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夏之旅,窟窿山,烽火台,三架岭小穿越

桔香乐

<h3>当你途经本溪到小市路过欢喜岭往前4公里左右,就会看见左侧有一座奇特的山峰,山顶岩壁有一个大窟窿。它就是有着美丽传说的“窟窿山”。</h3><h3><br></h3><h3> 相传唐朝名将薛仁贵奉天子之命率军东征,也就是征讨高句丽。路过此处,被一座高山挡住了去路。将士们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等待主帅定夺。这时只见薛仁贵环顾四周,跳下战马,大声吩咐到“拿弓箭来!”。大家都知道薛仁贵用的兵器是方天画戟,乃家传兵器。但他的箭术也是一流,曾经在唐高宗内殿赐宴上一箭射穿五甲,得到高宗的赏赐和认可。唐军中曾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民谣。今天他要用自己的实力扫除前进的障碍。只见他摆好架势,双膀较劲,弓弦响处,只听“咔嚓”一声巨响,前面的高山被射出来一个大窟窿,碎石纷纷滚落,士兵们不由得发出阵阵惊呼。薛仁贵随即率领兵马穿过山峰,发现这一带土地肥沃、河水清澈。</h3><h3><br></h3><h3> 这就是今天的本溪市明山区卧龙镇欢喜岭一带。窟窿山由此得名。如果不相信的话,让你的视觉亲自走一趟吧!</h3> <h3>一朵妩媚的花开放在眼角~</h3> <h3>虚实动静皆是美</h3> <h3>和尚头,它的根部能吃,朝鲜族饭店最常见的狗宝咸菜,小时候放学就会去山里寻找,现在已经不多见了!</h3> <h3>金蝉脱壳</h3> <h3>这样的大热天,总有几个彪乎乎滴闲人为了探寻更美的风景而走在路上!</h3> <h3>经过一段苞米地,又爬过一处石壁,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大窟窿!</h3> <h3>原名窟隆山,乡民感觉“窟窿”难听不顺,后改名兴隆山。此山位于欢喜岭卧龙同江峪之间,属于喀斯特地貌,是处很值得开发的旅游风景胜地</h3> <h3>枫乡户外四位队友合影,韩爸,37,小黄,照相的是音乐传说!</h3> <h3>广角镜头下的大窟窿</h3> <h3>烽火台在窟窿山右侧,是明代遗址,地势险峻,壮观,登上烽火台有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大好美景尽收眼底。</h3> <h3>君在台上看风景,我在台下拍照片。</h3><h3><br></h3> <h3>此情此景吟诗一首,天门豁开烽火台,别有洞天三架岭。</h3><h3><br></h3> <h3>放眼望去,一片幸福花海!</h3> <h3>对面是高百米的悬岩峭壁</h3> <h3>像不像只千年乌龟再守望着这祖国的大好河山</h3> <h3>走到峭壁的尽头,最美的风景出现眼前,</h3> <h3>无限风光在山顶!</h3> <h3>站在山顶,清风徐来,张开双臂,仿佛飞在云间。</h3> <h3>老韩头的新款竹节虫体恤。</h3> <h3>今天没有在山上吃饭,回程很快,但是也挺累,一个山峰接着一个山峰。</h3> <h3>  三架岭隧道位于本桓线上,是连接本溪市与本溪满族自治县和桓仁满族自治县等地区的重要咽喉要道。</h3><h3>  三架岭隧道左洞,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老三架岭隧道(本溪满族自治县往本溪方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隧道全长为790米,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的制约,该隧道不仅狭窄,而且没有排水设施,洞内中间高两头低,通行能力低下,人行道破损比较严重,隧道照明亮度严重不足,安全隐患较大。2014年,虽然经维修加固缓解了安全隐患,但同时也带来了净空高度降低的问题,净高降为4.1米,车道由原来的两车道变为居中的单车道。如此,车辆通行只能居中单车道行驶,并且受净高限制使一些车辆只能绕行小小线和沈环线,带来了很多不便。尤其大型车辆去往两县的各个旅游景点受到一定的制约,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也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尤其在旅游旺季,交通量急剧增加,车辆的出行非常拥挤,此路段成了该区域的交通瓶颈。</h3><h3>  而大家口中的新隧道,也就是三架岭隧道右洞(本溪往本溪满族自治县方向),建于2002年,隧道全长为1060米,隧道宽度为10.0米,净高为5.0米。目前,三架岭隧道左洞已经实行全封闭,车辆通行都要靠往本溪满族自治县方向新隧道(右洞)实行双向两车道通行。</h3> <h3>完全封闭的三架岭左洞</h3> <h3>以一颗平常心看世界,以谦卑心过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