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革命之路</h3><h3> 在雄伟壮丽的莱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一条莱茵河,伴着叮咚的音乐声绕村而过。她就是龙口市七甲镇西林家这个美丽的乡村。村中邻里和睦,民风淳朴。</h3><h3> 抗日战争时期,这个小山村先后有46人,在地下党组织的培养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莱山脚下我党的主要抗日力量。解放战争期间,有21人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涌现出以林先田带领的第一支支前队伍,前后共36人参加支前(个人回忆资料,仅供参考)。同时,也出现了以林国高为代表的全家上阵,支持抗战的感人事迹。有很多有志报国的青年,从这个小山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林毅生就是第一位,从西林家村,走出去参加革命的干部。</h3><h3> 林毅生(原名林星田),1914年6月19日出生,龙口市七甲镇西林家村人。父亲林国高、母亲王氏,共生育八个儿女。男孩子中,林毅生排行老二。虽然林家生活贫寒。但是,思想开明的父母,坚持让他们上私塾读书。</h3><h3> 随着兄弟们成家立业,家中人口逐渐增多。吃饭穿衣,成为家庭最大的负担。为了解决生活开支,林毅生于1930年,前往黄县城卆粮店学徒做生意,经常帮卆粮店到烟台、青岛等地收购各种粮食,补充卆粮店销售。在这期间,他和下丁家镇蒋家村做粮食生意的蒋永涛结识,并成为了朋友。三年学徒期满,佣金增加。可单独去外地给杂粮店采购进货。但是,在战乱横生贫穷的旧中国,他整日东奔西跑的做生意,所剩也寥寥无几。他看到了旧社会的黑暗,商场上的尔虞我诈,看不到社会的文明进步,更看不到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前程。在这一时期,他和民先队员范心然相识。并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h3><h3>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林毅生在烟台采购期间,与共产党员贾振之(解放后任上海市外贸局长)相识,言谈举止中,被他救国救民的思想所感动。他耳闻目睹了日伪政府的残酷暴行,以及共产党带领工人、学生们罢工罢课、进行抗日游行斗争,看到了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他们为拯救中国,不畏流血牺牲的忘我精神所感动。他意识到中国的未来就是共产党,中国的希望就是共产党的领导。于是,他毅然决定弃商参加革命,于一九三八年四月在地下党员范心然、贾振之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他将名字林星田改为林毅生,以示将自己的一生交给革命、交给党的坚定决心。</h3><h3> 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培养下,他的斗争经验逐步成熟,成为了党组织的骨干力量。为了发展壮大地下党组织有生力量,保障抗日斗争取得胜利,经党组织批准林毅生毅然回到家乡,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地下党组织,开辟革命根据地,扩大抗击日寇的斗争范围。同时,为抗日队伍筹备经费、军用物资等等。他的身影遍布祖国大地,为了中国的未来,依然投身革命道路。 </h3><h3> 只要有树叶飞舞的地方,就会有火在燃烧;在雄伟壮丽的莱山脚下,抗日的火焰正在跳动。</h3> <h3> 二、发展壮大</h3><h3> 1938年1月,日军占领烟台,日本军队在烟台烧杀抢掠,用暴行手段,对市民进行镇压,掠夺人民的资源,搜捕破坏地下党组织成员。</h3><h3> 2月5日,日军第五师团千余人,乘汽车48辆,由烟台经蓬莱进犯黄县城。地方实力派成立了日伪维持会,出面迎接日军进城,将黄县城拿入势力范围。次日,日军又开进龙口等地,将这些地区纳入日军管辖范围内,在1939年3月,各地都派有日军驻守。蓬莱、黄县、龙口、招远等地均轮为日占区。