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你向往大草原吗?向往那种包罗万象的广阔胸襟和无拘无束的自由情怀吗?向往那里美味的食物和热情的牧马人吗?</h3> <h3>带着这些“向往”,今年暑假,我又一次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那种在马背上远望的熟悉的感觉,依然让我心旷神怡。但这一次,我们拥有了更多新的经历,了解了更多关于草原和马的故事。而偏偏是这些马背下的故事,编织在一起,触动了我的心灵。</h3> <h3>故事还是围绕着“草原英雄”巴特叔叔来展开,这一次,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牧马人形象。</h3> <h3>刚到大营的那天,巴特叔叔和其他马倌们骑着马来迎接我们,他们与大巴一起飞奔,身上的红披风被风吹起,在身后飘扬,英姿飒爽。下车后,巴特叔叔给我们细致地讲了蒙古马以及上马的安全等知识。他说:“我们蒙古人把马当成自己的战友、兄弟,所以,我们不喜欢那种乖乖的马,就喜欢那种有个性的马,要征服他们。”说这句话时,语气里带着坚定与自豪,我看到了一个自信的牧马人。</h3> <h3>第二天下午,当我们骑行归来快到马场时,有一匹马惊了。一位阿姨从马上摔了下来,巴特叔叔闻之飞奔而来,用最快的速度翻身下马,在她旁边查看情况,一直等车来把阿姨接走后才上马回到马场。看着阿姨的儿女担心的样子,大人们就让巴特叔叔开车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先回去了。路上,巴特叔叔还念叨着:“都怪我太大意了,本来可以避免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自责的牧马人。</h3> <h3>在露营的那个晚上,我们围着篝火听巴特叔叔讲故事,他说:“改革之后,草原牧场被划分成一块一块的了,每一块都用铁丝网圈了起来。我们牧民本来是赶着我们的牛马羊走的,哪里草肥在哪里吃,但现在只能在自己的一块牧场里吃,如果碰巧这年我家的草长得不好,那就只能看着我养的动物饿着,”他叹了口气,继续说,“总说我们过度放牧,其实并不是,是人们破坏了本来建立好的生物链。比如说狼,现在狼越来越少了,这并不是好事,其实狼吃的都是那些老弱病残的牛马羊,他们不吃,过两天这些老弱病残也会死掉的,他们正是帮助大自然进行选择。而且,狼平常也吃草原鼠,狼一少,草原鼠就增多了,草原鼠整天在地下吃草根,最破坏草原了......可是这些只有我们当地牧民知道啊,草地退化最着急的是我们啊!”巴特叔叔说这话时,我看到了一个牧马人的无奈。</h3> <h3>离开的前一天,我们玩完游乐项目回来时,像往常一样寻找巴特叔叔,但看见他正在接一个又一个的电话。我听妈妈说,刚刚有个马倌摔了,还连带着一个游客。我们就在巴特叔叔的小桌子旁看着他冷静地询问情况,又听着电话里女人的牢骚声,不禁觉得这是一个有担当的牧马人。他每扶一个游客上马时的压力,真正发生事故后的紧张......都装在他的心里。</h3> <h3>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不易啊!挂了电话,叔叔说:“骑马是项危险运动,这种事情不可避免。现在大营里还养着一个呢,上个月摔的,骨裂,估计又要陪个十万八万的了。”需要陪这么多钱!我们都震惊了。我们看着马场骑行的价目表,感叹道:“十万块钱,就是五百个人骑一次小圈。这一年要有两次这种事,还能赚钱吗?”“是啊是啊,而且还要给马倌们发工资,平常我们这帮熟人来还给打那么大的折。”看着巴特叔叔又接起电话,一边来回踱步一边耐心与对方沟通,我不禁感慨:他得遇到多少次这样的事才能像现在一般,紧张而又镇定啊!</h3> <h3>那天傍晚,我们没有再骑马。我一直在想,牧民是值得我们敬重的!我们吃的鲜美的牛羊肉,我们在草原能够体验的娱乐项目,背后都是他们的身影。面对着自己心爱的草场的退化,面对着旅游业中频发的意外,面对着自己疲惫的动物兄弟,他们是在风雨中负重前行!</h3> <h3>你向往大草原吗?你若是向往准备到大草原去的话,除了带上心情去拍美景、吃美食、骑峻马,还要带上责任去认识这片孕育了文明的包容万物的土地,去了解草原人的需求。因为草原需要我们用智慧和行动去改变和保护,草原的未来需要我们这一辈人来寻找到更合适的守护方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