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习总书记非常重视家风家教问题。</h3> <h3> 喀喇沁旗文化馆国学亲子公益诵读班每月一期的智慧父母大讲堂如约而至,本期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王校长。</h3><h3>王校长:锦山蒙中党支部书记,锦山蒙中校长。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校长,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培养了一双优秀的儿女。</h3><h3>女儿王赫:2009年锦山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交通大学,2009――2015年本科和研究生在北交毕业,就职于中国银行软件中心。</h3><h3>儿子王淞:今年以653.8分的优异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理科实验班录取👏👏👏</h3> <h3> 王校长的敬业已经深入骨髓了!看!讲座三点开始,两点半就到会场等大家了,我们都不好意思了😣</h3> <h3> 讲座开始了,座无虚席!听课的有文化馆国学公益诵读班的家长和孩子,也有马老师读书班的家长和孩子,更有慕名而来的家长。这些家人不顾天气炎热,舍弃了休息时间,放弃了逛街、娱乐机会,牺牲了陪伴老人和做家务的时间,来这里听王校长讲座,目的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教育,为了祖国的未来更美好!这些家长是最有智慧的👍</h3> <h3> 尽管空调调到了18℃,但130多人的教室真的很闷,王校长满脸都是汗。天气的炎热丝毫不影响家长们学习的热情,认真聆听、不停地记笔记,而且露出欣慰的笑容。</h3> <h3> 爱心大家庭的家长实在不忍心让王校长汗流浃背的讲座了,悄悄地借来了风扇,唉😔我怎么没想到呢😄有你们,我太幸福了!感恩你们!</h3><h3><br></h3> <h3> 通过王校长两个多小时的精彩讲座,我们深刻地领悟到:王校长他们夫妇在育儿过程中不仅重言传,而且重身教;不仅教知识,更重育品德。坚持用言传身教、榜样激励、身体力行、耳濡目染、严教习积、营造浓郁的家庭文化氛围、饱读诗书、综合发展、心怀感恩的过好每一天等方法开展家教活动。通过案例教我们怎样帮孩子从小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好习惯;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们怎样和老师有效沟通,做智慧父母;强调家长要以身作则,做有担当,有责任的大写的人;用亲身经历告诫我们要传承孝的美德,从而利于更好地建立亲子关系。</h3> <h3> 这些爱学习的家长,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王校长讲座接近尾声时,有些家长还有没解决的问题,王校长开始答疑解惑了。</h3><h3><br></h3> <h3>看!王校长是不是非常平易近人?</h3> <h3> 让我们谨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以王校长这样身边的家教专家为典范,努力学习,彻底删除负能量,提升正能量,升起大爱心,和学校老师携手共进,为把孩子培养成世界的、祖国的栋梁之才而不懈努力!让我们共同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h3> <h3> 分享是一道公式,只要你解开了,便得到了成功的喜悦。接下来,看看听讲座后家人们的分享吧😊</h3> <h3>分享之一:首先,特别感谢莫老师,没有莫老师就不会在文化中心第一次听张凯老师讲座,就不会发现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也不感觉原来那种以为事事都是我的理其实是一种极大的自私!今天也特别感谢王校长,朴实无华,真挚纯粹,没有高大上,全是身边的事,分分钟感觉那个做错的家长就是我,即刻感觉对孩子对长辈羞愧难当!</h3><h3> 王校长说营造家庭生活中稳定信赖的结构,融洽的关系,温馨的气氛,家庭中每一个成员才会拥有强大的幸福感,才是家庭的真正成长!真正的家庭教育重点不在教育而在环境!我相信有很多女孩都曾抱着结婚后可以进入一个幸福的状态,终于逃脱了自己的昏暗可怕令人失望的娘家,然而不就发现又深陷泥潭,痛苦不堪。经历了这么多年才发现是自己不够努力,如果开始改变的早一点,如果曾经更认真的了解一下莫老师,如果...不过我也已经懂得现在也是刚刚好,就从现在开始努力吧,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为父母,为自己,为孩子。</h3><h3>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太伟大了,我昨天深切的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内涵,而且是那么的让人心疼。父亲喝酒赌博,弟弟从今年才开始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的在工地里当小工,弟妹提出了离婚。无比悲伤的母亲带着小侄子来找我,我带着她听了王校长的讲座,她哭了,又哭了,她想知道努力了一辈子,累死累活干了一辈子,为啥是这样的结果!我知道这一年她太累了!我却狠狠实实的说福祸自己招!一个女人对于一个家庭是多么重要啊,妈妈你要足够的强大,努力的做好自己,潜移默化的改变父亲,帮衬着弟弟维护好一个家,给小侄子撑起一片蓝天!妈妈你就是那个树,就是那朵云...</h3><h3> 感谢这一路上用一句话,一个行为,哪怕一个眼神,在任何一个地方帮助过我的人们,感谢你们有意无意的扶持,即使你们并不在意,我铭记恩德,愿结草衔环!感恩我的父母我的公婆,祝您们健康吉祥,愿我们能长伴您膝下,带给你们快乐幸福!