</h3><h3> 为了满足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林毅生奉黄县地下党组织委派,于1938年5月初回老家,发展抗日力量,建立地下党组织,创建红色根据地。并组织筹备粮食、经费、军服等军用物资,秘密供应给逐步壮大的抗日武装部队三军三大队。并担任黄县四分区组织委员。(区长田子瑢)</h3><h3> 林毅生回到老家,先跟父亲林国高谈了在外几年的所见所闻,讲述了日本鬼子的残酷暴行,表示了自己宁死不做亡国奴的意志和决心。再讲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抗击日本侵略,赶走日本鬼子的伟大壮举。得到了父亲的肯定和支持后,他便立即展开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发展了西林家村林培田、林先田、林福田第一批共产党员三人。十一月上旬,四分区区长田子溶赶到七甲乡西林家村,在村南山洞内(此洞现有遗址),在林毅生和田子溶二人见证下,三人面对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宣誓完毕后,五人紧紧拥抱一起。</h3><h3> 莱山脚下第一个党小组成立了,林毅生任组长,其他三人担任委员,四人各有分工继续发展党员,扩大党员队伍。到1939年2月,又发展了林彬田、林海田、林淑英(女)、林敬兰(女)、林云田、林悦田、林猛田、林侦田、林国宽9名地下党员,同时也在周边村庄逐步发展地下党员,涉及山前邹家、山前王家、山前郭家、山前杨家、李家沟、山前朱家、七甲等村庄及学校教员。党员队伍逐渐壮大,革命斗争工作随即展开。</h3><h3> 林毅生从烟台、潍坊等地,将土布、棉花秘密运回老家,由林淑英,林敬兰二人将布匹分配给党员各家各户,由党员家属缝制军服,军服做好后,再依次收回。由于当时染料短缺,只能用槐树叶、槐豆摘下捣碎,取其汁加入热水锅内进行衣物上色,从而制成我军抗日武装的军服、军帽等军用品。一切就绪后,再由林国高用毛驴驮着驮篓,将军用品隐藏在驮篓下,上面盖上雨布,雨布上再盖一层驴粪球,送往自家果园内的山洞,悄悄隐藏起来。林国高安排尚未成年的五子林森田(解放前老党员)、六子林科田(后参军参战成我党南下干部)二人在果园内搭上棚子,看守果园内的山洞,不准任何人接近。晚上,再由四子林登田(当时是秘密交通员,后来加入四区队,参加了解放长岛等战斗,解放后任诸城市公安局局长)去通知部队,带领队伍将军用品等运走。果园内有三个山洞,一个存放筹备的粮食,一个存放军用物资,另一个用作我军取军用物品人员,隐蔽休息使用。(此山洞现还留有遗址)。</h3><h3> 到1940年2月,西林家村就有党员27名,很多有志青年,被林毅生引导推荐,加入抗日部队杀敌报国。与此同时,林毅生联系西林家小学校长朱友(化名,真名朱广民,山前朱家村人)、陈家小学校长王健(化名,真名王兴甲,大草屋村人)担任抗日教员,带动其他教员一起给学生授课共产党的书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爱国、报国之志。学校教职工发动了宣传战,在舆论上压倒敌人,在当地人民的心中,形成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让人民当家做主的信念。莱山脚下的抗日力量在林毅生的带领下,得到快速的发展,并逐歩壮大。</h3> <h3> 三、除奸行动 </h3><h3> 一九四零年春,在一个春风徐徐,春暖花开的日子,山区劳作的人们,开始了田间耕种。田野里不时传来耕牛的叫声和人们的吆喝声。为了一年的好收成,人们开始了春种的忙碌。在七甲镇西林家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勤劳朴实的村民,同样在各自的山岚间耕作。</h3><h3> 下午2时左右,田间的小路上有几个陌生人,鬼鬼祟祟的分散在各个田间地头,向在干农活的村民打听着什么。他们时而分开,时而又聚在一起嘀咕着。这一奇怪情况,被在半山坡种地的地下党员林培田发现。他立刻放下手里的农活,去问那个村民,"刚才来和你说话的人是谁,问你啥了?"村民说,"也没问啥,就问咱村有没有共产党,他想参加,我说不知道。"党员林培田赶紧找到林毅生,将这一情况汇报。 听到这个消息,林毅生立刻警觉起来,看来这些人不简单,马上对林培田说,"不要惊到他们,走,到村南高坡上去,看他们要干啥。"