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四周年】走近清末进士陈蜚声

一剑飘香

<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让美篇,帮我们走近清末进士陈蜚声。</font></b></h3><h3><b><br></b></h3><h3><b><font color="#010101">让美篇,帮我们留下可能会流失的记忆。</font></b></h3><h3><b><br></b></h3><h3><b style=""><font color="#010101">让美篇,帮我们记录下一个有才华有操守有担当的旧时代文人。更为以后有兴趣研究陈进士的人积累一点资料。</font></b></h3><h3><b style=""><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b> </b></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 </b><b style="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 1, 1);"> ——作者题记</b></h3><h3><br></h3> <h3></h3><h1><b><br></b></h1><h1><b>一、听故事,走近清末进士陈蜚声</b></h1> <h3>小时候,经常听姥爷讲他们家族的光辉历史,诸如什么"一门三进士"的故事,我那时也懒得去细听,那是他们老陈家的辉煌故事,怎么也不会穿越时空穿越历史,把灿烂的光辉照耀在我可怜的小身板上。</h3> <h3>记忆中,姥爷是一个花白胡子的慈祥老头,整日笑吟吟的。而我自古就是一个好孩纸。但好孩纸也有骗钱花的时候。有次姥爷到我家做客,我问他要了几分钱说要买铅笔。结果我到小卖部买了蜡笔。回来姥爷检查,把我狠狠训了一顿。当时我觉得奇怪:慈眉善目的人咋也可以这么凶巴巴的?和蔼可亲的老头,心眼咋也可以这么多?</h3> <h3>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母亲讲述陈进士的故事,听到耳朵长茧。</h3> <h3>陈公蜚声,是母亲本家的二爷爷。</h3> <h3>据母亲说,她还有一个四爷爷,与二爷爷亲兄弟,两人才份都好,一同刻苦攻读,似乎四爷爷才能还略胜一筹。结果,进京赶考,二爷爷高中,四爷爷落榜,当时就疯了。 </h3> <h3>二爷爷中了进士,成了有名望的人。这便有了"大老爷点主,二老爷架丧"的故事。当时当地大户人家死了人,都请陈进士点主。母亲说,点主就是骑在飞快的马上,在个"王"字上点一点,成为"主"字。当事人会出厚币礼品送陈进士。而未中的四爷爷可能嫌二爷爷给的钱不够用,抑或是精神问题以及心理不平衡等原因,总是到二爷爷点主的人家要求"架丧"。当时,架丧是低级人物干的事,主家不敢用。四爷爷却厚颜地说:"大老爷点主,二老爷架丧,各办各事!"主家终于不敢用四爷爷,便给点小钱把他打发走了。但是他的那句歇后语似的话,却在当地流传多年,成为经典语录。</h3> <h3>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母亲讲,陈进士高中后,很多陈姓中人从外地用骡马拉着东西,登门续谱联宗,蹭光辉,寻庇护,整天络绎不绝。这就是人情世故。</h3> <h3>母亲说,进士在清代当官,后来乱了年头,官职没了。一家人有段时间全部去了青岛,全靠进士一人写字养活。右手不能写字了,改用左手写。后来老了,写不了字了,又需要养家糊口,就改由进士的大儿子——母亲的一个大爷来写。他是进士一手调教的,与进士的字很像,后来都是他写字,盖上进士的印章。</h3><h3><br></h3><h3>陈家人说,袁大头抓陈进士,陈进士躲藏了。我估计,应该是袁世凯复辟,想启用前清的栋梁之材。</h3><h3><br></h3><h3>他们又说,鬼子时代,大汉奸王揖唐请陈进士出山,遭拒绝。王揖唐,曾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与陈蜚声同榜进士,洪宪男爵,北洋上将,安福系主将,民国时期著名政客。抗日战争开始后,叛国投敌,配合汪伪政权协助日本进行“大东亚战争”,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内务总署督办。抗日战争胜利后,被以“汉奸罪”于1948年9月10日处以死刑。</h3><h3><br></h3><h3>陈进士自号鹤侪,虽家境贫寒,不以丧失节操追求富贵闻达。可见,鹰辈鹤侪,不与蓬蒿类。</h3> <h3>母亲说,陈进士死后,是从青岛拉回老家伏戈庄的。埋葬时,母亲当时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透过人空挤进去看了看,是一个好像睡觉了的个头不高的干瘦老头。</h3><h3><br></h3> <h3></h3><h1><b><br></b></h1><h1><b>二、问度娘,走近清末进士陈蜚声</b></h1><b><br></b><h3>查了一下百度,上面只有这么点可怜的内容: 陈蜚声(1864~1945),字翼如,号鹤侪,又号和斋 。书法家,潍县人。</h3><h3><b><br></b></h3><h3>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中举。1904年(光绪三十年)进士。任礼部祭司员外郎,改典礼院恩创恤科科长。民国初年迁居安丘伏戈庄,后为潍城丁星甫聘为家庭塾师,教读丁锡田等。1931年,潍县成立县志局,他被聘为《潍县志》的总纂。1938年1月,日军侵占潍城,县志仅刊印数卷即被迫停止。他擅长书法,以卖字为生。后迁居青岛,仍以卖字为生。