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桑娅,(Bosnia and Herzegovina,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1956-) ,出生在萨拉热窝,萨拉热窝是前南斯拉夫、即现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下称波黑)<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的首都。在到荷兰之前,她在萨拉热窝的一所大学的数学系任助教。</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波黑位于巴尔干半岛西部,除了沿亚德里亚海有 20 公里的海岸线外,几乎是一个内陆国家, 被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以及黑山共和国三个邻国包围着。波黑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约 48%的波斯尼亚克人(Bosniaks)、37.1%的塞尔维亚人、14.3%克罗地亚人。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比较复杂, 主要是伊斯兰教(约占 46%,其中半数以上是非教派的穆斯林)、塞族东正教(约占 36%)、天主 教(约占 14%), 新教(1%),其余的则为犹太教徒、无宗教人士等。</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桑娅的母亲是克罗地亚人,而父亲则是穆斯林,作为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的子女,桑娅一直称自己是波斯尼亚人,这也是当地的习惯,当是不同民族的<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父母成婚后,其子女就自称波斯尼亚人。 波黑的三个主要民族是穆斯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正是由于这三个主要民族间的矛盾激化而导致 1992 年 4 月 5 日波黑战争的爆发。</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当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桑娅极为天真地认为,争斗只是一时的,战火不会扩大,所以没有立刻离开萨拉热窝。战争爆发的当天,刚好是桑娅的女儿米娅 8 岁生日。1992 年 5 月,即战争持续了仅一个月的时候,整个萨拉热窝就被塞尔维亚人包围了,全城戒严,没有萨拉热窝人能够出城,塞尔维亚军队向整个城市发起了大规模的轰炸。</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鉴于波黑局势的变化,联合国从 1992 年 5 月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波黑塞族和南联盟实施 全面制裁、并向波黑派驻维和部队,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将萨拉热窝的居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 然而,一时间需要被解救的人太多,人们纷纷想出各种办法,找到各种关系争取尽早逃出火海, 没有关系的,就只能等待联合国的救援,桑娅一家也在这等待的人群之中。</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桑娅一家在战火纷飞的萨拉热窝等待了近 20 个月。在这约 600 天的日子里,她们吃的食物只有米饭、豆类和通心面,没有其它任何蔬菜。即便这三种食物,也还是幸亏那时萨拉热窝的机场在联合国的掌控之下,使得国际红十字会可以将世界各地支援的救济物品送到萨拉热窝,否则后果更是难以想像。尽管如此,那时萨拉热窝有上百万难民,这些救济食品也显得是杯水车薪。 当时根据难民之间彼此的亲属关系,有亲戚关系的人们被分住在相同的街区,也就是说亲属们都在同一个街区中,每个家庭成员每周可以分配到一点儿食物油、些许盐以及少量其它生活必需品, 偶尔还可得到几小盒罐头食品,比如,鱼罐头。但是多数时候吃的只是米饭、豆类和通心面,而 且总是这三样东西轮换着,即今天是米饭、明天是豆类,后天是通心面,然后再这样重复着,这使桑娅在之后刚到了荷兰的前四年中就不愿再吃米饭和通心粉了,那近 20 个月日复一日地只吃这几样东西的经历,真正是把她吃伤了。</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直到 1993 年 12 月 28 日,桑娅和女儿才得到被转送到安全地带的机会,这天她们与四、五百名妇女和儿童一起被集中起来,由 13 辆车组成的车队在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护送下,中间经过了许多个由塞尔维亚人把守的关卡,最后将他们转移到克罗地亚的一个边境城市,当晚这几百人都 被安置在一个体育馆中过夜。第二天,在克罗地亚有亲友的人们可以投奔亲友,没有亲友的则被 分别安置在不同的难民营中。桑娅带着女儿投奔了在萨格勒布市的一个亲戚,在那里得到了稍稍的调整。</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桑娅知道她只能在萨格勒布的亲戚家短暂地逗留,因为亲戚家的住房并不宽敞,加上桑娅自己在那里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不能这样长期打扰亲戚,所以当她到了萨格勒布后,立即向美国、 加拿大、瑞典和荷兰等国驻克罗地亚使馆分别递交了难民签证申请。然而因为申请的人很多,等待这些使馆答复的时间也变得无比的漫长,就这样无指望地等待到了三个多月的时候,桑娅的姐姐带着她的儿子也到了萨格勒布与她们同住。这种情况下,桑娅感觉到她不能继续在此处干等下去了。但是那个时候,她们去任何地方都需要有签证。好在桑娅想到了她在德国的一个好朋友, 在她这个朋友的担保下,她们姐妹俩及子女得到了去德国的签证。1994 年 3 月底桑娅和她的姐姐携子女一行四人搭乘汽车到达了德国。