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来到大理之后,如果想让自己朝完美再靠近一点点,洱海是你必去的一个地方。</h3><h3> 洱海不是海,是一个湖泊,自古以来一直被当地人称作“群山中的无瑕美玉”。传说在湖底生长着一棵硕大无比的玉白菜,这碧波滢滢的湖水,就是从玉白菜心底涌出的玉液。</h3><h3> 教科书上说,因形似人耳,被叫作“洱海”,我更愿意相信,是身居大山里的白族人对海的向往,才把这片水系称为“洱海”。这里湖水清澈,花草含香;黄昏微醺,一抹夕阳;微风拂过,碧波荡漾。有点小遗憾的是,此时正值雨季,我没有再次看到让我陶醉的洱海蓝。</h3><h3> 毕竟那片沉在心底的蓝色,是我对洱海念念不忘的理由。</h3> <h3> 不用刻意寻找,在环洱海的路上,你会遇见一个又一个的小惊喜。在紫色的花田中漫步,在云端的秋千上摇荡,呼吸绿草青青的味道,感受微风细雨送来的清凉。这样的怡然自得,足以让你的心情爽朗一整天。</h3> <h3> 洱海边最不缺的就是画面感,信手拈来的也比用心设计的要精彩许多。</h3> <h3> 如果在公路边,看到很多这样的花车在揽客,你就知道喜洲到了。 </h3><h3> 喜洲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云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和重点侨乡。这里保留着许多白族的古建筑,很有民族特色。有些院落早已破败,没有人居住了,但残留的这些斑驳的痕迹,却记录了这个古村落的历史。</h3> <h3> 严家大院是喜洲古建筑群的杰出代表,具有典型的白族民居“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风格。整座建筑豪华古朴,这里的木雕、石刻、泥塑都是精品,置身其中,像是在浏览一座建筑博物馆。</h3><h3> 这家的主人叫严子珍,出身贫寒,很早就外出谋生,在贵人的帮助下,创立了“永昌祥”商号,才开始了他的商业传奇。</h3><h3> 文革期间,严家后人将院落交给了政府,严家大院成为村革委会的所在地,这座典雅的建筑,才得以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h3> <h3> 如果想细细地品味原汁原味的洱海,就要在洱海边的渔村里小住几日。</h3><h3> 和双廊的相遇,我觉得更像是在饮一杯红酒,入口时酸涩香甜,回味无穷,等后劲上来了,却不胜酒力,醉上心头。这次重回双廊,就是那杯酒在日后的浓烈发酵,离开越久,想念越深。</h3> <h3> 从双廊的北门一直往南走,会经过一条条通向洱海的小巷子,或曲径通幽,或繁花相送。路尽头的风景,对我始终都有吸引力。</h3> <h3> 走到巷子的尽头,我才发现,原来美就在你抬头的不经意间。绽放的荷花,远眺的姑娘,嬉闹的玩童,还有花丛下的父女,这每一个细节,构成了我在双廊这几天慵懒的小时光里,最值得记忆的画面。</h3> <h3> 舒服的感觉,就是和老朋友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喝茶聊天。时间无所谓了,只要心中愉悦,任何时间都是对的。如果还有过去可以回忆,有今天可以相伴,有未来可以憧憬,那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了。</h3> <h3> 2015年的那个初秋,我和伙伴们第一次来到双廊,看到一棵开得正艳的三角梅树,争相合影留念。今天,我重回这里,那棵大树依旧挺拔地屹立在原地,旁边的三角梅却没有了往日的绚丽,洒落在地上的紫色花瓣令人怜惜。我痴痴地站了很久,脑海中仍旧是昨日的欢声笑语,和用不同颜色的丝巾搭配,欲与花争艳的不自量力。</h3><h3> 忽然,有点莫名地想念,莫名地伤感。时光试图将我们在旅途中的记忆一点点抹去,我却固执地想挽留住。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儿找回那个午后,我在这里的全部快乐和轻松。</h3> <h3> 双廊是一个可以成就你梦想的地方。日常的琐碎和岁月的轨迹会在你的脸上留下烙印,有时候面对镜头拍十张,都选不出一张你满意的。来到双廊,你不用刻意粉饰,如花的笑靥会抹去岁月的痕迹,你的生动可爱,你的婀娜多彩都会在这一刻慢慢地显现出来,无关年龄,无关容颜,你由内而外的美,和这背景融合在一起,才是这绚丽画面最真实的底片。</h3> <h3> 只有在旅途当中,我才会去咖啡馆吃早餐,不是讨厌西餐的味道,只是不喜欢它的油腻。我在双廊住的客栈旁边,就有一家咖啡馆,出于方便的考虑,才尝试着推门进去。 </h3><h3> 还好,这个时间段,整个双廊还在慢慢苏醒当中,咖啡馆里就我一个客人,有些冷清。等热咖啡和点心上来以后,还没入口,心已经热了,窗外有海浪声,桌上有小美食,口感如何早已不重要了,只愿此情此景,作为我未来时光的记忆片段,给予我身心充足的养分。</h3><h3> 这个晴朗的早晨,在洱海边的小咖啡馆里,享受一个人的宁静,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h3> <h3> 灵魂舞者杨丽萍的太阳宫就在双廊的玉几岛上,宫殿坐落在岛的最顶端,和画家赵青的青庐比邻而居,太阳宫的整体设计就像杨丽萍的舞蹈一样空灵优雅。由于门票小贵,进入的游客也不是很多,才有了将美景安静地摄入镜头的机会。</h3> <h3> 太阳宫里的每一个房间都别具一格,细节的设计,物品的摆放,可以看出主人的匠心独运,一些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物件,都在这里被展示出来,来过之后才觉得,不虚此行。</h3> <h3> 傍晚时分,双廊老街恢复了平静。独自在湖边的小路上漫步,偶尔从经过的酒吧里飘出缠绵的乐曲,很应景,也很惬意。</h3> <h3> 这家白族餐馆与其他饭店并无二致,但门口一位歌手的弹唱却让我停下了脚步,可以说,这是我这次大理之行听到的最好听的声音。闲聊的时候,知道他是一位哈尼族的、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驻唱歌手。我建议他应该去更大的舞台,唱给更多的人听,他摇摇头。他的无奈和淡定,让我感觉他是一个有经历、有故事的人。也许现在这种无欲无求,发自内心的弹唱,才是他想要的简单的幸福吧。</h3> <h3> 祝福这个哈尼族的小伙子,也祝福双廊。在这个喧嚣的、商业化越来越浓的时代里,为自己保留一块净土。希望下一次再来的时候,双廊还是那个古朴、纯净,我最初看到的模样。</h3> <h3> 我在双廊留下了短暂的相遇,每一次收获的温暖和爱,已经种在了我心里。以后的日子,无论走到哪儿,我都会想念,一遍,又一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