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俄罗斯

惠子夫

<h1><font color="#b04fbb">游 走 俄 罗 斯 之 一 </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印 象 俄 罗 斯</font></h1><h3><font color="#b04fbb"> </font></h3> <h3>  说起俄罗斯,我脑子里总是想起苏联这个红色帝国巨人。我的童年、少年是在一个边境城市虎林市地界上的国营农场度过的,这个农场叫856农场。文革时由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改成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隶属于沈阳军区,这时的856农场改编为兵团四师37团,准确的说,我是在兵团四师37团度过了我的小学中学时光。1969年的时候我还在读小学六年级,那一年的3月2号和3月15号,就在虎林县虎头镇附近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武装冲突,差一点没有引起世界大战。从那以后,中苏两国关系形成紧张对峙,我们37团与苏联只隔着一条界河叫松阿岔河,苏联军队在河对岸频频举行军事演习,从我们居住的场部小青山向东南方向望去,白天可以看到苏联军队的直升机像蜻蜓一样的在边境线上飞来飞去。晚上河对岸时不时打起一两发照明弹,照的大地通亮。那个时候敌特可能也多,大地里时不时就蹿起几发照明弹,等到兵团战士去捜查的时候,现场只有一个信号弹自动发射器,很多年也没有听说抓到过一个特务或者是一个苏联人。</h3><h3> 由于两国关系紧张,毛主席号召我们“备战备荒为人民,要准备打仗”。于是我们这些小孩子就和大人一起挖地道,在窗上贴防玻璃爆碎米字形纸条,晚上用棉被把窗户堵的严严的,确保不外漏一丝光线,看到生人就要盘查,防止是特务窃取情报,等等。</h3><h3> 这就是俄罗斯,也就是昨天的苏联深深嵌印在我头脑中的形象。</h3> <h3>  粉碎"四人帮" 特别是1989年戈尔巴乔夫到中国访问之后,随着中苏关系的和解与热络,不少客观公正的描述和反映两国两党关系的书籍、材料逐渐问世,我才逐渐的知道了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一直得到苏联共产党指导和支持,后来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苏联红军真诚的帮助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抗美援朝战争,虽然在这些帮助中夹杂有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作为。在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上,也曾经得到苏联的大量支援。在我们国家建国初期,毛主席曾经制定"一面倒"的政策,往哪儿倒,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倒,全面的倒向苏联老大哥。苏联老大哥也挺够意思,光是援建设我们国家工业大项目就有156项,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基础。那些年真叫做"中苏密月″呀,穿的是布拉叽,唱的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工厂、院校、科研单位都有苏联专家。军队的装备也是清一色苏式武器装备。我家邻居也是我的老校长就曾经是北京部队炮兵司令部陈锡联司令员的俄语翻译,他讲陪同的苏联军事专家彼得洛夫少将,这个名字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h3><h3> 五六十年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年的中苏友好蜜月期,保证了我们在建国之初有一个较好的国家安全环境,使我们在建国初期就能够站稳脚跟,集中精力恢复经济,迅速提升了我们这个农业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尤其是军事工业,建立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客观的讲我们还是获益多多呀!</h3> <h3>  有句名言叫做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h3><h3> 历史总是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中苏两国关系从5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产生了龃龉,及至60年代两国两党开始论战,年龄大一点儿的人都知道中共中央有一个"九评″的文章那真叫做犀利!六四年我们又放了一个大炮仗。老百姓都传一个大炮仗加上"九评″文章,一文一武,把赫鲁晓夫崩下了台。接任者叫勃列日涅夫更差劲,不仅没有改善中苏关系,反而和中国在珍宝岛和新疆地区搞起了武装冲突。有资料甚至爆料,苏联在珍宝岛冲突之后有一个对中国进行"核外科手术式″打击的方案。我们也没示弱,一边儿准备和他干,一边儿把历史上俄国强迫满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屠杀中国边民的老账也翻了出来,新老账一块儿算!两国关系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从蜜月情人变成了死克的冤家,真是天翻地覆呀!</h3><h3>真应该感谢邓大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国家实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对外关系上国家利益代替了党争,经济建设上了“中军帐"。说起来也挺怪,意识形态不再争论,国家关系反而好处一些,以89年5月份戈尔巴乔夫来访为标志,中苏关系开始恢复正常。苏联解体之后,中俄关系反而更加热络起来,用现在的专用词语讲叫做“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国″。放眼全球,现在和我们国家关系最好的大国当属邻国俄罗斯。两国关系五六十年一个螺旋,这又回来了。</h3> <h3>  这就是我脑子里的俄罗斯。</h3><h3> 这就是我从孩童、上学、工作到退休一生当中脑子里积淀的俄罗斯。</h3><h3> 这就是那个"红色帝国″我们曾经可以倚靠的"沙发",这也是那个几乎毁了我们国家的巨大邻国。</h3><h3> 这是一个曾经让我恐惧也让我愤怒,让我迷惑也让我感动,让我爱也让我恨的俄罗斯。虽然要把这些问号全部拉直并不容易,但我还是决定今年去俄罗斯走一趟,直观体会一下这个正在衰落的红色帝国,现场感受一下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对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那些问号,能拉直几个就拉直几个。</h3><h3> 2019年7月20号,出发。目标:俄罗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