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银滩草原,位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海拔2263米。它的西部同宝山与青海湖相临,北、东部是高山峻岭环绕,南部与海晏县三角城接壤(三角城是西海郡遗址,建于西汉王莽秉政时期),在这方圆110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有麻皮河和哈利津河贯穿,这就是青海有名的金滩、银滩大草原。</h3><h3>2017.7.3~4</h3> <h3><b>到达金银滩</b></h3><h3> 在距西宁120多公里的西海镇周围,紧挨着青海湖东面的草原,就是有名的金银滩草原。</h3> <h3> 这位一脸络腮胡子的彪悍男人是我们雇的司机,他的爷爷是洛阳人,他和他父亲还没去过洛阳。</h3><h3>▲</h3> <p> 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p> <h3>老天变脸了,突然乌云密布。</h3> <h3><b><font color="#010101"><i>典型的雨线,大雨即将来临。</i></font></b></h3> <h3>黑云压顶</h3><h3>▲</h3> <h3>下雨了,要晴了,冰雹又来了。</h3><h3>▲</h3> <h3>雨后彩虹</h3> <h3>全彩虹</h3> <h3>东边彩虹</h3><h3>▲</h3> <h3>西边放晴</h3><h3>▲</h3> <h3>彩虹拍好了吗?</h3><h3>▲</h3> <h3>高空翱翔</h3><h3>▲</h3> <h3>傲立桩头</h3><h3>▲</h3> <h3> 今天,充分体现了风云变幻,一日四季。</h3><h3> 蓝天白云、晴空万里<b>→</b>电闪雷鸣、风卷云低<b>→</b>雨急若注、冰雹肆意<b>→</b>彩虹挂天、碧空尽洗<b>→</b>温度骤降、如冬相期<br></h3> <h3>喜欢藏族小朋友</h3><h3>▲</h3> <h3>毡包点菜</h3><h3>▲</h3> <h3>你们点,我们不操心,只管吃。</h3><h3>▲</h3> <h3> 来时大晴天,然后下雨,下冰雹,出彩虹,现在晚霞红遍半边天。</h3><h3>▲</h3> <h3>什么情况?这么多鹰!</h3><h3>▲</h3> <h3>追拍小兔子</h3><h3>▲</h3> <h3>野兔逗我玩</h3><h3>▲</h3> <h3>在那遥远的地方——金银滩</h3><h3>▲</h3> <h3>青海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h3><h3>▲</h3> <h3>胡锦涛留影台</h3><h3>▲</h3> <h3>金银滩标志碑</h3><h3>胡锦涛留影处</h3><h3>▲</h3> <h3>金银滩</h3><h3>百灵鸟栖落帐篷</h3><h3>▲</h3> <p> 这厮的农把式如同械斗,下乡学的那套还给贫下中农了。</p><p>▲</p> <h3>酒足饭饱 姿式变换</h3><h3>▲</h3> <h3>经幡的五种颜色</h3><h3>▲</h3> <h3> 金银滩也许不是青海最好的草原,但却是青海最有名的,因王洛宾那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让此地名扬天下。</h3> <h3> 《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曲调源于哈萨克族民歌,是西部歌王王洛宾创作于1938年到1939年之间的一首作品。它是世界范围内传唱最广的华人歌曲之一,也是王洛宾所有创作歌曲中艺术评价最高的,被赞为“艺术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h3> <h3> 王洛宾音乐艺术馆门票50元,儿童身高1.1米以下免票;70岁以上的老人凭老年证免票。</h3> <h3>缅怀音乐大师王洛宾</h3><h3>▲</h3> <p> 西海镇,你也许会发现它太平凡了,也许这平凡的后面就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就在这平凡设施的后面,都有一个神秘光环,每一座建筑都有一段光辉的历史,每一位建设者都会讲一段动人的故事。</p><p>▲</p> <h3>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h3><h3>▲</h3>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span></p><p> 原子城建于1958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故称为“原子城”。1995年5月15日退役,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海镇,现为海北州府所在地。2001年,青海原子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原子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 <h3> 原子城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总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它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这里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h3> <h3> 在金银滩这片1170平方公里的茫茫草原上,国营二二一厂基地的建设者们在党的领导下,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草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基地倾注了毛泽东、 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邓稼先、 王淦昌等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的心血,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协同、无私奉献;树立了不畏强权、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团结拼搏、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h3> <h3> 经过再三选址,最后,选定了青海省海晏县的金银滩,对外称二二一厂。总面积570平方公里,这里便成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州府新址西海镇,原系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这块鲜为人知的神秘禁区,孕育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因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和蘑菇云的出现,给西海镇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p><p>▲</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1956年,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和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党中央决定研制中国自己的核武器。