‘吴先生(误人子弟)’。”一定要把思政课上成“有温度”的课。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章节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大家都懂,复杂的是如何上好?吴老师开创性的选用凤阳的花鼓戏作素材,当场就唱起了花鼓戏!这才是灵动的思政课、有温度的思政课!<br><br>吴老师的报告诗词、歌曲、影视等元素融于一炉,思政、语文、历史等学科纵横交驰,真实案例、新闻热点和自身经历娓娓道来,他那匠人无痕的教育教学方法,激起了全场共鸣。<br>我感受到了吴老师高超的教学技巧,丰厚的知识积淀,宽广的人文胸怀。整个报告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仅给七百位学员带来知识的和能力的提升,也给我们带来思想的浸润,视听的享受。<br> 巴山蜀水间,豁然开朗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这里,我们学习了名师们的真知灼见,聆听了名师们的专业引领,沐浴了南开厚重的底蕴。他们为我们播下了一粒粒火种,点燃了我们“努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的火把! <b></b><b></b>

老师

思政

名师

思政课

引路人

信仰

吴又存

行万里路

理论课

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