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真诚迎接的光辉——这五个字在绿红渐变的笔画里熠熠生辉,像极了我们此刻的心情。三十年前,我们在玉林的校园里种下梦想;三十年后,我们披着岁月的光重回故地。那抹跃动的色彩,不只是设计的巧思,更是心底未曾熄灭的火焰,照亮了这场迟到又如期而至的重逢。</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台阶上,穿着统一的红衣,像一团燃烧的火。身后是飞檐翘角的传统建筑,横幅高悬,写着“广西师大86级(玉林)中文二班毕业30周年同学聚会”。阳光洒在肩头,风轻轻吹过发间,仿佛时光倒流。我们不再是谁的父亲、母亲,也不是职场中沉稳的某某总,我们只是当年那个教室里,齐声朗读的少年。名单被郑重写下,每一声呼唤都带着温度,那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是我们从未走散的证明。</p> <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真彩人生!三十年,我们从青涩走向沉稳,从校园走向四方。今天,我们重新站在中文二班的旗帜下,红衣如火,心依旧炽热。感谢李振耀同学的万元善举,也感谢林海兰、陈玉军、黄丽萍、刘梦然的慷慨支持,还有王劲、覃万年等玉林籍同学默默付出的筹备辛劳。这一场相聚,是情谊的凝聚,更是初心的回响。我们不是为了炫耀成就而来,而是为了确认——那个曾经并肩走过的我们,依然在彼此眼中。</p> <p class="ql-block">风景这边独好——三十年之约璀璨绽放。阳光洒在台阶上,绿意温柔地拥抱着旧日的建筑,我们穿着夏装,笑声轻扬,仿佛时光只是打了个盹,醒来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我们。脚步踏过熟悉的小径,心却轻得像能飞起来。原来,青春从未走远,它只是藏在了记忆的褶皱里,等我们回来轻轻展开。凉亭下,湖水微澜,我们站成一排,镜头定格的不只是笑容,还有那份无需言语的默契。</p> <p class="ql-block">芳华·同学情——林海兰设计的主题标志静静躺在纪念册的首页,橙红渐变的背景里,一双双手围成一个心形,中央的“30”字醒目而深情,“0”化作一颗跳动的心,下方刻着“1989-2019”。这不是简单的图案,是我们三十年情谊的图腾。它无声地诉说:我们曾并肩走过,也将继续同行。每一次翻看,都像听见当年教室外的蝉鸣,看见走廊尽头那一道斜斜的阳光。</p> <p class="ql-block">我们心中的“中文二班”。在那片绿意盎然的草地上,我们脱下拘谨,用身体摆出一个巨大的心形。红色的T恤在阳光下燃烧,像一团不灭的火焰。小路蜿蜒向前,正如我们各自的人生轨迹,有曲折,有起伏,但今天,我们重新交汇,心与心之间,从未断线。有人蹲下,有人挥手,有人笑着喊“往左一点”,可镜头拍下的,是整齐划一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我们毕业“30年”再聚首。这一次,我们排成“S”形,像一条蜿蜒的河流,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石墙静默,楼宇无言,却见证了我们从少年到中年的跋涉。三十年,我们各自奔忙,而今天,河流归海,我们终于又站在了同一个岸上。有人眼角泛光,有人轻拍肩膀,没人说太多话,但每一个眼神都在说:“你来了,真好。”</p> <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真彩人生,“心中的装着毕业30年”。我们再次围成心形,阳光洒在每一张笑脸上,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故事,眼中的光却依旧清澈。那条通往回忆的小路,依旧熟悉,依旧温暖。我们不说岁月无情,只说情谊有光。有人掏出老照片对比,笑着说:“你胖了。”有人回:“你头发少了。”可笑声里,没有一丝尴尬,只有久别重逢的坦然与欢喜。</p> <p class="ql-block">悠悠三十年,深深同学情。我们再次站成整齐的队列,红衣如火,心依旧炽热。在传统建筑的飞檐下,在横幅前,我们笑着,拍下一张张合影。那一刻,我们不是散落天涯的中年人,而是当年那个教室里,齐声朗读的少年。