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岁月如画,今日家乡更美。

云水流彩

<h3>往昔岁月如画,今日家乡更美。</h3> <h3>谁说我把故乡遗忘<h3>梦中我又回到故乡</h3><h3>潺潺的小河</h3><h3>秀美的村庄</h3><h3>还有那棵挺拔的白杨</h3><h3>小河里我摸鱼虾</h3><h3>村子里我捉迷藏</h3><h3>白杨树下听故事</h3><h3>爷爷讲那海龙王</h3></h3><h3>……<br></h3><h3>每当听到这首《故乡情》就会想起生我养我的地方,浮现出童年的一寸寸时光,愈是年长,愈怀念老家的山水、老家的乡亲。</h3><h3><br></h3><h3><br></h3> <h3>我的老家在秦岭余脉——万安山脚下寇店镇的一个小山村,相传古时候这里水灾频繁,玉皇大帝派五条龙下界治水,这五条龙穿透一个山谷,使洪水下泄,这样水灾消除,百姓安泰了。为了纪念这五龙治水的功德,老百姓遂在山谷的西边建了一座庙,五龙峡由此得名,村子自然叫五龙。</h3> <h3>五龙在我幼小的心中特别美,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在洛阳很多地方相传,而五龙也有,鸡沟的由来,扳倒井的名字被老人们讲的有板有眼,让我们觉得这些故事当年一定真实发生着。鸡沟里至今巍然屹立的两只石鸡,又让人觉得那是传说,但故事给后人传扬的正义与善良至今影响着五龙的后人。</h3> <h3>我家在五龙西南的一座小山的半山腰,毗邻水泉,山的另一面是水泉石窟,但记忆中最美的还是我们村这面的小山。山上有一处泉眼,终年不断潺潺流水,流到山下小河里,也流过我家屋后。我的童年闲暇时光都是在山上和河沟里度过的。山上种的有桃树、梨树、槐树,春天,坐在学校的教室里能看到满山的粉红与雪白。桃花谢了,槐花开了,一树槐花开,十里香如海,村子里处处弥漫着槐花的清香,槐花也帮乡亲们度过了那个青黄不接的年代。小河水清清,螃蟹小虾随我们逮,所以,我们都成了爬树、抓蟹高手,柿子树上摸瞎聋儿,小河沟里洗衣裳。打麦场上滚车轮,山坡坡上放牛羊……</h3> <h3>印象老家是美的,也是苦的。小时候,最常吃的是红薯面做的窝窝、饸络,还有玉米面花卷馒头,那时,特别想吃白面馍馍,但那是给我90多岁的奶奶专门蒸的,我妈决不让吃,即便我是五个兄弟姐妹里最小的。冬天,没有菜,早上常吃小米捞饭就倭瓜菜,或者甜红薯汤就炒的咸红薯条。那时上学,有早、晚自习,我家离学校2离地,基本是山路,同龄同伴还很少,晚上黑咕隆咚的时候,白天听的鬼怪故事立马浮现出来,一个人会不由自主的奔跑,总觉得后面有人跟着似的!没有钱没钟表,还很胆小,总是看月亮照到的位置起床,经常一晚上起来看几次,吓得不敢睡。有一次,睡醒了看到全家都在剥玉米,我问:“几点了?”我二姐诈唬我说:“晚了!”我起床就跑,到学校发现门没开。光头董老师的灯光亮着,我就蜷缩在他的窗外,我妈又气又急,撵到学校,打我一顿,又拉回家里,那时晚上才十一点多。</h3> <h3>上自习没有电,点的煤油灯,瞌睡了燎烧头发是常有的事儿,眼睛早早就近视了。下雨天泥泞山路是最难走的,过河时水涨起来了,鞋子被冲走一只。冬天更难受,布靴子湿透了,忍受寒冷,每一年手脚都冻得溃烂流水儿。五年级的早自习,马老师常常让我们背书,胆小而倔强的我,背会了到老师面前就吓忘了,后来,干脆背会了也不去背,就自觉留在教室里。那时没有书读,不会写作文,星期天坐在屋里呜呜大哭。后来,偶尔从老师那儿借一两本书,就不择内容,如饥似渴的读,现在想想,有些是不适宜少儿阅读的。但也因为读了一点书,才知道了咋写文章,记得我还参加过县里的作文竞赛,虽然没有获奖。<br></h3> <h3>初中在寇店乡中上学,五龙到寇店仍然是土路,那时自行车很少,我们总是挎着馍篮,走路往返,还经常比赛谁走的快。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磨炼,山里的孩子才更加吃苦耐劳,勤奋刻苦。</h3> <h3>老家的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的老家是贫瘠的!