1957年,李觉将军亲自考察选定金银滩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亲率2000余名转业干部和解放军战士开赴海拔3000米已经变为无人区的金银滩草原,开启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战争!他们面对高海拔空气稀薄,严重缺氧的恶劣环境,顶风雪冒严寒,战狂沙斗饥饿,住帐篷爬地窝子,用铁锹镐头肩膀双手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树起了一座足以载入史册的历史丰碑一一国营二二一厂。</p><p>▲</p></font></h3> <p class="ql-block">代号221</p><p class="ql-block">▲</p> <p><b>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形成的冷凝云</b></p><p> 氢弹,也被称作热核弹,是利用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点燃氢的同位素氘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它的爆炸过程大致是裂变—聚变—裂变。</p><p> 核武器分为两种,分别是裂变武器和聚变武器,裂变核武器是原子弹,为第一代核武器;聚变核武器就是氢弹,为第二代核武器。原子弹的威力为几百吨到几万吨tnt当量,氢弹的威力则为几十万吨至几千万吨tnt当量。</p><p> 中国虽然是这个星球上唯一一个既有原子弹又有氢弹的国家,但中国却也是唯一一个提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其实我们意思就是说:我们不惹事,但我们更不怕事!</p><p>▲</p> <h3><font color="#010101"><p> 从1959年4月开始,以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等为代表的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率领10000多名科学工作者、青年学生、解放军指战员入驻新生的二二一厂。他们在无资料,无经验,无设备的条件下,凭借着满腔的热血和崇高的爱国热情,靠他们的勇敢、顽强、聪明和智慧,用最原始的计算工具一一算盘,算出了宇宙速度,算出了原子当量,在这最艰苦的环境中,在最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着当时人类历史上最尖端、最宏伟的事业,奇迹般的仅仅用5年的时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时隔两年半,又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颗氢弹!</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连同它的主人一一1715户9352名牧民一同从中国的地图上神秘的消失了。这些祖祖辈辈在这片美丽草原上繁衍生息的蒙藏儿女,被毫不知情的搬迁到百里甚至千里之外,他们义无反顾的舍弃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热土,拖儿带女,赶着牛羊,驮着帐篷,背着简单的行囊远走他乡,很多人从此便成了永诀,再也没有回到过他们千遍万遍朝思暮想魂牵梦绕想着重返的故土家园。</p></font></h3> <h3>回西宁前,与藏民同乐。</h3> <h3>龙昊酒店餐后起舞</h3><h3>▲</h3> 附:倒淌河 <h3> 我们在倒趟河与孙盛国两口会合,同吃中饭,饭后租车赶往金银滩。这时候,王伟媛、孔长芝、李远风姐仨也分别返京、郑、洛。</h3> <h3>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人民政府碑文</h3><h3>▲</h3> <h3> 赵朴初咏文成公主进藏诗:“雪岭锁关津,冰川阻锦轮。征途愁廻廻,去辇响辚辚。终古双昭寺,千秋绝代人。金杯佳话在,民族永和亲。”</h3><h3>▲</h3> <h3> 在倒淌河入青海湖的河口上,坐落着倒淌河镇,走进镇子,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异样的风情。镇的一边是碧水连天的青海湖,一边是苍茫无垠的大草原;“人”字街头,有古老的庙宇,有现代气息的楼堂;说藏话的,夹杂着那么多汉语词汇,说汉话的,又时时冒出几个倒装句……,迥异的民俗,是如此对比鲜明而又和谐统一。</h3> <h3><b>文成公主</b></h3><h3><b>古道流芳</b></h3><h3> 一山之隔,日月山以东,汉族民间千百年来的说法是:唐王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两族的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年轻美貌的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达日月山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念家乡,思父母,悲恸不止,流泪西行,公主的泪汇成了这条倒淌的河。</h3> <h3> 日月山以西,藏族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神话:龙王派他的四个儿女造南北东西四河,最小的女儿造西海时,需108条河水,她找到了107条河,最后一条河怎么也找不到。聪明、狡黠的小龙女从日月山倒着牵来了一条河,这条河便是倒淌河;第三种说法是,这河是龙王一根倒须变的……</h3> <h3>青藏高原第一镇</h3><h3>▲</h3> <h3>这里的羊群多又多</h3><h3>▲</h3> <h3> 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约3300米,全长约40多公里,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的仔湖——耳海(俗称小湖),故名倒淌河。藏语称“柔莫涌”,意思是令人羡慕喜爱的地方。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不仅河流蜿蜒曲折,而且河水清澈见底。</h3><h3> 其实倒淌河原也是一条东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罗汉堂河一起注入黄河,后由于地壳的变动,日月山隆起,它才折头向西注入青海湖,成为一条倒淌河。</h3> <h3> 倒淌河位于青海省日月山西侧的倒淌河镇,东起日月山,西止青海湖,一脉清凌凌的水,静静地,悄悄地,温柔地流淌着,蜿蜒四十多公里。不见滔滔,不闻哗哗,象雨中的一束彩虹,象夜空中一条流动的星河,清冽淡泊,透明晶莹,涓涓绵长,这便是倒淌河,一条从东往西流的河。</h3> 下面是链接,点击文字即可观看: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3kocn4?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天空之镜”所言不虚</a><br></h3><h3>▲</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4opcfx?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七彩丹霞多彩梦</a><br></h3><h3>▲</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axr9nvd?share_from=self&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小精灵</a><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