</h3><h3> 陈蜚声自幼即喜书法,尤爱欧书《道因法师碑》。深入追摹,进而后出,形成个人独特风格。笔力苍劲,作书笔锋全铺,勾斫着纸有声;深得欧体方整严峻之气,蜚声书坛。书法作品原在潍城较多,“文化大革命”中多损失。潍坊市博物馆藏有其所书扇面,城关西马道继志小学旧址校名石刻仍存。<br></h3><h3><br></h3> <h1><b><br></b></h1><h1><b>三、查资料,走近清末进士陈蜚声</b></h1><h3><br></h3><h3>曾经收集了一个网友介绍陈蜚声的文章,介绍的较为详细,倒是个有心之人。<font color="#167efb">( 原文载于博客:陈蜚声七言联 原文作者:其然斋主人 以下直至结尾全部为其大作,为防误解,特作说明)</font></h3><div><h3>从一般意义上讲,当代书法水平并不低于古人。原因除欣赏者和写作者有着相近的审美情趣外,还由于书法失去了使用价值,选择学书的人多是出于爱好,虽然总体写字的人少了,但圈里钻研的人却多了。</h3><h3><br></h3><h3>因为传媒的发达,使学书者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借鉴,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定研习主攻的方向。加上当代书法的功用大都是欣赏消遣,可以信马由缰地去写,故显得张弛自如,特点突出。再就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文化也水涨船高,尽管不少书法是被当做时尚来跟风的,但爱好者的增长和吃喝嫖赌一样可观,那些一字千金的明星效应也给书法热推波助澜,练得一手好字,不仅可以题字留名,还可以带来大把的银子。于是,一个貌似繁荣的书法时代到来了。</h3><h3><br></h3><h3>应该承认,那些写得纵横捭阖、绮丽纤巧的汉字有些也确实有让人叹为观止的感觉,足以让我们相信书法已经破茧化蝶、超越古人了。可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就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h3><h3><br></h3><h3>书法(此处特指汉字书法),是中国特有的用线条来表达感情的一种艺术。欣赏要素除去笔法、结构和章法,还有书写特点及内容含义,就像欣赏一首诗,仅仅诗写得好还不行,必须要有懂诗的人来欣赏,是一种相互启迪关照的艺术,带有不少欣赏者的主观因素。如果将作品欣赏展延到创作者的生平学识,就会扩大欣赏的内涵和外延,增加对其作品的理解。过去的书法家大多是学者或诗人,也有名重一时的社会活动家,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其文化背景,在欣赏其书法的时,就会充分体会其书法的张力,会透过那疾缓交替的书迹,面对那鲜活丰满的生命,领略那历久弥新的传承。我们的时代尽管也出了一些学识书法都很有建树的大家,可多数书家的文化体验和社会阅历很“清白”,精心炮制的宣传册上虽然罗列了很多参加大展,获得大奖的丰功伟绩。可提起笔来,内容不外乎《唐诗三百首》和《格言警句汇编》,书法之外乏善可陈,使本来挺漂亮的书迹失去了底蕴。</h3><h3><br></h3><h3>絮絮叨叨说这么多,是想给今天要说的事主找点张目的理由,也想掩饰一下资料不足的困窘。</h3><h3><br></h3><h3>陈蜚声(1864-1945),字翼如,号鹤侪,又号和斋,潍坊人,和潍坊著名收藏家陈介祺同宗。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中举。1904年(光绪三十年) 陈蜚声考中进士,位列第二甲第55名,和他同榜的名人有刘春霖、商衍鎏、谭延闿、沈钧儒、庄陔兰等。有关资料说陈蜚声录取后曾任礼部祭司员外郎,该职位按惯例相当于今天的副司长一级,属于高级干部,这在当时有点超出常规,查了不少资料也没找出其他的答案。辛亥革命后陈司长自然失业,先是迁居到安丘傅戈庄,后被潍城首富,十笏园主人丁星甫聘为家庭塾师,1931年,潍县成立县志局,他被聘为《潍县志》的总纂。1938年1月,日军侵占潍城,县志仅刊印数卷即被迫停止。后迁居青岛,以卖字为生。</h3><h3><br></h3><h3>陈蜚声自幼即喜书法,对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尤为钟情,悉心追摹,融会贯通,形成了个人独特风格。作书笔锋全铺,勾折苍劲,深得欧体方整严峻之气,在青潍一带书法留存较多。</h3><h3><br></h3><h3>陈蜚声的名气并没有发展到他起名时的预期,他后半辈赖以为生的书法尽管很有特点,但仍然摆脱不了穷愁潦倒的命运,直到现在也仅仅被当做一个地方名家。查遍许多山东史籍,有关他的资料廖若星辰,并且全是相同的那么几句。他曾在青岛生活多年,可有价值的信息踪迹全无。他的名声甚至不如他的学生,那位以收藏山东方志和乐善好施而闻名的丁锡田。更不敢和那些同榜进士的佼佼者相比了。</h3><h3><br></h3><h3>然而,人们不应该忘记,就是这么一个不求闻达的旧时代知识分子,却在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山东文献的辑佚整理工作,并且为此殚精竭虑、矢志不移。我曾在《王献唐师友书札》中见到他向王献唐查询安丘乡贤黄德兆诗文的信件,可惜他的好多计划因为日寇的入侵而不得不停止。他整理出版的山东乡贤著述有多种,但最著名的是他在1925年石印出版的《伏乘》,在此书中,他对伏生的世系及《尚书》的传承研究评述'极为详密,博而知要,信而有征'。为经学家和史学者提供有了价值的借鉴。</h3><h3><br></h3><h3>为什么《伏乘》会引起这么大的影响?