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 : 来吧,我“氧”你

风儿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九万里江山,终归是诗酒田园。</b></h3><h1><b> </b></h1><h3><b><br></b></h3><h1><b> <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题记</span></b></h1><h3><b><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b></h3> <h3>  人这一生,总有几处向往要去的地方,譬如: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青海湖、四川的九寨沟、安徽的黄山等等。</h3><h3> 去布达拉宫,是因为它是很多虔诚的信徒朝圣的终极梦想地;去青海湖,是因为它是内陆最大的咸水湖;去九寨沟,是因为九寨归来不看水;去黄山,是因为黄山归来不看岳。</h3><h3> 相对于这些地方来说,我更向往江西婺源。理由如下:一是因为它是中国最美的乡村,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县命名的旅游景区,这里十步之内有芳草,拥有5A标准景区1个,4A标准景区12个,3A标准景区全境。婺源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全县有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栋、古民宅36幢和古桥187座。村庄一般都选择在前有流水、后靠青山的地方。村前的小河、水口山、水口林和村后的山林,历来得到村民悉心的保护。自1992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后,河流、林木、古民宅、古树、古桥、古祠堂、古府第、古楼台、古碑和珍禽飞鸟保护得更好了,成了全国“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县”;二是因为2017年9月,它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处处都在呼喊“来吧,我‘氧’你”;三是因为2018年12月12日,它被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里是婺水源头,烟云峰壑、奇松怪石、碧水浅滩、白房青檐随处可见;四是因为它是一个江西的肉体,古徽州的灵魂。古徽州“一府六县”就包括婺源,已建县1200多年。1934年它划给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归江西至今;四是因为这里是朱熹、詹天佑、江泽民等故里,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十室之邑必有俊士。从宋朝到清末,从这里走出去的仕宦就有2665人,著作3100多部,选入《四库全书》172部;五是因为这里是文人墨客辈出的地方。这里曾被誉为“江南曲阜”和“书乡”。古徽州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3%,耕地少,徽州人吃不饱肚子被迫下海发了家,形成了第一代经商、第二代当官、第三代玩艺术的社区,生活在这里的人,既有钱又有闲,都是一帮有趣的主;六是因为这里是“诗意中国”,被誉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之一,篁岭晒秋绘就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农俗景观;七是因为世人归根结底要回到自然纯粹的状态中……<br></h3><h3> 终于等来这一日,好友沙儿、雨儿相邀,我们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江西婺源专线自驾游,连夜从地处中原的河南出发。路上,我们也相互调侃:风儿,沙儿,雨儿,也是一帮不识人间烟火、超脱世俗的有趣主儿。</h3> 篁岭 <h3>  篁岭在江西婺源景区中,排名NO 0ne。</h3><h3> 为打造这张王牌,大自然启用了:万亩梯田,金黄花海,清晨云雾,修篁山峦,叠嶂层岚,盘旋山路,山谷民居,外加草长莺飞。篁岭之美,美在春天,美在秋天,可我们偏偏夏天来看她。我们设想,或许就在她的淡季旅游中,能够发现和收获意想不到的风景。</h3> <h3>  一路追星逐月,风尘仆仆,我们终于东方破晓之时赶到婺源。车子从婺源高速路口驶出,日月同辉的景象昭示着我们这次不同寻常的夏日旅程。“我们都是追梦人,捋起袖子加油干”的一巨大公益广告宣传牌下,“中国最美的乡村”几个大号字样的“草书”映入眼帘。举目望去,高速收费站牌楼上,一行“最美乡村,梦里老家”的宣传语,一下子把我们带入梦里老家的意境和胜景地。梦里老家,当数篁岭。在当地一农家乐女主人的指引下,我们驱车上山直抵梦里老家,此刻青山含黛,梯田生烟,玻璃栈桥已是游人如织,每一个观景台上都站满不停拍着美照的游客。</h3> <h3>  婺源篁岭,地处江南山区,因村中“地无三尺平”,村落依山而建,村民房屋呈阶梯状扇型分布。从一条“天街”牌坊穿行而过,我们很快就步入一个天街山村。建在山巅之上的小山村,被盛夏的绿植和花朵包围着。一排排徽派民房建筑,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一颗绿色明珠之上。