这个高坡,可以将村内所有活动尽收眼底。 </h3><h3> 这几个人在田间转悠了一会,没有打听到什么,又向村子走去。在村子东头有几个老人在唠嗑,他们也过去唠家常,顺便打听村中的事。唠叨了一段时间,他们并没有进村,而是向七甲乡李家沟村方向而去。林毅生叫林培田先回去,转身奔向李家沟村。在李家沟村,他找到地下党员李广喜同志,让他秘密查明这几个人的下落。这时已是傍晚时分,李广喜同志迅速拿起一把铁锨,挂上一个粪筐,在村中转着查看。当他来到村子西北角一空房处时,发现此处有四、五个人在地上打草铺,准备住在这里的样子。其中一人出来抱草时,后腰上还露出了枪套。他急忙返回,将情况告诉了林毅生。林毅生分析,如果不是自己同志,那一定是汉奸。忙叫李广喜同志暗中看着他们,自己马上返回村,让四弟林登田(秘密交通员)找到区队联系,将这一情况据实汇报。</h3><h3> 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林登田拿了一块地瓜边吃边向外跑去,在黑暗的夜色中顺着山间小路奔向丰仪区。夜色暗淡,山路难行,深一脚,浅一脚,这一路他不知摔了多少次跤,经过一多小时的山路,终于到达丰仪店,找到了四区队,向区队领导汇报了情况经过。这件事立即引起区队领导的重视,因为区队今天并没有安排人到七甲一带,很可能是敌人。区队马上集合二个班的战士,由排长带领,跟林登田一起返回查明情况,就地处置。队伍跟着林登田快速前进,在凌晨一点左右到达西林村。林毅生看到队伍到达,心中的石头落了地,马上迎上去,和排长简单协商后,立刻赶往李家沟村。李广喜同志迎上队伍,"人在屋内,都睡下了,共五个人。"一个班的兵力将这幢房屋前后团团围住,然后,由排长带一个班的兵力,破门而入,窗外的战士们同时把枪伸进窗内,排长冲进去大喊一声:"不许动!"</h3><h3> 十多支枪口对准躺在地铺上睡觉人的脑门上,地铺上五人被破门声和排长的一声高喊吓醒,浑身颤抖。战士们下了他们的枪,让他们蹲在地上,问谁是领头的,一小个子用手指着一个歪嘴的人说:"他是俺便衣队小队长。"一班长一把抓住小队长衣领,将他拎到屋外。经过逐个审讯,查眀他们是黄城集炮楼给日本鬼子卖命的汉奸便衣队,昨天到南部山区,探查共产党地下组织情报。因天色已晚,今天没有收获,打算晚上在李家沟住一晚,明天再继续探查。其中这名汉奸小队长手上还沾有共产党人的鲜血。排长和林毅生协商后,决定上报除奸队。下午,除奸队干部赶到,经过认真审理,决定对这名手染中国人民鲜血的汉奸处以死刑。五人被带到李家沟村北,当着另外四人的面将这名手上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铁杆汉奸,处以死刑。随着一声枪响,这名汉奸倒在地上,"汉奸下场"的标语被放在这名罪大恶极的汉奸尸首上。另四名汉奸吓得两腿发软,脸色发黄。</h3><h3> 由于另外四人到鬼子炮楼时间不长,没有真心投靠日本鬼子,经过对四人教育,他们真心表示悔改,表示今后决不给鬼子卖命,死也不再当汉奸,回家老老实实种地。因他们手上没沾中国人民的鲜血,决定释放他们回家。</h3><h3> 这事传开后,在莱山脚下极大的鼓舞了共产党人的士气,用事实证明想当汉奸,给日本鬼子卖命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在心理上给敌人很大打击,对想给日本鬼子卖命当汉奸的人起到了震慑作用。 </h3><h3> 狭路相逢,勇者胜。抗战时期,有多少革命志士与敌人斗智、斗勇,战胜敌人,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胜利而归。</h3> <h3> 四、狭路相逢</h3><h3> 1938年8月18日,根据斗争形势需要,为了更好的发挥党的宣传作用。胶东特委在黄县七甲乡院下村莱山庙内,成立了<大众报>印刷厂。印制我党宣传抗战和党的方针政策刊物,发挥我党的喉舌作用。</h3><h3> 当时,敌人对物资实行封锁。印刷纸张、油墨奇缺,印刷厂技术工人尽可能节省纸张、油墨,即使这样,纸张、油墨也常常紧缺。为了保障印刷厂工作的正常进行,范心然通知林毅生要进快采购纸张、油墨,补充印刷厂。</h3><h3> 林毅生9月份在黄城秘密采购了部分油墨和纸张装入麻袋,傍晚用自行车驮着,从黄城赶往七甲乡院下村。为了躲开敌人,他快速的骑车前行。当走到黄县归城姜家村与归城曹家村岔路口时,猛然间抬头,看到一队下乡扫荡正返回黄城据点的日伪军小队由东向西走来。