</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申根公约最早由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德国(西德)和法国共同签署。这五个国家就取消彼此间的边境检查于 1985 年 6 月 14 日达成一致。因此在 1994 年时,德国和荷兰两国之间已经取消了边境检查,这使桑娅他们可以顺利地从德国进入荷兰。</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事实上,在即将前往德国时,桑娅已经得到了加拿大、美国使馆的回信,约她五月份去美国及加拿大使馆面试。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桑娅还是选择了通过德国到荷兰去。桑娅考虑到,其 一,萨格勒布的亲戚家的状况使她不可能再住下去了;其二,加拿大和美国使馆的面试结果并不 一定保证她可以得到签证;其三,她还是想尽可能地留在欧洲,这样可以离家人近一些。</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至于选择去荷兰而没有留在德国,主要是出于以下的考虑,首先,桑娅知道在战争结束后, 德国很有可能会把所接收的难民遣送回原住国,桑娅不愿意自己的生活由它人来决定,也就是说, 桑娅认为当战争结束时,应该由自己决定是留下来还是返回,所以桑娅认为德国并是她们的目的 地。另外,桑娅姐姐的一个女友的父亲曾在阿姆斯特丹做生意,在波黑战争前,她姐姐曾经和这个女友一起旅游去过几次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给她姐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姐姐告诉桑娅, 阿姆斯特丹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没有任何人与人之间的歧视。这后一点是桑娅最为看重的。</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波黑人们总习惯于彼此寻问种族和宗教信仰,正是不同的种族与宗教矛盾引起了战争。</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到达荷兰后,桑娅一行人先是投奔了在弗里斯兰省(Friesland)的一个难民朋友,这个朋友曾经历过申请避难的整个过程,从这个朋友那里,桑娅了解到申请程序的整个过程,并着手开 始进行申请。首先桑娅的朋友帮助她们打电话给荷兰管理外国人的警察局(下称外国人警察局), 说明了情况,并寻问是否可将桑娅她们安置在某个申请避难者营地(asielzoekerscentrum),外 国人警察局当时就答应去帮助他们与有关部门联系,再将结果告诉她们。当天下午她们就得到了 外国人警察局的回话,告诉桑娅她们可以去布雷达(Breda)市,在那里会得到相应的接待以及进 一步的安置。这样桑娅一行人仅在朋友那里住了一天就离开了弗里斯兰省,带着从外国人警察局 那里得到的地址,动身去了布雷达市。</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荷兰有一个专门接待寻求庇护者的机构,其简称为 COA。它是隶属于荷兰公共安全与司法部国务秘书管理之下的一个独立的管理及执行机构。COA 拥有遍布荷兰的很多接待地点,每一个 接待地点都向寻求庇护者提供基本的生活必需设施,如:住处、作饭、洗涤区域,以及计算机; 并每周向他们提供零用钱、以及为寻求庇护者支付医疗保险。依设施不同这些接待地点分为接待 中心(COL)、审核接待地(POL),以及难民营(AZC)。COA 根据政府的法律条例规定,对于处 在不同阶段的寻求庇护者提供不同的设施待遇。</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当一个寻求庇护者进入荷兰那一刻起,就可以得到某个接待中心(COL)的接待。</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布雷达,桑娅他们先被安置在临时用作寻求庇护者接待中心的原来军队营房的一间房子里。 由于营房曾是为原来军队的战士们准备的,所以房间比较大,要与其它人家合住一个房间,他们 被分配到一个有八张床铺的房间里。桑娅及姐姐和她们的子女四人,与另外一家四口伊拉克难民 共住这个房间,两家之间有一排可放置生活用品、衣物的高柜作为临时隔段,虽然不隔音,但也 算是对隐私的一种保护吧。在这个营地,有集体食堂可以免费用餐,另外每个人每星期可以领取 到约 30 荷兰盾的零花钱(那时荷兰盾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大约为 1:5),并且为所有人购买了 医疗保险。除此之外,接待中心也有医生,有可以进行体育活动的体育场所,也有教师教授荷兰 语,还有为学龄儿童提供的小学课程,所有这些都是免费的。同时这是一个开放的环境,白天住在这里的人们可以自由出入,只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在夜间会有几个小时的关闭。</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荷兰有一个专门为难民服务机构,称为难民工作机构(vluchtelingenWerk),有很多专业 志愿者、律师及翻译(包括口译)为该机构工作,向难民们提供帮助,每个 COA 的接待中心及营 地都有该机构的工作人员。例如,所有申请庇护者都不懂荷兰文,而且申请程序涉及到很多法律<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问题,所以口译人员及律师都会对每个申请者进行帮助。口译人员会出现在与移民及归化局的每 个谈话场合,为其提供现场翻译或电话翻译。</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在这里所经历的一切是桑娅根本不曾料想到的。突然熚发的战争使她及家人流离失所,历经 周折,颠沛流离地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国度,她不曾想、也不敢想过在这里会得到如此周到的接待。