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济南,大明湖,流传着很多故事。</h3> <h3>初次迈进大明湖,我是感动的,为它的平民化而感动。</h3><h3>垂柳依依,绿树掩映,小桥流水,碧波潋滟,哪一处看,都有皇家园林的气派。</h3> <h3>一座城,一个湖,实乃市民之幸。我看到,有遛娃的,有遛狗的,有弹唱的,有下棋的,有喝茶的……都是市民打扮,多为休闲之态。看得出,这就是他们的日常。</h3><h3>大明湖,或许已经是人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融入了血液中,渗透到生命的每一个角落。</h3> <h3>移步换景。或于桥上,或于岸边,或于高岭之上,所收获的都是美景。</h3><h3>如果,</h3><h3>划一叶扁舟</h3><h3>于破浪前行处</h3><h3>看波光粼粼</h3><h3>看水草漂荡</h3><h3>看鱼儿摆尾</h3><h3>看小鸟纷飞</h3><h3>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画面,在这如画的美景中,如果能够好像夏雨荷和乾隆那样偶遇,吟诗作画,抚琴同唱,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想着想着,不禁让人心怀荡漾,向往不已。</h3> <h3>园中雕塑处处,都是生活化的体现。这正是一个地方的市民文化的最好体现。老百姓生活的场景,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所有人的眼前。</h3> <h3>桥下,小船穿梭而过,渐行渐远。</h3><h3><br></h3><h3>让我不禁想吟诗一首:</h3><h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h3><h3>看风景的人在船上看你,</h3><h3>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h3><h3>别人装饰了你的梦。</h3><h3><br></h3><h3>看着小船远去,我也想去坐坐。</h3><h3>女儿却说她没有兴趣,所以不坐了吧。</h3><h3>女儿,你对什么有兴趣?</h3><h3>小小年纪,竟然对那么多东西不感兴趣。</h3><h3>这是有主见还是对生活失去了兴趣?</h3><h3>为父有点担心哪。</h3><h3><br></h3> <h3>回到酒店,休息片刻。和女儿到酒店的大堂旁边的酒店,吃一碗牛腩面,简单中收获了美味。</h3><h3>发生一件趣事,用微信下单,却忘了埋单。酒店的服务员尾随到房间,提醒我们忘了埋单。我才在懵懂中忆起,竟然不知不觉地吃了一顿霸王餐!</h3><h3>我会记得,人生的第一次吃霸王餐,在济南。</h3> <h3>吃完饭,在民国风情的酒店大堂,拍拍玩玩。女儿笑得开心,完全没有民国风范。</h3> <h3>女儿坐好啦,趁着爸爸还有力气,爸爸要拉着你去周游世界。</h3> <h3>是什么花,能让女儿这么沉醉。</h3> <h3>让开让开,让老爸也出来亮亮相。</h3><h3>“爸爸,要用手把肚腩遮住。”</h3><h3>知我者,女儿也!</h3> <h3>中午,女儿读书给我听。能做女儿的听众,表明我水平还是蛮好的,因为女儿对听众的要求很高——必须要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h3> <h3>这本书爸爸表示没有读过,不过爸爸希望你未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h3> <h3>来了济南,趵突泉是不能不去的。虽然听说现在的趵突泉因为水位的问题,已经远远没有当初的神采了。但毕竟它还是天下第一泉啊。</h3> <h3>有碑为证。</h3> <h3>这是回酒店的路上,街边的雕塑。平民化风格更加明显。女儿用看弟弟的眼神看着斜躺着的小孩。女儿一路上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泛滥,几乎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凡是看到和弟弟年岁差不多的小男孩,都要驻足留恋观察一番,然后和爸爸会心一笑。</h3> <h3>从趵突泉回来的路过,经过芙蓉街,进去逛了一圈。发现小食街所售卖的东西都大同小异,有点审美疲劳了。</h3><h3>我和女儿都认为,逛宽厚里比逛芙蓉街更舒服一点。</h3><h3><br></h3><h3><br></h3> <h3>第五天,就这样吧。</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