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看错的两个人

王秋艳律师

<h1><b style="font-size:22px;">  自从减少律师业务后,居家的日子更多了。尤其是近日天气太热,除非业务需要必须出门外,几乎就是宅在家里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每天背诵几篇《诗经》中的作品。还好到这个年纪,记忆力仍然未减,还可以摇头晃脑地吟诵、品味、欣赏。</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每天看几则《论语》。由于古汉语中的发音及文字与现在相比差异太大,有些晦涩难懂,需要借助注释及拓展阅读。另外就是看懂之后感觉道理并不深奥,只是难以做到,否则早就遍地君子了。还有就是个别的内容有些不合时宜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每天都写几十个毛笔字,从原来的不会握笔,慢慢写得有些毛笔字的感觉了。虽说还差得很多,但足以自得其乐。</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于我而言,自小生活在农村,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课外读物,更不用说什么典章古籍了。为什么会对古文化典籍如此痴迷,还真不好说出个准确的理由来。当初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因为喜欢法律,错过了某个名校的古汉语专业。不过,倒也可以用老夫子的一句话来阿Q一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每天的日子都重复如此,与这个社会日益隔离了。平静度日的样子,倒也颇像闲居的老夫子,“申申如也,夭夭如也”。</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要我在名誉富贵和平淡度日这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很容易做决定。前者一直就不是我在意的,我会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做选择:“从吾所好”。</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这两天读到了宰予和澹台灭明的故事,想起了《史记》中的如下记载:</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b></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个人感觉,老夫子这句“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话,后一句话说对了,前一句话,则未必对。</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想弄清楚这句话的意思,就有必要讲讲宰予和澹台灭明两个人的故事。</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先说说澹台灭明。</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澹[tán]台灭明,复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鲁国武城(今属山东临沂市平邑县南武城)人。</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当年澹台灭明欲投孔子门下,是受到孔子另一著名弟子子游的推荐。</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子游做武城宰时,孔子问:“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位叫澹台灭明的,走路不穿小道捷径,没有公事他从不到我屋里来”(意即连走路这样的小事都很谨慎,没有公事从不与公卿大夫来往,具君子之风)。由此,澹台灭明拜到了孔子名下。</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但因为他的外形相貌丑陋难看,孔子认为他不适合跟随自己学习,谓其材薄,冷落了他。在这种情况下,澹台灭明就离开了孔子自己修行。曾游历到吴,后至今江西南昌定居并死于南昌。</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澹台灭明德行高尚,学识渊博,仍以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学说,专释春秋大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在楚国设馆收徒,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是当时儒家在南方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派,其才干和品德传遍了各诸侯国。</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到了东汉时期,澹台灭明做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安在曲阜孔庙大成殿从祀孔子。唐封其为“江伯”、宋封其为“金乡侯”。</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今苏州城南有澹台湖,澹台灭明曾经在此结庐修学。由于地理的变迁,澹台灭明当初结庐的地方陷落成了一个湖泊,故名“澹台湖”。湖口有建于唐代的宝带桥。</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澹台灭明死后,南昌人民为他立祠立墓祭祀,并设立澹台门以表纪念,进贤县也因他南游至此而名。</b></h1><h1><b style="font-size: 22px;"> </b><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2px;"> 注:说到澹台灭明,张岱《夜航船》序中有一个笑话说到了澹台灭明的名字,摘录在此,聊博一笑,也让大家知道知识的力量,还能为僧人争得一个舒适的睡姿呢:</b></h1><h1><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2px;">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 ’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b></h1><p><br></p> <h1><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再说说宰予。</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宰予(前522年—前458年),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言语”科之首(排名在子贡前),“孔门十三贤”之一 。</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宰予小孔子二十九岁,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论语》中涉及宰予的,有四处:</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其一记载于《论语》八佾篇第三中。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牌位应该用什么树木做。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注:在该篇中,宰我在回答了周朝人用栗木做土地神牌位的同时,还解释说用栗木是为了让老百姓害怕。而老夫子念念不忘的是恢复周礼,作为徒弟的宰我却在言词之中带了诋毁周朝的意思。孔子听后难免尴尬不快,但又实在无法给予道理上的回应,只好说“过去的事就不要再追究了。” 其实,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商灭夏,周灭商,用的都是暴力,孔子推崇的周朝自然也少不了剥削压迫。有说法称,所谓的尧舜禅让之说,也不过是用来掩盖暴力推翻前任的遮羞布,所以汉献帝在曹丕逼迫下提出“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后曹丕登基后顾谓群臣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其二记载于《论语》公冶长篇第五中。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注:“朽木不可雕也”一句,自此也成了此后数千年来师长前辈责备年轻人的耳熟能详的用语。个人感觉,老夫子对待这件事,未免有小题大做之嫌,而且有这个感觉的不会只有我一个人。