这时双方距离四五十米远,此时已傍晚时分。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只听伪军高声喊到:"站住,干什么的?"林毅生回答:"回家",边说边停下自行车,车头向西南归城曹家方向慢慢拐着。"车上载着什么东西?"一个伪军问到。"亲戚给的地瓜干。"他边说边上车,向南边小路归城曹家的大山方向奔去。"站住!"敌人喊叫着,追了过来。林毅生加快了速度,"砰、砰"枪声响了,子弹在他耳边飞过,他躬着腰拼命蹬车向大山方向奔去,敌人在后边嗷嗷叫着追赶。这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他看到一拐弯处很多高高的地堰,便跳下车,将车和物品一起扛起,快速跑了过去,寻一隐蔽处藏了进去。敌人过了一会也气喘吁吁的顺着路边跑了过来,嘴里喊着"出来吧,我看到你了",还不时的拉着枪栓,一路声张着,歪担着枪半跑半走着向前追去。林毅生悄悄的藏在地堰下等待敌人离去,夜已深了,夜晚的寒气在空中散开,由于刚才的奔跑,全身被汗水浸透的衣服,凉凉的贴在身上,他忍受着、坚持着。</h3><h3> 敌人向前追了一段路看不见林毅生的身影,不知啥时从另一条小路悄悄地走了。为了确保印刷物资安全,他待到十点多钟才从躲藏处深一脚浅一脚的出来,骑上车载着印刷物品赶往院下村莱山庙,将印刷物品交给了印刷厂,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h3><h3> 回到家中,他浑身酸软,又累又饿。母亲赶紧下了土坑,拿了两个平时不舍得吃的鸡蛋,做了一碗鸡蛋汤,又拿了两个很大的地瓜让儿子吃。林毅生真的饿了,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父亲疼爱的拿着温洗的毛巾,不时轻轻的擦掉他脸上渗出的汗珠。"这孩子,慢慢吃,别咽着。"他点点头,脸上带着胜利的微笑。</h3><h3> </h3> <h3> 五、胶东兵工厂</h3><h3> 1938年3冃,抗曰救国军三军三大队,为了解决部队武装力量枪支弹药短缺问题。决定建立自己的兵工厂。发起人共产党员范心然,经过艰苦的选址、筹备等工作。最终,三军三大队决定,在黄县圈杨家村东古庙处,建立兵工厂。</h3><h3> 圈杨家村西南靠莱山山脉,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南靠王屋山,森林茂密。地理位置较好,群众基础牢固。经过地下党组织和兵工厂多方共同努立,工厂进展非常迅速。技术工人、机械设备逐步到位。制造工人力量逐渐扩大,多时工人达到2OO余人,随着制造工人的增加,制造枪械材料急需补充。</h3><h3> 1938年5月初,范心然通知林毅生,兵工厂内钢材料严重不足,供应不上兵工厂制造的需求,严重影响枪支弹药的生产。按排林毅生尽快想办收集。林毅生接到此通知后,立即动身赶往招远县境内购置。</h3><h3>林毅生先来到招远县阜山乡九曲村,找到林姓家族中的林运田,和他谈了因抗曰需要,现在建立了兵工厂,一切准备就绪。目前缺少制造枪械的钢材物资,急需他帮忙收购矿山上的钢材等物品。林运田看到老家来人找他帮忙,很热情,当听说是为了造枪炮打曰本鬼子时,他二话没说,马上同意。并保证,九曲村林姓家族所有钢材,分文不收,全部供给。并通知林姓家族人员,发动亲戚、邻居将家中存有钢材及机器部件全部送来。同时,按排亲人到矿山去,将曰本人不用的旧钢材等,悄悄运回。用小部分钱,收回大量钢材等物资。林毅生又通过林姓亲人关系,到玲珑一带村庄,继续收集钢材、旧机器部件等物资。然后,将这些物资分批送往兵工厂。</h3><h3>兵工厂有了这些钢材物资后,解决了燃眉之急,制造出大量枪械。极大的支持了八路军抗曰队伍的发展,对敌作战力量得到更大的发挥。</h3><h3> 在此时期,林毅生根据上级领导的按排,先后到青岛、烟台等敌战区,为兵工厂秘密采购硝和磺等弹药材料,全力为兵工厂枪械制造,筹备一切需要的材料。胶东兵厂,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源源不断制造出枪支弹药,供给八路军抗曰队伍。</h3><h3> 1940年11月,为了更好完成任务,同敌人进行秘密战斗,胶东特委按排林毅生,到胶东党校学习深造。培养同敌人斗争经验。