</h3> <h3>分享之二:我结合王校长的讲授,对自己及家庭中存在的孩子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反思,几点感受,与家人们共勉:</h3><h3>一、教育孩子,要有大格局。</h3><h3>我们培养教育孩子,不是为自己的一点私心、个人名利在教育,要上升到为国家、为社会乃至世界培养人才、培养栋梁的高度。因此作为父母要有高远目标,孩子更要有远大理想。我们现在所做的,无非是要孩子拿个好成绩,从没让他树立个什么志向、理想。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就像是一棵去了头的小树一样,你再怎么努力浇灌它,它也不会成为参天大树。</h3><h3>二、教育孩子,要有付出精神。</h3><h3>“不付出,哪有回报”,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都没有看重它,或是都忽略了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本身是有思想、有行动的,孩子有他自身成长、发展的能力,这就让我们做家长的放松了警惕,减少了对他的管教。有句口头禅:“树大自然直”。有这种思想的父母,也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子女,但却马马虎虎。王校长讲了,要陪伴孩子的成长。怎样陪伴?这就是所谓的“付出”。孩子的时间一半在学校,一半在家里,怎样管教、效果如何,家庭占“大头”。如果家长整天打麻将、喝酒、跳舞(我把跳舞也等同于打麻将、喝酒了,估计有些人不同意这个观点),哪来的时间再去陪孩子?也势必会对孩子放任自流。因此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一些社交活动,来陪伴孩子。有些人还经常说,要活出“自我”,我对此嗤之以鼻(希望这句话能让某某人看到)。《弟子规》讲“养不教,父之过”,正是批评这类家长的警句。实际上,我们应该更像对待庄稼一样对待孩子,悉心呵护,“春种、夏作、秋收”,拔苗、锄草、浇水等必要的劳作不能少,除此以外每天都要到“地头”看上一眼。我记得母亲在种地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下雨了,她都要到地里看看下了“几指雨”。我们对待庄稼都是这样,更何况是对待我们的孩子。</h3><h3>三、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h3><h3>对于这一点,我也只是说说而已,因为我也说不出道理方法来。按照王校长讲的,说两点:</h3><h3>1、做好沟通:一是做好与孩子的沟通,达到息息相通;二是做好与夫妻对方的沟通,达到方法一致;三是做好与老师的沟通,达到目标合一。</h3><h3>2、做好带头作用。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我们怎么站,孩子就怎么站,我们歪,影子也会歪。我们努力向前,孩子也不会落下。比如读书这事。如果孩子不读或是不愿意读,那就我们自己先读,一两次后,他自然而然地就会跟着读了。</h3> <h3>分享之三:听了王校长的精彩演讲我知道了:一个阳光家庭是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但得是一个慈祥的母亲,一个严厉的父亲,一个活泼开朗,听话懂事,有热心、童心的孩子。我的家庭经常被脏话笼罩,这种气氛会压抑到让人感到呼吸困难,可能都有错用文明语言沟通交流,会避免这些错误。我非常希望爸爸妈妈你们能走入我的内心世界。王校长的话让我理解到父母多么不容易,为了我有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工作,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留给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为理想而活,为理想努力奋斗,做国家栋梁之才。</h3><h3> 这是一位五年级孩子的心声</h3> <h3>分享之四:听王校长讲教育课颇有感触,与其说分享,不如说检讨更确切一些:</h3><h3> 首先是关于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问题,原来总认为自己过了学习的阶段,学习是孩子的事情,听过老师的课我明白了“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还是孩子的家长,面容可以老,但心不能老;</h3><h3> 其次是关于树立孩子崇高理想的方面,说到这里,我更是感到十分惭愧,我就是属于混吃等喝的那种,从帮助孩子树立理想到以后报效国家,我都认为与我无关,通过王校长讲“小家”与“大国”的关系,我明白了同声相应同命相爱的重要性;</h3><h3> 然后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老师说“真正的家庭教育重点不在教育而在环境”,到现在我只能说我的孩子还算幸运,大脑的容量足够大,而我放出太多的负能量,幸好及时遇到传统文化,来改变现在和以后的我。</h3><h3> 我最大的缺点就是知错犯错,想改却总是力行不到实践当中,比如孩子不好好读书,我也装模作样的拿一本余华老师的《活着》,坐在孩子跟前,因为想给孩子打个样,我总是用余光不停的瞟她,心也完全没在状态,这时孩子读完了她的那个故事说“妈,我给你讲一下这个故事吧!”说完,她从头到尾娓娓道来讲了大概的故事内容。而我做 了20分钟,看了几页竟全然不知书的内容😭 “好的家风,离不开父母的以身作则,因为你的修养就是孩子的修养,你的不专注就是孩子的不专注”。好可怕呀。</h3><h3> 我的愿望就是能把王校长的教育和力行的方法能复制粘贴,让我也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憨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