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中曾说:“昼寝之恶也,小恶也;朽木粪土,败毁不可复成之物,大恶也。责小过以大恶,安能服人?”王充还说“孔子作《春秋》,不贬小以大”,但独独对于宰予昼寝这个小问题“以大恶细,文语相违,服人如何?”可惜老夫子的地位太高,王充反驳也不起作用,宰予就这样成为千古以来的反面典型了。</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其三记载于《论语》雍也篇第六中。宰我问孔子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他要不要跟着下去呢?”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注:在该篇中,宰予给老夫子提了一个两难的问题,对于井里的人,是该搭上自己的性命去营救,还是不采取行动落个见死不救的恶名?这也是现代的我们经常会面对的疑问。</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对于该篇的内容,有人另有新解,认为“井有仁”是当时盛行的隐语,指的是“仁人受刑”,我个人比较认同该种解释,也与《论语》后一则衔接更自然。现摘录于此:</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宰予问:“假设告知仁者‘仁人受刑了’,仁者还跟随他吗?”孔子说:“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对君子而言,可以为仁献身,但绝不能接受陷害;可以容忍欺骗,但绝不忍受冤枉。”之后孔子接着说,“君子是博学多才的,行为也处处用礼来约束自己,所以他不可能做出背德叛道的事情。”</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其四记载于《论语》阳货篇第十七中。宰我问孔子道:“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b><b style="font-size:22px;">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用来取火的木头都用过了一遍,服丧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服丧仅一年的时间)就吃大米饭,穿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孩子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b></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注:在我个人看来,宰予具有独立思考能力,遇事不盲从,敢于挑战权威,这其实应该是他的优点。而且他对于服丧时间的质疑并不完全是无理取闹。亲人去世,悲伤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不一定非要以三年时间、不喝酒吃肉不穿华丽衣裳不听音乐等来进行形式上的约束。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两个对待死亡的贤人来。</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一个是庄子。</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惠施)前往庄子家吊唁 ,只见庄子岔开两腿,像个簸箕似地坐在地上,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着歌。</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 惠子说:“你的妻子和你一起生活,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身死你不哭泣也就算了,竟然敲着瓦缶唱歌,不觉得太过分了吗!”</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 庄子说:“不对的,我妻子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仅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仅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气息。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她静静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随之而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达天命,于是就停止了哭泣。”</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 在后人看来,先贤中对待死亡最旷达的莫过于庄子了。他在死前曾经安慰弟子们:“我今死,则谁先?更百年生,则谁后?先不得免,何贪于须臾?”后来又拒绝了弟子们的厚葬要求,称“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弟子们听后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老师您的身体。”庄子笑答:“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 庄子对待死亡的观点,在我看来,体现的是他参透生死之后的旷达,在此之前,也必然会经过恐惧、迷惑、逃避、思考,才开始淡然并最终达到旷达的吧?就如同在菩提树下悟道的佛祖,之前也曾经过各种苦修一样。</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第二个不受礼俗约束的人,是擅长翻“青白眼”、留下“青眼、白眼、垂青、青睐”等词语、身列“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阮籍对世俗礼教十分憎恶。他母亲病死的时候,阮籍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对手得知他母亲去世的消息,就劝他终止棋局。他却非要把棋下完为止,然后回到家中,一口气喝下了两斗酒,之后便放声痛哭,吐血不止。</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嵇喜来吊丧的时候,阮籍不但不打招呼,反而白眼相加。嵇喜在灵前拜了一拜就走了,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弟弟嵇康,认为阮籍太傲慢无礼。嵇康安慰他说:“阮籍这个人就是这样,看不起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凡是这种人,他都以白眼相对,你也不必放在心上。”然后,嵇康便带着一坛酒和一张琴,前往阮籍家中吊唁。阮籍看到嵇康来了,神色缓和了很多,以青眼相对,意思就是,懂我的朋友来了,你知道我不是不悲痛,而是痛在内心,所以带酒来陪我缓解我的悲痛;你知道我的老母亲辛苦操劳了一生,所以带琴来送她一程。</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相比于老夫子主张的三年之丧的强制要求,我个人倒觉得宰予的观点并没有什么错。所以有人说正可以从中看到宰予对儒家思想思考的深入和旺盛的求知欲。发展到现在,我们的多少人士为了工作的特殊需要舍弃了小家顾全大家,又有多少人能够知道他们心中的痛?所以,尽管老夫子骂过宰予“朽木不可雕”,后世对宰予的评价还是颇高的。唐玄宗时宰予被追封为“齐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加封“临淄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再进封为“齐公”,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宰予”。</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附:《论语》相关篇章 </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1.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2.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3.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4.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b></h1><h1><b style="font-size:22px;"> 5.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