远处飘来轻柔的夏风与鸟鸣,沙儿与雨儿这对恩爱的年轻夫妻,把所有的欢喜与痴情都撒落在白墙灰瓦之中。</h3> <h3>  来到篁岭,我忍不住要借助盛夏之花,去多说几句篁岭春天的油菜花。说句真心话,婺源作为中国最美乡村,最初还是依靠篁岭的梯田油菜花海来叫响全国的。然而对于婺源来说,油菜花早已不是油菜花,是一把打开春天的钥匙。徽州民居消减了油菜花的乡野气息,油菜花又化解了粉墙黛瓦的肃穆。它们成为一对流量CP,给江西被披上革命外衣的青山绿水留有一片阳春白雪。从江西婺源到祖国大江南北,为什么我们会对这种油料作物爱得如此深沉?油菜花最早生长在中国青海、甘肃一带,单看这个出身就知道个性非常顽强。很快,油菜带着浓重的草根气息席卷全国,甚至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都能看得到它独孤求败的身影。婺源,这个因油菜花而享誉在外的美丽之地,吸引着无数游人一年四季来篁岭游玩观光。篁岭梯田,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已过去,但那油菜花香,还有蜂飞蝶舞的醉人时光,还留痕在绿油油的梯田之上。</h3> <h3>  除了层层叠叠的梯田油菜花,篁岭还有一大看点就是“晒秋”。虽还未到秋天的季节,但这里也不乏“晒秋”的景象,我们形象地称之为“晒夏”。自然条件的局限激发了先民的想象和创造力,每年夏秋交替,房前屋后成了竹晒匾的世界,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春晒蕨菜、水笋;夏晒南瓜、豆角;秋晒稻谷、辣椒……五颜六色的作物,衬托着徽派古建的粉墙黛瓦,恰似一幅隽永、浑厚、流光溢彩的中国山水画。山居人家,对晒秋有着深厚的情感,篁岭晒秋已形成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一个文化符号,代表了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因此,婺源篁岭也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h3> <h3>  行走在篁岭山村,只见这里的一切,处处也是独自成景。商店里的辣椒、玉米、黄菊被聪慧女子摆成艺术化的“心型”和“菊”字。担水巷里依然能够看见担夫来来往往。民宿门前,不乏溪水叮咚,锦鲤游弋,荷花盛开。一根面,牛甩饼,老磨豆腐,梅干菜炉饼飘香着整条街道。五桂堂、怪屋,邂逅你酒吧,又给这个白墙灰瓦的小山村增添了一道古朴而又时尚的风景。</h3> 李坑 <h3>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h3> 思溪延村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撑着油纸伞,独自</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彷徨在悠长、悠长</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又寂寥的雨巷</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希望逢着</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个丁香一样地</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结着愁怨的姑娘</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她是有</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丁香一样的颜色</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丁香一样的芬芳</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丁香一样的忧愁</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在雨中哀怨</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哀怨又彷徨</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h3> <h3>  这首戴望舒所写的《雨巷》,你知道所写的地方在哪里吗?对,就是婺源的思溪延村。此村是徽商文化在婺源的一个典型缩影,田园风光与徽州古建的完美融合、徽州儒商第一村、戴望舒“雨巷”丁香姑娘原型地。</h3><h3> 村名原称“延川”,是因为村落面临川流不息的清溪,乡民以期后代子孙绵延百世,故名“延村”。后来,延川才慢慢地被人们俗称为“思溪延 村”。村内较为完整地保存着56幢清代商人建造的古民居。被誉为“清代商宅群”。当时, 婺源属徽洲管辖,作为古徽商队伍中一支劲旅的婺源人(主要是茶商和木商),纷纷把当地盛产的茶叶和木材运销到外地经营。他们经商致富后,又纷纷把白花花的银子寄回来买田造屋,以此来光耀祖宗。</h3><h3> 思溪延村古建多以百年明清建筑的商宅为主,村落以青石板铺地,古建群背靠青山,面临清溪和花田,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山水、建筑互为点缀,如诗如画。</h3> 彩虹桥 <h3>  江南水多,必然桥多。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您知道在哪里吗?