在党校期间,他虚心向有地下斗争经验的老师、同学请教,充实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使他受益匪浅,革命斗志更加高涨,信心更加坚定。</h3> <h3> 自古以来,军事战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革命队伍,在没有条件下,创造条件,也要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h3><h3> 六、筹备军费</h3><h3> 1941年11冃,林毅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被党组织按排到胶东贸易局领导下的(均实)商店,(店址在黄城南门附近)公开身份商店经理。接受范心然领导,继续秘密为八路军筹备各战略物资。</h3><h3> 抗日战争期间,斗争环境十分恶劣。地下党的同志稍有不慎,就会被告密、抓捕或者杀害,个人生命随时处在危险之中。</h3><h3> 军费筹备工作历来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战争年代特别是农村各家百姓,留有余钱的人家很小,全体党员们所捐献的款项,远远解决不了抗日战争的需求。</h3><h3> 1941年11下旬,林毅生接到党组织指示,加大军费筹备力度,尽最大力量筹集经费。于是他一人去招远金矿区域为我党筹集经费,以保障部队和地下党组织抗日斗争顺利开展。他冒着生命危险,化名王舍林去招远玲珑、九曲金矿区域,秘密的发展党员,同时为我党、我抗日队伍筹备黄金、经费等,解决我地下党组织和抗日部队经费不足问题。</h3><h3> 1941年12月,他先来到敌占区招远市九曲村,找到了林姓家族的林运田和林在田兄弟二人,动员他俩发动金矿矿工,将金矿内的炸药、雷管及高品位矿石秘密藏在矿井内,选择适当时机运出矿井。并从西林家村挑选精干党员,由大哥林先田带领,于夜晚时分,牵着毛驴到九曲村,将这些物品运回村内。将矿石在林学友老房子内,加工成黄金后交给上级党组织。炸药和雷管,由父亲林国高秘密送到七甲村地雷大王王昌茂处,制造成地雷,用来消灭敌人。1942年12月未,在日占区"玲珑金矿",林毅生和地下党的同志们谋划,劫持日本人在"玲珑金矿"的黄金计划。计划做好,准备行动前,由于地下党组织内部出现了叛徒,计划泄密。幸亏发现及时,才避免了他和同志们的牺牲。劫持黄金计划,无法实施。为了保证劫持黄金计划顺利完成,必须先除掉叛徒。经请示上级党组织批准,决定执行秘密诱杀除奸行动,并秘密探知日、伪黄金运送时间和路线,劫持黄金运送车。林毅生和地下党同志经过慎密计划,立即展开行动,用高于当时黄金交易价格,将叛徒诱骗到闹市区,前后各两名地下党的同志,截住叛徒,用匕首刺进叛徒心脏,除掉了叛徒。然后迅速撤出闹市区,赶往伏击地点等待日、伪黄金运送车。</h3><h3> 在山林间的公路上,一辆日军卡车越来越近。忽然间,路边一棵大枯树慢慢倒在路中间,卡车被迫停下。日、伪军端着枪纷纷跳下卡车,他们东张西望看四下无人,将大枪背在身后,去搬在路中间的枯树,这时十几枚土制手雷飞到日、伪军身边开了花,敌人蒙了,瞬间,埋伏在公路两侧茂密树林下的地下党密集的枪声响起,颗颗子弹射进敌人体内,敌人纷纷倒下。不到十分钟解决战斗,地下党员们抬上黄金箱子快速撤出,将缴获的黄金上交给党组织。地下党组织得到这批黄金后为抗日队伍解决了大量经费不足的困难,为抗日斗争做出重大贡献。</h3><h3> 1942年6月林毅生被胶东特委调往烟台,在胶东工商管理局贾振之领导下的 栖福牟商店担任经理。继续为我党筹备军费、物资等地下工作。</h3> <h3> 七、筹备军粮 </h3><h3> 一九四二年初春,抗日斗争进入最严峻的时刻。由于敌人的封锁,胶东地区抗日部队后勤补给出现严重短缺,粮食供应链断裂,干部、战士们时常饿着肚子与敌人战斗。</h3><h3> 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林毅生接到上级党组织指令:"尽快组织粮食货源,解决部队粮食不足现象"。当时,莱山脚下庞大的党员队伍捐粮捐物,仍然解决不了部队的需求,加上当地真正的富户屈指可数,虽然发起了党员强征他们的粮食,供应部队,但仍然存在很大缺口。</h3><h3> 林毅生连夜从招远赶回西林家村秘密召开周边村庄所有支部会议(我党联络点就在林国高屋内),由五弟林森田、六弟林科田在房外小巷放哨,只要有人进入小巷,二人以口哨为信号,屋内马上灭灯暂停会议。