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诉北山路的情怀……

恬妈

<h3><font color="#010101">这一年,忙于生活,忽略了诗和远方,但每年一次的北山路约任然会继续,休息日早起,关了空调,拿上车钥匙,来到北山路赏荷。长不过3千米的北山路不长,是西湖边最好的一条路。一侧枕着宝石山、栖霞岭,一侧伴着西湖,一路信步,可过断桥、白堤、苏堤、杨公堤,再加上正落英缤纷的法桐,深秋的北山路,是每个文青的最爱。短短的几千米,从古到今也演绎了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在这七月的日子,沿湖的荷花碧绿、粉嫩,哪怕酷热炎炎,同样也抵挡不了人们的脚步,沿湖那些长枪短炮的摄影师就是最好的例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北山路沿着里西湖,傍着宝石山,高大的悬铃木笼盖着两车道的道路,一边是宝石山下各种 历史上著名的别墅,一边是美丽的西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站在北山路眺望远处的孤山,心里总有一丝割舍不掉的情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湖面上那层层叠叠的荷花飘来的清香,如 果不是此时惯有的高温,人间天堂真就是没有缺憾了。但一大早还总是有些在湖边散步和吹 吹湖风的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无穷碧的荷叶铺满了温馨的湖面,以你醉人的翠绿,绘就了点缀的画面,等待着娇羞无比的你的出现。一朵二朵悄悄第钻出水面,一瓣二瓣舒缓地展露你那娇嫩的脸。再以你那绰约风姿,万种风情向经过你身边的万千有情人述说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不知为什么,每每走在北山路总会让我觉得特别的宁静,湖对岸望去,是繁华喧嚣、灯红酒绿的都市,而北山路却要宁静许多。俗世间名利的算计和人间天堂田园 诗般的仙境生活的交叉, 只相隔着一个西湖, 如何能让人不矛盾呢?历史的旧迹也和肯德基或是 各种各样的旅游商店相互交叉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非常迷恋民国时期的审美,因此也就格外喜欢民国建筑云集的地方,比如青岛的八大关,比如厦门的鼓浪屿,比如莫干山,再比如,近在眼前的——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因为上了年纪,那些建筑里便有故事,有情节,那些斑驳的红砖与青砖、那些爬满了青苔的石头,在镜头里都会泛出一种奇妙的紫色,在我看来,这样的建筑是有生命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北山路背山面湖,更多的游人选择在面湖的那一边,走走停停,而在我看来,西湖之于北山路,却只是一个背景空间,真正的舞台,在靠山那一边或优雅小巧或幽深阔气的宅院小楼里,这里上演的一切,有的古旧,有的新鲜,在跨越两个世纪的时光中,被遗忘或者被流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省庐建于民国初年,依山面湖,庭院用花窗围墙圈护,黑白相间的围墙和绿色的镂空花窗非常别致。虽然是西式建筑,但院内屋顶还留有中式的痕迹,瓦片为传统的黑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路走来,坚匏别墅、省庐、抱青别墅、西湖博览会工业馆旧址、玛瑙寺旧址、菩提精舍、新新饭店、秋水山庄,一处处,一幕幕,随便选一处定格,就是一个天然的电影画面。而现在呢,许多老房子都有了新的身份,作为文学会馆,或者房产公司的会所,或者咖啡馆、餐厅,它们的未来,有了各自不同的去处。犹如这个离别的车站,上车的下车的人,只有各自多多保重,才会有机会下次再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西湖的美不是文字语言所能尽描述的,那是一种文人墨客与窈窕佳人才能共同调拟出来的一特有的气质,看那条条垂下绿丝绦,还有湖光山色中的悠悠小船、翠绿成荫的湖岸,远近的山水,没有不是一幅充满通灵之秀大写意的水墨山水!实在是让人心醉神迷啊!</font></h3>