而今日的老家已经旧貌换新颜,变得越来越美。</h3><h3>划归大洛阳后,村村通公路,安路灯,通到水泉的村际公交把闭塞的村子变成了环线,道路通,财富兴,人们用自己的致富手段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不仅把老家的房屋建成了城里人羡慕的别墅,还纷纷在寇店、市区买了房,也来体验城里人的生活。家家几乎都有了房,有了车,就连老年人为了出行方便,很多人买了老年电动车。</h3> <h3>门前屋后种点菜,随吃随摘,多新鲜!自己养几只鸡,吃的是纯正的土鸡蛋,只需买点肉,放在冰箱里,比城里人的生活还滋润!党的扶贫政策好,五龙被评为贫困村,各种扶贫政策落实在那些老弱病残的乡亲身上,低保、五保兜底,项目资金帮扶,教育经费减免,大病保险、健康门诊报销……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帮扶着他们一起奔小康。邻近的四家经济困难乡亲家的房子都是村干部带领匠人盖的,每月的政策照顾使他们衣食无忧,真正过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生活,他们心里由衷的感谢党。</h3> <h3>站在村边,能看到一沟之隔的马窑村郭建明承包的生态园,桃子红了,西瓜、甜瓜熟了,青翠的葡萄挂满枝头。</h3> <h3>就连地里的马齿苋也引来无数城里人的垂涎。丰衣足食的人们也懂得了健康养生之道,鸡鸭鱼头吃的多了,野菜反倒成了稀罕菜。黄花苗、白蒿、野菊花、灰灰菜、红薯叶成了健康菜,老家的人们才知道身边就有许多宝。这是物质条件满足后的需求,是生活更上一层楼的显现,所谓“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全民素质提升的表现。他们已经不再愚昧,而是有自己独有的方式追求着物质、精神的满足。</h3> <h3>今年,村里引进了长毛谷子,免费发放谷种,老百姓不用担心被麻雀吃了,都纷纷种了谷子。这几年相比小麦、玉米,小米价格不菲,种谷子还真是个好项目。外出务工的人多了,在外面比在家种地挣钱,也涨了见识,知道我们村的地势不适合种植庄稼,正不想种的地恰逢村里发树苗,都乐意在地里种植果树。村子背靠的南山又种上了满山桃树,退耕还林后的土地种上了核桃树,爷爷辈的人开荒种地,如今的我们退耕还林,只为环境更加优美。如今的五龙,山更青,水更绿,花更红,等待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硕果累累。</h3> <h3>如今的寇店是一个文化风情小镇,相传是寇准住过的地方,原来叫烟岭,后来因为寇准的故事改名寇店,身为寇店人,在这里生活几十年,真不知到这些典故呢!</h3> <h3>寇店的企业林立,高尔夫球场、养老院、通用机场都正在建设之中,万安山山顶公园、野生动物园和寇店的规划是完美一体的,未来的这里是伊滨区最适宜居住、游玩的地方。</h3> <h3>看,通航指挥部!</h3> <h3>万安山指挥部门前的水库,又恢复了小时候见过的模样,只是,周围果树环绕,杨柳依依,还多了观光台和小船,比以往更美了。</h3> <h3>再往里走,就是水泉石窟,还有万安山东门。</h3> <h3>沿路走11里到达山顶,这条路不知被我走了多少次了,只是如今的路已不是山路,变成了沥青柏油路,好走很多。</h3> <h3>五龙的山沟沟有好些,这是山神庙沟,沿着湖水逆行而上,渐渐走向高处,下面变成峡谷,山里有很多板栗。</h3> <h3>从鸡沟里石鸡旁爬上这座小山,可以俯瞰的景象,再往里面峡谷幽深,由于进山人少了,已经没有了路,记得里面有个“石马”的地方,沿河而上全是大石头,真要开发,这里有山有水有谷,还真是有点栾川景区的样貌。</h3><h3>五龙峡里峡谷悠长,绿树葱郁,湖水荡漾,市里领导来考察后评价:“风景如画!是洛阳附近最美的峡谷!”静美的峡谷只待开发,久远的传说等待聆听。五龙依托山区优势,将来发展生态旅游、民宿还真是好趋势!大美寇店,生态五龙,期待着老家的明天更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