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行—遇见福州

ling

<h3>  告别熟悉的城市,带着父母和孩子,到福建一游。</h3> <h3>  飞机在万米高空中翱翔,朵朵白云从眼前掠过,好想抓一坨放嘴里尝尝:是否和棉花糖一样香甜。</h3> <h3>  冰川乎?云海乎?让人傻傻分不清楚。</h3> <h3>  经过近两小时的飞行,我们在福州着陆。福州,别称榕城,简称福、榕,是福建省省会。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福州的马尾更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h3> <h3>  福州台江的上杭路和下杭路及其附近街区,俗称“双杭”。“杭”其实是从“航”音衍化的,这里有一个地理变迁的历史过程。古时闽江水绕过大庙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头。这片曾经以商业的繁华而文明的古老街区,一直以来是民俗、史学家们研究福州商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方。</h3> <h3>  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坐落着闻名遐迩的三坊七巷文化街区。它占地40公顷,由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组成,故被称为“三坊七巷”。</h3> <h3>塔巷</h3> <h3>衣锦坊</h3> <h3>黄巷</h3> <h3>福州传统工艺——手绘扇子。</h3> <h3>福州传统工艺——福伞。</h3> <h3>文儒坊</h3> <h3>安民巷</h3> <h3>  街边民俗小店,随处可见扇子和福伞。</h3> <h3>  掂量一下,看看几斤几两。</h3> <h3>宫巷</h3> <h3>  泔液境遗址——又称“井巷”。</h3> <h3>严复翰墨馆。</h3> <h3>  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h3> <h3>  游览完三坊七巷,我们直奔林则徐纪念馆,近距离感受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h3> <h3>  福州城内随处可见的大榕树。</h3> <h3>林公颂</h3> <h3>  御碑亭——内有光绪三十一年立的道光三十年“圣旨”、“御碑祭”、“御制碑文”三块青石碑。</h3> <h3>树德堂</h3> <h3>海纳厅</h3> <h3>栩栩如生的腊像和铜像。</h3> <h3>  曲尺楼原为林家子弟读书的地方,楼前有草坪、鱼池、假山、花木等。</h3><h3><br></h3><h3></h3> <h3>  回程路过三坊七巷名人家风家训馆,占地350平方米,汇集了林则徐、冰心、严复等40位三坊七巷爱国爱家、勤政廉政、教育大家等名人的家风家训,迎门而入,家风迎面,如沐春风。</h3> <h3>  在福建的东边有一个岛,它有一个非常文艺的名字——平潭岛,又叫海坛岛,简称“岚”。它与台湾隔台湾海峡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h3> <h3>  大福湾是岛上的一个休闲渔村,堪称福建版马尔代夫,同时因礁石上的大“福”字而文明,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合影,欲将福气带给自己和家人。</h3> <h3>  海坛古城是2005年建成的商业小镇,供游客休息、吃午饭。</h3> <h3>  在古城里偶遇安凌紫的最爱——大白,爱不释手,各种姿势的合影,恨不得抱回家。</h3> <h3>  龙凤头海滨浴场,十年人生中第一次见到大海的安凌紫小朋友彻底放飞了自我。</h3> <h3>  三天的福州之行,短暂却充实,不仅看了人文,还享受了自然;不仅接受了教育,还放松了身心。虽然人们常常打趣说:旅游——就是离开自己待烦了的地方,到别人待烦了的地方去,没意思。但我仍然愿意背起行囊,带着孩子,陪着父母,天涯海角的走一走,看一看,用我有限的假期,参与孩子的成长之路,陪伴父母的有生之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