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图之凉山篇(下):凉山老汉

向天一戈

<h3><font color="#010101"><h3>&nbsp; &nbsp; &nbsp; &nbsp;男子在凉山彝族家庭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据资料显示,凉山彝族进入父系社会以后,就形成了以父系氏族血缘为基础的,用父子联名谱系为链条连接和认血亲的“家支”制度。在“家支”文化影响下,彝族社会中“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理念必然渗透到社会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h3><h3>&nbsp; &nbsp; &nbsp; 在短短几天彝区的采风中,我们对这个古老民族的了解是很肤浅的,对彝族社会家庭模式也只是管中窥豹。就我们自己感性认识看,彝族男人还比较洒脱的,生活得更有优越感。比如在田间耕种劳作身影中,男子明显少于女人;在崎岖山路上路上背负高大的柴禾和沉重背篓的几乎全是妇女;在赶场人流中空手而行的大部分都是男人,而背着孩子出行干活更是女性的专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在彝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人群,彝族汉子的精神面貌、生活状态和行为特点,更具有标本意义。</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大凉山山川险阻,过去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很少,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留了彝族传统风格。也成为我们观察彝族人文风俗的一个切入点。</font></h3> <h3>&nbsp; &nbsp; &nbsp; &nbsp;彝族男子的“天菩萨”发型,是原始宗教崇拜的产物。在一个彝族男子的一生中,“天菩萨”发型要经历了几次变化。小孩和未婚男子,在头顶前蓄一撮长发,彝语称“如比”,是男魂居住的地方。结婚后的男子,请人在头顶梳辫子,辫子较短小,盘于头上,称“如且”。男人死时,如有子女,则把头前头发打成尖状物形,称“天菩萨”。而今,通常不分阶段,把彝族男子发型统称“天菩萨”。天菩萨除梳理和晾晒时散落下来,平时都缠绕于头顶,形成螺髻状,酷似一座峭拔的山峰,所以又被称为男人头上的风景。天菩萨是神秘文化的象征,是神鹰栖落的眼睛。彝族人把天菩萨视为男子汉灵魂的藏身之地,是神圣不可侵犯和亵渎的,绝对不准任何人触摸。</h3><h3>&nbsp; &nbsp; &nbsp; &nbsp; 当然现在年轻男子蓄留“天菩萨”的几乎绝迹,只是中老年男子还有一些人还保留着“天菩萨”发式,但是留着很长辫子的已经很少了,而且这些留长辫的有很多是毕摩或苏尼,颇为受人尊重。<br></h3> &nbsp; &nbsp; &nbsp; 凉山彝族的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结”也有一些男子是用白底彩条毛巾包裹头。彝族男人还有一件不离手的宝贝就是黄铜烟锅,是所有成年男人的标配。<br>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现在很多人冬天直接戴帽子了,栽绒的带护耳的棉帽很受中老年男人喜爱,也有人喜欢戴宽檐软边的毡帽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擦尔瓦是彝族最普及也是最有标志性的服饰,这是一种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毡),无领无袖,象一口钟,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端缀长穗,长到膝下,颜色多为黑、白、蓝、灰色。常有以挑、绣、镶、染等多种工艺技法制成头镰、羊角、涡形等传统图案。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擦尔瓦在彝族男女通用,但现在年轻女性穿着多样化,加上要背负孩子、背背篓,所以穿擦尔瓦的要少得多。但是擦尔瓦肯定是彝族男人最主流的服饰。</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