风拂过,旗角轻扬,仿佛也在回应我们心底的呼唤:我们,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玉林云天文化城——是玉林的一张璀璨名片,也是每一个到者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它像一位慈祥的长者,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城市,见证岁月的变迁,和人们的幸福。夕阳西下,飞檐镀金,我们站在这里,仿佛也成了历史的一瞬,被时光温柔地收藏。</p> <p class="ql-block">云天文化城的弥勒佛像高约30米,金光闪闪,由千块黄铜组装而成。他笑容宽厚,目光慈悲,仿佛看尽人间悲欢,仍愿以欢喜相迎。我们仰头凝望,有人轻声说:“他也记得我们吧?”或许不记得名字,但他一定记得,这一群穿着红衣、笑声朗朗的人,曾在这里,为情谊驻足。</p> <p class="ql-block">园林深处,一座塔楼静静矗立,金色装饰在阳光下闪烁。小径蜿蜒,绿树成荫,我们缓步而行,像当年课后散步的模样。有人说起当年逃课去湖边看书,有人笑称谁暗恋谁却不敢表白。往事如风,吹过耳畔,不沉重,只温暖。</p> <p class="ql-block">瀑布声隐约可闻,我们在古亭前合影。木雕依旧,绿意如初,仿佛三十年前的雨也刚停。我们站成一排,有人悄悄挽住身边人的手,没人拒绝。这一刻,我们不需要身份,不需要成就,只需要彼此在场。</p> <p class="ql-block">三名男子在传统建筑前合影,笑容轻松,仿佛卸下了半生重担。石砖铺地,栏杆静立,他们谈笑风生,像当年宿舍夜话的延续。一句“老了”,换来一句“可咱们还活着,还聚得齐”,顿时笑声四起。</p> <p class="ql-block">传统建筑前,有人低声交谈,有人静静凝望。宁静中,藏着千言万语。三十年太长,长到足以改变容颜;三十年又太短,短到一句“你好吗”还没说完,就已热了眼眶。</p> <p class="ql-block">林海兰同学设计的毕业30年——“中文二班”。她用创意和热情,为我们打造了一个专属的纪念符号。那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是我们共同的身份印记,是穿越时光仍能彼此辨认的暗语。看见它,就像听见当年教室的铃声,清脆,熟悉,直抵心底。</p> <p class="ql-block">林海兰同学设计毕业“30”年图案。那是一个符号,更是一段记忆,是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的见证。每一次凝视,都像翻开一页泛黄的日记,字里行间,全是青春的回响。她没说什么,可我们都知道,她把心也缝进了那一笔一画里。</p> <p class="ql-block">林海兰同学设计的毕业30年——“心仪”。她用设计表达情感,用图案传递思念。原来,最深的牵挂,不必说出口,一个图案,就足以让人心头一热。我们笑着看她忙前忙后,却在心里默默说:谢谢你,替我们记得。</p> <p class="ql-block">玉林市五彩田园“耕读山庄”前,男同学毕业30年合影。我们站成一排,笑容依旧,眼神依旧坚定。岁月带走了黑发,却带不走那份书生意气。我们曾在这里读书耕心,今天,我们回来,向青春致意。有人整了整衣领,有人挺了挺背,仿佛要以最好的姿态,面对那段永不褪色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玉林市五彩田园“耕读山庄”前,女同学毕业30年合影。我们手牵手,肩并肩,依旧是那个温暖的集体。裙摆轻扬,笑声清脆,仿佛三十年只是眨了眨眼。我们老了容颜,却从未老去情谊。有人悄悄抹了眼角,有人笑着说“别哭,我们不是还在吗?”是啊,还在,一直都在。</p> <p class="ql-block">玉林云天文化城内留影。我们在传统建筑前合影,背景是雕刻与金饰,飞檐翘角间,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青春年少的年代。那一刻,我们不是来怀旧的,而是来确认:我们,一直都在。镜头按下,定格的不只是画面,还有那份无需多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