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五十年前和灿和他的同乡从豫北到鄂东从军入伍,五十年后和灿携全家从豫北到鄂西探亲访友。五十年前结下的战友情谊是一辈子的财富,五十年前结下的战友情谊地久天长。情谊没被慢长岁月冲淡,反而越存越浓厚,越存越香甜。在“上蒸下煮”的三伏天,在地表温度高达四 五十度烧烤模式里,来到襄阳这座古老又新型的城市,为了什么?难道鹤壁没有吃的?襄阳也只是粗茶淡飯。难道鹤壁没有喝的?全家人两天没喝到一两酒。难道鹤壁没有游览地?其周边“天下第一古军校”,“浚县老县府”,岳飞庙等是其它地方无法比值的。<br>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一日为战友,终身为兄弟”,“战友情谊浓,胜似亲兄弟”。</h3> <h3>一辈子眷恋的是黄冈,一辈喜爱的是军分区,一辈子的兄弟是战友,一辈子的本质是忠诚,一辈子的品德是善良,一辈子的追求是正义,一辈不忘的是情谊。这就是我们这些曾经当过兵的人的崇高,这就是我们这些曾经当过兵的人的胸怀。</h3> <h3>山河为碑,历史作证,革命友谊,历史永存</h3> <h3>在军分区教导队新兵训练的三个月中,和灿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处处做最好,事事走在前,成长进步很快,军事素质拔尖。因为表现突出,新兵被分配到军分区司令部警通排通信班,不久又调到无线电台,当了一名军分区作战指挥机关和軍分区首长的千里眼顺风耳。</h3> <h3>过去的无线电台收发电报应该很落后,发出电报要把(1 2 3 4)数字换成“滴滴达”“达达滴”的一字一码全靠手指功夫用键盘发出,而抄收电报又要把“达滴滴达”“滴达达滴”一码一字的靠大脑变换成(4321)数字。不论是收是发,全靠大脑灵活,手指功夫过硬才能在最短时间里把首长的命令,指示发出或抄收。在这些方面和灿是出类拔翠的,在其它各方面他也是优秀的,很快提拔担任电台台长。</h3> <h3>望着曾经在无线电台任台长的你――和灿老战友,身体健康,天天快乐,儿孙满堂,儿子媳妇都很孝顺,儿子担任税务局长,孙女己高考入榜,安阳师范学院敝开大门;孙子是高中一年级的学霸,未来清华 北大等着发榜,我们也从你身上沾光。忆往昔峥嵘岁月,历历在目;展未来和和慕慕,全家幸福安康。</h3> <h3>当年没有喝过分别酒,受那个时代的风气,条件的局限;今日的重逢酒要喝个尽性,飲个痛快。一杯杯里面装满了情和意,一杯杯里面满了爱意和亲切。</h3> <h3>一种难忘的最刻骨铭心的感情是战友情,即是战友情又可谓生死情,患难情,含金量最高,贯穿于一生,彰显着它的价值与份量,这份感情让我们一生回味无穷,连接鹤壁与襄阳。</h3> <h3>古隆中是襄阳的门面,很多单位的上级领导来捡查工作,兄弟单位业务来往,但凡第一次到襄阳来,隆中是必游之地,故有“来了襄阳不到隆中就等于没来襄阳”之说。<br>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15km,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居之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这里,脍炙人口的“隆中对”出典在这里。 和灿一家在金兴荣的陪同下,性趣浓浓的不惧炎热的游玩了并赞美有佳“古隆中真是一处风水宝地”。</h3> <h3>如果说隆中是襄阳的门面,那么米公祠就是襄阳的招牌菜。有身份的游人和文人墨客,这里也是必须的去处。<br>米公祠是元末明初为纪念古代大书法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堂内古色古香,庭院清静,碑石林立,怪石嶙峋,银树参天,给人以清静幽深的感觉。和灿一家人在齐子波的陪同下,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愉悦的下午。</h3> <h3>再見了战友们,<br>再見了襄阳!<br>襄阳欢迎你及全家再来叙旧,<br>鹤壁等着你们前来做客! <br>在结束这篇美篇时,借用浠水县军休所支部书记,我们的“黑”排长周水源的一首专为和灿赴襄阳而作的词作为结束语:<br> 挈家访故赴襄阳,鄂豫幽通谊路长。<br> 物事推迟夫妇伴,倾心放语意兴扬。<br> 陈年香曲佳宾待,丽句诚言照肝腸。<br> 古籍名胜游历尽,情深义海怎能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