</span><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荷兰对申请庇护者的接待中,当申请庇护者的申请进入了审核庇护程序之后,他们就要从 COA 的接待中心(COL)转到 COA 的某个审核接待地(POL),当他们的庇护程序从一般性转到延 长期,他们就要从审核接待地转到某个难民中心(AZC)。</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桑娅及姐姐和孩子们在布雷达市共住了三个月,之后他们被转到弗里斯兰省的科勒姆 (Kollum)的一个审核接待营地(POL)。</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这个新的营地中,桑娅和她的姐姐各自都得到了一个类似旅行拖车式的活动房供她们带着 各自的孩子居住。她们在此住了近一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桑娅经历了几次荷兰移民与归化局(IND) 组织的面试,主要是了解申请避难的前因后果,另外避难者接待中心(COA)为他们这类人居住在 荷兰进行具体安排。</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申请避护程序结束时,有两种结果,一是申请得到核准,即得到了在荷兰临时居留的许可; 二是申请被拒,即必须离开荷兰。无论其结果如何,这之后不久,这些人必须离开 COA 的审核接 待营地(POL)。对于得到临时居留许可的人,会在荷兰的某个地方得到一个住所,如果所分配 的住所一时没有空出来,则可以暂时居住在接待营地。而申请被拒的人,则必须在四星期内离开 接待营地,这四个星期是让其对返回原居住国做准备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如果在荷兰庇护的申请得到批准,他们开始可以得到一个临时居留许可,这对每个人都是一 样的,即都以临时居留许可为开始。在某种特殊前提下,荷兰政府可能取消这种许可。过了临时 居留许可的年限,难民就可以申请长期居留许可。</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到了科勒姆一段时间后,桑娅的申请得到批准,并获得了一个三年的临时居留许可(现在的 临时许可为五年)。</span><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此后 COA 着手帮助桑娅寻找一个可以供她们母女居住的地方,该机构首先征求了桑娅的意见, 询问她的意向愿意去哪个城市。因为科勒姆是弗里斯兰省的一个小村镇,这种小村镇中的居民对很多的避难申请人在这里的态度有时并不是十分友好。因此桑娅表示不论什么地方,只要不继续 呆在科勒姆就行,与该机构谈话后大约两个月左右,桑娅就被告知如果她愿意就可去阿姆斯特丹, 在那里已为她们母女找到了住处。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桑娅很高兴,她真的十分向往去阿姆斯特 丹生活。</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95 年 3 月桑娅母女二人到达了阿姆斯特丹。刚到阿姆斯特丹时,她们住在城市的西区的边 上,那里与老城中心还有些距离,所以她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个很安静的城市。</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到了阿姆斯特丹后,桑娅母女每月可得到 400 荷兰盾用于他们的日常除去房租之外的生活开 销,住房是由专门机构免费负责向她们提供的。在阿姆斯特丹米娅很快就上学了(免费的),而<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桑娅则由难民工作机构(vluchtelingenWerk)安排去学习荷兰语,虽然桑娅自己要支付每学期 100 荷兰盾的学费,但桑娅还是立即就参加了学习。</span></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在波黑战争爆发不久的 1993 年 4 月,联合国将位于波斯尼亚东北的德里纳河谷的斯雷布雷 尼察(Srebrenica)定为联合国保护下的安全区,这是一个周围由塞族占领所形成的被围困的飞 地。斯雷布雷尼察是 Bosniak 人(Bosniak:波斯尼亚克人,也被称为波斯尼亚穆斯林 3)的城镇, 理论上讲,安全区不应受到任何武装攻击或有其它敌对行动,然而波族和塞族武装一直在该区域 摩擦不断,直到 1995 年 6 月,摩擦升级为冲突,代表联合国维合联队驻扎该区域的荷兰部队没 有能阻止住塞族共和国军占领斯雷布雷尼察以及随后的屠杀。1995 年 7 月在波黑的斯雷布雷尼察 发生了一场大屠杀,大约 8 千名穆斯林族男性被塞尔维亚族军队枪杀,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后发生在欧洲的最严重的一次屠杀事件,是一起轰动世界的惨案。事件所发生的区域是联合国维 和部队荷兰军队驻扎的区域,事后人们批评执行联合国保护行动的荷兰军队没有保护在“安全区 域”的 Bosniak 难民 4。荷兰觉得在此事件上愧对于那个区域的普通百姓,因此 1996 年荷兰政府 决定为当时已在荷兰的、并愿意继续留在荷兰的波黑难民提供长期居留。</span><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r></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桑娅因此于 1996 年得到了荷兰的长期居留。</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获得了长期居留后,原来负责提供免费住房的、为难民服务的机构,就不再继续向桑娅提供 免费住房了,并要将所住房屋收回。在这种情况下,桑娅必须在短时间内尽快找到住房,然而, 这在阿姆斯特丹是非常困难的。这时,阿姆斯特丹的有关社会服务部门出来帮助了桑娅,使桑娅很快找到了新的租住房,并且得到了荷兰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包括养育儿童补助金 (kinderbijslag)在内的相关救济金,当时这些救济金的总额共约 1500 荷兰盾。在这种情况下, 所有的费用都要自己支付了。