除了陈蜚声资料翔实、严密的考究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尚书》这个争论了两千多年、横跨学术、政治领域的学案。</h3><h3><b><br></b></h3><h3>《尚书》是我国最古的皇室文集,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相传《尚书》由孔子编撰而成,最初有一百篇。《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还被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秦朝统一六国后,伏生曾任秦朝的博士,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冒着生命危险,将《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由此逃避焚烧之难,汉定天下,伏生从外回家,检查所藏的《尚书》,已失去数十篇,剩下的只二十九篇了。他就守着这些文章,私自教授于齐、鲁之间。当时传《尚书》的只有他一个。文帝知道了他的名字,想召他入朝。可他已九十多岁,不能远行到京师去。文帝便派掌故官晁错来从他学。伏生不会讲“普通话”,加上年迈体弱,他的话只有其女羲娥才能听懂,只好先由伏生言于其女羲娥,再由羲娥转述给晃错。当初的《尚书》都是六国用不同的“古文”记录的,因为秦朝时已经统一文字,伏生所述的《尚书》是用新文字“隶书”整理记录下来,这就是东汉以来所谓的《今文尚书》。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h3><h3><br></h3><h3>然而,随着政策的开放和考古的深入,又有不少文字统一之前的“古文尚书”被发现,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在孔府的孔壁藏书,这里面有些文章是前面伏生所传《尚书》所没有的,围绕着这些轶文的真伪,以及是否要将其列入大学课程,就形成了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之争。</h3><h3><br></h3><h3>今古文尚书之争虽然只在几种经书,他们却以为关系古代圣帝明王之道。其实骨子里所争的还是禄位与名分。不过两者也确有不同之处。今文派继承先秦诸子的风气,“思以其道易天下”,主张通经致用。他们解经,只重微言大义;而所谓微言大义,其实就是强调他们的哲学——“学术要为政治服务”。古文派不重哲学而重历史,他们要负起保存和传布文献的责任;所留心的是在章句、训诂、典礼、名物之间。他们各得了孔子的一端,各有偏倚的地方。到了东汉,书籍流传渐多,民间私学日盛。私学压倒了官学,古文经学压倒了今文经学;也有学者以兼通为贵,不再专主一家。但这段公案一直没有消停过。到了清末,康有为又拉起了今文经学的大旗,写出《新学伪经考》一书,托古改制,成了戊戌变法的催化剂。</h3><h3><br></h3><h3>所以说,《尚书》之于中国历史是血脉和筋骨一般的联系,而伏生之于《尚书》则是再生始祖之关系。有学者谓:“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是伏生一人为商、周微言道统之所寄也。”</h3><h3><br></h3><h3>这样一部千古奇书能够流传至今,其传承者功不可没。但纵观古今,对伏生其人的研究文献少之又少,相关研究很难进行。陈蜚声所著《伏乘》一书,对伏生做了系统研究,不仅涉及伏氏生平,而且将与其有关的人、事均有涉猎,给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书法家能够做到的,也是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应该做到的。</h3><h3><br></h3><h1></h1></div> <h3><b>小注:</b></h3><h3><b><br></b></h3><h5>1.《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考证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三坟五典,应为上古时代三皇五帝的著作。</h5><h5>《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h5><h5>《尚书》的"尚"常见有三种解释方法:一种说法认为“上”是“上古”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另一种说法认为“尚”是“尊崇”的意思,《尚书》就是“人们所尊崇的书”;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尚”是代表“君上(即君王)”的意思,因为这部书的内容大多是臣下对“君上”言论的记载,所以叫做《尚书》。</h5><h5><br></h5><h5>2.安丘地名志记载:伏戈庄,在宋官疃东北3.6公里,北依靠凤凰山。据传,为躲避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躲避于伏留村,其后代在此立村,原名伏公庄,后演变为伏戈庄。东晋、南北朝时候大学问家伏滔、伏曼容、伏挺等疑是该村人。清代进士、书法家陈蜚声与民国时期著名画家孙占群均为该村人。</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潍坊十笏园博物馆陈进士蜡像</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