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来源:
有的是照片翻拍
有的是傻瓜相机拍照
有的是手机拍照(不会使用单反)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着长大的童年 21年前,娃娃儿在幼儿园上学,“六一”这天,跳完“老鼠”,带着面具和比她大的小演员合影。那个时候,周围许多家庭是买不起相机的,拍照得用胶卷,我记得柯达胶卷是比较好的,一张照片一张胶卷,胶卷不能重复使用,所以,按快门是很慎重的。舞蹈服是缝纫师傅按老师吩咐做的,很朴实,然后在上面贴些用闪光纸剪好的图案,以增加舞台效果,别看那一剪一贴,纸不好剪也不好贴,是很麻烦的。 娃娃读一年级了,和同学们跳的舞蹈“搓麻绳”,不知是什么原因,音乐没有播放出来,可孩子们依然跳得那么可爱!由于条件有限,舞台设在宿舍楼门前的平台,没有漂亮的背景,台前摆两盆花算是布景了。 娃娃应该是四五年级的学生了吧,记不得跳的什么舞蹈,依旧是简易的演出服,手里的灯笼格外引人注目。傻瓜相机“咔嚓咔嚓”留下一个个镜头,再回头选择自己满意的照片,不满意的删除后再拍,直到满意为止,然后用数据线连接相机和电脑,将照片传入电脑保存。不过,那时电脑还没普及,拿工资的许多家庭也还没有电脑,甚至有的也舍不得花那两三千块钱买相机,要想保存照片,依然是进相馆洗照片。 事过几年,2011年儿童节,照片中的孩子当时是小学二年级,生活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家长们的意识产生了很大变化,多数家长尤其是年轻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儿童节这样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孩子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现在的演出服无需老师们熬夜整理,可以进店购买,且花样繁多,质地款式任由选择,十分漂亮!老师或者家长举着相机随意给自己的孩子们拍照,学校请来了县级各类领导参加活动,演出节目有电视台全程摄影。 记得这是几首儿歌联唱,几十个孩子在阶梯上唱完一首歌后,从阶梯上跑下来边歌边舞,动作优美,形式新颖,让人耳目一新,节目获得较好名次。 2015年的儿童节,舞蹈是“什么什么花儿”,记不得名字了。舞台上的那一个个小姑娘如花儿漂亮,特别是手中转动的那朵朵大花,格外抓人眼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舞蹈服啊道具啊什么的,可以根据需要在网上浏览,然后下单购买。 人人手持智能手机,且手机功能多,可以拍照摄影,可以上网,拍了照片可以立即发朋友圈与大家分享。 现在,孩子的需求不仅仅是一颗糖一件衣服那么简单了,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得从全方位发展了。许多家长希望自己孩子成绩优秀的同时能学有所长。学校开设了排箫训练课,每天对学生进行20分钟的免费训练。孩子们在“六一”联欢会上集体演奏排箫。 孩子们演奏的“军港之夜”,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舞台下,多漂亮自信的小海军啊! 孩子们演出完以后,向老师围过来,要求拍照留念。“咔嚓咔嚓”,留下永恒。 家长特重视孩子的节日,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却全程跟踪直至结束。 有的家长身在他乡,却能通过微信分享孩子们灿烂的笑容。 家长们将分享到的图片再次发到朋友圈,让亲人朋友们分享自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