但是在阿姆斯特丹这个住房十分紧张的城市,如果没有任何帮助, 在很短的时间内能租到这样的房子,而且当时的租金只有 280 荷兰盾,光凭一个外国人,几乎不可能办到的,就是一个普通的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也要排上几年或者是十几年的队才有可能办 到。这些都使桑娅十分感动。</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桑娅得到了长期居留后,她们母女二人安稳地生活了一段时间。然而,几年后,桑娅又遇到 了又一个新的难题。</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波黑战争爆发的当天正好是桑娅的女儿米娅 8 岁生日的那一天。随后被困在萨拉热窝一年多 的时间、以及其后米娅随着桑娅经历了从萨拉热窝到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再经德国到荷兰,以 及之后在荷兰的不同城市间一系列的辗转,一路下来近十年,米娅缺少年龄相当的朋友为伴,另 外到荷兰前有近 2 年无学可上,并且离开萨拉热窝后,她也见不到以前常围在左右的姥姥姥爷, 等等这些一系列事件的冲击和文化的变更,给一个已经记事、而且既有些懂事又难于深入理解这 些事的少女的心理上,造成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冲击,使她常常有某种不确定感。对于这种不安的 心理,她本能的反应是试图使周围的所有人都喜欢她,这种无形的压力使米娅于 2000 年患上了厌 食症,有一段时间这个即将 18 岁的女孩子的体重只有 39 公斤。</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桑娅说如果她的女儿在波黑得了这种病,十有八九是不会活下来的。而米娅在阿姆斯特丹得到了各类专家的精心治疗,包括,内、外科医生、儿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等,经过一年多专家的紧密合作及治疗,米娅痊愈了。现在米娅已经和一个正常人一样完全独立地生活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99 年桑娅找到了在荷兰的第一份工作,之后 2000 年,她又进入了荷兰社会保险公司工作, 作为一名程序工程师,一直工作至今。</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当问到桑娅今后是否有打算返回波黑去,桑娅说,99%没有这种可能。1994 年桑娅的母亲去 世了,现在她年过九十岁的老父亲住在萨拉热窝的一家养老院里,她每年都会回去探望家人,但是每次她回去,耳闻目睹到的,她觉得那 里不再是她的家乡了。桑娅说,若她拿着荷兰的退休金,退休后回到波黑生活,将会是无忧无虑、 甚至过上很奢侈的生活。因为波黑的生活水平和工资状况,都与荷兰远远不能相比。但是桑娅还是觉得阿姆斯特丹才是她喜爱、并会长期生活下去的地方。</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3><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c8x4ps"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艾蒂塔,印尼出生的阿姆斯特丹人</a><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c9zht8"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菲萝梅娜,瑞士出生的阿姆斯特丹人</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cabueq"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菲苏,土耳其出生的阿姆斯特丹人</a><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cavnbc"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雷米,立陶宛出生的阿姆斯特丹人</a><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e2fsgu"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泰德,英国出生的阿姆斯特丹人</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gs74p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辛内普,摩洛哥出生的阿姆斯特丹人</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hhyj1i"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泰希,希腊出生的阿姆斯特丹人</a><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hk0wd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劳拉,南非出生的阿姆斯特丹人</a><br></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i>~~~~~~ End ~~~~~~</i></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注:十几年前,无意中看见了城市统计资料中出现的一个数据:阿姆斯特丹的居民中有半数以上是外来人,而这些外来人来自世界上 170 多个国家!萌生了介绍一些外裔阿姆斯特丹人的想法,並想将所涉及的荷兰一些社会政策及生活常识穿插在其中,2015至2016走访了一些不同出生地的阿姆斯特丹人,因此有了这个系列。</h3> <h5><br><b><u>版权声明</u></b>:上述文字与图片(除有专门注明外)均为本人原创,其版权均属水上漂的影儿©所有。欢迎各位阅读、分享及转发。未经本人书面许可,任何公众号不得转载文字及取用图片,违者必究!</h5><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