对,它就在婺源清华村。彩虹桥,距今八百多年,是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誉为“中国最美廊桥”。</h3><h3> 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可在风雨天里供行人歇脚。</h3><h3> 这桥座始建于南宋(公元1127年)时期的桥,桥长一百四十米,桥面宽三米多,四墩五孔,由十一座廊亭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每墩上建一个亭,墩之间的跨度部分称为廊,因此称为“廊桥”。</h3><h3> 您知道彩虹桥名字的来历吗?相传历史上清华村有一座独立木桥,雨季多次被洪水冲毁,给过往的行人、劳作的村里人带来很大的不便。南宋时期,清华村有一位出家的和尚胡济祥和一位工匠胡永班,很想为村民建一座永久性的桥。胡济祥负责筹款,他云游四海,用三年多的时间化缘,筹集到一笔巨款,由工匠胡永班负责设计,并组织建造、施工,廊桥从筹资到建成,历时近十年。廊桥完工,雨过天睛,天空出现了一道亮丽的彩虹,“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彩虹是村民心目中吉祥、美丽的象征,于是廊桥取名“彩虹桥”。</h3><h3> 站在桥上,眺望远方,清华村,粉墙黛瓦、溪水潺潺、靠山面水、依水而居,美丽的田园风光,似一幅幅水墨画般雅静。山峰连绵,山脚下湖水碧波荡漾,小小竹排江中游过。蜿蜒的古驿道在千年的古林中延伸,旁边的庙宇、徽式村落、古桥、河流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h3> 江岭 <h3>  作为“中国最美乡村”田园风光的代表作“江岭风光”不仅是世界级摄影基地,更由于古树、河流、梯田、农舍、农作物合理布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天人合一”在这里得以完美展示。尤其是山顶人家成了江岭风光的大背景,远眺白墙黛瓦掩在山花绿树间,阵阵云雾飘来,恍若天上人间。</h3><h3> 江岭的山有多高,梯田也就有多高。站在半山腰的公路旁举目远眺,无数的梯田连成一片片、一丘丘地在山梁上伸延,数不清的梯田组合在一起,一道道、一块块、一垄垄地护卫着山坡,护卫着村寨。江岭梯田随着四季的变幻,景色也各不相同,她好似山里的大妹子,不时在用各种色彩装饰着自己,有时显得妩媚、有时显得热烈、有时显得奔放、有时显得深沉。</h3><h3> 在江岭行走,我们看见朵朵白云在山头飘飞,看见一棵棵大树把树枝伸向白云间,看见漂亮的徽派民居倒映在一池碧水,看见一排排竹筏等待着她的客人。</h3> 江湾 <h3>  江湾是一座具有丰厚的徽州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村中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萧江宗祠、江永纪念馆、南关亭、北斗七星井等景点。为展示婺源的文化特色,江湾景区新建百工坊、鼓吹堂、公社食堂等景点,让游客体会旧时手工艺匠人的传统技艺,观赏徽剧、婺源民歌等传统剧目,具有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h3><h3> 江湾景区为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景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1月16日,江湾景区被正式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h3> <h3>`</h3> 严田古樟 <h3>  严田古樟风景区是一处展现古村落水口文化的精品景点,也是婺源唯一保存完好的水口文化遗址。在严田,那古老的村庄每个院落里,都可以看见一口水口井,有的院落里还有鸳鸯井,这让我们十分好奇。</h3><h3> 严田风景区内佳木葱茏,清溪潺绕,桥拱高架,水车悠悠,石亭伟立,曲径通幽;又有纸伞坊、豆腐坊、油榨坊和“如来佛柱”、“四灵庵”、鱼塘人家等,民俗风情与宗教遗址并存。更有被乡民尊之为“树神”的巨樟一棵,巨樟距今已历经1600多年的沧桑,胸围近15米,冠幅达3亩,堪称“天下第一樟”。</h3> 后续语 <h3>  春赏花,夏戏水,秋观枫叶,冬享民俗。来到江西婺源,可以真正称得上一步一移,一步一景。这个盛夏,白云、青山、绿水跟着我们移动或流动,我们还看了月亮湾、晓起、汪口等美景。美景不胜数,只怨我们脚下不生风。两天下来,总觉得在婺源还没有真正好好静下心走一走,其他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没有走到。留点遗憾给秋天吧,我们分明感觉到一个色彩斑斓的秋天正等着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h3> <h3>  对长期缩居在城市的喧嚣中的人们来说,江西婺源也许不能和那些著名的旅游景区相比,也无法带给人震撼心灵的美感,但却是最能让人从心底放松的静谧之地。这是一片村庄,却能从中国无法计数的村庄中脱颖而出,无关高雅,只是普普通通的青山、绿水、花朵和古建造就了别样风情。这里有最美乡村,这里是梦里老家,浓浓古徽州味道的乡情、乡音和乡愁,正等着你回家。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躁,趁年华尚在,趁岁月不老,我们金秋再约去江西婺源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