会上让每名支部成员发言,献计献策,然而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会议即将结束,林毅生总结,向全体支部成员提出"所有党员家庭每天只吃两顿饭,节省粮食支前线"的倡议,大家瞬间眉头舒展坚决响应,所有支部成员身先士行并立即回各村通知全体党员马上执行。但这样也只能解决部分部队的粮食问题,部队粮食仍然不足。这一时期敌人全面封锁,对粮食实行管控,限量交易,多购者以通共罪名,进行抓捕。林毅生找到当年做粮食生意的朋友,下丁家镇蒋家村非党进步人士蒋永涛,以商人身份,联络多名可靠人员,到黄城老粮食市场和招远粮市按限购量分多次轮流采购,用两地交替采购的办法来掩护地下党采购粮食的计划,再将粮食带往城外秘密存放点,统一运往抗日部队。</h3><h3> 由于频繁采购出入城区,蒋永涛在黄城被特务怀疑,被抓到鬼子的审讯室。敌人用辣椒水,老虎凳等手段,严刑逼问是不是给共产党购买粮食,负责人是谁。由于行动前林毅生早就和蒋永涛做好了万一被抓后的说词,敌人始终没得到想要的结果。无奈,在十天后通知家人交赎金放人。林毅生和同志们,才得以化险为夷,使我抗日队伍粮食得到及时补充。</h3><h3> 抗日部队得到了粮食的补充,战士们在战斗中,更加勇敢,行动更加迅速,在各个战场上驱逐日寇、奋勇杀敌。</h3><h3> </h3> <h3> 八、战地救护所</h3><h3> 1940年夏天,由于斗争形式激烈,不断有县大队、区中队伤员送到西林家村,由于没有外科医生,看到受伤战士的痛苦和牺牲,林毅生决定在西林家村与大哥林先田(村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一起,秘密建立<战地救护所>。</h3><h3> 经观察将地点选在村北靠山岚处一民房内(西林家村林丰田老房子南厢房内),在院子南墙角挖一地洞,通向十余米外的水沟边,紧急情况时备用。当时找不到外科医生,林毅生只好去黄县城骡马市场,找了位王姓土郎中,给伤员手术治疗。由林丰田做助手专门给战场上,秘密转移过来的伤员进行手术治疗,由村地下党组织人员秘密保护。</h3><h3> 有了地下党组织的保护,<战地救护所>救护治疗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但是,由于当时缺少必备的医疗器械和麻药,很多伤员只能用现在锯木头的小牙锯,进行腿部、手臂等部位截肢。手术前将伤员用绳子固定在木头做的手术床上,让伤员咬住毛巾,硬生生将截肢部位锯掉。为了不让伤员发出疼痛的喊叫声而引起怀疑,用一手掌大的棉垫由助手压在伤员嘴上,部分伤员手术未完成就昏厥过去,王郎中与助手林丰田都是忍泪完成手术。伤员手术后伤情稍微稳定,林先田马上安排村地下党员,悄悄抬到或引领着到自己家中南厅房内,用中药进行受伤部位的疗养,自己的姐姐林淑英和弟媳们照顾伤员生活饮食,清洗带着血浆的衣物等护理工作。我军受伤战士,在这里得到很好的疗养。</h3><h3> 但是由于缺少药品,部分伤员牺牲。牺牲战士被运往西林家村西,小山坡安葬(解放后迁往龙口市烈士陵园)。期间如果遇到敌人进村搜查扫荡,林毅生便快速通知大哥转移轻伤员,重伤员放在过道洞上方(老房子有一过道,过道上方用木头隔开,上边铺上麦草,能躺藏四五人,现过道上当年麦草还在)。因此林毅生老家被敌人定为共党户,只要敌人进村,就要对家人搜查抓人,无奈家人们只能经常外出躲避。有时敌人突然进村,来不及跑出村,只能藏邻居家中,不让敌人找到。在此种严酷的情况下,林毅生依然坚定党的信念,家中亲人们也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在抗战斗争中,给了他最大的支持。</h3> <h3> 九、香港之行 </h3><h3> 1946年4冃根据国内解放战争的需要,林毅生接受党组织委派到安东(丹东)桥泰公司(共产党开办的公司)担任付经理,接受龚志恒领导。带领地下党的工作人员为我解放大军筹备军火、医药、汽油、通信等军需用品。</h3><h3> 为了更多的筹备所需物资,支援国内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1947年6月,林毅生受党组织按排,他从烟台先乘船到达朝鲜,再转韩国最后到达香港,在共产党开办的运通公司继续为我军筹备所需物资。为了更多的筹备物资掩护身份,经党组织批准,在1948年8月,林毅生在香港开办了"联合行。"