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望的茶香道:雄关漫道分水关

醉爱山歌🍃

<h3>武夷山脉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绵亘千里,也是我国东南部的最大山脉。赣闽间铅山境内古有八大关:温林关、观音关、分水关、桐木关、鸭母关、马铃关、云际关,火烧关。</h3><h3>分水关海拔750米,东侧为海拔1424米的东路山,西侧为海拔1506米的望夫山。山北悬崖峭立,竹木葱郁,四季多雾。分水关,实际意义是以水流方向来断定地界的标志。具体地说,山北为江西省铅山县武夷山镇。山南属福建省武夷山市(旧称崇安县)。大凡分水岭,自古都是当地的交通要冲或兵家必争之地。</h3> <h3>《铅山县志》载:“分水关,县南(今永平镇)八十里,其水一南流崇安入海,一北流铅山入江,故名。岩峦峻绝,为闽楚要冲,界接崇安。汉武帝征闽,由分水关入,而道路始通。明正统间(1436——1449),闽寇作乱,始于此设关,而车盘寨为关内要隘,领军五十名守之,系东路紫溪大关。”宋开庆间,开始设置乌石驿,到元代时废除。明洪武年初,又重新恢复此关,设巡司戍守。《崇安县志》:“康熙元年(1662)设分水关、巡检司,五十二年(1713)改分水关为德胜关。”</h3> <h3>分水关自古便引得文人墨客在此泼墨赞颂。如南宋著名文学家朱熹曾徒步数十次过分水关,往来于闽浙皖赣湘,并写下《分水关》一诗:“水流无彼此,地势有西东。要认分时异,须知合处同。”不仅客观描写了分水关的自然景观,还蕴涵深邃的哲理。又如明代刘伯温(刘基)军务倥偬中策马至分水关时,吟《咏分水关》诗云:“关头雾露白蒙蒙,关下斜阳照树红。过了秋风浑未觉,满山秔稻入闽中。”描绘出了分水关令人神往的秀美风光。</h3><h3>&nbsp;南明王朝割据福建时,为抵抗满清南下,由郑芝龙、郑成功父子据守闽北各关隘,郑成功总领“分水关务”</h3> <h3>清代分水关仍然狼烟不断,太平军在分水关与清军就进行过多次惨烈生死撕杀,最终,清军不敌,太平军入闽。破关后的二十多年里,武夷山茶叶生产和贸易遭受严重破坏,茶市一落千丈。沿线百姓生灵涂炭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h3><h3>  分水关地处闽赣交界,地势十分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原来,分水关的四周有围墙,中间有道门,顶端有防御炮楼,作为守卫之用。在1937年开崇分公路时,才打通了围墙,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经历了血与火</h3> <h3>从崇安县城到江西的铅山县内,仅百余里路程。过去分水关古道,山岭崎岖,全用人工采石,条石间或大鹅卵石铺就。陡峭的绝壁处设石栏杆护卫,路面平铺石阶,层层叠叠,直伸云间。商旅士卒,肩舆马帮,日夜行走,约十里间设一路亭,供行人驻足休憩,分水关古道连接赣闽两省的物产流通,山岭运力十分繁忙。明代王世懋在《闽部疏》中记载道:“凡福之丝绸,漳之纱绢,泉之蓝(蓝靛),福延之铁,福泉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这里说到的分水岭就是分水关。可见八闽大地上的众多商人,为了自家物产能流向北方各省进行贸易,都选择了行走分水关古道。</h3> <h3>&nbsp; &nbsp; 分水关古道是晋商茶路上的一个重要关隘。清代乾、嘉时的每年茶期,晋商常氏在下梅茶市景隆号收购武夷茶叶,包装后装上竹筏,通过梅溪水路运至赤石镇汇集,经崇安县城验押之后,雇用当地茶工、车马千余人,将茶叶运经分水关再运至江西铅山河口。一支晋商劲旅,从山西出发,千里南下武夷山贩茶,分水关就是他们进入岩茶产区的必经之路。当年运茶所使用的是一种独轮车。山那边称为“鸡公车”,山这边称为“花车”。这种车的轮子上箍有铁箍,年深日久,车辙轱重,常年在分水关古道的石板上践踏运转,一些残存的石板路面,被铁蹄车辙磨得十分光滑,留下了一道道难以磨灭的车辙凹痕。</h3> <h3>&nbsp; &nbsp; 分水关古道是晋商茶路上的一个重要关隘。清代乾、嘉时的每年茶期,晋商常氏在下梅茶市景隆号收购武夷茶叶,包装后装上竹筏,通过梅溪水路运至赤石镇汇集,经崇安县城验押之后,雇用当地茶工、车马千余人,将茶叶运经分水关再运至江西铅山河口。一支晋商劲旅,从山西出发,千里南下武夷山贩茶,分水关就是他们进入岩茶产区的必经之路。当年运茶所使用的是一种独轮车。山那边称为“鸡公车”,山这边称为“花车”。这种车的轮子上箍有铁箍,年深日久,车辙轱重,常年在分水关古道的石板上践踏运转,一些残存的石板路面,被铁蹄车辙磨得十分光滑,留下了一道道难以磨灭的车辙凹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