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天山、七月赏雪第十五天:雨中进南疆、暮色观胡杨

军号嘹亮

<h1><b>  今天的路线是巴音布鲁克至库如力,全程160公里。路程是我们这次骑行最长的,难度也大,尤其是快到铁力买提隧道时坡度较陡。铁力买提达坂隧道,是天山公路的重要关隘,跨天山分水岭。是全国著名的高山公路隧道一。海拔为3400米,接近天山雪线,全长近2公里。过了隧道,我们就跨入新疆的南疆地界了。老天也是磨炼我们,让我们在此第一次淋雨。山高气温本来就低,加之下雨,更是寒冷,手都冻木了。当然在雨中我们也欣赏到了不一样的景色。下山骑行20公里左右就来到了高山湖泊大、小龙池。</b><b style="line-height: 1.8;">继续前行便看到了著名的树木:胡杨。它“生,一千年不死;死</b><b style="line-height: 1.8;">,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不得不让人心生崇敬之意呀!晚上10点多到达了库如力,库如力是一个煤矿,吃饭住宿还算方便。今天表现出色的是几个女骑友,都咬牙硬是坚持到了目的👍👍👍。明天是骑行独库公路的最后一天,愿我们平安顺利到达!</b></h1><h1><b style="line-height: 1.8;"></b></h1> <h1><b>  这是我们今天骑行第一次休息,也是最后一次集体休息,尔后她们就“全力以赴”开始骑行,生怕赶不到库如力,一直快到目的地时我和龙军才追上她们。</b></h1> <h1><b>  远方的高山是天山的最后一道山脉,翻过它就基本越过天山了。这条大直路和远处的山脉,是骑友们的打卡地,都要以此为背景拍照留念。我那些可怜的队友们只顾骑行,错过了这个打卡地,只有我和龙军在此留了影。</b></h1> <h1><b>  虽然我俩照了相,只可惜是用手机拍的,效果稍差一些。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我们还是知足的!</b></h1> <h1><b>  中途我们先经过“呼屯郭楞隧道”,这也是独库公路上第三个海拔超过三千米的隧道。</b></h1> <h1><b> 过了这个隧道不久,龙军的车子开始慢撒气,我俩就换了一个备胎。结果匆忙中我们又把有问题的内胎重新安装上了😃,害得龙军骑行几公路就要打气。这样折腾几次后,发觉不对劲,又换了一条胎,才无忧无虑的开始骑行。这就是我俩落后的主要原因。</b></h1> <h1><b>山越来越高,坡也越来越陡。有多陡,看照片</b></h1><h1><b>便会知晓的。</b></h1> <h1><b>  经过近9个小时的骑行,终于爬上了“铁力买提隧道”,该隧道海拔3200米,是独库公路上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海拔超过3000的隧道。翻过此隧道,就进入新疆的南疆地界了。该隧道全长2公里左右,里面正在施工,对车辆进行限行管制。即使这样,里面仍然是漆黑一片,我和龙军小心翼翼的平安通过。当时很是担心前面的队友是如何通过的,后来听说她们是在施延文的果断指挥下(没有等待我和龙军)也有惊无险的顺利通过。在此,应该为施延文的正确决定点赞!👍</b></h1> <h1><b>  我和龙军在临近铁力买提隧道时就开始下起了小雨,过了隧道就变成大雨了。多亏她们在施延文的指挥下及时通过了隧道,否则都会被淋成“落汤鸡”。更可怕的是隧道口车辆非常多,在那里等我们也很不安全。</b></h1> <h1><b>  这是我们这次骑行在途中第一次被雨淋,会长她们在前面被淋得不是很严重,并且是在快到山下时才遇到雨的,遭的罪少一些。我和龙军就没那么幸运了,被浇成落汤鸡不说,因为我俩是在山顶上遇到的雨,所以在下山时就被冻得很惨。注意看照片,我戴的可是棉手套呀,依然被冻得手发木😢。下山的路有11公里,在这“寒冷”的7月份,我战战兢兢的骑了半个多小时,真是终生难忘啊!</b></h1> <h1><b>这段路号称“下川藏72拐”,虽然弯急坡陡,景色也同样迷人。</b></h1> <h1><b>  龙军始终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不慌不忙、稳稳当当的按照自己的节奏骑行。</b></h1> <h1><b>从铁力买提达坂下来又骑行了10多公里,便来到了大龙池。</b></h1> <h1><b>  大龙池水面面积约2平方公里,龙池四周环山,山头白雪皑皑,终年不化。山下云杉翠柏,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牧民的毡房恰到好处的点缀其间,美极了!</b></h1> <h1><b>小龙池静如处子,如一颗小明珠置于深闺,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妈妈的怀中。可你无法估量这龙池的能量,不见水从何处来,但见终日不断瀑布水。</b></h1> <h1><b>这就是从小龙池流出的瀑布水。</b></h1> <h1><b>  我们快从山区出来的时候,一片胡杨林映入眼帘,我的心里一阵悸动。那片胡杨,有的生,有的死,有的却是虽死犹生。生,生得昂扬,死,死得悲壮。胡杨,又名胡桐,蒙古语叫"陶来",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漫漫荒原之上,浩浩朔风之中,不屈不挠,不畏不惧的胡杨以艰难生存的姿态挺立着,那豪气、那雄韵,给人们不仅仅是视觉的冲击,更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让人激情跌宕,让人不能不尊重生命的价值,不能不审视生存的态度,不能不珍惜生活的点滴。</b></h1> <h1><b>  人们说,一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腐,这就是胡杨。有些东西死了,很快就腐烂消失,胡杨死了,却保持生的姿态,他向人们展示着他的不屈与抗争:</b></h1><h1><b>炎炎荒漠一绿州,笑傲风沙情自悠。</b></h1><h1><b>蔽日黄龙无所惧,苍桑染尽度春秋!</b></h1> <h1><b>  今天最值得表扬的应该是这四位女士,她们真是太棒了!160公里,并且前100公里基本都是在爬坡,对体力消耗是巨大的,而她们没有一个“掉链子”的,全都到达了库如力。原本第一计划是到大龙池,看大家的体力情况。行,就继续前行,直接到达库如力。不行,坚持不了,则住在大龙池。没想到这几个女中豪杰一直拼到了库如力。👍👍👍!</b></h1> <h1><b> 库如力是河南矿业的龟兹煤矿所在地,只有两家旅店,女士们就近住在一个旅店,旅店旁边是一个大浴池,可以尽情的洗去一天的疲劳和灰尘。男士则继续前行一公路左右住在一个河南人开的叫“老刘饭店超市旅店”的地方,这里的条件还可以,老板也很热情。仍然是洗澡不太方便,一个浴头,20多人轮班洗(这里住了新疆石狮市的10多个骑友)。我洗完澡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明天是我们骑行的最后一天,但愿能够圆满顺利!!!</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