在香港这个花花世界,他无心欣赏这里的美景,一心一意专门为我党筹集军用物资发回国内,补充解放战争时期军用物资不足的问题。</h3><h3> 当时因在香港筹备钢铁、粮食、军火等军用物资。数量庞大,原有运往国内的船只太小,经请示上级党组织,将小型货船改成大型货轮,将所筹备的军用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往解放区,保障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经过全国军民的顽强战斗,国民党反动派被彻底打垮,逃往台湾,中国大陆全部解放。解放后,根据国家需要林毅生被调回国内。回国前他将一手创办的香港"联合行"卖掉,将所有资金全部上交给了组织,用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h3><h3>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新中国成立后,林毅生被党组织从香港调回国内,在广州历兴公司担仼付经理继续从事贸易工作(时间短暂),1951年9月,国家为了发展中国土产、畜产对外销售,决定建立中国外贸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林毅生被调往北京,是总公司重要筹建人(之一),从事土产畜产对外贸易工作。</h3> <h3> 十、国家利益</h3><h3> 建国初期,由于多年战乱,国家一穷二白,社会主义建设,百废待兴。根据现状,国家决定成立中国外贸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为了将国内产品对外销售,给国家争取外汇,添加国家建设资金,为建设新中国注入活力,根据林毅生的工作能力,将他从烟台调往北京,到中国外贸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进行筹备建设工作。他是中国外贸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重要筹建人(之一),负责中国土特产品的对外销售,为国家争取外汇。</h3><h3> 林毅生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为了打开国门对外进行平等交易,他和同事们,发挥了聪明才智,在谈判桌上巧妙周旋,对不平等的贸易交易,坚决抵制。有理有据,充分阐明我方观点和建议,使我国土特产品顺利销往国外,为国家争取了大量外汇,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添砖加瓦。</h3><h3> 林毅生常年奔波在产品采购与对外贸易谈判工作上,积劳成疾。为了国家的利益,抛小家顾大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和国家,充分展现出民族大义。同时为家族争取了荣耀,是后辈们的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学习他那伟大的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h3><h3> 林毅生1914年出生,在中国外贸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工作几十年,由于常年奔波劳累,1976年病逝,是中国外贸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重要筹建人(之一)。去逝后,安葬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h3><h3> </h3><h3> 后续:林毅生一九一四年六月十九日出生,一九七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去逝。他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他的革命故事,远远不止这些。家族中其他长辈们革命故事还有很多,待挖掘整理后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